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心律失常護理常規及健康指導篇一
對于心律失常患者的照顧一定要講究方法,方法用對了可助患者早日康復。那么心律失常的護理方法是什么呢?本文做了詳解,趕緊去看看吧!
一、心律失常護理要點
心律失常患者的護理,根據其護理原則,應注重如下幾點。
1.注重休息,輕者可做適當活動,嚴重者需絕對臥床靜養,室內光線一般不宜過強。
2.保持環境安靜,禁止喧嘩、嘈雜,尤其對嚴重心律失常的病人更應注意。嘈雜聲音的刺激會加重病情。
3.避免喜怒憂思等精神刺激,要善于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使之配合治療,以利于康復。
4.護理人員不能慌張、忙亂,應保持沉著,給患者以安慰。
5.護理人員操作宜輕穩,避免觸動病人的臥床而引起病人情緒波動,從而加重病情。
6.患者的衣服不宜太緊,尤其當呼吸困難時,應將紐扣松開。
7.喘息不能平臥者,應用被褥墊高背部或采用半臥位。
8.有水腫者,飲食宜低鹽或無鹽,控制攝入水量,記錄飲水量,測腹圍,隔日測體重。
9.經常觀察病人,密切關注病人的癥狀、血壓、心率等。
10.假如服用洋地黃制劑,服藥前應測脈搏,若脈搏在160次以上或60次以下(每分鐘),均需報告醫生。
11.假如有心功能不全者,輸液速度不宜太快,以免加重心功能不全。
12.如發現病人呼吸困難,唇色紫紺,出汗,肢冷等情況,應先予吸氧,同時報告醫生,及時處理。
二、健康指導
1.積極治療各種器質性心臟病,調整其自主神經功能的失調。
2.避免情緒波動,戒煙、酒,不宜飲濃茶、咖啡。
3.堅持服藥,不得隨意增減或中斷治療。
4.加強鍛煉,預防感染。
5.定期隨訪,檢測心電圖,并隨時調整治療方案。
6.安裝人工心臟起搏器的患者應隨身攜帶診斷卡和異丙腎上腺素或阿托品藥物。
第一個就是內關穴。內關穴怎么找?內關在我們腕橫紋上兩寸,這個兩寸指的是同身寸,不是指的我們用尺子量的兩寸。兩寸大約是兩橫指的寬度。腕橫紋上兩寸、兩個肌腱的正中間的地方就是內關穴。
不管你是心慌也好,胸悶也好,胸痛也好,或者是經常出現暈厥也好,都可以來按摩這個穴位。具體怎么來按?你就用拇指壓揉它就可以了。用一定的力壓揉,大家可以體會一下,你會感覺到有明顯的酸痛,這就能起效了。如果你按上去什么感覺都沒有,不會起效的。沒病時按摩可以保健,如果難受起來馬上按揉,難受可以很快緩解。平時保健每天按摩2-3次就可以了。每次按摩時間5-10分鐘,不用太長,兩邊的內關穴可以交替進行。
有人會問,內關穴為什么能夠治療心臟?這是古人治療胸部疾病摸索出來的經驗,這個穴位是心包經的一個非常重要、非常常用的一個穴位,它的療效是公認的,是整個中醫公認的。
第二個是至陽穴。這個穴位需要找個人幫忙來操作,自己沒法來操作。在我們背部有肩胛骨,兩邊肩胛骨下角連線通過脊柱的那個地方就是至陽穴,即第七胸椎棘突下面凹陷的地方。當你感覺到胸痛、胸悶,甚至腹痛的時候,這個穴位非常管用。你可以用大拇指頂著這個穴位,頂到什么程度呢?頂到局部有酸痛的`感覺,胸痛腹痛一會兒就緩解了,這個穴位緩解心絞痛是非常快的。它是20多年前一個軍醫發現的,他還發明了一個東西,就是在這個穴位里放一個小彈簧,胸痛的時候往椅背上一靠就可以緩解,但在體內放進一個異物還是不好啊。平時可以讓別人來幫助我們按摩按摩這個穴位起到保健的作用。
第三個就是鳩尾穴。在我們胸骨下面還有一個小的骨頭叫劍突,像斑鳩的尾巴,所以叫鳩尾,其尖端就是鳩尾穴。這個穴位在中醫里講是“膏”的原穴。原穴在臨床上,可以治療各自所屬臟腑的病變。大家都聽說過“膏肓”吧,“病入膏肓”就是病比較嚴重。“膏肓”在人體的什么部位呢?古代有好多解釋,現在通行的解釋就是心臟的下面、膈的上面,把這個地方叫膏肓。其前面對應的正是鳩尾穴,說明這個穴位是一個至關重要的穴位。但是用這個穴位治療心臟病心絞痛,書上沒有記載,這是我在臨床上發現的一個穴位。
總結:綜上所述,心律失常的護理很重要,一定要用對方法,希望以上介紹的這些方法給大家帶來幫助哦!
s("content_relate");【心律失常護理的方法】相關文章:
1.
心律失常者日常護理方法
2.心律失常患者的日常護理方法
3.心律失常需要如何護理
4.日常心律失常要如何護理
5.護理學基礎知識:心律失常知識總結
6.牙齒護理的方法
7.丙肝護理的方法
8.褥瘡的護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