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有理數的減法》教學反思篇一
喚起學生對知識的回憶雖然這節課是設置一定的教學情景,但是喚起學生對知識的回憶的深度、挖掘度不同:這一節課是從學生的生活實際中引出話題,進而進行問題設置,學生有切身的體驗——從而讓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因此在課堂教學中,不僅要確立問題為新課服務的意識,而且應始終關注學生對問題的不同認識,根據課堂上的具體情況,根據學生上課反映上做出相應的變動,而不是演事先準備好的教案劇。
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師可以不必拘泥于教材形式,可以不完全按教材教學,只要以新課程為依據,達到新課程規定的整體性理論和目標就可以了。同時指出教師要有獨立性,要能根據自己教學實際情況去創造性地運用教材。特別是這一節課的整個教學引入與教材都有明顯的差異,這樣開放性的處理使學生思維始終處于積極思考之中,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習效果必然更好
從教學效果看,在教學過程中,能夠貫徹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思考、探索并以自己的語言概括出有理數的減法法則。為初中數學學習方法的逐漸形成奠定了基礎。
1、教學時間上把握不準,出現虎頭蛇尾的情況,計劃中的小結部分未能體現。
2、應該根據學生不同的層次設計例題和練習。所以感覺部分學生反響不強烈。沒有很投入到練習中去。
《有理數的減法》教學反思篇二
課堂上設計了五個教學環節。
1、創設情境,激情引趣。
2、合作探究,發現新知。
3、鞏固應用,體驗成功。
4、開放訓練,拓展思維。
5、小結反思,布置作業。
利用學生熟悉的動畫片導入,創設情境,集中學生思維的興奮點,激發學習動機。探討有理數減法法則時,學生經歷了利用舊知計算溫差,對比觀察,發現、總結、驗證規律的過程。從而發展學生探究意識,合作意識。培養學生歸納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使學生進一步熟悉有理數減法法則。趣味數學題的設計,培養多向性思維,發散性思維。學生參與設計熱情十分高漲,較好的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使他們感受到數學知識來源于實際,利用數學知識又服務于生活。反思小結,濃縮知識要點,達到三維教學目標的融合。
通過本節課,使我深深感悟到實施新課標,必須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活動來看,動腦、動手、動口,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從形式看,學生口答,筆答,搶答,板演,同桌交流,小組討論,好朋友間探究等形式多種多樣,氣氛活躍,積極性高。比較充分的體現課堂是學生的學習天地。
《有理數的減法》教學反思篇三
本節課要求學生在熟練進行整數的加法運算基礎上,利用計算溫差的情境,探索有理數的減法法則。
預習過課本的同學,在上課時非常急躁地告訴別人,自己已經學會了,因為減法法則實在太簡單:減去一個數,等于加上這個數的相反數。實際上,學生參與課堂探索,掌握法則只是一方面,弄明白如何得出的法則才是關鍵。這會為以后學生解決較復雜的計算題打下良好的基礎。
難點:
1、2-3=
2、-2-3=
3、2-(-3)=
4、-2-(-3)=
學生剛升入中學,學習的數擴充到有理數后,出現了負數,學生在運算過程中,對于符號的處理有些不清,本節課的教學跨度大,相比前面的內容對學生的要求更高。
在探究新知部分,學生很容易得出溫差是7℃,大部分都是通過數軸數數的方法得出的,也有一部分學生數感較好,盡管如此,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方法必不可少,這位后面的計算打下了基礎。另外有必要復習小學的減法公式:被減數-減數=差,為學生利用逆運算提個醒。但是在學生闡述思路過程中,還是很少有學生利用此方法。
所以在引導部分,我采用了小黑板設疑、提問過程。
最關鍵的部分在于標清減法變加法運算過程中的變化:
∵ 4-(-3)=7 4+3=7
∴ 4-(-3)=4+3=7
總結:兩變“減號變加號、減數變相反數”,一不變“被減數不變”。
這樣,在第一節,學生做減法計算時就很容易了,但是學生還是不能靈活應變。例如:3-2,8-0等小學就會計算的式子,這時有些同學也會將它們這樣計算,我并沒有強調這些,因為這樣做完全可以,這些知識學生會自己發現的。但是例題講解,一定要詳細,因為可以給學生一個很好的書寫規范展示。
當然,學生以后還會遇到問題,比如帶小括號的減法等,所以關鍵是以后要講清楚有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步驟和運算順序。
4個易錯點。如:3-8-6-7在進行用運算時需要注意下面4點。
1、運算順序一般要從左向右進行,把減法變加法。
2、如果要用到運算律,必須先變成加法運算,才可以用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
3、如果看成省略加號的形式,這里的4項中的“-”均認為是“負號”。進行加法交換律時要連同數字前面的符號,不能只交換數字而不帶上符號。
4、進行加法結合律時要注意括號的位置應該包括數字前面的符號。如(3-7)-(8-6)是錯誤的。這里的“-”應該包含在括號內。
在兩個括號之間要補上省略的“+”號。如(3-7)+(-8-6),括號里的兩項-8-6其實是-8和-6進行加法運算。可以向學生說明,如果理解為減法的話,根據減法法則轉化為加法,再省略加號會出現重復的結果。
-8-6=-8+(-6)=-8-6所以對-8-6應該理解為-8和-6進行加法運算。可以認為是省略了“加號”,即兩個負數進行加法運算。
通過以上的教學,學生處理符號的能力有所增強,避免了一些錯誤的出現,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教學效果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