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寫教案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優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高中英語詞匯教學ppt 高中英語 詞匯課 教案篇一
【課程簡介】
詞匯在英語學習中非常重要,詞匯量的多少,決定著學生有沒有豐富的語言知識,能不能在適當場合用英語進行恰當的表達,因此 詞匯教學一直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重頭戲。本課程結合《課標》中詞匯學習的要求與內容,通過大量的實例展示了詞匯教學的途徑與方法,尤其是把詞匯教學融入閱讀教學中的建議和操作方法。除此之外,本課程還介紹了一些詞匯學習的策略,如教師在教學中如何復現詞匯,如何對所學詞匯進行有效地檢測,以及引導學生如何進行詞匯的積累等非常實用的策略。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如下:
一、《課標》中詞匯學習的要求與內容
二、詞匯教學的途徑與方法
1.閱讀中的詞匯學習:分別介紹了在閱讀前、閱讀中和閱讀后詞匯學習的原則,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項。2.詞匯學習的策略:包括詞匯復現、詞匯檢測以及詞匯積累。
三、案例分析
【學習要求】
一、學前思考:學員在學習之前,結合自己目前的教學實際,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1.學生掌握單詞的依據是什么? 2.詞匯是教會的還是背會的?
3.在日常教學中,您是怎樣滲透詞匯學習的? 4.學生在詞匯學習方面的難點是什么?
二、學習重點:學員認真學習《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的講座內容,理解新課標理念下詞匯學習的要求和方法,對照自己日常教學的實際,找到自己詞匯教學中符合或者不符合新課標理念的做法,進行深入思考,并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加以改進。尤其考慮以下幾點:
1.為什么要重視閱讀課中的詞匯學習? 2.在閱讀教學中如何選擇處理詞匯的時機?
3.給學生講解每單元大部分詞匯的用法是否就能達到詞匯學習的目的? 4.教師如何幫助學生掌握單詞?
三、學后實踐:學員學習完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的相關內容后,就自己所教教材的某一單元話題,設計以下兩種詞匯課: 1.閱讀課中的詞匯處理課。
2.單元詞匯學習課(即通常所說的語言點講解課)
關媛(北京市東城區教育研修學院、中學高級教師)
一、《課標》中詞匯學習的要求與內容
二、詞匯教學的途徑與方法 閱讀中的詞匯學習詞匯學習的策略
三、案例分析
一、《課標》中詞匯學習的要求與內容 1.理解話語中詞匯表達的不同功能、意圖和態度等(7 級要求)
運用詞匯表達的不同功能、意圖和態度等(8 級要求)
層次不同: 7 級 8 級目標要求的本質區別在于目標的層次要求不同: 7 級為理解,8 級為運用。理解為先,運用為后。本要求體現了語言學習的規律及認知的層次,在詞匯教學的設計中應體現該目標要求。
例如:
get :表意功能(即意義):“得到、變成”等; 語法功能:及物動詞、連系動詞、句子中作謂語等。? couch potato ? are you drunk? ? come in, please.? yours sincerely & love 功能是指詞匯本身的表意功能和語法功能。例如:get 表意功能,即意義可以是“得到、變成”等;其語法功能是及物動詞、連系動詞、句子中作謂語等。在學習詞匯時我們可以從詞匯表中直接了解其意思及用法,但是理解詞義,特別是多義詞的詞義卻只有在語篇中獲取真正的含義。提到詞匯所表達的意圖和態度也一定要依據特定的語境(也就是課標中提及的話語中)獲得意思。
此處舉兩個例子。例一:北師大版教材中提及的 couch potato, 如只是就兩個詞的字面意思一個是長沙發,一個是土豆。都是中性詞,而其在描述
lifestyle 的語篇中則是 “ 懶蛋 ” 的意思,是一個貶義詞。例二:當我們說 are you drunk? 這句話時,在飯桌上一定是喝醉了的意義,態度是積極的,關心或詢問;而在馬路上一個司機開車拐來拐去,其含義就會是他瘋了,態度是蔑視的。同時課標還提倡我們引導學生在話語(語料)中觀察、發現相關話題詞匯的結構和用法,并了解其在文段中的意義,為話題詞匯學習打下基礎。以上就是對 7 級要求的具體理解。
對于 8 級的要求是在運用層面上,我們可以在交談或書面表達中使用恰當的詞匯表達不同的功能、意圖和態度。舉兩例說明。例一:(come in, please,可以用在不同的場合,可以表達不同的態度(遲到或是邀請)。例二:信件中使用的結尾的詞匯(yours sincerely ; yours, 和 love)可以表達不同的人物關系。
2.運用詞匯給事物命名、進行指稱、描述行為和特征、說明概念等 (7 級要求)
在比較復雜的情況下,運用詞匯給事物命名、進行指稱、描述行為和特征、說明概念等(8 級要求)
使用范圍不同:兩級要求的區別在于 8 級目標的描述是:“在比較復雜的情況下”(可以理解為不明確,較特殊等)。舉一例說明命名、指稱、行為和特征、概念。
例如:
a cat(名詞)給事物命名
it is a cat.(代詞)(體現詞語間的連貫性,邏輯關系)對事物進行指稱 it eats fish and catches mice.(動詞)描述行為 it is black and white.(形容詞)描述事物特征 a cat is an animal.說明概念
該要求體現詞匯的實踐性和交際性。學了詞匯應注意在日常生活會話中及書面表達練習積極主動地使用它,這樣做可以達到掌握詞匯意義、用法及積累相關詞匯的目的,同時它還提供了書面表達練習中運用詞匯描述事物的思路。說明一個概念要從其命名、行為、特征進行描述;表達一個人的思想也應從所要表達的話題出發,圍繞該話題表達思想。(從詞到句到文;從概括到細節)3.學會使用 2400—2500 個單詞和 300—400 個習慣用語或固定搭配(7 級要求)
學會使用 3300 個單詞和 400—500 個習慣用語或固定搭配(8 級要求)
詞匯量不同:兩級的詞匯量要求不一樣。7 級為課標中不帶星號的詞匯。習慣用語及固定搭配的出處課標中沒有界定。8 級詞匯為課標中所有的詞匯。
4.了解英語單詞的詞義變化以及日常生活中出現的詞匯。(7 級要求), blog , e-pal 該要求旨在了解課標中詞匯在新的語境中的意義如: cool(帥呆了),本身是俚語,過去很少用,隨著時代的發展已成為時尚語。此外還要鼓勵學生發現并積累課標外出現的新詞匯(如: blog , e-pal),這些詞都體現了語言的時代感及交際性。
二、詞匯教學的途徑與方法
(一)閱讀中的詞匯學習
1.分層處理: 讀前、讀中、讀后 讀前詞匯學習:
原則:課前處理詞匯的目的是掃清學生的閱讀障礙,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因此要先將詞匯進行分類處理。(1)根據學生情況,選擇影響課文理解 , 且不能通過上下文推測其意義的詞語;(2)所采用的方式應能夠呈現該詞語在本課中的意思,避免引發歧義;(3)盡量作為語塊(lexical chunks)處理
課前處理詞匯的目的是掃清學生的閱讀障礙,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因此要先將詞匯進行分類處理。
詞塊(lexical chunks)是真實交際中高頻率出現的大于單一一個詞的語言現象,形式相對穩定。一般來說,詞塊包括習語、詞語搭配、短語等等。語塊不僅指 “in the end” 這樣的連續性短語結構;也包括不連續的句子框架,如“not only...but also ”,還包括一些完整的句子,如“how do you do? ”。這些詞塊有完整的意義,可以直接運用于口筆頭交際。
(4)檢測的目的是確保學生理解這些詞匯。同時要引導學生對讀前處理的詞匯進行瞬間記憶。詞匯呈現方式:(常見的五種)
(1)圖片呈現。圖片呈現的特點:生動﹑形象﹑直觀地揭示詞匯意義,便于映像記憶,減少母語干擾。應該注意的問題:
① 圖片必須清晰﹑準確,使用恰當; ②呈現后給予必要的檢測,確保學生理解。搜圖小竅門:
? 百度搜圖:直接找“大圖”
? 在要搜索的圖片名稱后加上“矢量圖” ? 谷歌搜圖:外國的東西直接用英文找
與使用圖片類似的方式:簡筆畫、實物、肢體語言
(2)英文呈現。英文呈現的特點:新舊知識結合,用已知推出未知;擺脫母語干擾。應該注意的問題:
①選擇適合用這種方式呈現的詞語; ②用于解釋的詞語必須是已知的; ③解釋意思僅限于本課意思; ④呈現后進行必要的檢測。(3)中文呈現。特點:明確。應該注意的問題:
①選擇適合用這種方式呈現的詞語; ②解釋意思僅限于本課意思。
(4)同義詞或反義詞呈現。如果用同義詞進行呈現,對于程度好的學生,要注意在后續的詞匯課中區別能相互解釋的近義詞之間的細微不同。(5)構詞法呈現——派生詞:
同義詞、反義詞和構詞法呈現的特點:便于記憶,有利于詞匯量的擴充。應該注意的問題:
① 操作必須清晰﹑準確,真正有利于記憶; ② 進行必要的檢測。
此部分只是讀前的詞匯處理,目的是幫助學生掌握課文大意,因此不可占用過多時間,影響閱讀課其它環節的安排。本節課詞匯在后面環節中還做進一步處理。
(6)學習者思考部分:以下的詞用什么樣的呈現方式比較適合? drought, represent, government, damp, competition drought :圖片呈現。圖片可以生動﹑形象﹑直觀地揭示詞匯意義,便于映像記憶,減少母語干擾。
represent :英文呈現。能夠用英文解釋的盡量用英文解釋。新舊知識結合,用已知推出未知;擺脫母語干擾。government :中文呈現。抽象名詞,難以用英文表達清楚,中文呈現明確。damp :同義詞或反義詞呈現。選擇契機。新舊知識結合,便于聯想記憶。
competition :構詞法呈現。詞性和意義不能有太大變化。便于聯想記憶,有利于詞匯量的擴充。讀中詞匯學習:
閱讀中學習詞匯的環節是將詞匯放在課文這個情景中去理解并獲取信息的過程,所以詞匯學習與課文情景緊密相連。讀中的詞匯學習是培養學生在篇章中猜測詞義的最佳時機。
原則:閱讀中(while reading)的主要任務是理解課文,獲取信息,讀的同時需注意培養閱讀能力和良好的習慣,因此詞匯學習應該為這個目標服務。
閱讀中學習詞匯的方法應根據課文內容和情景以及學生的具體情況而定,不同話題的課文需采取不同的策略。方法:
(1)根據上下文推測詞義
這是一種最常用的閱讀技巧,如果在閱讀中進行有意識的訓練,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會有很大的作用。這也是課標列出的學生需要達到的語言技能之一。
備課時應注意選詞,課文中有推測依據的詞,才能夠根據上下文內容和情景進行推測,在備課時要選出需要練習推測能力的詞。(2)在上下文情景中用構詞法推測詞義
構詞法的學習貫穿于英語學習的始終,如果在教學中經常注意對構詞法的關注、總結和歸納,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對詞匯量的擴大有很大的幫助。
(3)利用非語言形式在情景中理解詞匯 有一些名詞可以展示圖片讓學生理解,方便形象。注意事項:
① 用時不可過多,主要任務是閱讀,詞匯學習以能使學生理解為限。② 閱讀中詞匯的學習一般不展開講。
③ 在不同話題的課文中可以靈活使用各種方法。④ 注意老師的引導。(介紹案例)
這篇課文有三段: 第一段介紹了主人公王威和王坤的夢想—騎自行車沿湄公河游覽,是如何來的,也就是夢想的由來; 第二段介紹了兩人在計劃行程的過程中出現的分歧和對這個計劃不同的態度;第三段介紹了兩人達成共識后,準備行程查閱資料時,了解到的湄公河(在中國部分稱為瀾滄江)的部分基本概況。
從本課的教學流程可以看出,詞匯的處理是在 while-reading 這個環節進行的,學生帶著生詞閱讀,體現了真實的閱讀過程。我們說閱讀課主要是獲取處理理解和歸納信息為主——即 meaning first,那么詞匯的學習就應該是在閱讀過程中對學生理解信息形成障礙的詞匯必須要處理,而處理詞匯的方式也必須依托所閱讀文章的信息理解的需要。為準確理解信息服務,一是主要信息中的詞匯;二是通過上下文猜測能理解意思的詞匯,不關注用法,只理解詞義。
在 while reading 中教師通過提問的形式逐段設計閱讀活動獲取大意和細節信息。然后進入了詞匯的學習。本節課在閱讀過程中處理的主要詞匯有:
stubborn, atlas, 和 landform words。
stubborn 是黑體詞 , 需要理解。老師發現對于該詞的含義上下文給出了足夠的信息,所以就讓學生把有助于猜測該詞的依據在文中劃出來。對于另外一個生詞 atlas 的處理:老師同樣采用了在語境中猜測的辦法。老師讓學生根據課文中的句子猜測 atlas 的意思,給該詞下定義。圖中的照片就是老師正在用手中的地圖冊檢測學生對該詞的理解。
第三類詞是關于 landform 的一組詞匯。現在請各位老師看看,您會用什么方法處理它們?有的老師會想到用圖片,為什么呢?因為這些詞匯有較強的專業性,不常見,用英語解釋起來比較困難。那么咱們一起來想一想,如果用圖片來處理,具體怎么做呢?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老師是怎么做的。學生先在書上圈出這些詞匯,并識別這些 landform 的圖片,然后學生在小組活動中根據閱讀理解將有關地形的詞匯貼到所發地圖的相應位置,核實了閱讀理解和詞匯理解的準確性,最后讓學生通過小組活動將 landform 的單詞卡片再貼到相應的圖片旁邊,對詞匯的理解再一次進行了檢測。我們不難發現,對于理解 landform 這類詞匯,這種非語言手段清晰直觀,實際效果非常好,老師在沒有給出任何一個 definition 情況下,卻最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了詞匯。
讀后詞匯學習: 讀后的詞匯運用原則:
(1)傳達閱讀材料中的主要信息,學生主動嘗試運用文章中的關鍵詞匯;(2)話題和語境要盡可能一致;目標和任務要符合學生實際;
(3)詞匯運用分層要求,滿足各層次學生需求;突出重點動詞和詞塊的運用.在閱讀獲取信息之后不要急于輸出活動,應提供給學生一定的活動,讓學生將所接觸詞匯結合閱讀內容進行語言的內化。內化過程
(1)在句子層面運用詞匯(例如選詞填空,用所給單詞造句)
(2)在語篇層面運用詞匯(結合語篇內容,對話題詞匯的選擇不宜過多,要重視動詞和詞塊的使用)輸出過程(要注意傳達信息和表達觀點之間的差異)
(3)在傳達信息中運用詞匯(看圖復述課文:將讀前用于詞匯教學的圖片和讀中用于詞匯理解的圖片,加以整合,在讀后的活動中再次利用。)(4)在表達觀點中運用詞匯
讀后的討論活動,也是中學閱讀課堂教學常采用的活動形式。如推測作者的觀點、意圖,或評價主人翁的品質、性格等。討論要依據原文中的信息,找出能夠支持自己看法的依據;并盡可能用所學重點詞匯。
(二)詞匯學習的策略 1.詞匯復現
(1)復現大體分為兩種:在學習新詞匯的當堂進行,在隨后的課堂學習中進行。
(2)復現一般以三次為宜:第一次:呈現詞義、讀音。第二次:呈現用法、詞性。第三次:讓學生嘗試應用。(3)學習時在語境中理解記憶,教師要使用固定顏色標注新詞匯。復習時以相同的圖片讓學生回想話題及相關的詞串。
這種復現方式使學生回想的內容更豐富,更開放。既復現詞匯又復現話題。學習時分類,延時再現時綜合。
使用(不同的)相關圖片引發學生聯想,檢測學生對詞場的理解,同時提供選擇空間,照顧到學生間的差異。2.詞匯檢測
與復現同時進行的是檢測,如:第二天課上的復習:圖片、聯想、詞串等;隨后課堂教學中的有意識使用:講解、例句等。前期一次呈現一個圖片并學習單個單詞,后期檢測:綜合前期的學習內容并匯總。
檢測分為兩種:辨認型檢測和回想型檢測。目的是為了驗證詞義的準確性和記憶方法并發現學習中的問題。辨認型檢測只要求聽出認出即可。通常當堂進行,有時與詞匯的即時再現同步。課堂辨認型檢測最好以自評為主。
回想型檢測則要求說出寫出。通常為延時檢測。回想型檢測方法之一,例:
老師給出五個提示(圖片或文字),學生依自己的記憶任意寫出三個即為達標,然后同伴進行互補性核對,既體現互助學習又隱含競爭因素。考慮到學生間的差異,老師先不必求全,以學生互評為好。
回想型檢測方法之二,單元詞匯驗收(他評)。這類檢測應在多次小檢測之后進行。檢測應包括拼寫詞匯和認讀詞匯。為求落實,可再分解為兩次檢測:拼寫和應用。
拼寫詞匯應根據以下兩點來選擇:課標中的高頻詞;學生能力所及的基礎詞。(為寫作準備)認讀詞匯以課標詞和話題詞為主。(為閱讀準備)3.詞匯積累(學生學習習慣和方法)
積累不僅是一種習慣也是一種方法。因為詞匯積累的目的并不僅僅是追求數量,更重要的是講求其應用價值。即,為用而學。從學生學習角度,如何有效學會詞匯?
學生積累,老師的作用是什么?(指導、監督、反饋、評價、鼓勵 ?)積累方法:
詞庫(word bank)(擴展)
在教學過程當中為學生建立分類詞庫。根據教學需要可做以下分類:
按詞性分類,按功能分類(用法、結構),按共性和個性分類,按詞義關系 分類。
? word map(擴展): 開放式思維,詞匯預習或復習環節,學生自由選擇詞匯進行網絡聯想,教師可以提出希望學生關注的重點詞匯范圍,如:必須是動詞等,要有復習和交流。
? using dictionary(自主學習):
英語學習中學會使用工具書是必須的。那么如何培養學生查字典的習慣?查什么?怎么查? 何時查?(介紹案例)
這個活動是老師引導學生使用字典的一個生動的例子。活動內容是:讀句子選擇正確的圖片。教師問學生 “there is nothing in the sky but clouds”
這句話對應的圖片到底是哪一幅?在學生們各執己見的時候,老師提出問題:“到底誰的答案是正確的呢?”學生自然就明白了沒有正確答案。然后教師引導學生得出可以添加適當的形容詞使之更明確這樣的結論,從而把學生引入下一步體驗活動——查字典。這樣的活動用學生的體驗取代了教師繁冗的解釋,使學生的感受深刻、具體。
之后老師再次發問 “there is nothing in the sky but heavy clouds” 對應的又是哪一幅圖片呢?學生毫不遲疑的選出相應圖片,這既是對前面教學效果的有力評價又讓學生深刻地體驗到了為什么要進行搭配的原因。
學生的生詞未必是單詞表中的生詞,如何解決學生的詞匯問題? 方案一:就單詞表選擇重點詞匯查詞,至少覆蓋課本詞義;
方案二:學生在閱讀和聽力中的生詞(對他 / 她自己而言);結合猜詞訓練。? vocabulary story(運用)
單元結束時學生自己決定使用單元新詞若干,進行故事創作。可以分層選擇進行: 第一層:仿寫句子:學生按照課文中重點句式進行仿寫。第二層:學生選擇課文內的重點詞進行造句。
第三層,學生選用重點詞匯編寫故事。教師可以提前要求詞匯故事創作的用詞或語法范圍。? word card(檢測)?
?
四、詞匯教學需要思考和關注的兩個問題
1.學習單詞勢必要關注它們的語音,所以新單詞盡量要帶讀,帶讀時盡量用磁帶、光盤或電子詞典。 2.參考詞頻,(及在中國的使用情況),用 collins 示范幾個單詞
高中英語詞匯教學ppt 高中英語 詞匯課 教案篇二
專題講座
高中英語詞匯教學
關媛(北京市東城區教育研修學院、中學高級教師)
一、《課標》中詞匯學習的要求與內容
二、詞匯教學的途徑與方法 閱讀中的詞匯學習詞匯學習的策略
三、案例分析
一、《課標》中詞匯學習的要求與內容
1.理解話語中詞匯表達的不同功能、意圖和態度等 (7 級要求)運用詞匯表達的不同功能、意圖和態度等(8 級要求)
層次不同: 7 級 8 級目標要求的本質區別在于目標的層次要求不同: 7 級為理解,8 級為運用。理解為先,運用為后。本要求體現了語言學習的規律及認知的層次,在詞匯教學的設計中應體現該目標要求。
例如:
get :表意功能(即意義):“得到、變成”等;
語法功能:及物動詞、連系動詞、句子中作謂語等。
? couch potato ? are you drunk? ? come in, please.? yours sincerely & love 功能是指詞匯本身的表意功能和語法功能。例如:get 表意功能,即意義可以是“得到、變成”等;其語法功能是及物動詞、連系動詞、句子中作謂語等。在學習詞匯時我們可以從詞匯表中直接了解其意思及用法,但是理解詞義,特別是多義詞的詞義卻只有在語篇中獲取真正的含義。提到詞匯所表達的意圖和態度也一定要依據特定的語境(也就是課標中提及的話語中)獲得意思。
此處舉兩個例子。例一:北師大版教材中提及的 couch potato, 如只是就兩個詞的字面意思一個是長沙發,一個是土豆。都是中性詞,而其在描述 lifestyle 的語篇中則是 “ 懶蛋 ” 的意思,是一個貶義詞。例二:當我們說 are you drunk? 這句話時,在飯桌上一定是喝醉了的意義,態度是積極的,關心或詢問;而在馬路上一個司機開車拐來拐去,其含義就會是他瘋了,態度是蔑視的。同時課標還提倡我們引導學生在話語(語料)中觀察、發現相關話題詞匯的結構和用法,并了解其在文段中的意義,為話題詞匯學習打下基礎。以上就是對 7 級要求的具體理解。
對于 8 級的要求是在運用層面上,我們可以在交談或書面表達中使用恰當的詞匯表達不同的功能、意圖和態度。舉兩例說明。例一:(come in, please,可以用在不同的場合,可以表達不同的態度(遲到或是邀請)。例二:信件中使用的結尾的詞匯(yours sincerely ; yours, 和 love)可以表達不同的人物關系。
2.運用詞匯給事物命名、進行指稱、描述行為和特征、說明概念等 (7 級要求)在比較復雜的情況下,運用詞匯給事物命名、進行指稱、描述行為和特征、說明概念等(8 級要求)
使用范圍不同:兩級要求的區別在于 8 級目標的描述是:“在比較復雜的情況下”(可以理解為不明確,較特殊等)。舉一例說明命名、指稱、行為和特征、概念。
例如:
a cat(名詞)給事物命名
it is a cat.(代詞)(體現詞語間的連貫性,邏輯關系)對事物進行指稱 it eats fish and catches mice.(動詞)描述行為 it is black and white.(形容詞)描述事物特征 a cat is an animal.說明概念 該要求體現詞匯的實踐性和交際性。學了詞匯應注意在日常生活會話中及書面表達練習積極主動地使用它,這樣做可以達到掌握詞匯意義、用法及積累相關詞匯的目的,同時它還提供了書面表達練習中運用詞匯描述事物的思路。說明一個概念要從其命名、行為、特征進行描述;表達一個人的思想也應從所要表達的話題出發,圍繞該話題表達思想。(從詞到句到文;從概括到細節)
3.學會使用 2400—2500 個單詞和 300—400 個習慣用語或固定搭配(7 級要求)學會使用 3300 個單詞和 400—500 個習慣用語或固定搭配(8 級要求)詞匯量不同:兩級的詞匯量要求不一樣。7 級為課標中不帶星號的詞匯。習慣用語及固定搭配的出處課標中沒有界定。8 級詞匯為課標中所有的詞匯。
4.了解英語單詞的詞義變化以及日常生活中出現的詞匯。(7 級要求), blog , e-pal 該要求旨在了解課標中詞匯在新的語境中的意義如: cool(帥呆了),本身是俚語,過去很少用,隨著時代的發展已成為時尚語。此外還要鼓勵學生發現并積累課標外出現的新詞匯(如: blog , e-pal),這些詞都體現了語言的時代感及交際性。
二、詞匯教學的途徑與方法
(一)閱讀中的詞匯學習
1.分層處理: 讀前、讀中、讀后
讀前詞匯學習:
原則:課前處理詞匯的目的是掃清學生的閱讀障礙,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因此要先將詞匯進行分類處理。
(1)根據學生情況,選擇影響課文理解 , 且不能通過上下文推測其意義的詞語;(2)所采用的方式應能夠呈現該詞語在本課中的意思,避免引發歧義;(3)盡量作為語塊(lexical chunks)處理
課前處理詞匯的目的是掃清學生的閱讀障礙,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因此要先將詞匯進行分類處理。詞塊(lexical chunks)是真實交際中高頻率出現的大于單一一個詞的語言現象,形式相對穩定。一般來說,詞塊包括習語、詞語搭配、短語等等。語塊不僅指 “in the end” 這樣的連續性短語結構;也包括不連續的句子框架,如“not only...but also ”,還包括一些完整的句子,如“how do you do? ”。這些詞塊有完整的意義,可以直接運用于口筆頭交際。
(4)檢測的目的是確保學生理解這些詞匯。同時要引導學生對讀前處理的詞匯進行瞬間記憶。
詞匯呈現方式:(常見的五種)
(1)圖片呈現。圖片呈現的特點:生動﹑形象﹑直觀地揭示詞匯意義,便于映像記憶,減少母語干擾。
應該注意的問題:
① 圖片必須清晰﹑準確,使用恰當; ②呈現后給予必要的檢測,確保學生理解。搜圖小竅門:
? 百度搜圖:直接找“大圖”
? 在要搜索的圖片名稱后加上“矢量圖” ? 谷歌搜圖:外國的東西直接用英文找
與使用圖片類似的方式:簡筆畫、實物、肢體語言
(2)英文呈現。英文呈現的特點:新舊知識結合,用已知推出未知;擺脫母語干擾。應該注意的問題:
①選擇適合用這種方式呈現的詞語; ②用于解釋的詞語必須是已知的; ③解釋意思僅限于本課意思; ④呈現后進行必要的檢測。(3)中文呈現。特點:明確。應該注意的問題:
①選擇適合用這種方式呈現的詞語; ②解釋意思僅限于本課意思。
(4)同義詞或反義詞呈現。如果用同義詞進行呈現,對于程度好的學生,要注意在后續的詞匯課中區別能相互解釋的近義詞之間的細微不同。
(5)構詞法呈現——派生詞:
同義詞、反義詞和構詞法呈現的特點:便于記憶,有利于詞匯量的擴充。應該注意的問題:
① 操作必須清晰﹑準確,真正有利于記憶; ② 進行必要的檢測。
此部分只是讀前的詞匯處理,目的是幫助學生掌握課文大意,因此不可占用過多時間,影響閱讀課其它環節的安排。本節課詞匯在后面環節中還做進一步處理。
(6)學習者思考部分:以下的詞用什么樣的呈現方式比較適合? drought, represent, government, damp, competition drought :圖片呈現。圖片可以生動﹑形象﹑直觀地揭示詞匯意義,便于映像記憶,減少母語干擾。
represent :英文呈現。能夠用英文解釋的盡量用英文解釋。新舊知識結合,用已知推出未知;擺脫母語干擾。
government :中文呈現。抽象名詞,難以用英文表達清楚,中文呈現明確。damp :同義詞或反義詞呈現。選擇契機。新舊知識結合,便于聯想記憶。competition :構詞法呈現。詞性和意義不能有太大變化。便于聯想記憶,有利于詞匯量的擴充。讀中詞匯學習:
閱讀中學習詞匯的環節是將詞匯放在課文這個情景中去理解并獲取信息的過程,所以詞匯學習與課文情景緊密相連。讀中的詞匯學習是培養學生在篇章中猜測詞義的最佳時機。
原則:閱讀中(while reading)的主要任務是理解課文,獲取信息,讀的同時需注意培養閱讀能力和良好的習慣,因此詞匯學習應該為這個目標服務。
閱讀中學習詞匯的方法應根據課文內容和情景以及學生的具體情況而定,不同話題的課文需采取不同的策略。
方法:
(1)根據上下文推測詞義
這是一種最常用的閱讀技巧,如果在閱讀中進行有意識的訓練,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會有很大的作用。這也是課標列出的學生需要達到的語言技能之一。
備課時應注意選詞,課文中有推測依據的詞,才能夠根據上下文內容和情景進行推測,在備課時要選出需要練習推測能力的詞。
(2)在上下文情景中用構詞法推測詞義
構詞法的學習貫穿于英語學習的始終,如果在教學中經常注意對構詞法的關注、
總結
和歸納,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對詞匯量的擴大有很大的幫助。(3)利用非語言形式在情景中理解詞匯 有一些名詞可以展示圖片讓學生理解,方便形象。注意事項:
① 用時不可過多,主要任務是閱讀,詞匯學習以能使學生理解為限。② 閱讀中詞匯的學習一般不展開講。
③ 在不同話題的課文中可以靈活使用各種方法。④ 注意老師的引導。(介紹案例)這篇課文有三段: 第一段介紹了主人公王威和王坤的夢想—騎自行車沿湄公河游覽,是如何來的,也就是夢想的由來; 第二段介紹了兩人在計劃行程的過程中出現的分歧和對這個計劃不同的態度;第三段介紹了兩人達成共識后,準備行程查閱資料時,了解到的湄公河(在中國部分稱為瀾滄江)的部分基本概況。
從本課的教學流程可以看出,詞匯的處理是在 while-reading 這個環節進行的,學生帶著生詞閱讀,體現了真實的閱讀過程。我們說閱讀課主要是獲取處理理解和歸納信息為主——即 meaning first,那么詞匯的學習就應該是在閱讀過程中對學生理解信息形成障礙的詞匯必須要處理,而處理詞匯的方式也必須依托所閱讀文章的信息理解的需要。為準確理解信息服務,一是主要信息中的詞匯;二是通過上下文猜測能理解意思的詞匯,不關注用法,只理解詞義。
在 while reading 中教師通過提問的形式逐段設計閱讀活動獲取大意和細節信息。然后進入了詞匯的學習。本節課在閱讀過程中處理的主要詞匯有: stubborn, atlas, 和 landform words。
stubborn 是黑體詞 , 需要理解。老師發現對于該詞的含義上下文給出了足夠的信息,所以就讓學生把有助于猜測該詞的依據在文中劃出來。
對于另外一個生詞 atlas 的處理:老師同樣采用了在語境中猜測的辦法。老師讓學生根據課文中的句子猜測 atlas 的意思,給該詞下定義。圖中的照片就是老師正在用手中的地圖冊檢測學生對該詞的理解。
第三類詞是關于 landform 的一組詞匯。現在請各位老師看看,您會用什么方法處理它們?有的老師會想到用圖片,為什么呢?因為這些詞匯有較強的專業性,不常見,用英語解釋起來比較困難。那么咱們一起來想一想,如果用圖片來處理,具體怎么做呢?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老師是怎么做的。學生先在書上圈出這些詞匯,并識別這些 landform 的圖片,然后學生在小組活動中根據閱讀理解將有關地形的詞匯貼到所發地圖的相應位置,核實了閱讀理解和詞匯理解的準確性,最后讓學生通過小組活動將 landform 的單詞卡片再貼到相應的圖片旁邊,對詞匯的理解再一次進行了檢測。我們不難發現,對于理解 landform 這類詞匯,這種非語言手段清晰直觀,實際效果非常好,老師在沒有給出任何一個 definition 情況下,卻最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了詞匯。
讀后詞匯學習:
讀后的詞匯運用原則:
(1)傳達閱讀材料中的主要信息,學生主動嘗試運用文章中的關鍵詞匯;(2)話題和語境要盡可能一致;目標和任務要符合學生實際;
(3)詞匯運用分層要求,滿足各層次學生需求;突出重點動詞和詞塊的運用.在閱讀獲取信息之后不要急于輸出活動,應提供給學生一定的活動,讓學生將所接觸詞匯結合閱讀內容進行語言的內化。
內化過程
(1)在句子層面運用詞匯(例如選詞填空,用所給單詞造句)
(2)在語篇層面運用詞匯(結合語篇內容,對話題詞匯的選擇不宜過多,要重視動詞和詞塊的使用)
輸出過程(要注意傳達信息和表達觀點之間的差異)
(3)在傳達信息中運用詞匯(看圖復述課文:將讀前用于詞匯教學的圖片和讀中用于詞匯理解的圖片,加以整合,在讀后的活動中再次利用。)
(4)在表達觀點中運用詞匯
讀后的討論活動,也是中學閱讀課堂教學常采用的活動形式。如推測作者的觀點、意圖,或評價主人翁的品質、性格等。
討論要依據原文中的信息,找出能夠支持自己看法的依據;并盡可能用所學重點詞匯。
(二)詞匯學習的策略 1.詞匯復現
(1)復現大體分為兩種:在學習新詞匯的當堂進行,在隨后的課堂學習中進行。(2)復現一般以三次為宜:第一次:呈現詞義、讀音。第二次:呈現用法、詞性。第三次:讓學生嘗試應用。
(3)學習時在語境中理解記憶,教師要使用固定顏色標注新詞匯。復習時以相同的圖片讓學生回想話題及相關的詞串。
這種復現方式使學生回想的內容更豐富,更開放。既復現詞匯又復現話題。學習時分類,延時再現時綜合。
使用(不同的)相關圖片引發學生聯想,檢測學生對詞場的理解,同時提供選擇空間,照顧到學生間的差異。
2.詞匯檢測
與復現同時進行的是檢測,如:第二天課上的復習:圖片、聯想、詞串等;隨后課堂教學中的有意識使用:講解、例句等。
前期一次呈現一個圖片并學習單個單詞,后期檢測:綜合前期的學習內容并匯總。檢測分為兩種:辨認型檢測和回想型檢測。目的是為了驗證詞義的準確性和記憶方法并發現學習中的問題。
辨認型檢測只要求聽出認出即可。通常當堂進行,有時與詞匯的即時再現同步。課堂辨認型檢測最好以自評為主。
回想型檢測則要求說出寫出。通常為延時檢測。回想型檢測方法之一,例:
老師給出五個提示(圖片或文字),學生依自己的記憶任意寫出三個即為達標,然后同伴進行互補性核對,既體現互助學習又隱含競爭因素。考慮到學生間的差異,老師先不必求全,以學生互評為好。
回想型檢測方法之二,單元詞匯驗收(他評)。這類檢測應在多次小檢測之后進行。檢測應包括拼寫詞匯和認讀詞匯。為求落實,可再分解為兩次檢測:拼寫和應用。
拼寫詞匯應根據以下兩點來選擇:課標中的高頻詞;學生能力所及的基礎詞。(為寫作準備)認讀詞匯以課標詞和話題詞為主。(為閱讀準備)
3.詞匯積累(學生學習習慣和方法)
積累不僅是一種習慣也是一種方法。因為詞匯積累的目的并不僅僅是追求數量,更重要的是講求其應用價值。即,為用而學。
從學生學習角度,如何有效學會詞匯?
學生積累,老師的作用是什么?(指導、監督、反饋、評價、鼓勵 ?)積累方法:
? 詞庫(word bank)(擴展)
在教學過程當中為學生建立分類詞庫。根據教學需要可做以下分類:
按詞性分類,按功能分類(用法、結構),按共性和個性分類,按詞義關系 分類。? word map(擴展): 開放式思維,詞匯預習或復習環節,學生自由選擇詞匯進行網絡聯想,教師可以提出希望學生關注的重點詞匯范圍,如:必須是動詞等,要有復習和交流。
? using dictionary(自主學習):
英語學習中學會使用工具書是必須的。那么如何培養學生查字典的習慣?查什么?怎么查? 何時查?(介紹案例)
這個活動是老師引導學生使用字典的一個生動的例子。活動內容是:讀句子選擇正確的圖片。教師問學生 “there is nothing in the sky but clouds” 這句話對應的圖片到底是哪一幅?在學生們各執己見的時候,老師提出問題:“到底誰的答案是正確的呢?”學生自然就明白了沒有正確答案。然后教師引導學生得出可以添加適當的形容詞使之更明確這樣的結論,從而把學生引入下一步體驗活動——查字典。這樣的活動用學生的體驗取代了教師繁冗的解釋,使學生的感受深刻、具體。
之后老師再次發問 “there is nothing in the sky but heavy clouds” 對應的又是哪一幅圖片呢?學生毫不遲疑的選出相應圖片,這既是對前面教學效果的有力評價又讓學生深刻地體驗到了為什么要進行搭配的原因。
學生的生詞未必是單詞表中的生詞,如何解決學生的詞匯問題? 方案一:就單詞表選擇重點詞匯查詞,至少覆蓋課本詞義;
方案二:學生在閱讀和聽力中的生詞(對他 / 她自己而言);結合猜詞訓練。? vocabulary story(運用)
單元結束時學生自己決定使用單元新詞若干,進行故事創作。可以分層選擇進行: 第一層:仿寫句子:學生按照課文中重點句式進行仿寫。第二層:學生選擇課文內的重點詞進行造句。第三層,學生選用重點詞匯編寫故事。教師可以提前要求詞匯故事創作的用詞或語法范圍。
? word card(檢測)? ?
四、詞匯教學需要思考和關注的兩個問題
1.學習單詞勢必要關注它們的語音,所以新單詞盡量要帶讀,帶讀時盡量用磁帶、光盤或電子詞典。
2.參考詞頻,(及在中國的使用情況),用 collins 示范幾個單詞。
高中英語詞匯教學ppt 高中英語 詞匯課 教案篇三
重點初中英語詞匯教學課件
一、教學內容:初中階段的單詞和詞組。
二、教學目標:
1、提高、激發學生學習英語詞匯的興趣,培養學習的自覺性和合作精神。
2、會拼讀單詞,掌握常見的使用方法。
3、掌握詞匯的記憶方法,以及各種變化方式。
4、培養詞匯的聽、說、讀、寫技能,形成一定的語言運用能力。
5、借助情感因素,營造親切、和諧、活潑的課堂氣氛,促進學習思維。
6、拓展視野,培養愛國主義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觀。
三、教學重點:詞匯的記憶和拓展。
四、教學難點:詞匯的綜合運用。
五、教學方法:啟發式、討論式、表演式、多媒體等。
六、教學用具:課件、實物、圖片。
七、課時:一節
八、學情分析:
1、有利條件:大部分學生在小學時已經學習了英語,有了詞匯學習的基礎,具備了不少簡單的詞匯積累,在教師指導下能夠完成學習任務。
2、不利條件:由于初中階段詞匯量的增多,讓學生增加了許多記憶上的困難。同時初中生受年齡特征的局限,很難在詞匯的學習中有更多的付出,更不可能加以全面拓展。
九、教學過程:
1、復習導入
①老師讓學生跟錄音大聲朗讀上一節課教授的單詞,以便復習鞏固。
②全班同學關上課本,由老師朗讀要聽寫的單詞(10個),學生聽寫(寫出單詞與意思)。
③最后老師抽查一個小組,其它組用3分鐘檢查并改正。
2、教授詞匯的方法
詞匯是組成英語河流的源頭,對學生來講,掌握好學習英語詞匯方法就像蓋大樓打好地基一樣重要,若不掌握好一定的詞匯量,想學好、用好英語便是空想。在多年的教學實踐當中,在詞匯教學方面,我用下面方法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記憶能力和教學設計。
①利用字母和字母組合的讀音規則,掌握單詞的拼寫形式。在詞匯教學中,要注意音和形的統一與結合,使學生把一定的音同可能對應的形聯 系起來,又把一定的形同可能對應的一定的音聯系起來,通過反復練習在大腦中建立起來一類一類詞的音、形 模式聯系,如讓學生把長元音[i:]和she,see,sea,piece等單詞中的元音字母及元音字母組合的形聯系起來。
②拓展記憶學習法。英語詞匯學習中,有很多詞有同音、近義、反義詞和有與之相關聯的詞性,教學中可以拓展學習,以擴大學生詞匯,并增強記憶。
如large--huge(同義)
short——tall(反義)
see——sea(同音)
dead9a.)——death(noun)——die(verb)
③運用歸類教學。如顏色類:red,black,white,green,yellow;交通工具類:bus,bike,car,train,ship。
④實物展示詞匯教學。利用實物展示,教學直觀生動形象,學生樂于接受。教師指著實物問what’sthis/that?幫助學生回答it’s a/an……
⑤利用多媒體教學。這種方法圖、聲、形具全,既省時又少力,且直觀有趣。如教動詞run、sing、hear、jump等。教happy、angry、sad等。
6.利用具體情景掌握單詞的讀音和語義。在具體情景中教單詞、學單詞,不但可以克服孤立記單詞容易遺忘的缺陷,而且能培養學生靈 活運用單詞的能力,學會在交際中使用單詞 總之詞匯教學方法多種多樣,以上方法只要能結合實際加以運用,將會令你的教學事半功倍。
十、課堂練習設計(類型):
1、看音標寫單詞:①[si:]②[veri]③[mi:t]等,2、補全單詞:①j--p②h__l__③l__ft等,3、根據句意和首字母,寫出所缺單詞。
如it must---to linda.十一、布置作業:(復習、鞏固、強化所學內容,培養能力)。
老師可事先設計一些詞匯題,并以a4紙印發給學生,并于下一節課時檢查作業完成情況或收回批改。
十二、學生課堂自我評價設計。
搜集整理,僅供參考學習,請按需要編輯修改
高中英語詞匯教學ppt 高中英語 詞匯課 教案篇四
中小學英語詞匯教學課件
學階段是學生英語學習的入門階段,作為英語教師,我們要重視學生在起始階段的英語單詞教學,要教會學生用科學方法學習記憶單詞,使學生學得愉快,學得輕松。以下是“小學英語詞匯教學課件”,希望給大家帶來幫助!
簡單的發音規律
英語是一種拼音文字,拼音文字最大的特征就是表音,單詞的讀音與單詞的拼寫之間有一種對應關系;在英語單詞的記憶過程中,語音是更加重要的記憶線索。學生掌握了發音規律,學生不僅在拼讀新詞時會輕松許多,很自然的就運用語音規律來記憶單詞,記憶單詞就相對容易了。我嘗試了很多方法,讓學生不會把音標跟語文的拼音混淆,而且可以利用拼音與英語的相通性,教給學生一套簡便的單詞記憶法。
(一)字母的發音
剛接觸英語時,不少學生會用相近的拼音標在單詞下面,不但發音不準,記憶單詞也只是死記硬背,即使記住了也遺忘得快。針對這種情況,我系統地分析了音標,教給學生有效的記憶方法。在學生
掌握26個字母后,教會學生26個字母的發音,讓學生知道常見字母以及簡單字母組合的發音。輔音字母的讀音,與漢語拼音中的很相似,一般可以直接拼出來。
凡事都有規可循,在教新單詞時,首先應找出新單詞的發音規律,符合發音規則的,先分音節逐步出示,如 “piano”,把英語單詞的拼寫和讀音作為一個整體來教學,基本可以根據其拼寫形式讀出其音;反過來,聽到單詞的發音,就能夠根據其讀音拼寫出這個單詞來。記住了詞形,也就記住了詞音,記住了詞音也就等于記住了這個詞的拼寫,比傳統的拼音死記法要強,記得快,也記得牢。
(二)復合詞
一些復合詞可以把它拆成幾部分來記。例如,在教學“football”時,可以把它拆分為“foot”與“ball”; “snowman”,可以把它拆分為“snow”與“man”,“playground”拆分為“play”和“ground”等等。
(三)抓住讀音相似的詞
英語單詞教學中,能抓住近音詞,可以幫助學生將發音相近的單詞系統地記憶。例如教學:face時,同時可以出現:cake,bake,lake,教學too時,出現two,教師領讀,讓學生跟讀,然后啟發學生找出發音規律,這樣,在教會學生單詞發音的同時,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并有利于學生的記憶。對于近音詞,可以通過做語音練習,要求學生把字母或字母組的發音相同的詞找出來歸類。,或者做聽寫練習時,有意地把字母或字母組合相同的單詞放在一起聽寫,強化學生對音形的記憶。通過這些訓練,使學生逐步形成聽音拼詞。
一、直觀教學單詞
讓學生掌握單詞的意思,有很多有效的途徑,對于低中年級的學生,我堅持以直觀為原則。教學水果、學習用品、食物、球類、動物、家庭成員、玩具、學科、方位詞等我們可以用實物,教室里有的即時可以充分利用,沒有的可以用圖文并茂的單詞卡或者網絡資源。教學動詞時,可以通過快速形象的簡筆畫,也可以結合全身反應教學法。形容詞可以通過同義詞、對應詞進行教學。對于抽象的單詞我們不妨直接解釋,也可以結合固定詞組,例如,in front of的front,play with的with,避免把抽象的詞弄得復雜化。
二、設計游戲記單詞
(一)中英互換、看圖背單詞。教師準備好一些單詞卡(有的寫中文,有的寫英詞)和圖畫,將卡片和圖畫放入一個盒子里,學生輪流抽卡片,如果抽到的是寫有英文的卡片,則要說出其中文;如果是中文,則要拼讀出單詞;如果是圖片,則要看圖背單詞。此游戲容易操作,適合任何單詞的教學。
(一)單詞拼讀賽。
全班分小組,教師說一個字母(如:d),第一組的第一名學生立即站起來,拼出以字母d打頭的單詞,如:desk,dog,duck等,背不出或背錯要扣分。第二組由教師說出另一個字母,由第二組的第一名學生說。這樣依次進行下去,最后看哪組得人最多為勝,此游戲同時可以用于記憶相同元音的單詞
(三)摘蘋果
在復習鞏固動詞現在進行時時,先在黑板上畫一棵蘋果樹,樹上貼著動詞的原型,全班分兩大組,先a組說樹上的一個動詞原形,b組立刻拼出其現在分詞形式。以30秒為一個賽程,說對一個摘一個蘋果,比賽結束,哪一組的蘋果多就為勝。此游戲也適合用于名詞復數,形容詞比較級、最高級,同義詞,對應詞等詞形變化的練習。
三、
創設情境,牢固掌握單詞詞匯是構成語言的基本材料,單詞教學不能光教單詞,詞不離句、句不離境才能使單詞教學用到實處。在運用過程中,注意要組織符合學生特點的活動,要難以適中,讓學生激活原有的知識,增加詞匯的復現率。口語課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環境,我們要以課前5分鐘和口語課作為立足點,逐步引導學生從課堂延伸到課外乃至日常生活中,做到學以致用。
利用歸納法鞏固單詞。
學生記憶單詞時,聯想歸納法能比較系統、有條理地梳理單詞,是輕松記憶單詞的關鍵。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對所學的單詞進行歸類,在較短的時間內擴大學生的詞匯量。由“ subjects”聯想到“english,music,history,math,p.e.,art”;由“happy”可以想到“sad,unhappy,hungry,thirsty”等;由fruit我們可以聯想到“apple、orange、banana”等。通過詞匯之間的聯想,學生就能較為完整地學習到同類的單詞,利用概念聯系記憶法把屬于同樣一類的單詞放在一起來記,會使學生感到輕松。通過復習,歸類,造句等方式引導學習積累詞匯,日積月累學生的詞匯量就不知不覺地擴大了。
創設語境,在真實的情景中運用單詞
在學習中創設真實的情景,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單詞教學中,老師要盡量把所學單詞放在可聽、可看、可感覺的情境中去,使學生大膽地運動他們學到的知識,學生就會主動地去記憶單詞。比如說,在教學玩具,guitar,doll,等單詞時,可以創設一個玩具店,學生運用所學句型購買玩具,在交際中,有效地鞏固了所學單詞。在動詞running,playing,shopping,eating的教學中,舉行動作模仿比賽。通過學生的動作,對于單詞的理解變得非常自然,而且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興趣和學習動機,也有助于培養學生靈活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言語能力。
巧用故事鞏固單詞。
小朋友天生愛聽故事,鞏固單詞時,我們可以將單詞編成簡單的故事,讓學生在聽故事的同時聽英語,在學講故事的同時學講英語,故事中有趣的情節吸引著他們,同時也極大地激發了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調動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編故事時,我們要注意單詞要有很強的重復性,通過在故事中有意識地重復語言點,使得學生學過的東西得以鞏固和記憶。在學習故事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豐富的表情,身體語言,配合圖片課件引導學生一起復述故事,達到真正地理解、運用單詞的效果。
四、定期復習
很多學生不是記不住單詞,而是記住了單詞長時間沒有運用、復習,遺忘得很快。如何解決這個問題?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告訴了我們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教完新單詞的短時間內一定要聽寫鞏固,及時安排復習,在學完單詞后的幾天至幾個星期里,每次以不同的形式重現,使單詞得到及時的復習鞏固,提高記憶的效果。
總之,單詞教學聽起來簡單,實際操作中會遇到很多我們預計不到的問題,如學生明明今天記住了,為什么過了一段時間就忘得一干二凈了呢?這就是值得我們去深思的問題,而解決問題的關鍵就是我們不是教學生機械地記住單詞,而是教學生學會記單詞。以上是我在單詞教學中實施的“單詞教學七重奏”,開頭教音標時確實用了不少時間,但是,苦盡甘來,后段時間基本上是學生自己學單詞、記單詞,切實做到學得輕松、學得愉快。
搜集整理,僅供參考學習,請按需要編輯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