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可怕的疫情席卷了整個中國,人們內心的恐慌甚至漲得比感染人數還快。在這危難時刻,醫生、黨員、志愿者們用自己堅實的臂膀撐起了即將被病毒壓垮的藍天。抗疫路上,有你真好。下面小編在這里為大家精心整理了幾篇2022抗擊疫情,我們在一起主題征文1000字,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經供參考。
篇一:抗擊疫情,我們在一起主題征文大學生1000字
跨越萬疆,我們日日夜夜在一起
為了在一起我們去武漢
疫情無情人有情,隔離病毒隔離不了愛,在中國傳統最重要的節日一一春節,人們顧不得團圓,拋妻別母,棄子離家,冒著生命危險,五十多支醫療隊,六千多名醫護工作者紛紛馳援武漢。一張張給上級的“請戰書”、一條條與親人的寬慰信、一顆顆救死扶傷滾燙的心。除夕之夜,“白衣天使”們逆向而行的身影讓無數人淚目。他們用大醫仁心,用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敬業行動為公眾安全保駕護航。疫情當前,他們責無旁貸堅守在臨床一線。已經回老家的又趕回值班,父母的電話都常常顧不上接。
為了在一起我們去北京
長子營鎮上黎城營村一位白血病患兒的母親,將給孩子儲存的4箱960個N95口罩捐給了村黨支部;清源街道康秀園社區,值守人員收到居家觀察老人發的500元微信紅包,“請大家吃雪糕”;榆垡鎮西胡林村90歲的老黨員潘玉環,帶頭捐款1萬元助力村莊防控;黃村鎮前辛莊村73歲的老黨員齊國才,1月27日以來當起了疫情防控的宣傳員,自己編寫宣傳稿,利用村里的廣播,宣傳防疫政策,播發溫馨提示;魏善莊鎮西棗林村11名退伍軍人組成“老兵服務班”,參與村莊排查、消毒、值守等任務。群眾的理解和支持,是我們最寶貴的力量源泉和堅強后盾。
為了在一起我們去西安
1月4號凌晨三點多,西安紅纓路派出所接到報警求助,一位獨居孕婦在家突然肚子疼,出警民警王君平、王建峰趕緊把她送到了醫院。為她做好一切住院準備工作,包括核酸檢查,甚至以派出所名義墊付了醫藥費,為她辦理了住院手續。在5點17份,女子順利生產,母女平安。生產后民警又再次探望產婦,并為其購買生活用品等,幫助解決實際困難。我相信這個寶寶在這么多人的關愛中出生,長大后的她一定會為她可親的的故土建設投入自己的力量。周磊磊是原武警部隊退役軍人,服役期間就被多次嘉獎,是一名優秀的武警戰士。2020年,臨潼區成立“退役軍人雷電突擊隊”后,周磊磊毫不遲疑的加入到隊伍中,申請參加防疫工作。這次西安疫情來勢迅猛,他再次報名“參戰”。
為了在一起我就在山西
本來應該去學校的日子,但是因為疫情我們被隔離在家。校方努力地為我們營造良好的學習條件,地方政府努力防控疫情的肆虐。我看到的不再是新聞的報道,我看到的是生活的分分秒秒。我們穿起了防護服,我們做起來志愿者,我們一起抵抗為了讓我們一直在一起。春天的逼近,路邊的花開了,我相信只要我們在一起,春暖花開,都會好起來的。
篇二:抗擊疫情,我們在一起主題征文大學生1000字
青春的樣子
“進實驗室,到一線去”,用果敢與堅毅奔向需要之地,貢獻青春的逆行者李娟娟;牢牢守住外防輸入關卡,因身穿防護服而無法接聽家人電話的堅守者魏紀昌;在武漢堅守32天,將鏡頭對準封城后色調微微發青的武漢的記錄者王子杰;手繪抗疫長圖漫畫,向全世界呼吁“消失吧,黑夜!黎明時我們將獲勝。”的呼吁者袁露……當每一個平凡的勇敢閃爍出自我的光芒,便有了燦爛星河。這些點點星光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中國青年。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際遇,對抗新型冠狀病毒的這幾年,青年們用自己的行動向祖國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而這份高分答卷上有幾個關鍵詞,承載著青年們在這次疫情中的情與義。
擔當
“非典那一年,我還是個孩子,是你們沖在第一線,為我們遮風擋雨。現在,該是我們去扛起重擔的時候了。”這是一位90后的話語,更是所有青年人的發聲,責任與擔當流淌在血液里。疫情不退,我們不退!這是真正的青年,不再安逸于大人的保護傘下,用擔當浸染了青春最亮的底色。
勇氣
“媽媽,今天我剪掉了頭發,比男孩子還短,請您看到后不要難過……”,為了避免交叉感染,90后護士肖思孟剪掉了自己最愛的長發。在此次疫情中,有多少人像肖思孟一樣,毅然放棄了美麗的長發和潔白的臉頰,那紅色的傷痕和刺痛的水泡,體現了青年人的勇氣。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是有人負重前行。疫情來臨那一刻,他們挺身而出,逆行而上,勇擊病毒,無畏死亡。即使有一天,他們可能也會被病毒侵襲,也會倒下,可他們卻說:“我們正值青年,身強力壯,我們不沖誰往前沖?”我們總是看不清他們的樣子,因為他們總是站在我們前面。青年總是有著不懼一切的勇氣和永不服輸的拼勁。
奉獻
2月11日,連續17天堅守崗位的徐州輔警時席席,執行完疫情防控工作后,突感不適,經搶救無效,生命定格在30歲;2月14日,本來大年初二可以休假的南京輔警袁建維,從除夕開始,堅持抗疫一線,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因疲勞過度突發疾病去世;2月21日,藍天救援隊隊員許鵬在前往武漢運輸防疫物資的途中遭遇車禍身亡……多少人的紅底照從此變成了黑白色。4。26萬名援鄂醫務隊員中,有2。86萬護士,其中80、90后占90%,年輕的護士不畏艱難,沖鋒在前,舍身忘死,當42000多名援鄂英雄摘下口罩,全中國人民向他們致敬!梁啟超先生曾說:“少年強,則國強!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人們都說,這場疫情是當代青年的一次成人禮。“面對疫情,我們不上,誰上?”他們身負責任、無畏、犧牲精神,和病毒爭分奪秒,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原來長大,可以在一夜之間,“一寸丹心圖報國,兩行眼淚為思親”。
這就是,青春的樣子。
篇三:抗擊疫情,我們在一起主題征文大學生1000字
不知不覺間,疫情爆發已兩年有余。猶記得,2019年的那個冬天,我們還是一群備戰高考的學生。之前從未想過,高考還能延遲。說起來,我們這一屆還可以成為高考歷史上特殊的一年呢。
到2020年的夏天,我至今還記得在口罩下面的,每一個人清晰的面孔。2020年高考季不在六月,也沒有下雨,那是悶熱的兩天。那個時候,人們去哪里都戴著口罩,口罩成為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
進入大學以后,我們仍有很長一段時間面對電子屏幕、上網課,而之前從沒想過的,我的家鄉也爆發了疫情。在諸多不確定因素的今天,唯有活好當下,因為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個會先來。
慢慢的,我的心里開始有些迷茫或焦慮。相信每一個人都是如此,但這種日復一日不確定的生活并不能壓倒人們,相反,很多人從中找尋樂趣,為自己和他人帶來歡樂,驅走陰霾,就像小區內貼示的疫情防控宣傳趣味標語,在人們的生活增填了不少歡樂色彩。
疫情中,更難能可貴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溫情。快遞小哥電話提醒取快遞時的一句溫暖的叮囑,社區志愿者向每家每戶輸送物資的風雨無阻……太多太多的時刻,讓我再次相信了,所有歲月靜好的日子背后,都有一個個替你負重的身影存在。
每個人在疫情面前都是平凡的、渺小的。但愛,讓每一位平凡的人,都擁有了挺身而出的勇氣和力量。在每一個城市里,那些風雨無阻的快遞和外賣,那些始終平價供應的瓜果蔬菜。還有每一個人,每一個為愛挺身而出的普通而平凡的人。他們都是這場疫情里最溫柔的存在。
就像每個人都要經歷成長和蛻變,如果這場疫情也是你我必須經過的考驗,希望我們能像2019年前一樣,即使在最晦暗的日子里,也能野蠻生長。相信用不了多久,早餐鋪子里會重新升起騰騰熱氣,小吃街上會再次堆滿笑聲,地鐵會再次擁擠,街道會重歸熱鬧,人們會再次親密擁抱。兵荒馬亂的心,終將會被下一個春天治愈。
這一切也許會來的有點慢,但我知道,沒有一個寒冬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或許未來,我們會穿越一整個寒冬,等到那么一個春天。一個可以卸下口罩,盡情擁抱。一個可以和家人、朋友去海邊享受海風;去敦煌一眼千年,夢回大唐;去拉薩大昭寺廣場感受信仰的力量;去新疆吃一次烤串;去江南在煙雨中撐著油紙傘,感受“夜船吹笛雨蕭蕭”的如墨山水;去漠河體驗一場雪的盛宴……還有太多太多祖國的大好河山沒有經歷過,有太多太多曾經幻想過的大學生活沒有去做。
穿過長街,穿過晝夜,穿過不見,穿過告別,穿過一場最嚴寒的寒冬,抵達春天,去盡情擁抱。相信經過一整個漫長冬天的等待和努力,我們都會與美好撞個滿懷。即使歲月漫長,但未來永遠值得期待。
篇四:抗擊疫情,我們在一起主題征文大學生1000字
沒有生而英勇,只有選擇無畏
赫塞曾說:有勇氣承擔命運的才是英雄。誠然,這個世上從來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直面苦難的凡人。因為同根同源,因為血脈相連,因為同一信仰。他們毅然走向戰場,捍衛生命。用并不強悍的身軀挺起中華的脊梁。埋頭苦干,拼命硬干,為民請命,舍身求法,為國獻身,這是華夏的民族魂。在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中,我們能夠看見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為此做出的巨大努力和犧牲。
2021年12月30日,人們在視頻里看到了久違的吳尊友。當天他出席網易經濟學家年會,并對新冠新毒株奧密克戎、春節防控政策等大家關心的問題做了解答。“怎么看著比去年憔悴好多啊,頭發也白了。”視頻下面,一位網友留言。“吳尊友怎么了”,甚至一度上了熱搜。
2020到2022,三年抗疫,時光流轉,黑發已偷偷被銀絲覆蓋,下搭的眼角,遮擋不住他抗擊疫情的堅定,一副無邊框眼鏡,架在他高挺的鼻梁上,嘴角微微向下,嚴肅的神情仿佛在無聲的警告:“犯我中華者,決不饒恕!”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專家吳尊友的“三年白頭”讓人一秒淚目。
他謹言慎行,尤其是當記者問及有關疫情防控的問題,他語速會放慢,表達力求嚴謹,但思路非常清晰,談鋒甚健。休息的間歇,他拿起自帶的保溫杯喝一口水,捋了捋有點皺褶的衣襟,沉默的目光投向窗外。這時,他臉上有一點疲憊,周圍的空氣似乎才有片刻的放松。
不是長發飄飄才叫可愛,也不是濃妝艷抹才叫美;那一道道在臉上勒出的血痕也叫美,那隔空給人的擁抱也叫可愛。你的樣子我們銘記在心,你的精神我們世代傳唱,你的勇氣我們繼承發揚,因為你的樣子,就是中國的樣子,你什么樣,中國就什么樣。這個世上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面對未知兇險,每個人都會心懷恐懼,但出于責任和擔當,有些人選擇了無畏逆行,這就是英雄——曾經恐懼并最終戰勝恐懼的人。
“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和我有關”,這是魯迅為我們詮釋的心中有國家,眼里有世界。而今吾輩青年,“風華正茂,揮斥方遒”,如“紅日初升,其道大光”。疫情面前,青年何為?責任和擔當是這個時代的底色,也是抗擊疫情的底氣。我們如若是螢火,便發光;我們如若是春泥,便護花;我們如若是野草,便燃燒。我們要心懷感恩,自我約束,管理好自己,做有責任感渴望美好未來的青年,與國家共患難,用一顆勇敢的心、用日益豐滿的臂膀去扛起國家的使命。即使千里冰封,疫情肆虐,縱然萬里雪飄,春寒料峭,我們愿意在風雪中靜候花開,期待月明,愿疫情結束的好消息如期而至。
海涅曾說,冬天從這里奪取的,春天定會交還與你。我祈愿,春暖花開之時,山河無恙,歲月靜好,你我共賞櫻花爛漫。
篇五:抗擊疫情,我們在一起主題征文大學生1000字
日暮平安里
平安否,遠行無音信。摹畫家的輪廓,天涯之中,遇見的每一個人,都那么溫柔,沉沒深深的海底,暗無天日之中,恐怕也只是一個人在獨自思慮。四季善變的天氣,總會打亂所有美好的計劃,低首默語里,茫茫紅塵中,那些長短句上的溫柔,以秋水之姿,屯我于蒹葭,一頁頁思念,適合寫下來,借著揉碎的月光,塞滿借居的人間。
適逢開學之際,離家數千里,也曾墨里尋過隔年雪,也問九葉重樓幾錢,奈何塵世苦楚太多,情字相思無解。又遇新冠肆虐,怎奈久久被封在校園里。
我打開窗,呼吸第一縷新鮮的空氣,打開門,風吹動著窗簾,晃蕩著夕陽也攪動著時光,一首不熟悉卻優美的曲子,總能恰到好處的挑動心境最脆弱那一根弦。還來不及收拾房間里的凌亂,夕陽照在妝臺的鏡片里,散發出刺眼的光,所有身邊的事物還像與往常一樣照面,只有夕陽的光線顯得活潑地,充滿新鮮地,跳上桌臺,學著孩子一般無賴地,躺在床上一動不動。夕陽褪去了光環,黯然落下山頭。它留在石頭上、田埂上、屋宇間的余溫,也被全部沖淡去。就著日落時分的晚風,悄然入夢里,夢向枕邊生。
我飄啊飄,又借著晚風重回故里。運城的鹽池中,道路如織、縱橫交錯,池水清澄,映照白云,微風徐來,水波漣漪,遙望南山,其色如黛。柳宗元在《晉問》一文里,也對故鄉的鹽池描述道:“無聲無形,漂潔迅詭,回眸一瞬,積雪百里。似隕星及地,明滅相射,冰裂雹碎。”銀湖南依中條山,北靠峨嵋嶺,東連涑水瑤臺,西接黃河古渡,碧波漣漣,鹽硝如雪,銀光閃閃,一望無垠。其形狀好似一個天然的沐盆,又像一條潔白的玉帶,前代詩人譽之為“平浦橫拖一匹練”,很有幾分美的感受。
看著鹽池美景,又覺有些饑餓。魂靈便一路奔走,來到了一枝花羊肉館。我朝老板娘招手,一碗羊肉泡,再加兩個餅。等飯期間,我看向四周墻上的壁畫,一字一字寫著這道美食的歷史風情。生羊肉切成小丁,豆腐及紅蘿卜等也切成丁,并備蔥花。鍋中燒清油,油熱后潑上辣椒面,然后下肉丁、菜丁及蔥花,下調料,熟后出鍋裝盆待用。用羊尾及羊油煮一鍋湯,即為羊湯。我悠然地吃完,又漫步繼續游走。
攜一縷芳草萋萋,掬一捧流星悠悠,將一抹月色滑進心田,淌過細碎的流年,輕落于最美的韶華里。可是不管走多遠,家始終是歸途。
行至不遠處,看見了街邊的一家蒸菜館。因為我的老家在晉南,因此尤喜萬榮蒸菜。猶記得每每大節時,媽媽總會為我做上幾盤蒸菜,那菜里是家的味道。萬榮縣榮河鎮的“后土娘娘蒸菜”,又叫豬肉拌菜。是流行于萬榮縣的榮河、光華、賈村、王顯以及臨猗的孫吉、北辛一帶的一道農家風味名吃。每逢親朋來訪,貴賓臨門,家里的主婦們必要蒸一籠熱騰騰、香噴噴的蒸菜招待客人。豬肉經大火蒸制后脂肪滲透進了菜里面,食之肥而不膩,酥而不散,色澤誘人,香味撲鼻。亦菜亦飯,老少咸宜。萬榮蒸菜最多也最好吃的是芹菜和粉條和肉搭配:將面粉、鹽和調料粉放入切好的菜中,上下攪勻之后盛入盤中,再用面粉拌勻粉條和肉片,鋪在芹菜之上,蒸熟后香氣撲鼻。吃蒸菜,一是為滿足食欲,二來也是一種鄉愁的延續。在享受美食的同時,嚼咀著鄉情,冗長而溫馨!
歸去,無萍水相逢,歸去,無他鄉之過客,歸去,無須執著,無須悲傷。不早了,我也該醒了,夢里一次次流連忘返,想念日暮里被霞光普照的故里。
“幾時歸去,作個閑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云。”不過分執著,不過于苛求,摒棄憂慮和煩躁,用清醒的頭腦,淡泊的心情,去專注做好自己所能做到的事。懂得如何擷取生命的花果,能有一份幽默的態度,偶爾自嘲,能有一份豁達的胸襟,懂得給自己減壓和放松,才能從容不迫地應對這險象環生的人生。
身在異鄉城中的我想歸去,身在城外的人又何嘗不想進來,看看思念已久的人兒,嘗嘗校里常常記掛的飯菜,各人有各人的憂傷,各人又有各人的歡喜。不過,尤為慶幸的是不管在何方,我們都尚且平安康健,尚且仍有榮光在!
無論是否愿意,過往的一切,或悲或喜,或榮或辱,或離別,或相逢,最終都是一季花開,化為剎那輕煙消散。一路跋涉,一路流連,一程山水一闕詞,一世浮沉一組詩。走來走去,歸去來兮又別離,總有相逢日。疫情肆虐的日子里,希望我們不要忘記遠方為你守望的父母親人,學校里等待著大家到來的摯友,遠方的你們,是我無數次眷戀的樣子,當滿天的霞光又一次照在我們的身上,我們也終究燦爛一場,山無遮,海無攔,常駐美好間,日暮平安里!
【2022抗擊疫情,我們在一起主題征文1000字【精選五篇】】相關推薦文章:
2022抗擊疫情我們在一起作文800字【精選2篇】
同舟共濟抗擊疫情征文1000字【精選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