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應該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優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麥琪的禮物教案設計篇一
《麥琪的禮物》,是歐·亨利的短篇代表作,小說的主要內容是德拉和杰姆這對小夫妻在圣誕節前想互贈禮物,結果卻陰錯陽差,兩人珍貴的禮物卻變成了無用之物。小說主題為揭示人性的光明面,歌頌了純潔的愛情,寫得生動感人。這篇小說,作者巧妙地運用懸念和巧合,使情節波瀾起伏,引人入勝。
這是學生第一次正式接觸小說,有著極濃的興趣。所以備課時將重點放在對情節的研究上和體會主人公純潔善良、關愛他人的情感上。
1、學習利用感受、分析、對比、推論等手段去鑒賞小說,培養學生想象和再創造能力。
2、學習主人公純潔善良、關愛他人的優良品德。
3、領會小說構思之巧妙。
1、小說精巧的結構,出乎意料的結局。
2、理解作者對小人物身上人性美的歌頌。
3、如何利用感受、分析、對比、推論等手段去鑒賞小說,培養學生想象和再創造能力。
總體構想
摒棄按照小說情節“開端、發展……結局”而教的公式,采取“總體一局部一總體”的方法:先通覽全篇,了解概貌(包括內容與形式),理清思路,再深入局部(細部),仔細揣摩。最后又回到全文,綜合理解與消化篇中精華。
這是一篇篇幅較長的小說,要求學生應充分預習課文,除了常規做到的借助工具書解決生難字詞外,須準備用四五百字復述全文大意,注意交代清楚時、地、人、事、事件的因果。
1、復述法。
2、討論法。
3、創作法。
課前準備:小說片段《啞夫妻》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步驟]
節日的到來,你想向整日整年不停奔波勞累的父親、母親表達你最真誠的“愛”,你想用什么方式呢?
(學生回答)
剛才我們說的是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愛,今天我們來學一篇美國短篇小說家歐·亨利的小說,講述主人公德拉、杰姆在圣誕節互贈禮物的故事,表達他們之間最真摯純潔的'愛情。這就是《麥琪的禮物》。
1、讀完《麥琪的禮物》,你有何感受?用一兩個詞語來表達。
(學生交流:或幸福、或辛酸……)
教師與同學交流:我讀了這篇小說,既為這對夫妻間的感情感到幸福、快樂,又為他們寒酸的生活感到辛酸。而歐·亨利的作品大多能使讀者有這樣的感受,有人將此種風格歸納為“含笑的淚”。
2、a.指定一學生口述小說大意
b.要求全班仔細聽,將其講的較粗、錯誤的地方指出,準備補充修正。
c.教師板書故事情節(一半),學生補充。(見板書)
d.請學生用一句話概括全文大意。(50字左右)
e.這樣一個故事,為了表現主人公之間的什么?(板書“愛”)
1、就這樣一個簡簡單單的故事,歐·亨利將它講得是引人入勝,靠什么呢?——靠構思的巧妙。
本文的巧妙的構思表現在哪?
(小組討論,交流;教師總結:懸念的運用、結局的出人意料。)
首先,懸念叢生。
德拉一定得給杰姆買圣誕禮物,否則她過不了這個節。可是,貧窮的她怎樣才能弄到錢?(懸念初起)后來德拉賣掉了夫妻倆引以自豪的兩樣東西中的一樣——頭發,用賣發得來的錢,為杰姆買了一條表鏈,并在家中期待著杰姆的到來。讀到這里,我們一定會以為杰姆回家后看到表鏈該有多高興了。可是杰姆一進門就盯著德拉,露出一種“摸不透的表情”,這是為什么?(懸念再生)當杰姆聽到德拉說是剪了發而買了一件“美麗的禮物”后,杰姆恍如夢中,多次向妻子發問:“你把頭發剪掉了?”“你說你的頭發沒有了?”讀到這里,讀者心中疑惑:德拉的容貌改變了,難道杰姆就不愛她了嗎?(懸念接踵而來)繼續讀下去才知道,原來是杰姆給德拉買了用來裝飾那一頭長發的成套發梳,可如今,德拉的長發卻沒有了,難怪他追問不休。杰姆哪里來的錢呢?(懸念又起)直到最后,讀者方才明白:原來杰姆是賣了另一件引以自豪的東西——心愛的懷表,才給妻子買回了成套的發梳。
其次,結局出人意料,卻又在情理之中。
2、懸念突起,結局出人意料,這體現在很多作家的作品中。下面我請我們同學也來當作家,為一篇小小說增加結尾。
(出示小說《啞夫妻》)
啞夫妻
孫宴明
他是個啞巴,雖然能聽懂別人的話,卻說不出自己的感受。她是他的鄰居,一個和外婆相依為命的女孩。她一直喊他哥哥他真像個哥哥,帶她上學,伴她玩耍,含笑聽她嘰嘰喳喳講話。他只能用手勢和她交談,可她能讀懂他的每一個眼神。從哥哥注視她的目光里,她知道他有多么喜歡自己。
后來,她考上了大學,他便開始拼命地掙錢,然后源源不斷地寄給她。她從沒拒絕。終于,她畢業了,參加了工作。然后,她堅定地對他說:“哥哥,我要嫁給你!”
他像只受驚的兔子逃掉了,再也不肯見她,無論她怎樣哀求。她這樣說:“你以為我同情你嗎?想報答你嗎?不是,從12歲我就愛上你了。”可是,她得不到他的回答。
有一天,她突然住進了醫院。他嚇壞了,跑去看她。醫生說,她喉嚨里長了一個瘤,雖然切除了,卻破壞了聲帶,可能再也講不了話了。病床上,她淚眼婆娑地注視著他。
于是,他們結婚了。很多年以后,沒有人聽他們講過一句話。他們用手、用筆、用眼神交談,分享喜悅和悲傷。他們成了相戀男女羨慕的對象。人們說,那是一對多么幸福的啞夫妻啊!
愛情阻擋不了死神的降臨,他撇下她一個人先走了。
學生討論,口頭交流。
教師點評,也可朗讀原文結局。
人們怕她經受不住失去愛侶的打擊來安慰她。這時,她收回注視他遺像的呆癡目光,突然開口講話:“愛人已去,謊言也該揭穿了。”
人們諒訝之余,都感嘆不已,這是一份多么執著的、濃厚的、像童話一樣的愛呀!從此,她不再講話,不久也離開了人世。戀愛中的男女仍會拿他們當做談論的話題,他們常說,你聽過那對啞夫妻的故事嗎??
3、分析人物形象。
剛才我們分析了小說的情節,下面我們一塊兒來看看小說的人物。
提問:你認為德拉、杰姆是怎樣的人?你有何依據?
(學生回答)
教師總結:我們可以很容易看出這兩位主人公善良、純潔。小說人物的性格是比較簡單的,但作者描寫人物的方法卻用了很多。(外貌、神態、心理、語言、動作)
1、我們學了這篇文章,學到我們在寫文章時要怎樣?
(1、構思2、人物描寫)
2、作業:寫結局(注意出人意料和人物描寫相結合)
[板書設計]
麥琪的禮物
德拉杰姆
賣愛賣
發梳
長發懷表
表鏈
麥琪的禮物教案設計篇二
1、熟讀課文,掃除課文文字障礙。
2、印發其他小說(《愛的犧牲》)的前半部分,讓學生推測故事結尾,用200字概括寫出。(小說題目、作者均未告訴學生,已激起學生好奇心)
(這一任務已提前布置,課前未再修改)
(一)導入
(1)課上交流給兩文所作的推測,并簡要說明理由,
(2)學生分角色配樂朗讀結尾,和學生推測相對照,突出構思的特點,讓學生感受“歐亨利式結尾”的藝術魅力。
(3)認識歐·亨利:多媒體投影歐·亨利照片、簡介
(1)二生陳述結尾,說明理由
(2)另一生要求評價,并直接點明了小說題目、作者及其作品風格點,朗讀自己寫的結尾
(3)師肯定學生的結尾設計、閱讀面、知識面等,并鼓勵:從大家的表現來看,已具備和這位大師對話的能力、水平(多媒體投影照片、簡介)
(4)欣賞小說原結尾
(二)研讀課文
賞析課文,強化對歐氏結尾的理解,并從構思中體會人物愛心及純凈的感情
師在上個環節結束時導入:今天就讓我們帶著對歐亨利小說的初步印象,走進他的名篇《麥琪的禮物》(多媒體:在平安夜的音樂聲中打出課題,同時板書)去進一步體驗它的魅力。
大家知道:讀小說,第一感覺、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它是進一步理解、評價作品的基礎。讀完課文之后。你一定會覺得文章某一個片斷、細節非常生動,令你怦然心動、過目不忘。請同學們小組交流你的這種閱讀體會,并說明原因,準備全班交流。
學生小組交流、師參與各小組討論。
全班交流:學生一致認為結尾出人意料,構思巧。
師:結尾出人意料,我們的評價往往有兩種:或者不合理、讓人覺得假,或者以為這種出人意料合乎情理,但卻是情節發展的必然。這篇小說屬于哪一種呢?請大家討論,并說明原因。
生:討論、發言、補充。
學生在分析中能從環境、人物、情節三要素入手,抓住細節進行分析,師生、生生間展開對話,相互補充,師對學生在分析中提到的閱讀方法強調、整合歸納,并引導學生就一些不能注意的細節再進行品味,提醒學生用心解讀文字后面的東西
在這個階段,教師整理學生分析,完成了板書:
構思巧妙
人物美麗
環境艱苦
(外用紅筆勾畫出一顆心,并在中間板書上寫上了一個“愛”字)
1。設計:學生在多媒體畫面、音樂聲中說一句祝福(教學在這種溫馨的氛圍中結束)
(1)在上環節進行中,師生感情自然走向了高潮,一起完成了板書總結:透過這巧妙的構思、一個個耐人尋味的細節,我們分明看到了德拉和杰姆火熱的心,那字里行間分明的寫著“愛”字,當我們被這圣潔的愛情洗禮的時候,我們不能不感謝歐·亨利為我們創造了美麗,也不能不由衷的祝福善良的人們永遠幸福,下面就請同學們在音樂聲中送上你最想說的一句祝福
(這時課堂上學生忽然提問:對禮物的價值提出質疑,認為他們如此相愛,就沒必要通過禮物的價值來表現愛的程度)
(2)學生又一次展開討論,明確了:禮物只是二人情感的載體,禮物的實際價值遠不能代表二人無價的感情,二人傾己所有,只說明二人都以對方的快樂為自己的最大快樂;同時明確了:二人評價對方的標準不是金錢、美貌,而是人品。更可看出二人心地的善良、美麗。
(3)師肯定學生勇于提問的精神,希望學生把祝愿放在心里
激發學生課下繼續閱讀的興趣
(四)激發閱讀興趣:
一節課我們只能對歐亨利及作品有一個粗略的了解,同學們有興趣可以查閱
相關資料、閱讀更多的作品,進一步探討。
(多媒體:給出相關網址)
說明:課堂教學大致如此,云裳不善記錄、整理。師生對話未能實錄。
麥琪的禮物教案設計篇三
1.通過學習,了解小說的內容。
2.學會賞析文中的精彩片斷。了解文中巧合與懸念的寫作技巧。
3.通過學習和人物的分析,學會尊重他人的愛,學會去愛他人。
4.結合生活實際,列舉身邊的愛。
在閱讀小說和賞析精彩片斷的同時,歸納出小說的主題:尊重他人的愛,學會去愛他人。
引導學生認識到怎樣才能做到
今天有很多教師來我們班聽課,大家緊不緊張?愿不愿意多展示自己?好。我想先問一下,圣誕節是什么時侯?對,12月25日,是耶穌的生日。每到這個節日,人們總愛互贈禮物,這種風俗是怎樣形成的呢?據《圣經》記載,當耶穌降生時,梅爾基奧爾、加斯帕、巴爾撒澤從東方來到耶路撒冷給他送來禮物,這三位圣人,我們稱他們為麥琪,是他們首開圣誕贈禮的風俗。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短篇小說《麥琪的禮物》
作者歐。亨利,美國著名的短篇小說家,其作品構思新穎,語言詼諧,結局常常出人意料。代表作有《麥琪的禮物》、《警察和贊美詩》、《沒完沒了的故事》、《最后的藤葉》。
請大家將課文速讀一遍,思考:這篇小說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讀完后指名講述)
討論:○1兩人珍貴的禮物最后卻變成了無用的東西,你覺得德拉與杰姆這樣做值不值?
○2不錯,他們獲得了最珍貴的禮物,他們是最聰明的人,請同學們齊聲朗讀課文最后一自然段,讀后提問:作者既然認為德拉夫婦”是最聰明的”人,為什么又說他們是倆個”笨孩子”、“極不聰明”?
○1藝術上的巧合與情節上的懸念是本文的一大特色,作者制造了哪些懸念?
○2本文詰言幽默風趣,還有豐富的細節描寫和多種表現手法,試將你喜歡的地方找出來,給大家讀一讀,并說說你喜歡的原因。
教師引導:德拉夫婦雖然獲得的是無用的禮物,但他們卻得到了世上最寶貴的東西——愛。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你獲得過或感受到過愛嗎?難道我們僅僅只能向他人索取得、享受愛嗎?那該怎么辦?(指名回答)對,我們要尊重他人的愛,更要學會愛他人。
在我們的生活中,哪些關愛他人的事例曾讓你感動?(指名講述)
我們的子弟兵、抗洪英雄高建成,為了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舍生取義;人民的優秀兒女、白衣天使葉欣,面對致命的非典,敢于犧牲;我國的希望工程,又有多少中華兒女慷慨解囊,鼎力相助啊!
我們同處一片藍天下,同呼吸、共命運,我們的生活需要愛,也處處充滿了愛。讓我們一齊高歌《愛的奉獻》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