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幼兒園師德教育心得篇一
師德師風是什么?在幼教戰線上工作了十多年的我,不敢說對師德師風有多深的理解,十多年的工作經歷以及觀看了數屆優秀教師的師德演講報告后,讓我今天重新學習《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后,對師德師風的理解又有了一些新的感受和理解。在此,結合自身的認識,談談我的點點體會。
所謂師德,就是教師具備的最基本的道德素養;師風,是教師這個行業的風尚風氣。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誨人不倦,有教無類,這都是師德。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踏上三尺講臺,也就意味著踏上了艱巨而漫長的育人之旅。那么,怎樣才能做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呢?我認為,愛崗敬業,熱愛幼兒,尊重孩子是幼兒教師最基本的道德素養。而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只有熱愛自己的崗位,熱愛孩子,才會全身心地投入到幼教工作中。只有熱愛幼教事業的幼兒教師,才會熱愛幼兒,主動與孩子溝通交流,了解孩子的思想,想幼兒所想,從心里愿意與幼兒成為朋友,建立起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因為愛孩子,孩子平時才會主動和老師交流思想,遇到困難,也會主動請求老師的幫助。
其次,作為幼兒教師,遇到事情要冷靜,不隨便發怒,不以威壓人,處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見,對自己所有的孩子一視同仁,熱愛每一個孩子。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老師的愛,尤其是現今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生活條件的改善,父母的期望,社會競爭的激烈,使得一些孩子從小負擔就很重,形成很大的心理壓力,這樣,他們容易形成孤僻、霸道的個性,將來進入學校后這些孩子就會出現了許多的不適應:優越感的失去,生活上的不順心在心理上造成了陰影。這就要求我們幼兒教師在幼兒跨入社會的第一階段——幼兒園,就要對他們熱情鼓勵、耐心幫助,用師愛的溫情去迎接每個孩子,讓他們在愉快的情感體驗中接受教育。作為幼兒教師,我們選擇的不是一個驚天動地的職業,幼兒園的教育工作不可能一鳴驚人。
我們不是學者,不能用深遂的思想去思考自己的人生價值,我們也不是詩人,不能用優美的詩句謳歌我們的職業,但我們卻可以象母雞愛護小雞一樣,關愛自己的每一個孩子。 雨果曾說過:“花的事業是尊貴的,果實的事業是甜美的,讓我們做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的事業是平凡而謙遜的?!?無論是什么職業、什么崗位, “愛、奉獻”是永恒不變的主題。只有滿懷信念的幼教工作者才能在幼教這片沃土上,耕耘出最成功的天地,得到最熱情的收獲,輻射出最靚麗的光芒。 “以人為本”,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也是師德師風的重要內容。而作為幼兒教師,我認為尊重幼兒,平等對待每個孩子,是師生和諧相處的重要前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自尊,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這是一種心理上的需求,但尊重是相互的。幼兒雖小,但也是有自己思想和行動自由的獨立個體,被平等對待是一大愿望,能得到老師的尊重對幼兒是極大的精神激勵。
尊重幼兒的實質是把幼兒當作和自己一樣有尊嚴、有追求、有獨特個性特長、有自我情感的生命個體,從尊重幼兒出發,建立新型的現代師幼關系,教師要進行必要的角色轉換,要從傳統的師道尊嚴中擺脫出來,要從家長的威嚴中解放出來,要從唯一正確的師長的假想中醒悟過來,學會傾聽,學會理解,學會寬容,學會欣賞,懂得贊美,善于交流,成為幼兒成長的伙伴,成為幼兒成長的引導者和鼓勵者,成為“孩子們的同志和朋友”。而這正是良好的師德師風的一個具體表現:師幼之間保持一種人格上的平等——相互理解、相互尊重。
然而,當今社會的發展和人性本身的弱點使得許多教師在承受著物質和精神的落差、以及心理上的不平衡所帶來的壓力。曾經,我也為自己微薄的收入而苦惱、懊悔、迷茫,而當我看到仍然有數不盡的教師們無怨無悔,像春蠶、像蠟燭,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來捍衛這個職業的圣潔時,我感動、羞愧了。這些老師用自己的行動,用自己生命的痕跡激勵著我們,這些同行,讓我們由不情愿到情愿,由情愿到全身心地熱愛這個工作。因為,生命的意義遠不止于功利。“人吃飯是為了活著,但活著絕不是為了吃飯”。生活中許多微小中藏有博大,短暫中孕育永恒。
放眼望去,成千上萬的小學、中學、幼兒園的教師們在各自的崗位上腳踏實地、一絲不茍、默默耕耘著,他們用無怨無悔的付出與奉獻奠定了祖國建設事業堅實的基礎。
今后,我將和所有的幼兒教師攜起手來,愛崗敬業,勇于創新,認真執教,共同撐起幼教這片藍天。
幼兒園師德教育心得篇二
我國現代教育家徐特立,葉圣陶,陶 行之等都指出教師既要教書又要育人。原蘇聯現代教育家曾 告誡 教師:“請你記住,你不僅是 自己學科的教員,而且 是學生的教育者,作為一名教師,我認為適當、適時地進行一些思想品德上的學習是必要的,也是必須的。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不管是在經濟建設方面還是在精神文明建設方面,都取得了另人可喜的成績,中國與世界的往來越來越頻繁。很現然,這種交往不單單在經濟方面,在文化方面、在思想方面也會有。隨著世界文化、思想的接軌,我們既能學到外國的先進文化、先進思想,使自己文化、思想上都受益,又會收到外國不良文化的侵蝕,使自己思想變的落后、麻木。見于這種情況,上至教委,下至學校,在適當的時候,對教師進行思想、品德上的教育、學習,不僅能搞好領導與教師的關系,而且能提高教師的的思想素質,對教育、對社會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自古以來,教師就被認為是一種神圣的職業,教師也自然而然地成了歷史上教書育人的代稱。光榮的職業不是說來就來的,它是無數教育先輩通過自己的言行,通過自己的知識,通過自己的修養換來的。作為21世紀的教師,我們擁有比前人高的文化水平,但不一定擁有比前人好的道德修養。所以,要成為合格的人民教師,勝任21世紀教育發展的要求,必須具備并不斷提高教師職業道德。因而學習教師職業道德,了解和弄清什么是教師職業道德,加強教師職業道德修養,是非常必要的。
通過教師職業道德學習,我知道了,教師職業道德的獨特性,它是與教師這種職業密切聯系的專門性道德,是教師在其現實職業生活中應遵守的和應具有的。通過學習,對教師職業道德內涵有了進一步的理解,知道了教師職業道德不止是教師在職業生活中所應遵循的行為規范或行為準則,還包括教師對這些規范或準則中內得而成的觀念意識和行為品質。教師職業道德的形成發展與教師這一行業有著密切的聯系,教師職業的獨特性決定了教師職業道德的專業性??梢哉f,教師職業道德是關于教育領域里非善惡的專門性道德。因為它的一切理論都是圍繞教師職業展開的。它不僅告訴了人們教師職業何以為善的道理,而且指出了教師職業如何為善的途徑。在教師職業道德發展的歷史長河中,德的引路人?!闭?因為如此,法國18世紀教育家盧梭指出:對一個教師來說,重要的問題不在于他 拿什么東西去教孩子,而是要他指導孩子怎樣做人。
學習教師職業道德有利于提高教師素質,有利于強化教師的事業心,有利于凈化教育行業風氣,推動社會精神文明建設,有利于推動素質教育的有效實施,為素質教育的實施提供 良好的條件。
當代的中國正在經歷一場深刻的變化,為了建設一個富強的社會主義強國,為了在世界發展中立于不敗之地 ,我國開始全國的改革開放和有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社會轉軌,這一 種大的社會變革引起了人們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的變化。在這場深刻的變革之中,教師職業道德面臨許多新的問題,為此,我國當代教師職業道德建構必須具有繼承性,教師職業道德建構必須實應客觀現實,體現時代特點,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全面性,因為教師的勞動過程涉及方方面面,與多方面發生著聯系,需要具有多方面的能力。教師職業道德的建設有利于對教師工作的多方面調節。
師德修養是一個循序漸進 ,逐步提高的過程,既要有崇高的師德理想作為個人修養的目標,又要從自身世紀出發,有切實可行的具體要求,從現實 實踐的具體問題入手,刻苦 磨練,日積月累才能取得成效。
總而言之,學好師德是教師教書育人的根本,是教師教育學生基礎,是教育成功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