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東北秧歌的簡介篇一
東北秧歌給人一種歡樂、熱烈、放松豪放的感覺。小編整理了東北秧歌的風格介紹,歡迎欣賞與借鑒。
今天的東北秧歌形式詼諧,風格獨特,廣袤的黑土地賦予它純樸而豪放的靈性和風情,融潑辣、幽默、文靜、穩重于一體,將東北人民熱情質樸、剛并濟的性格特征揮灑的淋漓盡致。穩中浪、浪中梗、梗中翹,踩在板上,扭在腰上,是東北秧歌的最大特點。同時,花樣繁多的“手中花”,節奏明快富有彈性的鼓點,哏、俏、幽、穩、美的韻律,都是東北秧歌的風格特征.。
始終保持前傾,出腳時,踢抬有力,收回時,落地快而扎實,使膝部規律性的頓性和手絹花翻轉時的爽利結合起來,形成了東北秧歌特殊的體態律動,即人們稱之的“眼勁”,這種“眼勁”與本地人民剛強不屈的性格相吻合。如王曉燕跳的《大姑娘美》通過她的那雙會說話的眼睛,一顰一笑,嗔怪嬌狀,再加上爽朗的舞蹈動作,將一個潑辣、任性又對愛情充滿執著的東北gu娘的哏、俏、幽、穩、美的風格表現的淋漓盡致。
高蹺,不僅是形成舞蹈體態特征的原因,同時也是形成秧歌律動的根本原因。秧歌的基本動律表現在“走相”、“穩相”、“鼓相”及手絹花等主要動作元素中。
(1)“走相”里的走場步,是一種流動步伐,該步伐不同于中國古典舞的圓場步,特點在于其動作膝步松弛、腳腕略勾、后踢、落地同時膝部略加控制,形成帶有“襯勁兒”的一步一頓的動感特點;步伐可以收得很小,也可以放得很大,甚至跑起來,舞蹈表演中在這種步態中變換各種路線,兩者的結合,體現出一種灑脫、流動的`美感。“走相”里還有矮子步、前踢步等,表現的則是風趣、幽默、滑稽、詼諧的情調,給人以哏、俏等美的慰藉。
(2)“穩相”在秧歌中稱為靜態性動作,這類動作穩而俏,有著把外在動作瞬間轉化為內在節奏的動感,給人以既穩重又俏浪的美感。常見的舞蹈動作有:單扶肘、胸前立掌、雙扣手等。
(3)“鼓相”是表達人物思想的重要手段,不同性格人物運用不同的叫鼓。鼓相動作多由叫鼓、連鼓、翻身、鼓相組成,是一個綜合體。叫鼓有“一鼓”、“二鼓”、“五鼓”、“十二鼓”,其中“五鼓”最具動作的典型性。
(4)“手絹花“動作有挽花、片花、胸花、纏花、蹺花、抖花、甩花、分合花等幾十種,還有上旋花、頂花、立花、立旋花、甩旋花、回旋花等高難度舞蹈手絹花技巧。如榮獲首屆中國舞蹈《荷花獎》特別獎的群舞《絹花》,紅、黃、藍、綠色的手絹花,如真如幻,似花似蝶,若火若云,在舞者全身上下、左右前后、頭頂、肩側、肘旁、膝下、懷中、腰際、背脊、面龐到處閃耀開放,使整個舞臺呈現出翻飛流逸的景象。尤其是那舞者向外拋出一丈多遠后如魔術般又回到演員手里的回旋花,更是妙不可言。如在吉林省第一屆藝術節吉林市女中的學生表演的舞蹈《下雪了》,演員身穿天藍色的服裝頭戴白色的圍巾,手上是白色的手絹,在《下雪了》的舞蹈音樂中,16名女孩轉動手中的手絹,運用東北秧歌中手絹花的技巧“旋花、頂花、立花、立旋花”加上隊形的變化,背景是我們吉林市的江邊的雪柳,滿臺是白色的手絹在飛,好似雪花在漫天飛舞,象一幅畫展現在我們眼前,真是寒江雪柳,玉樹瓊花。好一片北國風光,真是太美了。
s("content_relate");【東北秧歌的風格介紹】相關文章:
1.
東北秧歌的風格特點
2.東北秧歌舞蹈表演風格
3.東北秧歌的基本動律和風格特點
4.東北秧歌的知識介紹
5.如何學好東北秧歌組合
6.東北秧歌怎么學習
7.東北秧歌的表演形式介紹
8.東北秧歌基礎入門知識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