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關愛的作文開頭篇一
那就是在一個炎熱的夏天,天氣一百分(有10個十分)地熱,就連我們的太陽公公都要拿起一把扇子在天上扇風。知了悶熱地趴在挺拔的大樹上,用力地扇動著翅膀,仿佛在為自己扇涼,還時不時地叫著“知了、知了……”好像在說:“熱死了,熱死了……這天氣簡直就是見鬼了。”路上的人們熱得像個烤番薯,行人們穿著的短袖衫就像薄薄的番薯皮,汗水像斷了線的珠子,滴滴答答地往下落,整個世界就像被一個大蒸籠給籠罩住了。
我在這個“大蒸籠”里面熱得不得了,趕忙躲在一個涼快的地方,恨不得讓這個地方變成南極,好好涼快一下,心里想著:還好這里不像非洲那樣那么熱,要不然就成了個非洲小孩了,不過,天氣那么熱,走路會去活活熱死人,算了,不走路了,幸虧我的口袋里還有兩塊錢,可以撘公交車回去。我走到了等公交車的地方,在那里等車。
公交車總算來了,我連忙在公車開來的方向揮了揮手,大喊著:“公交車,我在這里,快停車來搭我回家!”公交車就像中了我的魔法一樣,“吱——”的一聲停了下來,打開了車門,我像威武的大公雞,大搖大擺地走上自己的“豪車”。車里是在是太擠了,里面的人多得像個沙丁魚罐頭一樣,我都快被擠成一根面條了。好不容易擠出了一個座位,我像餓狼見到小羊羔一樣,不管三七二十一,生怕被別人給搶了似的坐了下去,我坐在座位上嘚瑟地搖擺著,還在喊著:“謝天謝地,終于坐到一個座位了!”
我在座位上一邊哼著歌“跟著我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右手左手慢動作重播……”一邊想著:司機大叔,請開快一點兒吧!我還要快點回家呢!我腦中浮現出這種場景:我舒服地坐在沙發上,看著家里的電視,吹著家里的風扇,別提多舒服了。正當我沉浸在家里舒適的想象的海洋之中,忽然就來了一股刺鼻的味道傳入了我的鼻子里,把我美好的想象給打斷了,這是一股類似于嘔吐出來的嘔吐物的味道。這到底是什么味道???我捂緊了我的鼻子,心中充滿了疑惑。此時,我聽到了周圍乘客們驚天動地的聲音:“這是什么味道啊?太難聞了……臭死了,臭死了……快打開窗戶通氣”靠窗的乘客就像接到了圣旨似的立刻打開了窗戶。到底是什么那么臭呢?我控制不住味道好奇心,把頭探過去打算看個究竟,原來是個剛上車的老奶奶呀,由于身體太脆弱,暈車把東西都嘔了一地。人們又開始嘈雜起來了:“原來是你惹的禍……把她趕出去……下去吧你,在車上污染環境!”人們嘈雜的聲音就像恐龍的嚎叫聲那樣震天動地,趕覺整個公交車都要被掀翻了?!岸冀o我安靜下來!”司機大叔這樣一喊,整個世界就像結冰了一樣,眾人們頓時不說話了。
就在這時,一個扎著馬尾辮,戴著紅領巾的小女孩走了出來,站到了老奶奶的面前,用稚嫩的小手從背包里取出了一瓶藥,對著老奶奶說:“老奶奶,這是暈車藥,您吃了就不會暈車了,順便再喝口水吧?!闭f完從背包里取出了一瓶水,瓶子里的水不多,幾口就喝光了,她本來想在公車里喝完它的,但還是把藥和水遞給了老奶奶。老奶奶的眼里閃現出了淚光,說:“謝謝你,小朋友,你真是太善良了?!崩夏棠坛粤怂帲攘怂?,果然不暈車了。到了我下車到時候我還看見了小女孩脖子上戴的紅領巾發出了閃耀的光芒。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要變成美好的人間。
關愛的作文開頭篇二
姥爺一共有過4個孩子,只活了媽媽一個;奶奶也很特別,生了爸爸這一個孩子之后就再也不生了。于是,1935年出生的爸爸和媽媽,成了那個年代少有的“獨生子女”。
爸爸和媽媽都是20世紀50年代初考入鐵路系統的,是新中國第一批鐵路職工。懷著對新生活的向往,他們一起參加了鐵路職工運動會。爸爸參加撐桿跳高比賽,媽媽的項目是短跑。那時他們彼此還不認識,但是兩個人留在了同一張運動會的合影上。
他們還一起參加鐵路文藝匯演,媽媽跳“采茶撲蝶”舞,爸爸參加了合唱——蘇聯歌曲《共青團員之歌》。演出結束后的集體合影上,又留下了他倆的身影。
這就叫緣分吧。
也許爸爸就是從那時開始注意媽媽的——那個不善言辭、低頭走路、被譽為鐵路電報所“四大美女”之一的漂亮女孩兒。
媽媽在眾多通篇介紹自己成就或輝煌歷史的求愛信中,看到了一封只有7個字的情書:“我想和你交朋友?!眿寢尰亓?個字:“我同意?!?/p>
加在一起很簡單的10個字,讓他們承載了日后長期兩地分居的艱難和痛苦,卻始終信守不渝。
確立關系一年后,爸爸肩負著贍養父母的責任,帶著建設邊疆的夢想,去了新疆。
從安徽到新疆,要坐3天4夜的火車。兩個連手都沒拉過的年輕人,靠通信聯系著,從沒考慮過將來能不能調到一起。
我曾在媽媽的抽屜里看到過一個用畫報包起來的小本子,第一頁上,是爸爸俊美的字體:“送給姐姐素琴,弟塔基。”
爸爸所寫的情詩,好像是普希金體,那是那個年代的時尚。
本子里夾著一張很美的照片,媽媽的頭發端莊地盤起,戴著一條潔白的珍珠項鏈。媽媽說,項鏈是跟同事借的。她把這張照片寄給遠在新疆的爸爸,爸爸則在背面,鄭重地寫下了引自俄國文豪契訶夫的'一段文字:“人的一切都應該是美好的,無論是外表、衣裳、心靈,還是思想。在這一點上,我的妻,是我理想的化身。”這就是媽媽在我那理想主義的爸爸眼中的形象。
對爸爸和媽媽的各種猜想在我小小的心靈里展開:媽媽比爸爸年齡大?為什么爸爸叫媽媽“姐姐”?在爸爸的情詩里,他們成了兩個無比神秘的人。
后來經過我的多方求證,終于搞清楚了,爸爸和媽媽是同年出生的,爸爸的生日在農歷正月,媽媽的生日在農歷十一月,所以媽媽比爸爸小了快一歲。
可爸爸為什么要管媽媽叫“姐姐”呢?后來,我干脆直接去問媽媽:“為什么爸爸叫你姐姐?”
“沒有啊,你爸爸一直都叫我的名字?!眿寢尯孟癫挥浀媚潜驹娂粯印?/p>
我只能安慰自己,歲月的磨礪讓媽媽的記憶力衰退了。
經過5年鴻雁傳書,27歲的爸爸和媽媽作為當時的大齡青年,決定結婚。
可是那會兒,媽媽還是不知道,爸爸有沒有從新疆調回來的可能,爸爸的工資是多少,爸爸家有沒有房子住。直到第一次見了爺爺奶奶,媽媽才知道,爺爺奶奶就爸爸這么一個孩子,爸爸要負擔爺爺奶奶的全部生活費用——真不知道爸爸媽媽那5年的通信都談了些什么。
爸爸在新疆工作了15年后,終于在我6歲的時候,調回來了。
15年里,爸爸每年都把一年來對家人、對妻子的思念化作力量,忍受著3天4夜的火車長途跋涉的煎熬,在短短的20天里,享受著他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其間誕生了我們姐妹3個。
爸爸回來后,每天晚飯時都會來姥爺家,一是因為媽媽住在姥爺家,二是因為這里有一群和他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探討國家的命運和未來。每當爸爸“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時,媽媽手里忙活著家務,耳朵卻聽著他們的談話,不時點頭微笑。閑下來時,她就坐在一旁,深情地看著爸爸,那眼中的欣賞分明是回給爸爸的情詩。
不當詩人便虧了的爸爸,在媽媽50歲生日的時候,送給媽媽一本集合了世界著名詩人給妻子的情詩集,在扉頁上用普希金式的詩體寫了一首獻給媽媽的情詩,這個50歲的男人依然“跪拜”在被他譽為“女神”的媽媽腳下。
我們再沒有那樣的時代,再沒有那樣的愛情了,也再沒有那樣的情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