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房地產會計基礎知識題庫 房地產會計基礎知識考試題庫篇一
會計職業基礎知識點總結
推薦度:
會計核算基礎知識點總結
推薦度:
會計學基礎知識點總結
推薦度:
知識產權基礎知識培訓心得
推薦度:
五線譜音程基礎知識
推薦度:
相關推薦
隨著近年來的“房產熱”推動著各行各業的飛速發展,其涉及領域廣產生的巨大的賬務如何處理,這時“房地產行業會計”就應運而生了。下面由店鋪為你分享房地產企業會計基礎知識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復式:區別于躍層,受躍層啟發,經濟型躍層結構(上下不一樣高);
錯層:戶內樓板面高度不一樣,錯開出有樓梯連接,但未分成兩層,適合大面積住宅;
進深:一幢建筑物(房子)從前墻皮到后墻皮的距離(長度);
開間:住宅的寬度,一間房屋內一面墻皮到另一面墻皮的長度(3m~3.9m較舒適);
層高:房屋一層的高度,指下層樓板面到上層樓板面的高度(2.9m);
靜高:一間房屋內樓板面與屋頂的高度(2.7m);
戶型:根據家庭人口組成情況和國家規定的居住面積定額所確定的`每戶居室;
建筑系數:“建筑占地系數”的簡稱,指建筑用地范圍內所有建筑物占地的面積與用地總面積之比,以百分率計。用以說明建筑物分布的疏密程度、衛生條件及土地利用率。合理的建筑系數應在節約用地的原則下,盡可能滿足建筑物的通風、采光和防火、防爆等方面的空間要求,并保證足夠的道路、綠化和戶外活動場地。
三通一平:通常指施工現場達到:路通、電通、水通,土地平整。
七通一平:大的開發區域需要的施工現場要求:路通、上水通、雨污水通、電力通、通訊通、熱力通、煤氣通,場地平整。
按揭:是指按揭人將房產產權轉讓按揭,受益人做為還款保證按揭人在換清貸款后,受益人立即將所涉及的房屋產權轉讓按揭人,過程中按揭人享有使用權。
按揭所用材料:
1、 身份證復印件;
2、 戶口本復印件;
3、 結婚證復印件;
4、 學歷證復印件;
5、 收入證明;
6、 購房合同復印件;
7、 營業執照復印件;
8、 三個月的連續稅單;
9、 固定資產的發票;
10、 借款申請表。
契稅:指房屋所有權發布轉移時,就當事人所定契約按房價一定比例向新的房屋產權人所征收的一次性稅費。它是針對房地產產權變動的專門稅種,也是購房過程中購房所承受的較大稅額的一次稅費,約為房價的1.5%
建筑面積:建筑物各層面積總和,每層建筑面積按建筑物勒角以上截面計算,包括使用、輔助面積和結構面積
公攤面積:
1、 公共門廳、過道、電梯井、樓梯間、垃圾道、變電室、設備房等為整座樓服務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積;
2、 各單元與樓宇公共建筑空間之間的分隔以及外墻墻體水平投影面積的50%
商品房銷售面積 = 套內建筑面積 + 分攤公用面積
套內建筑面積 = 套內使用面積 + 套內墻體面積 + 陽臺建筑面積
使用面積:建筑物各層平面中直接為生產生活使用的凈面積的總和。
使用面積系數:用百分率表示,等于總套內使用面積之和除以總建筑面積。
輔助面積:建筑物各層平面樓梯、走道、所占凈面積的總和。
結構建筑面積:建筑物各層中,外墻、內墻、垃圾道、通風道、煙囪(均為投影面積)等所占面積的總和。
使用率:使用面積與建筑面積之比,用百分數表示。板樓:80%;塔樓75%;寫字樓70%;商場65%。使用率與人流量密切相關,人流量大的地方,使用率低。
實用率:套內建筑面積和住宅面積之比。
商品房銷售面積 = 套內使用面積 + 分攤的功用建筑面積
套內建筑面積 = 套內使用面積 + 套內墻體面積 + 陽臺面積
套內墻體面積:公用墻為水平投影面積一半計入非公用墻為水平投影面積計入套內使用面積為室內各居室面積,如壁櫥等,以及不包含在結構面積中的煙囪、通風道、管道井。
公攤的公用建筑面積 = 套內面積 × 公用建筑面積分攤系數
公用建筑面積分攤系數 = 公用建筑面積 ÷ 套內建筑面積總和
公用建筑面積 = 整棟樓的建筑面積 – 套內建筑面積 – 不應分攤的建筑面積
容積率:總建筑面積與所用建筑用地面積(總占地面積)之比。
建筑覆蓋率:又稱“建筑密度”,是指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積與規劃用地之比。
綠化率:指規劃建設用地范圍內的綠地面積與規劃建設用地面積之比。
綠地率:指規劃建設用地范圍內的綠蔭面積(包括綠地面積)與規劃用地面積之比。
第一章 總論
1、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反映和監督一個單位經濟活動的一種經濟管理工作。
2、會計按報告對象不同,分為財(國家)務會計(側重于外部、過去信息)與管理會計(側重于內部、未來信息)
3、會計的基本職能包括核算(基礎)和監督(質保)會計還有預測經濟前景、參于經濟決策、評價經營業績的職能。
4、會計的對象是價值運動或資金運動(投入—運用—退出<償債、交稅、分配利潤>)
5、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是會計主體(空間范圍,法人可以作為會計主體,但會計主體不一定是法人)、持續經營(核算基礎)、會計分期、貨幣計量(必要手段)
6、會計要素是對會計對象的具體化、基本分類,分為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六大會計要素。
7、會計等式是設置賬戶、進行復式記賬和編制會計報表的理論依據。
資產=權益(金額不變:資產一增一減、權益一增一減金額變華:資產權益同增、資產權益同減)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第一等式也是基本等式,靜態要素,反映財務狀況,編制資產負債表依據)
收入-費用=利潤(第二等式,動態要素,反映經營成果,編制利潤債表(損益表)依據)
取得收入表現為資產增加或負債減少發生費用表現為資產減少或負債增加。
第二章 會計核算內容與要求
1、款項和有價證券是流動性最強的資產。款項主要包括現金、銀行存款、銀行匯票存款、銀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證保證金存款、備用金等;有價證券是指國庫券、股票、企業債券等。
2、收入是指日常活動中所形成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支出是指企業所實際發生的各項開支和損失,費用是指日常活動所發生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出。成本是指企業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而發生的各種耗費,是按一定的產品或勞務對象所歸集的費用,是對象化了的費用。收入、支出、費用、成本是判斷經營成果及盈虧狀況的主要依據。
3、財務成果的計算和處理一般包括:利潤的計算、所得稅的計算和交納、利潤分配或虧損彌補
4、 會計記錄的文字應當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區,會計記錄可以同時使用當地通用的一種民族文字。
s("content_relate");【房地產會計基礎知識】相關文章:
會計的基礎知識
01-27
會計基礎知識
02-27
會計 基礎知識
02-17
會計基礎知識:預算會計
02-17
會計基礎知識預算會計的介紹
01-25
會計基礎知識之會計循環
03-13
會計審計基礎知識
02-16
會計基礎知識教程
02-25
會從會計基礎知識
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