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最美巾幗奮斗者事跡材料篇一
第一段:引言(200字)
在當代社會,女性已經不再被局限在家庭角色中。越來越多的女性展現出強大的個人能力,他們勇于追求夢想,敢于挑戰困難。她們就是最美的巾幗奮斗者,她們用自己的勇氣和智慧書寫著自己的人生,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跡。我也是其中的一員,深知這段經歷給我帶來的人生觸動和改變。
第二段:奮斗歷程(250字)
從我決定學習一門新的技能起,就開始了我作為巾幗奮斗者的旅程。起初,我面對著許多不確定和擔憂,但正是這份擔憂激發了我內心的斗志。我努力學習,勇敢面對挑戰,每一次克服困難都讓我更加堅定自己的決心。在這個過程中,我學會了如何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如何與他人合作共事,如何處理繁重的工作壓力。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努力,我摸索出屬于自己的成長之路。
第三段:心靈成長(300字)
在成為巾幗奮斗者的過程中,我不僅收獲了技能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內心的成長。面對挫折和困境,我學會了堅持和勇氣。每一次的失敗都是一次寶貴的教訓,每一次的困難都是一次磨礪潛力的機會。我逐漸明白,只有不斷超越自己,才能更好地走向成功。同時,我也更加珍視時間和生活,學會減少無謂的紛擾,專注于自己真正想要的事情。我深知,只有內心得到滿足和成長,才能真正成為一個有價值的巾幗奮斗者。
第四段:影響他人(250字)
作為巾幗奮斗者,我不僅為自己的成長感到驕傲,更希望能夠影響和激勵他人。通過分享自己的經驗和故事,我希望能夠鼓勵更多的女性勇敢追求夢想,堅定走上自己獨特的人生道路。我相信,無論性別和身份如何,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夢想和能力,只要勇敢面對,心懷信念,就能夠創造屬于自己的輝煌。我希望我的經歷能夠成為激勵他人的動力,讓更多的女性贏得自信,追求幸福和成功。
第五段:展望未來(200字)
展望未來,我希望能夠繼續努力,不斷成長。作為巾幗奮斗者,我將繼續充實自己的知識和技能,努力在職業領域做出更大的貢獻。同時,我也將堅守自己的初心,幫助他人解決問題,分享經驗與智慧。無論未來遇到多大的困難和挑戰,我都希望能夠堅持自己的信念,勇往直前。我相信,每一個巾幗奮斗者都將書寫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成為自己的英雄。
總結(100字):
作為巾幗奮斗者的經歷使我成長為一個更好的人,勇敢面對困難,堅持自己的夢想。在這個過程中,我不僅獲得了技能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內心的成長和豐富。我將繼續努力,發揮自己的潛力,成為一個有價值的巾幗奮斗者,同時也希望能夠影響和激勵更多的人。致最美巾幗奮斗者,讓我們一起書寫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最美巾幗奮斗者事跡材料篇二
2023最美巾幗奮斗者事跡(一覽)
2023最美巾幗奮斗者事跡具體是什么呢?2023最美巾幗奮斗者是誰?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3最美巾幗奮斗者事跡,如果喜歡請收藏分享!
芳華競展,愛崗奉獻顯擔當
迎風戰浪,危難中“神兵天降”——
在大風大浪的惡劣海況里,或是在著火、碰撞、擱淺等船舶突發事件的危機情形里,駕著直升機出現在海面上,給茫茫大海中的遇險者帶來一線生機。
這,是我國第一代救助女飛行員、交通運輸部東海第一救助飛行隊搜救教員機長宋寅的出場方式。
海上搜救是一項高危險系數的工作,需要直面生死考驗。然而不管有多危險,都未曾磨滅宋寅對海上救助事業的忠誠和熱愛。她始終將“把生的希望送給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的救撈精神銘刻心間。
14年服務東海救助一線,宋寅累計安全飛行3338小時,執行救助任務313起,參與救援飛行1075小時,成功營救了225名遇險人員,是東海漁民心中的“海上救護神”。
白衣執甲,肩負生命的重量——
走路一陣風,講話連珠炮,是許多人對北京兒童醫院重癥醫學科名譽主任錢素云的第一印象。
作為中國兒科領域的領軍人,身處重癥患兒生命的“臨界之地”,專業風險高、工作強度大,患兒病情瞬息萬變,這班守護年幼生命的崗,錢素云一站就是20余年。
“唯有努力工作、不懈怠、不放棄,才能不負重托。”在錢素云心中,“看著孩子們帶著最純真的笑臉走出重癥病房,是我最大的幸福。”
學為人師,為黨為國育良才——
什么樣的教育能讓孩子受用一生?這是重慶市人民小學校黨委書記、校長楊浪浪一生的課題。
“教育要為國家計深遠,為民族計深遠,為未來計深遠,可教育的實踐是在細微處點燈。”一線從教近30年,楊浪浪求索的身影,映照著新時代教師的育人初心。
勇于突破,巾幗力擎半邊天
科研不乏漫長的堅守,但當你的研究成果關乎著14億多中國人民的生命健康,又當如何?
身處我國重大傳染病突發疫情處理的前哨近40載,中國疾控中心生物安全首席專家武桂珍的科研,仿佛永遠迫在眉睫、如履薄冰。
新冠疫情暴發后,武桂珍始終沖鋒在前,與時間賽跑,迅速確定病原并主動與國際社會共享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為全世界的診斷試劑設計、藥物篩選、疫苗研發、病毒溯源等疫情防控工作贏得寶貴時間,為全球抗疫作出絕對的中國貢獻。
在危急的關頭頂住壓力,用科學的力量守護希望,也在技術應用的路上砥礪前行,讓科學的成果助力生產。
開發出電石渣制水泥工藝,使我國電石法聚氯乙烯成為行業主流工藝;研發出全系列聚氯乙烯樹脂,填補了市場空白……從一名普通化工技術員成長為全國化工行業女專家,新疆天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宋曉玲先后攻克30多個制約行業發展的重大科技難題,獲270件國家專利。
“我一直是一名科研工作者,在每一個崗位上努力完成自己的職責和使命。”扎根西北邊陲30多年,宋曉玲的追求從未改變。
她們為科技強國貢獻力量,也用技術賦能美好生活。
早春三月,乍暖還寒,黑土地仍被積雪覆蓋。黑龍江省寧安市渤海鎮上官地村“新農人”陳雨佳已經同村民們一起早早開始了春耕備耕工作。
陳雨佳的目標明確:“種好人民的糧、端牢自己的碗,朝著科學種田不斷前進,讓家鄉的鄉親們腰包鼓起來。”
有視野,有技術,有干勁兒,有無限的可能性。巾幗本色映入滾滾麥浪,正為鄉村振興點亮新的希望。
匯聚成炬,巾幗精神照人間
春到武陵山,貴州省松桃苗族自治縣長興堡鎮白果村田間地頭,一派繁忙景象。村民平地、鋤草,準備種下用于染布的植物。
“今年要在原有500畝種植面積的基礎上增加到2000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苗繡(松桃苗繡)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石麗平信心十足。
致力苗繡傳承20余載,石麗平的足跡串聯起貴州大大小小的苗寨。從第一次進村入寨組織培訓,應者寥寥,到如今培訓繡爺繡娘2萬余名,她不僅將指尖技藝化為脫貧力量,更以苗繡精神激勵鄉親們追逐美好生活。
從鄉村到城市,新時代,處處涌動著“她力量”。
“硬著頭皮、磨破嘴皮、餓著肚皮、踏破腳皮”,這是江蘇省南京市仙林街道黨工委書記孫金娣的工作方法。
群眾眼里,她是做了五次手術背著治療儀還在談工作的“鐵娘子”,她是敢為敢闖、敢挑重擔的基層黨組織的“主心骨”。13年時間,她將一個28萬人口的街道凝聚成團結友愛的大家庭。
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我們一定要堅持黨的群眾路線,織密建強基層組織體系,不辜負組織和老百姓的重托。”孫金娣矢志不移,初心不改。
將民心團結在黨旗下,將青春揮灑在綠茵場。
瀕臨絕境,逆轉絕殺!2022年2月6日,在女足亞洲杯決賽上,中國女足用最蕩氣回腸的方式,時隔16年重返亞洲之巔!
在這場艱難的角逐中,中國女足“領頭雁”王霜賽前骨裂,帶傷出戰,她那不服輸、有韌勁的女足精神激蕩在國人心中。
中國女子金球獎“大四喜”得主、亞洲足球小姐、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鮮花和榮譽背后,是揮灑汗水和淚水的錘煉,是女足球員身上的勃勃生機,是為國爭光的錚錚決心。
巾幗榜樣,引領奮進步伐;巾幗精神,映照時代榮光。
在時代進步與個人奮斗相互激蕩中,廣大婦女以勇立新功的豪情壯志投身偉大事業,用勤勞與智慧書寫新的歷史篇章。
今天(3月8日)是“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中央宣傳部、全國婦聯發布2023“最美巾幗奮斗者”先進事跡。
錢素云、陳雨佳、宋寅、孫金娣、王霜、楊浪浪、石麗平、宋曉玲、武桂珍、徐崇彥10位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光榮入選。她們對黨忠誠、信念堅定,自信自強、敬業奉獻,在守護人民健康和安全、助力鄉村振興、科研攻關等各行各業,用堅定信仰詮釋初心,用實際行動擔當使命,在新征程中,爭做偉大事業的建設者、文明風尚的倡導者、敢于追夢的奮斗者,譜寫了“巾幗心向黨 奮進新征程”的壯麗華章。
她們對黨忠誠、信念堅定、求真務實,立足平凡崗位,取得了不平凡的業績。她們有的50余年如一日巡邊護邊守衛國家領土,有的長期奔波邊遠山區護佑人民健康,有的在高水平科技前沿陣地勇攀高峰,有的在鄉村振興中積極作為,有的傳承優良家風賡續紅色血脈,有的堅守三尺講臺潛心立德樹人……她們都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用“干一行愛一行”的執著,成就“鉆一行精一行”的精彩,充分展現了新時代中國婦女在黨的領導下,開拓進取、勇毅前行的昂揚風貌。
最美巾幗奮斗者事跡材料篇三
2023最美巾幗奮斗者是誰(名單+事跡)
2023最美巾幗奮斗者是誰?快來看看2023最美巾幗奮斗者有沒有你認識的人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3最美巾幗奮斗者是誰,如果喜歡請收藏分享!
錢素云、陳雨佳、宋寅、孫金娣、王霜、楊浪浪、石麗平、宋曉玲、武桂珍、徐崇彥10位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光榮入選。她們對黨忠誠、信念堅定,自信自強、敬業奉獻,在守護人民健康和安全、助力鄉村振興、科研攻關等各行各業,用堅定信仰詮釋初心,用實際行動擔當使命,在新征程中,爭做偉大事業的建設者、文明風尚的倡導者、敢于追夢的奮斗者,譜寫了“巾幗心向黨 奮進新征程”的壯麗華章。
芳華競展,愛崗奉獻顯擔當
第一代救助女飛行員宋寅
在大風大浪的惡劣海況里,或是在著火、碰撞、擱淺等船舶突發事件的危機情形里,駕著直升機出現在海面上,給茫茫大海中的遇險者帶來一線生機。
這,是我國第一代救助女飛行員、交通運輸部東海第一救助飛行隊搜救教員機長宋寅的出場方式。
海上搜救是一項高危險系數的工作,需要直面生死考驗。然而不管有多危險,都未曾磨滅宋寅對海上救助事業的忠誠和熱愛。她始終將“把生的希望送給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的救撈精神銘刻心間。
14年服務東海救助一線,宋寅累計安全飛行3338小時,執行救助任務313起,參與救援飛行1075小時,成功營救了225名遇險人員,是東海漁民心中的“海上救護神”。
勇于突破,巾幗力擎半邊天
科研不乏漫長的堅守,但當你的研究成果關乎著14億多中國人民的生命健康,又當如何?
身處我國重大傳染病突發疫情處理的前哨近40載,中國疾控中心生物安全首席專家武桂珍的科研,仿佛永遠迫在眉睫、如履薄冰。
新冠疫情暴發后,武桂珍始終沖鋒在前,與時間賽跑,迅速確定病原并主動與國際社會共享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為全世界的診斷試劑設計、藥物篩選、疫苗研發、病毒溯源等疫情防控工作贏得寶貴時間,為全球抗疫作出絕對的中國貢獻。在危急的關頭她頂住壓力,用科學的力量守護希望,也在技術應用的路上砥礪前行,讓科學的成果助力生產。
匯聚成炬,巾幗精神照人間
苗繡(松桃苗繡)傳承人石麗平
春到武陵山,貴州省松桃苗族自治縣長興堡鎮白果村田間地頭,村民平地、鋤草,準備種下用于染布的植物。“今年要在原有500畝種植面積的基礎上增加到2000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苗繡(松桃苗繡)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石麗平信心十足。
致力苗繡傳承20余載,石麗平的足跡串聯起貴州大大小小的苗寨。從第一次進村入寨培訓,到如今培訓繡爺繡娘兩萬余名,她不僅將指尖技藝化為脫貧力量,更以苗繡精神激勵鄉親追逐美好生活。
從鄉村到城市,新時代處處涌動著“她力量”,廣大婦女用勤勞與智慧書寫著新的歷史篇章。
最美巾幗奮斗者是國家級的榮譽稱號獎項。根據相關公開信息查詢表明,最美巾幗奮斗者是一項由中國政府設立的國家級榮譽稱號,旨在表彰優秀的婦女,以感謝它們為國家發展做出的杰出貢獻。
最美巾幗奮斗者事跡材料篇四
第一段:引言(100字)
在當代社會,女性的地位和角色變得越來越重要,各行各業涌現出許許多多的杰出女性。她們不僅在傳統的家庭角色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同時也在職業生涯中展現了出色的才華和智慧。這些杰出的女性被賦予了“最美巾幗奮斗者”的稱號,她們以她們的個人經歷和成就,不僅為社會做出了巨大貢獻,而且在生活和工作中也有許多心得體會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第二段:堅定追求夢想(250字)
作為一個“最美巾幗奮斗者”,首先要具備的是堅定追求夢想的勇氣和決心。夢想是前進的動力源泉,只有敢于追求并為之拼搏的人,才能夠在職業生涯中取得卓越的成就。這些女性身上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敢于追求自己的夢想,并不斷克服困難,向前努力。無論是挑戰權威、突破傳統的政治家,還是敢于對抗歧視、為權益爭取的維權人士,她們都在自己的領域中堅持并追求著自己的夢想。
第三段:充實自我的修養(300字)
作為“最美巾幗奮斗者”,她們在自身的修養上花費了大量的心血。她們不僅要精通自己所從事的領域,還要通過持續學習和培訓來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為了更好地適應職場環境,她們更是經常參加各種講座、研討會等活動,與同行交流互動,不斷充實自身的經驗和知識。除此之外,她們還注重自身的良好品德和人格修養,注重提高自己的人際交往和溝通能力,這些都是使她們在職場中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第四段:妥善處理工作與家庭的平衡(300字)
對于“最美巾幗奮斗者”來說,家庭與工作之間的平衡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她們經常面臨著工作壓力和家庭責任的雙重挑戰。為了更好地應對這種挑戰,她們必須學會妥善處理工作與家庭的關系。在工作上,她們要高效組織時間,優化工作流程,充分發揮個人的工作能力;在家庭上,她們要注重家庭成員的情感交流和家庭關懷,合理分配家務勞動和撫養責任。只有平衡好工作和家庭,她們才能夠在事業和生活兩個方面都取得很好的成就。
第五段:為社會做貢獻(250字)
作為“最美巾幗奮斗者”,她們除了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取得巨大的成就之外,還積極為社會做出貢獻。在公益慈善方面,她們熱衷于捐助、幫助有困難的人們,參與各種公益活動。在推動社會進步方面,每個她們都積極參與到社會的各個領域,與男性一同為社會的發展和進步貢獻力量。她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最美巾幗奮斗者的意義,為整個社會樹立了典范。
結尾(100字)
“最美巾幗奮斗者”是當代社會最令人欽佩和值得學習的人。她們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克服了無數困難,為自己的職業生涯譜寫了輝煌的一頁。同時,她們也盡力做到家庭與工作的平衡,并且積極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從她們身上汲取力量與智慧,堅定追逐夢想,不斷提高自身修養,妥善處理工作與家庭的平衡,為社會做貢獻。這樣,我們也能成為一名堪稱“最美巾幗奮斗者”的人。
最美巾幗奮斗者事跡材料篇五
李桓英曾是聯合國衛生組織雅司病技術專家,有著在緬甸、印尼等國家農村防治疾病的豐富經驗,但至于麻風病的研究,無疑是個全新的課題。
在蘇北瀕臨長江的麻風村度過短短半年的時間里,李桓英查閱了有關麻風病的最近國際雜志和重要文獻,也找出了當時麻風病控制中存在的問題。顯然,麻風病的存在史,就是一部摧殘人類的罪惡史!
麻風病,是一個極其古老的病種,早在埃及建造大金字塔之前就開始禍及人類了。在中世紀的歐洲,患者不但要身系一個鈴鐺,還要躲到荒郊野外和無人居住的山谷。在我國,麻風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秦代。當權者迫害屠殺麻風病人的慘劇,直到20世紀還時有所聞。20世紀初,據說廣州一個軍閥,把300多麻風病人集體召集來,說是請他們吃飯,然后在白云山槍決了。
我們人類文明只有5000年,麻風病卻跟隨了我們3000多年!而在人類和麻風病斗爭的幾千年里,又幾乎全都是失敗的記錄!
“麻風病的歷史是該完結了!或許自己就是為其敲響喪鐘的醫療隊伍中的重要一員!”掩卷沉思,李桓英心中除了沉重,也升騰著開創歷史的堅定與豪邁。
是啊,千百年來麻風病一直被人們視為僅次于梅毒的臟病、丑陋病,避之唯恐不及,你一個留洋的嬌貴女性居然與它糾纏到了一起,真是傻到家了!
面對紛紛議論,李桓英卻總是淡然一笑,心中一個聲音卻是越來越響:“醫不諱病,治病救人是天職,麻風病即便比惡魔還恐怖,我也要和它一斗到底!”
李桓英了解到,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世界衛生組織正在研究用多種抗麻風有效的新藥的聯合化療治療麻風病的新方法,藥物配方已經完成,但是缺乏臨床試驗,沒有限定療程。也就是說,只要有足夠的試驗結果做依據,就能拿到那些新藥。對缺醫少藥的醫療界來說,可謂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為了盡早爭取到世界衛生組織免費藥品的支持和試驗項目,改革開放剛調到北京友誼醫院熱帶醫學研究所工作的李桓英,立即開始在我國西部幾個省找試點,在云南省衛生廳的推薦下,初步把治療地點選在西雙版納。她準備通過試探性觀察療效,在得到第一手材料后再擴展試點到我國麻風病較多的云貴川,一定要做到有絕對把握。
最美巾幗奮斗者事跡材料篇六
古代有一句話叫“巾幗不讓須眉”,巾幗指女子,須眉指男子,意思是說女子不比男人差。今天,我們在玩了一個游戲,叫“斗牛”。在游戲中,李俊杰和孫李正應驗了這句話。
“斗牛”的游戲規則:全班分成男、女兩隊,每輪比賽兩隊各出一人,在參賽同學的背上各貼一張帶有字的紙片,在規定的界限內,誰先看到對方背后的字誰贏。
我們女隊派出了體格嬌小的李俊杰,男隊則派出了人高馬大的孫李,這強烈的反差可讓我們女隊擔憂了:李俊杰,加油啊!千萬不要被“秒殺”啊!
比賽正式開始,他們兩個伸出雙手互相象征性地拍打著對方,小心試探著,伺機窺探對方的破綻。突然,孫李迅速轉向一側,想從側面看對方背后的字。李俊杰反應極其靈敏,將身體閃向一邊。孫李的陰謀沒有得逞。李俊杰,好樣的!我不僅從心里為她喝彩!
第一個回合兩人打了個平手,誰也沒有占到對方的便宜。他們僵持了起來,都一動不動,直盯著對方。旁邊的周露晗忍不住了,悄悄來到李俊杰身邊,趴在她的耳邊不知說了些什么。李俊杰連連點頭,然后緊盯著孫李,就在孫李向后扭頭的一瞬間,她像一頭小獵豹一樣躥了出去,直奔孫李的后背。男生見狀,急忙提醒:“孫李,小心背后!”孫李立即警覺,迅速閃到一邊。哎!李俊杰,再找好時機呀!
兩人又回歸到了僵持階段,每個人臉上都滲出了細密的汗珠,我對李俊杰的堅持所感動。為了速戰速決,李老師的一個決定讓比賽進入了白熱化階段:“下面開始倒計時,10、9、8……”“加油、加油……”兩隊的加油聲此起彼伏,一浪高過一浪。兩人迅速出擊,各自使出了自己的渾身解數,就在大家熱火朝天地為本隊加油時,李俊杰勝了!哈哈!李俊杰,我們為你自豪!
這真是應了那句古話:巾幗不讓須眉!男生們,以后千萬不要再小看我們這些女生了!
最美巾幗奮斗者事跡材料篇七
從57歲至今,李桓英的人生都給了麻風病研究。是她,讓麻風病變成可治療的普通疾病;也是她,讓麻風病人從“鬼”變回了人。生命不息,奮斗不止,在麻風病研究的道路上,98歲高齡的李桓英還在繼續前進。
1958年,留學美國的李桓英只身輾轉回到中國。“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切還百廢待舉,正是急缺人才的時候,作為中國人就應該回來。”她婉拒了世界衛生組織續約邀請,甚至還瞞著定居美國的父母。
1978年,李桓英調到北京友誼醫院、北京熱帶醫學研究所,從此,57歲的她將全部精力貢獻給麻風病的防治和研究工作。麻風病是人類古老的疾病,歷來是備受歧視的、致殘的“不治之癥”,不但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還給社會帶來莫大的恐懼。人人唯恐避之不及,就連許多從醫的人也對麻風病人繞道而行。
李桓英不怕,她大膽創新,將國外先進的治療方法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率先開展了服藥24個月就停藥的短程聯合化療和消滅麻風病的特別行動計劃。短短幾年,肆虐數千年的麻風病魔成了可控、可治的普通疾病,全國麻風病人從11萬人降至不足萬人,年復發率僅0.03%,遠低于國際組織小于1%的標準。
1994年李桓英的治療方案被世界衛生組織在全球推廣。1996年,她又率先在國內開展消除麻風運動,首次提出了麻風病垂直防治與基層防治網相結合的模式,被稱為“全球最佳的治療行動”,促進了麻風病的早發現、早治療。
“以前人們對麻風病怕得要命,我就不信那個邪,就要和這種錯誤觀念斗。”李桓英用自己做試驗:病人家的水她仰頭就喝,飯捧起就吃;病人試探著同她握手,她拉著就長時間不松;遇見病人,她總是拍拍肩膀,摸摸鞋里有沒有沙粒……麻風病患者說:“麻風病把我們從人變成了鬼,是李教授把我們從鬼變回了人”。
最美巾幗奮斗者事跡材料篇八
動員廣大婦女走在新時代前列,在改革發展穩定第一線建功立業,贊美、弘揚與謳歌在祖國改革發展的偉大事業中實現自身發展,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贏得出彩人生的巾幗奮斗楷模。中共中央宣傳部、全國婦聯向全社會公開發布2022“最美巾幗奮斗者”先進事跡。布茹瑪汗·毛勒朵、李桓英、尹建敏、關欣、胡海嵐、盧宇彤、路生梅、楊寧、甘公榮、吳蓉瑾10位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獲得“最美巾幗奮斗者”稱號。
《閃亮的名字——最美巾幗奮斗者發布儀式》將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科教頻道(cctv-10)3月7日20:19首播,央視綜合頻道(cctv-1)3月8日重播。首播期間學習強國、央視頻等新媒體平臺同步直播。
全國婦聯黨組書記、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黃曉薇,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孫業禮,全國婦聯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吳海鷹為獲獎者及代表頒獎。
《閃亮的名字——最美巾幗奮斗者發布儀式》,集中發布了10位“最美巾幗奮斗者”名單和先進事跡,對黨忠誠、信念堅定,求真務實、勇攀高峰,立足平凡崗位,取得了不平凡的業績。
【筑“銀河”造“天河” 國際超算大會首位女主席】
盧宇彤 國家超級計算廣州中心主任、中山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
親歷五代銀河、兩代天河超算系統研制,盧宇彤踐行科技強國目標,以創新突破和奮勇拼搏親歷了中國超算從跟跑、并跑到領跑的跨越式發展。她是國際超算isc fellow和isc19大會主席,是擔任此職務的首位中國學者、世界首位女性學者。
【挑戰抑郁癥世界難題 世界杰出女科學家】
胡海嵐 浙江大學醫學院教授 博士生導師
她是第24屆“世界杰出女科學家獎”的獲得者。2008年胡海嵐在美國學習工作十多年后回到祖國,在基礎神經科學領域取得了一系列世界領先的創新性研究成果,為新型抗抑郁藥物的設計提供了嶄新的思路。
【用鐵打成的“云朵”校長】
吳蓉瑾 上海市黃浦區盧灣一中心小學校長
她創建全國首個小學生講解員社團,她用真情守護學生身心健康,以情育人促進品德養成,她利用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主張因材施教呵護學生成長。吳蓉瑾曾獲時代楷模,被中宣部稱為“新時代‘四有’好老師的典范”。
【紅色家風世代傳 蓮花故里孕芬芳】
甘公榮 江西省婦聯兼職副主席,江西省巾幗志愿服務協會副會長
她是“將軍農民”甘祖昌和全國道德模范龔全珍老阿姨的三女兒。幾十年來,甘公榮時刻謹記父輩“一心為公,恪盡職守”的囑托,用實際行動傳承紅色家風、庚續紅色血脈。先后成立龔全珍工作室和龔全珍愛心救助基金會,幫助貧困學生和困難群眾上百人。
【隴原大地上的扶貧之花】
尹建敏 甘肅蘭州鑫源現代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
心有日月,萬物有光。尹建敏秉承給予別人幫助是最大人生價值的理念,20年來,她累計為社會公益捐助資金達2400多萬元,帶領企業積極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帶領西部農民走上致富道路,東鄉族婦女家門口就業,快樂生活。
【扎根大山寫青春 苗山深處“女芒篙”】
楊寧 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安陲鄉江門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
大學畢業后毅然回鄉,當起大學生村官,發誓要帶領鄉親們改變窮貌。楊寧堅持帶領村民主打“生態牌”發展產業,悄悄賣掉婚房墊付種子肥料資金,在她的帶領下,2020年,江門村實現94戶326人全部脫貧摘帽。
【用一生守一諾 以“梅香”暖一城】
路生梅 陜西省榆林市佳縣人民醫院原副院長、兒科主任
生長在北京的她,帶著“到祖國最艱苦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理想,堅守貧困地區從事醫療衛生工作53年,用赤誠的醫者仁心守護著革命老區人民的生命健康,超額兌現自己“為黨工作50年,為佳縣人民服務50年”的承諾。
【95歲入黨中國“戰麻”的巾幗英雄】
李桓英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醫生,北京熱帶醫學研究所研究員
留學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李桓英,畢業后成為世界衛生組織成立后的首批官員。1958年她幾經周折回到祖國懷抱。她率先開展的短程聯合化療,使瘋狂肆虐數千年的麻風病可控、可治,被稱為“全球最佳的治療行動”,防治經驗在全球推廣。
【綻放于無形戰場的鏗鏘玫瑰】
關欣 海軍航空大學某實驗室教授
不愛紅裝愛武裝,關欣把最美的年華奉獻給了中國海防研究。她投身國防事業23年,長期從事信息對抗、信息融合和指揮控制信息系統領域的一線教學科研工作,為國防教育、艦載航空兵戰斗力生成和海軍信息對抗裝備轉型作出突出貢獻。
【刻中國石 守護邊責 傳愛國情】
布茹瑪汗·毛勒朵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烏恰縣吉根鄉護邊員
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冬古拉瑪邊防線上,布茹瑪汗·毛勒朵老人50余年如一日巡邊護邊,無怨無悔、奉獻青春,親手刻下10萬多塊“中國石”,她也將祖國刻在心中,并培養自己的三個兒子兩個女兒都成為護邊員守邊護國。
《閃亮的名字——最美巾幗奮斗者發布儀式》以多種形式展現了以十位最美巾幗奮斗者為代表的中國女性,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用“干一行愛一行”的執著,成就“鉆一行精一行”的精彩,充分展現了新時代中國婦女在黨的領導下,奮進新征程、巾幗建功新時代的昂揚風貌。
最美巾幗奮斗者事跡材料篇九
3月7日20時19分,“閃亮的名字——最美巾幗奮斗者發布儀式”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科教頻道(cctv-10)首播。儀式上,中共中央宣傳部、全國婦聯向社會公開發布2022“最美巾幗奮斗者”先進事跡,10位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榮獲“最美巾幗奮斗者”稱號。其中,佳縣人民醫院原副院長、兒科主任路生梅榜上有名,成為陜西唯一獲此殊榮者。
節目以講述故事、現場訪談、獲獎感言等形式,先后發布了10位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的感人事跡,對路生梅事跡的介紹主題為“用一生守一諾,以‘梅香’暖一城”。她的獲獎感言是:“無論在任何情況下,內心都要繁花似錦,有方向,有目標,征途漫漫,唯有奮斗。”
生長在北京的路生梅,帶著“到祖國最艱苦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理想,于1968年來到佳縣人民醫院工作,并堅守貧困地區從事醫療衛生工作53年,用赤誠的醫者仁心守護著革命老區人民的生命健康,超額兌現了自己“為黨工作50年,為佳縣人民服務50年”的承諾。
據了解,路生梅于2021年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今年又獲評“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此外,她還獲得全國道德模范、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誠信之星、中國好人等榮譽。
本次發布儀式以錄播形式播出,首播期間在學習強國、央視頻、等新媒體平臺進行了同步直播,還將于3月8日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綜合頻道(cctv-1)重播。
最美巾幗奮斗者事跡材料篇十
篇5推動科技創新:“抓住新技術、新產業的發展機遇”
科技戰線上,巾幗力量舉足輕重。她們潛心研究、刻苦攻關,以專業和實力詮釋不平凡的“她”力量。
國家超級計算廣州中心主任、中山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盧宇彤踐行科技強國目標,親歷了中國超算從跟跑到領跑的跨越式發展,是五代銀河、兩代天河超算系統研制骨干。她長期致力于國產超算技術攻關,堅持自主創新,突破高速通信系統、并行程序應用環境、大規模資源管理等超算核心技術,擔任副總設計師的天河二號奪得世界超算500強六連冠。同時,她也是國際超算isc fellow和isc19大會主席,是擔任此職務的首位中國學者、世界首位女性學者。
“在工作過程中挑苦活、挑累活,在科研過程中選難題、選前沿。”盧宇彤說,“希望每名女性都能自尊、自信、自立、自強,抓住新技術、新產業的發展機遇,與祖國共同成長。”
浙江大學醫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__2008年放棄美國教職回國,專注于腦的高級功能及相關疾病的研究,在系統神經科學領域取得了一系列世界領先的創新性研究成果,揭示了抑郁癥發生及抗抑郁藥物快速作用的分子、細胞及環路機制,為研發更好、更安全的新一代抗抑郁藥物提供了科學依據。2021年,__獲得第二十四屆“世界杰出女科學家獎”,為中國智慧走向世界舞臺作出積極貢獻。
海軍航空大學某實驗室教授關欣投身國防事業23年,長期從事信息對抗、信息融合和指揮控制信息系統領域的一線教學科研工作,為國防教育、艦載航空兵戰斗力生成和海軍信息對抗裝備轉型作出突出貢獻。關欣先后主持完成重大科研項目10余項,創新實現了理論模型的工程化應用,解決了10余項關鍵技術難題,為我軍在海上戰場裝上了先機制敵的“千里眼”和“順風耳”。
“未來我們將繼續瞄準國家科技前沿和海軍轉型重大戰略需求,進一步注重實戰能力引領帶動。”關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