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讀后感絕不是對原文的抄錄或簡單地復述,不能脫離原文任意發揮,應以寫“體會”為主。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讀后感優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讀后感的作文600字初二 讀后感的作文600字西游記篇一
大作家朱自清曾在《匆匆》里說:“我赤裸裸來到這世界,轉眼間也將赤裸裸回去罷?”難道說,朱自清真的什么痕跡也沒給世界留下嗎?
不是這樣的。
朱自清在二十多歲時,就已有極高的文學成就,是現代散文家、詩人、學者與民主戰士,留下的佳作更是數不勝數。他平時的生活也一定是十分匆忙的,才會有今天的成就。可就是這樣,朱自清卻認為虛度了光陰,連朱自清先生都這樣,我們又有什么道理不珍惜時間呢?
在寒假里,我自認為每天都安排了許多的任務,把日子填得鼓鼓囊囊的。自認為已經充分利用好每一分鐘。可是,當我現在回想起當時的經歷,才發現自己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在寒假的前期,由于覺得一個寒假有的是時間,在預習下學期的語文時,便不緊不慢,時不時還東張西望、磨磨蹭蹭的。這樣一來,做作業的效率又怎么會快呢?平均要二三個小時才能預習完一篇課文。到了快要開學的時候,我加快了速度,結果僅僅用了一小時就可完成,比之前節省了整整幾個小時啊!這么多時間可以用來多做多少事!而預習,也只是寒假生活中的一小部份,其他的事情,也因此是“管中窺豹,可見一斑。”這些事情中所節省時間的作用,也是不言而喻。
我們現在是一生中最美好的時期,如同一朵盛開的花朵,我們一定要在這段時間里,好好學習,讓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不要等老了,才做“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者。
讀后感的作文600字初二 讀后感的作文600字西游記篇二
暑假 里,我讀了幾本書,其中有一本是《生命 的故事》。
這本書是維吉尼亞·李·伯頓創作的,她是美國作家、兒童書籍繪圖畫家,她在這本書上花費了八年心血。這本書的出版產生了很大的反響,被人們稱為“華彩麗章的生命詩篇”。
這本書以五幕劇的形式,講述了地球上生命進化發展的故事。打開書頁,一幅幅生動畫面的呈現,一段段優美文字的解說,幫我們穿越時空,走過了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全新世,走進了延續到今天的全新世,幫我們去感知在那些時代里的各種鮮活的生命。從一個個大時代的演變,到人類出現的幾代人的經歷,再到人們經歷的季節的轉換、月日的更替、時日的變化,使我們有一種身在其中的感覺,感受到“我”、“我們”的存在。“春天的……草在變綠,溫柔的小雨催開早春的花朵。……羊兒們歡快地啃著新鮮的嫩草。……小溪邊,青蛙們在唱歌,唱著春天的歌。”生命的鮮活,美好的生命舞臺,無處不在、無時不存。
一路走來,給我感觸最深的是:生命不管是堅強 ,還是脆弱,世界萬物的生命都有存在的理由。只要是生命,都應該視為可貴,得到尊重!同時,我也理解了什么叫“適者生存”的道理。三葉蟲、恐龍等物種的滅絕,雖然因素很多,但最主要的應該是環境的改變 、生物鏈的斷絕。
這使我聯想到我們人類。我們人類在現在看來好像是無比的強勢,對動物能大開殺戒,對植被能濫采濫伐,而這不就是在破壞生物鏈嗎?這不就是在蔑視生命嗎?這樣下去,到頭來也將毀滅我們人類自己!
“生命的故事像一出永不謝幕的戲劇,常變,常新,永遠令人欣悅和驚奇。”我想,我們應該適應不斷變化的自然 環境,注意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生態,讓我們人類扮演主角,在常變中能夠常新,永不謝幕!
讀后感的作文600字初二 讀后感的作文600字西游記篇三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讀了一本書,書名是《活了一百萬次的貓》。這本書的封面有一只虎斑貓,瞪著雙眼無所畏懼的看著你,真嚇人!我開始對這只“死去活來”的貓更感興趣了。但我和媽媽讀完了之后,心里卻有著淡淡的酸楚,對生命與死亡,愛與被愛有了新的了解。
故事的主角是只虎斑貓,一只漂亮的貓。它活了100萬次,也死了100萬次,有100萬個寵愛他的主人,有100萬個人在它死時哭泣 …… 但貓一點兒也不愛他的那些所謂主人,最后卻與一只孤單,美麗又高傲的白貓生活了一次,最后他再也沒有活過來 ……
他的第一個主人是國王,他愛打仗,打仗時他把貓帶在身邊,而一天,貓被一支箭射死了,國王哭了。還有一個主人是小偷,他用貓去吸引狗的注意,再去偷東西,而一天,貓被狗咬死了,小偷哭了。它還有很多很多主人:水手,魔術師,小女孩,老太婆 … 貓卻已經不在乎死不死了。因為,它不愛他們,他們對它的愛也是專橫的,自私的。貓只是別人的工具,別人的傀儡,是別人的貓。雖然,他有一百萬次的生命,一百萬次不同的人生,但是,他并不快樂。直到它變成了一只野貓,一只屬于自己的貓,所有的母貓都想成為他的新娘,送來了各種小禮物,可貓不喜歡它們,它只愛它自己 … 直到他愛上了一只白貓,與她有了很多小貓,一起生活,這時,它才珍惜生命,珍愛生活。后來,白貓死了,貓從早上哭到中午,
又從中午哭到晚上,后來,它也死了,再也沒有活過來。
最后,貓不見了,只留下一幅淡淡的風景畫 ……
合上書本,媽媽問我“你讀懂了嗎?”我答道“貓沒有自由,再渾渾噩噩地活100萬次又有什么意思呢?前100萬個主人愛它,但是卻限制了它的自由,貓不懂得什么是愛,也不懂得怎么愛別人,而當他與白貓生活時,它才真正的活了 …… ”媽媽點點頭,嘆息道:“是的,要懂得愛,生活才會有意義。”
讀后感的作文600字初二 讀后感的作文600字西游記篇四
今天,我讀了羅曼·羅蘭的作品——《名人傳》中的一部《貝多芬傳》。讀完此書,我的心靈受到了強烈震撼。
《貝多芬傳》主要寫了貝多芬——這位我們看上去外表風光的偉大音樂家,他身后的堅辛歷程。
我國先哲孟子說:“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這句話在貝多芬身上最能體現出來;貝多芬不僅身材矮小,容貌丑陋,而且一直患病。可是這位自尊心極強的音樂家仍然相信,“誰也無法戰勝我,我要死死扼住命運的喉嚨。”
我的眼眶濕潤了。最讓我感動的是他創作樂曲的精神。貝多芬在外租房,他不愿把鋼琴腿支起來,而是直接坐在地了彈,有時到作曲高潮時,他便接一盆盆涼水倒在頭上,使它冷靜。甚至有時廢寢忘食地譜曲。我對貝多芬——這樣幾乎成為“音癡”的偉大人物不多見,但他那樣熱衷于譜寫曲子的精神卻值得我們學習。
下來我想說說貝多芬的悲慘命運。路德維希·凡·貝多芬于1770年12月16日生于德國波恩的一所破舊閣樓上,他父親讓他從4歲練大風琴、鋼琴等樂器。
貝多芬十分有天賦,12歲成為大風琴手,但他不知道,命運的魔掌已伸向了他。在他創作曲子的“高峰期”時,他耳朵逐漸聽不見了。
耳聾對于平常人來說,只是失去了一部分世界,但對音樂家來說,那就是失去了整個世界。但貝多芬憑著他自己對音樂的感覺,憑著超凡的毅力,憑著奮斗精神,他成功了!他雖然一生充滿了很多苦難,但他卻把苦難鑄造成了一支支歡快的樂曲,奉獻給了世人。
同學們,我相信“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我們會譜寫出美妙的人生曲。
讀后感的作文600字初二 讀后感的作文600字西游記篇五
其實早已聽說過《小王子》,但嫌它太幼稚,于是就不愿意把它捧起來讀。所以,第一次讀它,已經上初中了。
我們只是一群整天穿著肥大校服晃悠的假裝成熟的中學生,經歷的一切,都是符合邏輯的,所以,學習對我們來說并不那么重要。
《小王子》的確也是一本無趣的書,只是一個絲毫沒有涉及浪漫的童話故事,只是一個小王子擁有自己的星球,兩座活火山,一座死火山,小王子認識了一只狐貍,小王子馴養了狐貍。
我能記住的也只有這么多了,那些索然無味的故事我也是在不想記太多。
我把時間用在更多“有意義”的事上:和朋友們逛街,唱歌;在學校草坪上睡覺,捉一種紅色的甲殼蟲······我為這些事樂此不疲。
可是一個人靜下來,這樣的日子真的很無聊。我會想起小王子,想起小王子的玫瑰,小王子的狐貍。
我在一次考試失利后去找小學老師訴苦:“初中真的很悶啊!可身邊的人好像都很忙,只有我不知道我要干什么!”“找一個目標,并為之奮斗,不好嗎?”
找一個目標,并為之奮斗。。。。。。
我們畢竟還是孩子,等我們長大以后,這個世界的游戲規則是不是就改變了呢?也許,生命不是為了有趣,是為了要讓自己做點什么,并讓它成功。
就像小王子,有小王子的星球,有小王子的玫瑰,有小王子的那只守望愛與自由的狐貍。
而我們,有我們的理想,有我們的追求。
讀懂小王子,讀懂人生,就是找一個目標,并為之奮斗。
后記:“我們肉眼看到的星辰,也許在億萬年前已爆裂死亡,此刻小王子們的光芒到達我的瞳孔,是最神秘的意外。”———《小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