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真分數與假分數教學設計 真分數與假分數教學設計蘇教版篇一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69頁
1、認識真分數和假分數,理解真分數和假分數的意義,掌握真分數和假分數的特征,能辨別真分數和假分數。
2、在觀察、比較、分析、概括、猜想、驗證等學習活動過程中,有條理、有根據地思考、探究問題,滲透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并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感受主動參與、合作交流的樂趣,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習慣,樂于探究的學習態度。
真分數和假分數的意義和特征。
假分數意義的理解和把分數用直線上的點來表示。
多媒體課件
(1)出示□/4,這個分數有可能是四分之幾?
(學生任意說出分母是4的分數。)
(2)學生用圓上的陰影部分來表示這些分數:
(學生可能會表示出)
2、自主探究:
怎樣用圖來表示呢?(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發現一個圓不夠,從而產生矛盾沖突,要解決這個矛盾,還需要這樣的一份。通過觀察,理解是把一個圓看作單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這樣的5份。如果學生錯誤理解為是把兩個圓看作單位“1”,老師再準備一套同樣的圖加以對比。從而更加清楚的意義。突破本節課的難點。)
3、利用對的理解,用分數表示圖中的陰影部分。
()()()()
【評析:整個環節,對課堂教學進行了充分的預設,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和知識背景出發,精心設疑,提供給學生自主探索的機會,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比較、辨析等一系列的學習方法,巧妙地打破了學生原有的思維定勢,有效突破了難點。】
二、觀察比較中得
師:老師請你觀察這些分數,你能不能按照一定的標準給這些分數分分類。先在小組里交流一下想法。
1、自主分類:四人小組討論分類方法。
2、生匯報分類情況,可能出現:
(1)按分母相同和不同來分;
(2)按分子與分母關系分:分子比分母小;分子比分母大;分子等于分母。
(3)按分子能否是分母的倍數分。
(師根據學生回答把第二種分類方法板書在黑板上)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就重點研究按照分子與分母的大小關系進行的分類。其實這些分數在數學上都有各自的名字,想知道嗎?
3、學生自學課本第69頁。
4、交流真分數和假分數的意義:
師:從書上你都了解到什么?
(1)在數學上把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數叫做真分數,真分數小于1。
(2)分子比分母大的或分子等于分母的分數叫做假分數,假分數大于或等于1。
這就是我們這節課所認識的真分數和假分數。(板書:真分數和假分數)
5、交流真分數和假分數的特征并說明理由。(結合圖想一想)
[評析: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標準將復習中的分數進行分類,突出了本節課的重點。采取讓學生自學的方法,得出什么是真分數,什么是假分數。然后引導觀察實物圖,比較真分數、假分數的值與1的大小關系,從而掌握真假分數的特征。這一環節的設計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學習意識,提高學生的觀察、分析和概括能力。]
三、鞏固練習中提升
1、基礎練習:
(1)、舉一些分數,生搶答是真分數還是假分數。判斷一個分數是真分數還是假分數關鍵要看什么?
(2)、判斷(師口述)
①真分數都比1小。()
②假分數就是分子比分母大的分數。()
③媽媽買了一個月餅,小明一口氣吃了54個。()
【評析:這兩題是基礎練習,主要讓學生進一步鞏固對真分數和假分數的認識】
3、提高練習:把下列分數用直線上的點表示:
學生直接在直線上描點困難很大,為了更加有效加深認識和提升,我把這道題有梯度的呈現。
(1)判斷哪些是真分數,哪些是假分數?
(2)出示動態的數軸,(讓學生加深對單位“1”的理解。)
(3)猜測真分數和假分數在直線的位置。
(4)在直線上描點(進一步抽象對真分數假分數意義的理解)
(5)通過觀察,驗證前面的猜測(使學生直觀地看到真分數集中在0---1之間的這一段上,而假分數則分布在從1開始向右的部分,進而體會到與先前的認識一致:真分數小于1,假分數大于或等于1.進一步加深對真分數和假分數特征的認識,同時滲透猜測、驗證的數學方法,也培養了學生嚴謹的學習態度。)
【評析:這個題目囊括了本節課相關的所有知識點,將它們有機地聯系在了一起,同時進行有效地提升和難點的突破。】
4、不定性開放題:(出示表格,學生觀察,教師指導方法)
1/22/23/24/25/25/26/27/28/29/210/2……
1/32/33/34/35/35/36/37/38/39/310/3……
1/42/43/44/45/45/46/47/48/49/410/4……
1/52/53/54/55/55/56/57/58/59/510/5……
(1)學生可能會發現表格中的真分數和假分數。
(2)可能找出每一行中特殊的假分數。
(3)進一步觀察真分數,看有什么發現?(真分數的個數比它的分母小1)
(4)按行觀察:每一行分數的分母都相同。用一個分數表示所有分母是6的分數:(a是非0自然數)思考:當()時,是真分數,當a()時,是假分數。
(5)按列觀察:用一個分數表示第六列所有的分數嗎?
(是非0自然數)思考:當()時,是真分數,當()時,是假分數。
(6)用一個分數表示所有的分數:
(、b是非0自然數)思考:是真分數還是假分數?
【評析:該練習加強了學習方法的指導,培養了學生觀察、分析、概括等能力。在含有字母的分數中,讓學生接觸不確定因素,為的就是將學生思維不斷提升,從形象的呈現分數判斷到學生形成抽象的符號化思想。】
【評析:整個練習的設計由易到難,使不同層次的學生能夠得到不同的鍛煉,既鞏固了新知,又深化了新知。】
四、總結回顧中延伸
1、暢談本節課的收獲。
2、對本節課自我評價。
課堂閃亮星
評價內容
認識并理解真分數和假分數的意義掌握真分數和假分數的特征認真傾聽
別人發言與同伴合作
積極思考問題
自我評價
【評析:該環節是梳理新知,對照目標,反饋評價,提高教學效益,培養學生歸納小結的良好習慣。】
【板書設計】
真分數和假分數
真分數:分子比分母小的:…(小于1)
分子等于分母的:…(等于1)
分子大于分母的:…(大于1)
【評析:將本節課的知識點以科學、合理、簡捷的結構呈現出來。突出了本節課的重點,便于學生回顧和梳理所學知識,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學生在三年級已有了初步認識分數的經驗基礎,但那時主要是從部分與整體的關系角度來學習的,認識的分數都是真分數,而現在,引入了假分數,這就需要學生打破原有的認知結構。但又因真分數在學生心中根深蒂固,而假分數表示什么?在單位“1”不夠取的時候怎樣理解?在生活中假分數又有怎樣的現實意義,學生并不明白。因此,建構對假分數意義的理解是個關鍵,同時也是難點。教學中引導學生“經歷”“感受”和“體驗”概念的建立,結論的探索過程顯得尤為重要。
而本節課的設計就是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和知識背景出發,提供給學生自主探索的機會,讓他們在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數學的知識、思想和方法,同時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促進了學生的發展。
在整個的教學過程的設計中,教師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在學生獲取新知識的過程中,大膽放手,引導學生自主探索,突出知識的形成過程,使學生對新知識沿著理解、掌握、熟練地過程不斷前進,從而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尤其在“怎樣用圖來表示?”這個環節中,使學生在對比、辨析、不斷地矛盾沖突和解決的過程中,加深對假分數意義的理解,從而突破了本節課的難點。還有在給分數分類這個環節中,通過讓學生自主分類、說標準,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在激烈的小組討論爭辯中,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活躍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嘗到了自己獲取知識的樂趣,充分體會到了學習的樂趣,提高了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本節課自始自終都使學生在充分的信息的相互交織中、不同思路的相互促進中、自育與他育的相互補充中,充分感受與體驗知識的發生和發展過程,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真分數與假分數教學設計 真分數與假分數教學設計蘇教版篇二
學生在三年級已經初步認識了分數,知道各個部分的名稱,會讀、寫簡單的分數,前邊又學習了分數的意義,熟悉了單位“1”、分數單位、分數與除法的關系等知識,為學習本節課學習打下了基礎。另外一部分學生由于提前學習了這部分的知識,有了對真分數和假分數的初步了解,但是假分數的產生意義是什么,它和真分數的區別在哪里?在單位“1”不夠的時候怎樣理解?學生還存在很多盲點。
知識與技能:能正確讀寫假分數和帶分數,了解真分數、假分數和1的關系。
過程與方法:結合具體情境,讓學生經歷假分數與帶分數的產生過程,理解“真分數”“假分數”和“帶分數”的意義,滲透數形結合和分類的數學思想。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能夠主動參與數學活動中,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對學習有濃厚的興趣,使之樂學、愛學。
重點:讓學生在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具體體會真分數與假分數產生的背景及其實際的含義。
難點:用假分數和帶分數表示同一事物,感受假分數與帶分數的關系。
圓片、月餅圖若干張、彩筆等。
一、基于舊知,分享問題
1、同學們:最近我們一直在學習分數,關于分數,你都學會了什么?
生1:分數的意義,什么是分數
生2:分數單位
生3:分數墻
2、關于真分數,假分數,(板書課題)你有聽說過么?(聽說過)誰能舉一個真分數例子?誰能舉一個假分數的例子?
3、師:看來你們都已經認識了真分數和假分數,是不是可以下課啦?
生:不能
師:為啥?
生1:我還不知道為什么有真分數?假分數?
師:你想知道它們是怎么產生的?(板書:產生)
生2:到底什么是真分數?什么是假分數?
師:你想知道它們的意義(板書:意義)
生3:真分數假分數有什么區別?
師:你想知道它們的區別和聯系(板書:區別聯系)
生4:平時分若干份,取其中一份或幾份叫分數,這假分數分子比分母大?怎么分呢?
生5:生活中怎么應用?
4、看來同學們還想更深入地學習真分數和假分數,帶著“為什么會有假分數?什么是假分數?區別?假在哪?”這些問題,我們繼續研究。
(設計意圖:堅持以學生為本,一開課直接用課題來設疑,開門見山,直奔主題,從學生學情出發,通過師生交流,準確了解學生已有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再引導學生發現新問題,并大膽提出問題,很好的培養了學生問題意識,為后面學生自主探究奠定了基礎。)
二、引導探究,分享交流
1、大家提了這么多問題,接下來怎么辦?這些問題是誰提出來的?應該誰來解決?(我們學生自己)
2、請4人一個小組討論你們能解決哪些問題?嘗試解決;哪些問題需要和老師一起研究?
3、小組匯報解決了哪些問題。
4、關于還沒有解決的問題,我們一起來思考一件事,請看!把一個圓作為單位“1”,你能表示出四分之幾?
請1生上臺展示自己的表示方法。
還能表示嗎?
(設計意圖:凸顯以學定教,由學生提出解決問題方法,老師巧妙引導小組有效探究,經學生積極交流,老師順勢追問,在最佳時機引導學生辨析,在爭辯中明晰知識,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
5、那我們接著表示分數,表示完了我們就下課。
追問:表示不完?那真分數和假分數有什么共同點?假分數到底假在了哪里?
(設計意圖:追問真假分數的區別,在教材基礎上將學生引向深度思考,在討論中深刻地體會假分數與真分數的區別和聯系。)
6、我們一起來看一個故事,中秋佳節,唐僧念完經吃了多少塊月餅?(四分之三)降妖除魔的悟空吃得多,吃了多少?(四分之四)也就是1塊月餅。八戒飯量大,吃了多少?(一又四分之一)學生看著老師黑板貼的月餅圖說分數。
(設計意圖:利用學生感興趣的熟知故事激發探究興趣,學生結合情境理解了帶分數的概念,寫作和讀作,明確了真分數、假分數、帶分數和1的關系。)
7、同學們,貌似了解的知識,我們通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深入地了解了分數的產生、意義、和區別。我們再來看看,我們在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時候用到了什么方法?(數形結合)
數學家華羅庚曾經說過,數缺形時少直觀,形缺數時難入微。帶著問題去學習、思考,會讓我們學習地更深入,更豐富。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回憶探究過程,使孩子感受到解決問題策略和方法的重要性,較好的落實了課標中的四基四能。)
三、層次練習,分享收獲
1、以5為分母說出3個真分數,3個假分數。
2、上面的方框里填上適當的假分數,在下面的方框里填上適當的帶分數。
3、如果a分之五是真分數,那么a=()。(a≠0)
(設計意圖:本著少而精的原則,三個練習由易到難,逐步拔高,每道題都有一個點,都需要一定的觀察,思考方能解決,讓學生理解分數的數序,并進一步理解假分數與整數、帶分數的關系;加深學生對真分數、假分數的概念的理解,較好的培養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總結分享成果
1、同學們,本節課你有哪些收獲?
2、你能不能用一個分數來總結這節課自己的表現?
(設計意圖:本著學生全面發展的理念,引導學生梳理本節課的重點知識內容的同時,還引導生生、師生、以及自我的多元化評價,為后面繼續學習奠定了較好的思想方法基礎,最后學生用本節課學習的分數知識總結自己表現,學以致用,體會到了數學與生活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