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后感,把你的收獲感想寫下來吧。如何才能寫出一篇讓人動容的讀后感文章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讀后感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封神演義》讀后感700字篇一
封神演義是一部神話小說,以紂王昏庸無能,武王伐商,最后討伐成功的故事做背景。故事中有許多人物,有為國捐軀的武成王黃飛虎,有深謀遠算的姜子牙,有機智勇猛的楊戩,還有乖巧的哪吒、矮小的土行孫、奸詐狡猾的狐貍精。這些人(除了狐貍精)的光榮事跡和光輝精神令我佩服,在我的腦海時時浮現(xiàn)。
我覺得封神演義不只是一本書,更是現(xiàn)代的歷史寫照。封神演義中那為國捐軀的黃飛虎父子,不就是抗日戰(zhàn)爭中那些戰(zhàn)死沙場的抗日英雄們嗎?
故事中有許多情節(jié),其中有一回是“燃燈議破十絕陣”故事講得是聞太師找來十天君,擺下十絕陣要和姜子牙決一勝負。神仙下凡來助姜子牙,最后破了十大絕陣,十位天君全部陣亡。聞仲引著敗兵落荒而逃。
看完這部小說,我特別羨慕那些擁有法寶和法術的人。能夠降妖伏魔,吸人魂魄,害人性命。
聽完我的介紹,你是不是也想看《封神演義》嗎?也想目睹們的光榮事跡和光輝精神呢?
《封神演義》讀后感700字篇二
前幾天,爸爸給我買了一本《封神演義》,這本書非常好看,我一口氣把它看完了。
故事講的是紂王昏庸無能,整天吃喝玩樂,不理政事。蘇護把自己的女兒膽已嫁給紂王,可是就在半夜,被一只千年狐貍精吸去了靈魂,并復身在膽已身上。
姜子牙曾想幫助紂王,可是他發(fā)現(xiàn)膽已在謀害他,就與文王姬昌一起逃出來,建起自己的國家。
最后,姜子牙平了天下,紂王自焚而死。
在這部書里,我最喜歡的人物是哪吒。
他出生在陳塘關。他的母親懷了三年零六個月才生下他。他從小膂力過人,并且打死了龍王三太子,抽了他的筋;在南天門遇見龍王,剝了他的鱗,讓他向哪吒的父母認罪;無人能拿起的軒轅弓、震天箭,卻被哪吒射出,并射死石磯娘娘的弟子;四龍王來到陳塘關想害李靖夫婦,只見哪吒厲聲叫道:“一人作事一人當,我打死三太子,我來償命,哪有子連累父母之理?”四龍王聽后放開李靖夫婦。哪吒親自剖腹,剜腸剔骨,散了七魄三魂,一命歸泉。最后在他的師傅太乙真人的幫助下,又蓮花化身,但無魂魄。從這里我們不難看出,哪吒是個有孝心的人。
書里還向我們講述了紂王失敗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他們在軍事上采取分兵把守、消極防御的辦法。而周武王用的是集中優(yōu)勢兵力、各個擊破的辦法。所以紂王敗了,周武王勝了。這也是偉大領袖毛主席看完《封神演義》后作出的總結(jié)。我認為將它放在學習上,也一樣的準確。如果我們把困難當作是敵人,你分兵防守著“敵人”的到來,還不如像周武王那樣,沒等“敵人”來,我們就主動去攻破他。
《封神演義》是一部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的神魔小說,值得大家去看看
《封神演義》讀后感700字篇三
《封神演義》是我國古代神魔小說,這本書是由姜子牙輔助周武王滅商的故事改編而成的。這也是我最喜歡的書。今天,我終于把它給讀完了。
故事發(fā)生在商朝。那時,世界分成為仙山洞府和三界,仙山洞府是由仙道組成的昆侖山闡教和仙士、術士或得道禽獸組成的截教。在一次祭祀時紂王對女媧作出了無禮行動,女媧命令軒轅墳三妖迷惑紂王使殷商毀滅。兩位妖精進入了后宮,開始迷惑紂王,慢慢的讓紂王變成一位沉湎酒色的暴君。紂王不斷殺死忠臣令西伯侯姬昌無法容忍,便在西岐發(fā)動諸侯進行造反,同時,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共同制定了封神榜,并將封神榜交給姜子牙,闡教真人也協(xié)助西伯侯對付東征路上的截教真人。最終,姬昌的兒子姬發(fā)攻下了朝歌,殺死了紂王和妖精,建立周朝,而姜子牙也完成了封神大業(yè)。
在《封神演義》中我最佩服的就是黃飛虎,他武藝高強,對姬昌也是忠心耿耿。當初,他也是紂王的一名得力的武將,后來,黃飛虎無法容忍紂王逼死自己妻子和妹妹的事情,便也造反投奔姬發(fā)去了。盡管黃飛虎武藝高強,但他沒有法術,在投奔姬發(fā)的路上可謂是九死一生,多虧有仙人相助,才到達西岐。
我還佩服姜子牙。姜子牙在昆侖山學藝四十多年,剛下山時生活并不容易,但他仍然堅持自己的理想。后來投奔西歧,在帶領大軍東征的途中,真可謂是困難重重,他甚至死過了好幾回,多虧有仙人相助。最后,他憑著堅定不移的精神,幫助姬發(fā)建立了周朝,也完成了封神大業(yè)。
《封神演義》讀后感700字篇四
寒假,我讀了老師推薦給我們的《封神演義》,作者是明代作家許仲琳。書中描繪了一段人神共處的神秘歷史,一場關于正義與邪惡不能兩立的征伐。在這心游萬仞的想象中裹挾的是最樸素的善惡觀:商紂無道,終將被取而代之。
書中共有33章,其中眾所周知的是第十章——比干挖心。比干是一位忠臣,可卻被心狠手辣的狐貍精妲己所害,不僅因為妲己的殘忍,還因為紂王的荒灜無道,竟相信忠臣比干有一顆“玲瓏心”可救妲己,以至于比干挖心,可憐的比干就這樣被害死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有所得必有所失,任何事情都一樣。重要的是在面臨選擇和取舍的時候,要做出正確的選擇,而不是舍本求末。紂王身為一個君王,在重要的時候,選擇了妲己,放棄了忠臣,國家又怎么會有發(fā)展呢?所以,我們要辨清是非,腳踏實地,走好每一步,不要總想有捷徑。
《封神演義》利用玄妙的色彩,顯示中華文明之博大,無論是五行八卦,還是循地騰云,狂野的想象盡顯古代勞動人民天馬行空的創(chuàng)造力。我們要仔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