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讀后感絕不是對原文的抄錄或簡單地復述,不能脫離原文任意發揮,應以寫“體會”為主。當我們想要好好寫一篇讀后感的時候卻不知道該怎么下筆嗎?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讀后感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塵埃落定》的讀后感800字 《塵埃落定》讀后感50字篇一
當今時代,是一個充滿機遇的時代,但機遇往往給了有準備的人,而有準備的人無疑是聰明人,而非隱藏自己聰明的“傻子”。一個人遮遮掩掩,不以自己的聰明才智示人,而是整天裝瘋賣傻,那么這個人得到他人欣賞而遇見機遇的機會微乎其微。
那么,是什么讓那些原來聰明的人選擇了隱藏自己的聰明呢?原因不外乎有三。其一,信奉槍打出頭鳥,擔心太過招搖而被人嫉恨。要我說來,這類人的擔心純屬多余,畢竟現實不是電視劇,羨慕肯定有,嫉恨卻是遠遠達不到的。其二,覺得在某些人面前不需要展現自己的智慧。這類人往往狂妄自大,認為自己的聰明已經凌駕于世人之上,在他人面前展露智慧并無多大用處。其三,一個字,懶!擔心展現出聰明后,會有大堆事務找上門來,打擾自己悠哉游哉的生活。
展露聰明,意味著更多的機遇,展露聰明,意味著能得到更多的鍛煉的機會。而隱藏聰明,意味著你將與無數機遇失之交臂,意味著你將逐漸失去本有的聰明,最終泯然眾人。喧鬧人世,何不讓此喧鬧為你而鬧?展現自己的聰明才智,做最真實的自己!
《塵埃落定》的讀后感800字 《塵埃落定》讀后感50字篇二
這是一片”骨頭把人分出高下”的土地,土司制度下的自由民、奴隸,讓”當一個小小土地上的王者”成為一種至高無上的夢想,而作者以一個被”骨頭”賦予了至高權力的”傻子”的視覺,來讓讀者觀察到許多”聰明人”的做法,不過是相信土司制度下保護層,也明白到了故步自封,自以為是終將會被時代所淘汰,而”傻子”正是有一種大智若愚的前瞻性,他說:”人其實是害怕真實的”所以父親害怕傳位給他,”聰明人”哥哥害怕他的競爭,因為他就是真實,而”聰明人”們就一直沉浸在自己的虛空中,而不能直面不去”憂天”。
他真實的情感,愛一個人到”骨頭里面有泡泡”,他的為政以德,用換位思考的慈悲來真正讓隨從順服,而不只是封建地奴役他們,他關注那些”爛在舌頭里的話”愿意聽民意,還體現在紅色漢人來炮轟寨子之前做出讓所有人成為自由民的決定,這是他走的更遠的原因,值得學習。塵埃落定”也是應了”傻子”心里想的很多次那個塵土紛飛石頭寨子的土崩瓦解,也是證明土司制度的化為烏有,從此土地上就沒有大大小小的王者了。
真的是很暴力血腥的一本書呀,里面有些細節我都是略過的。比如割嗡波意西的舌頭的部分,我實在是有點無法細細品味。這是看的第二本關于西藏的書,不像書云的《西藏一年》,如果說那本書就像萬里無云萬里天一樣純粹,讓人感受到藏族文化的無上神秘和虔誠。那這本書可能沒有那么美好,它有土司制度的落后,土司家族之間的爭斗,土司家族內部的爭權奪位。女人,財富,權力,一開始好像和“傻子”沒有關系,后來一切的一切好像又扯上了一些聯系。
“傻子”心中也有愛情,他對塔娜,他對年輕時候的卓瑪。他也有親情,他對他同父異母的哥哥,對他的父親和母親。他也有友情,他對索郎澤郎,對爾依,不像是一般的下人那般。他呢,他想在紅色政權趕來之前讓那些奴隸都恢復自由人的身份。其實還是有些殘忍,為什么會讓一個傻子去見證一個家族的興衰,見證一個制度的沒落。
今天,那些來自藏族文化的土司制度已經不復存在,留給我們的也沒有太大的意義??墒钱吘顾€是在一片土地上延續了很多年,畢竟它曾經支撐了一個民族一群人生活的信念。這就是傻子的好處,好多事情傷得了平常人傷不了你。
最后,愿一切都如同土司制度塵埃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