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高三年級期末考試第 一 套模擬試卷篇一
語文 a卷 參考答案
1.d(“選擇無依無靠之人”錯,中國古代慈善事業有明顯的道德取向。)
2. d(“但不允許他們串聯”錯,原文是“承平時期政府是不主張他們串連的”。)
3.c(“中國古代慈善事業有明顯的道德取向”發揮的是社會控制功能,而“緩和了當時的階級矛盾,穩定了社會秩序”屬于救濟功能。)
4.c
5.a(《送東陽馬生序》不是書序。)
6.b(誤解了原文“高宗知君賢,不可譖,則凡軍機勞苦事,多以委君”一句的含義。)
7. (1)和珅知道不能私下求情,所以審理案件時不敢不公正(),國法得以伸張。(私干,私下求情;治獄,審理案件;傾陂,不公正();得,能夠,得以;伸,伸張。每處1分。)
(2)朝中大臣中雖然對先生懷有怨恨,但也沒辦法驅趕他離開朝廷,只能讓他受勞累、受屈辱罷了。(怨惡,痛恨、怨恨;逐,驅趕;去,使離開;第,只、僅;勞辱,使受勞累受屈辱。每處1分。) 8.這里使用了反襯手法(樂景襯哀情)。(2分)詩人因安史之亂而滿懷愁緒,即使春光明媚,也無心欣賞。用美好的春光襯托內心的愁緒,更顯愁緒之深。(3分)
9.答:本詩側重感嘆個人的遭際,杜甫的《春望》除了感嘆個人遭際之外,還有對國家的憂思。(2分)從本詩的前三聯可以看出,詩人感嘆戰亂不斷,長期漂泊,有家難回。(2分)《春望》不僅寫到戰亂給個人造成的痛楚,更表達了對國家局勢動蕩的憂慮。(2分) 10.
(1)吾嘗終日而思矣 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2)艱難苦恨繁霜鬢 潦倒新停濁酒杯
(3)濁酒一杯家萬里 燕然未勒歸無計
11.
(1)b e(b3分,e2分,d1分)(a項,“父親知道金鎖非常值錢,所以對金鎖十分珍視”錯。c項,父親的擔心屬于無中生有。d項,“覺得自己沒臉去見父親”沒有根據。)
(2)答:
①不滿怨恨。自己沒錢買房,娶不上媳婦,父親卻堅持不賣金鎖,因此和父親鬧翻,不與父親聯系。
②懊悔自責。離家之后,想到父親的不容易,感到自責;聽到父親捎的話,立刻去買父親愛吃的食物。
③理解感激。得知自己的身世之后,把金鎖換成錢,帶父親去省城看病。(每點2分。)
(3)答:
①心地善良,一心為兒子著想。他盡管貧窮,依然收留了孩子并把他養大成人;自己病重時,把金鎖交給孩子,讓他去找自己的親人。
②誠實守信。依據信上所說的內容,細心保存金鎖;病重時告訴孩子實情。
③堅強地面對生活。盡管生活極度艱難,又當爹又當娘,把孩子拉扯大;忍受病痛的折磨。(每點2分。)
(4)答:
①結構:金鎖作為線索貫穿全文,并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
②形象:通過金鎖,表現了父親物質貧乏而精神高大,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 ③主題:通過金鎖的故事,表現了父親的大愛情懷,贊美了中國農民的美好品質。
④藝術效果:金鎖與父親的貧窮形成對比,制造懸念,吸引讀者。(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
12.
(1)答:a e(答a給3分,答e給2分,答c給1分。) (b項,“自愿充當”錯。c項,“普遍認為”以偏概全。d項,“近五成的書店倒閉”擴大范圍,原文是“中國將近五成的民營書店倒閉”。“全部消亡”推斷有誤,原文是“實體書店或將批量死亡”。)
(2)答:
相同:①網絡書店給實體書店的生存帶來巨大沖擊。
②高昂的房租超出實體書店的承受能力。
不同:在成本因素方面,材料一還提到了人工成本;材料二還提到了民營實體書店進貨渠道不暢。
(相同點每點2分,不同點答出其中任意一點不同即給2分。意思對即可。)
(3)答:
①稅收減免;
②財政補貼;
③政策保護:(民營實體書店與新華書店的平等;實體書店與網絡書店的平等)。(每點2分,答出三點即得滿分。③答出括號內的任一內容即可給2分)
(4)答:
材料三認為國家可以參考國外的做法,給予實體書店必要的扶持。(1分)
材料四則認為市場經濟條件下,書店不應當依賴政府扶持,而是走自力更生之路。(1分) 看法(觀點):
①網絡書店對實體書店形成沖擊,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應當理性看待,不必恐慌。 ②相對于網絡書店,實體書店有自身的獨特優勢,可以進行多元經營,提升服務水平。 ③實體書店也應當積極學習借鑒網絡書店的長處,開展網絡營銷。(看法每點3分,答出任意兩點即給6分。)
13.b(剛愎自用:十分固執自信,不考慮別人的意見。獨斷專行:行事專斷,只按自己的意思辦。形容作風不民主。一意孤行:指不接受別人的勸告,頑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觀想法去做。“一意孤行”和“獨斷專行”,都可形容缺乏民主作風;但“一意孤行”語氣較輕,只含有“按自己的意愿行事”的意思,不限于當權者,一般人也可用,應用范圍較寬。“剛愎自用”的反義成語是“虛懷若谷”“從善如流”等。)
14.d(a項句式雜糅,或說“本次招考的對象是……”,或說“本次招考面向……”。b項重復多余,刪掉“來自于” 中的“于”。c項成分殘缺,“提高”的賓語中心語殘缺,應在“貸款”后添加“的額度”。)
15.c
16.(1)年齡上的青春是留不住的
(2)但心態決不能染上秋霜(沾上暮氣或死氣沉沉)
(3)年輕心態猶如生命深處的一股清泉
17.示例:標志以變形漢字“區”、中國結和挽手的人作為基本元素。(3分)傾斜漢字“區”,標示社區對特定地域的依著關系;(1分)中國結造型,體現中國特色,寓意吉祥;(1分)挽手的人象征社區人民團結向上。(1分) (答對一處1分,答對兩處3分,答對三處5分。)
18.立意提示:
(1)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
(2)設想只有通過實踐變成現實才有意義。
(3)既要大膽設想,又要嚴謹實踐。
唐山市2015—2016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三年級期末考試
語文 b卷 參考答案
1.c(“選擇無依無靠之人”錯,中國古代慈善事業有明顯的道德取向。)
2. c(“但不允許他們串聯”錯,原文是“承平時期政府是不主張他們串連的”。)
3.b(“中國古代慈善事業有明顯的道德取向”發揮的是社會控制功能,而“緩和了當時的階級矛盾,穩定了社會秩序”屬于救濟功能。)
4.a
5.b(《送東陽馬生序》不是書序。)
6.a(誤解了原文“高宗知君賢,不可譖,則凡軍機勞苦事,多以委君”一句的含義。)
13.c(剛愎自用:十分固執自信,不考慮別人的意見。獨斷專行:行事專斷,只按自己的意思辦。形容作風不民主。一意孤行:指不接受別人的勸告,頑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觀想法去做。“一意孤行”和“獨斷專行”,都可形容缺乏民主作風;但“一意孤行”語氣較輕,只含有“按自己的意愿行事”的意思,不限于當權者,一般人也可用,應用范圍較寬。“剛愎自用”的反義成語是“虛懷若谷”“從善如流”等。)
14.a(b項重復多余,刪掉“來自于” 中的“于”。c項成分殘缺,“提高”的賓語中心語殘缺,應在“貸款”后添加“的額度”。 d項句式雜糅,或說“本次招考的對象是……”,或說“本次招考面向……”。)
15.a
參考譯文:
昆明人錢灃御史去世了,他的兒子還年幼,它的詩集散落遺失,長白人法式善祭酒,趙州人師范縣令,為他搜集整理,只找到一百多首,輯錄成兩卷。錢御史曾經為自己取號叫做“南園”,所以為它取名叫做“南園詩存”。
當乾隆末年,和珅掌權,作威作福,朝中官員中如果有恥于走他的門路不想通過他得到提拔重用的已經難能可貴了。至于剛直地提出自己的`觀點,能夠在奏章中公開批評他過失的人,只有錢御史一人罷了。如今嘉慶皇帝已經即位執政,掃除奸邪佞臣,多次提拔從前不受利益誘惑的官員,可是錢御史偏偏在這之前就去世了,不能得到嘉獎并記功錄名,這怎么不讓人悲痛呢。
錢灃當初憑御史的身份上奏山東巡撫國泰的罪行,高宗皇帝下令和珅與錢灃一起前往處理,路途中衣服破舊,和珅拿來衣服請你換上,錢灃最終拒絕了。和珅知道不能私下求情,所以審理案件時不敢不公正(),國法得以伸張。那以后錢灃被提拔到通政副使,做湖南提督學政,這時和珅已經是位高權重,他不能找到錢灃的缺點來陷害錢灃,就借湖北鹽政的過失削減錢灃的官級。錢灃不久遭父母之喪,服喪期滿,補任部里的司官。高宗皇帝知道錢灃正直,再提拔他做御史,讓他在軍機處當值。錢灃上奏和珅和軍機大臣常常曠職的過錯,皇帝就下詔告誡、責備他們,認為錢灃說的對,和珅就更加懷恨錢灃。可是高宗皇帝知道錢灃賢良,他們誣陷錢灃不成,于是凡是軍機處中勞累辛苦的事,大多交給錢灃去做。錢灃家中貧窮,衣服單薄,卻常常天不亮就入朝當值,天黑才離去,最后積勞成疾而去世。當時皇帝仁愛明察,國家法紀還在,朝中大臣中雖然對先生懷有怨恨,但也沒辦法驅趕他離開朝廷,只能讓他受勞累、受屈辱罷了。而錢灃受到他們的刁難,卻不能再多活幾年,留下自己的性命來等待公論大白天下之時,使國家讓你發揮出所有聰明才智,同僚都能看到錢灃有
所作為。悲痛啊!悲痛啊!
我在辛卯年做會試閱卷官的時候認識了錢灃,過了四年,我就回去了,于是沒能再見到錢灃。我對與古詩文的觀點,錢灃聽到以后很喜歡。錢灃的詩特別蒼郁勁厚,深得古人為詩之道。讀書人如能像錢灃一樣立身行事,確實不會憑借善于作詩才得到尊重。可是看到錢灃的詩,也足夠信任他的為人了。我從前聽到錢灃去世的消息,已經作詩哭祭他了,如今看到錢灃的詩集,于是又為它寫序言來抒發我的悲痛之情。
s("content_relate");【第一學期高三年級期末考試的答案】相關文章:
化學期末考試答案
10-06
數學期末考試答案
09-30
高二物理第一學期期末考試題及答案
09-12
6年級數學期末考試答案
10-04
審計學期末考試答案
10-09
證據學期末考試答案
10-08
實驗小學期末考試答案
10-05
五年級數學期末考試的答案
09-23
六年級上學期數學期末考試答案
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