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提問的方式 小學語文課堂提問語篇一
開展基層僑聯工作的幾點思考
推薦度:
中小學課堂提質增效的思考
推薦度:
低年級語文研修心得
推薦度:
有效課堂心得體會
推薦度:
小學語文智慧課堂培訓心得
推薦度:
相關推薦
課堂提問是一種教學藝術,是教師最重要的基本功和教育素養,是完成教學任務的重要手段。問什么?如何問?這里頗有一些學問和藝術。然而,提問并非總是有效的,要想探究有效的課堂提問,那么首先應該明白什么是有效課堂提問。
所謂有效課堂提問,是指教師在精心預設問題的基礎上,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在教學中生成適當的問題,并且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和參與對話,從而全面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并對提問及時進行反思與實踐的過程。
巴西著名的教育學者弗萊雷說過:“沒有了對話,就沒有了交流;沒有了交流,也就沒有了真正的教育。”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學生來到學校里,不僅是為了取得知識的行囊,更主要的是為了變得更聰明。”只有在具有創造性和批判性的對話式教學中才能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而提問又是教學對話的關鍵。在教學中,教師精心設計課堂提問,創造問題情景,以問題為中心組織教學非常重要。它是激發學生積極思考、獨立探究、自行發現、掌握知識、培養學習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教師輸出信息并獲得反饋信息的重要途徑;是溝通師生思想認識的主要渠道。它對教師駕馭課堂,調動學生積極性,優化課堂教學,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是一位從事小學語文低年級教學近二十年的一線老師,如何設計低年級語文課堂有效提問呢?以下是我的幾點思考:
1、 課堂有效提問來自于課前精心設計和課堂生成
有效提問是教師在根據學生年齡特點、認知水平、以及對教材的理解和確定的教學目標、方法而精心設計的。
如,我在教學第3冊《英英學古詩》時,這首詩《靜夜思》孩子們耳熟能詳,背誦、理解對學生來說都能輕松完成,所以,學生初讀課題后,我就引導學生提出如下問題:英英是誰?英英學的是什么古詩?她是怎樣學的?自由讀課文,讓學生邊讀邊想:英英和奶奶三次對話的內容分別是什么?自己說說古詩的意思。孩子們在感情朗讀、分角色朗讀和討論中,就完成了學習任務。
學生在課堂的積極有效的學習中,邊讀邊想時提出的問題;或者是在師生互動學習討論中,生成的問題,老師要善于抓住這些課堂生成的問題,變為課堂的有效提問。教師設計和課堂生成的這些有效提問,往往會一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撥動他們思維的琴弦,激活學生的思維。
如,我在教小學語文第四冊第八單元的單元練習“說說寫寫——未來的交通工具”時,課前設計問題:你希望未來的交通工具是什么樣的?他們有哪些妙用?學生帶著問題去思考,去看課本插圖,大腦是處于積極的思維狀態,不斷思考著,表達著自己的觀點。有人回答,有人補充,積極參與,進入角色,有人情不自禁地小聲說:“除了書上有的,我還想讓未來汽車更先進、更環保。”我馬上抓住這個有價值的問題拋給同學們,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那個小聲說的學生這時挺高興地和其他學生踴躍發言,這個未來的汽車還可以在天上飛,在水里游,無需人們駕駛,想去哪就去哪。課堂上,二年級的學生天真,求知欲強,師問,生答,生問,生答,質疑,問難,回答,補充,由于我課前設計有效的問題,又能機智地抓住課堂生成的有效問題,不但圓滿地完成了學習任務,而且還提高了孩子們的積極性,下課后孩子們又是寫又是畫,樂此不彼,這個過程是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過程,更是學生自主發展的過程。
2、課堂有效提問來自換位思考
實際教學中有些問題對學生來說是“非自主的”,但那是教師在備課時沒有進行角色換位,仍然以教師這一成人的感受去設計問題而造成的。備課時,教師應努力使自己成為學生的化身,站在學生的角色地位上,用學生的價值觀念和思維方法去洞察學生的學習心理,理解他們的情感、愿望,設計出最有效的問題,讓學生的思維在碰撞中迸射出智慧的火花。
如,我在教學語文第3冊《有趣的發現》時,就注意了換位思考,考慮到本文所講述的內容與學生的現實生活相去甚遠,孩子們很多都不認識達爾文,更不懂得“適者生存”的道理,所以要讓學生充分的感知、感受、感悟到其中的“趣”,充分借助的“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我提出的問題是達爾文是誰?達爾文發現了什么?達爾文是怎么做的?讓學生想象自己正處于現場,與達爾文一起觀察事物,由此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收到了不錯的效果。
3、課堂有效提問來自巧設懸念
根據文本,學習的目標,把握的脈絡,巧設懸念,展開學習的思路,一下把學生的思路集中在本課的`學習任務上。如,我在教學語文第四冊《蝸牛的獎杯》時,課一開始我先讓孩子們猜謎語激起學生學習興趣:名字叫做牛,不會拉犁頭,說它力氣小,背著重殼走。孩子們一下子就興奮了,有了進一步學習的興趣,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接著我又設下懸念:“很久很久以前的蝸牛啊,可不是現在的樣子,那它是什么樣子呢?它有什么本領呢?它怎么變成現在的樣子了?”在隨后的圖文結合中,在合作探究的學習中,緊緊圍繞著者課開始的懸念,深深地體會到蝸牛真的很棒,它的飛行本領非常大,因為它驕傲自滿變成了再也飛不起來的蝸牛。在整個課堂上學生學習和探究的興趣都特別濃厚,圍繞著老師巧設的懸念,展開學習,理解課文內容,突破教學的重難點。
4、課堂有效提問來自層層剝筍
教師可根據課文的主要內容,像層層剝筍一樣巧設探究性問題,激發和維持學生主動探究學習的興趣,隨著老師積極思考,理解課文內容,完成學習任務。如,我在教學第三冊語文《小鷹學飛》時,問:小鷹飛起來了,飛到了什么地方?學生回答:飛到了大樹的上面,飛到了大山的上面,飛到了更高的地方。問: 鷹媽媽的話你明白了什么?接下來小鷹會怎么做?課文里的話“現在……我總算……會飛了吧?”省略號是什么意思?小鷹在老鷹的鼓勵下,飛得一次比一次高,當它看到還有幾只鷹在白云上面盤旋時,心里會怎樣想?教師設計的這種層層剝筍的問題時,要緊扣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提問突出知識的重難點,要有層次和前后銜接,相互呼應。讓學生展開合理想象,借此進一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從中悟出學無止境的道理,收到了非常好的學習效果。
5、 課堂有效提問來自拓展想像
學完課文,教師朝深處拓展,讓學生展開想象,激起學生深入學習的的趣味,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如,我在教學第二冊《螞蟻和蟈蟈》一課時,在課尾,我問孩子們:看看這幾只又冷又餓,快要不行的蟈蟈,它們十分需要別人的幫助,你想幫他做些什么?想對它說些什么呢?一個學生說,我幫它們做個暖和的小窩。一個學生說,我要找吃的給他們。一個學生說,我想對蟈蟈說,不要在懶惰了,要向螞蟻學習,要勤勞,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師:這些得到幫助的蟈蟈幸運地活了下來,時間過得很快,轉眼第二年夏天到了,他們會干些什么呢?課后請你把他畫出來,送給你的伙伴,或者你就新編一個《螞蟻和蟈蟈》的故事,講給你的好朋友聽,好么?這樣既培養了學生想像創新的能力,又教育了學生做人要善良、有愛心,愛勞動,只有勤勞才能換來幸福的生活。
6、課堂有效提問要注意:
難度適中,能夠激發起學生的回答熱情,善于引導鼓勵和表揚學生,學生回答錯了后不要隨意批評學生,注意給每一個孩子回答的機會,給與回答問題的學生適當的鼓勵和獎勵,包括精神獎勵和實物獎勵。維護好課堂秩序,不要讓學生大聲喧嘩。對于觀點不同的學生不要讓其發生互相攻擊的事情,要讓其友好的回答和辯論。注意引導學生怎么樣回答,給出適當的提示和回答方向。
總之,“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這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也是有效課堂提問教學所追求的目標,有效課堂提問教學已成為新課程改革理念下語文課堂的殷切呼喚。低年級語文課堂的有效提問是激發學生積極思維的動力,是開啟學生智慧之門的鑰匙,是信息輸出與反饋的橋梁,是溝通師生思想認識、產生情感共鳴的紐帶,是一項以過程為中心的教學策略。為此,我們在設計教學提問時必須根據班級學生的實際來設計問題,必須對教材有深入地研究,必須要根據課前的準備和課堂生成的問題等變化,而靈活地變化,才能在課堂實踐中讓課堂提問的有效性表現得淋漓盡致,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s("content_relate");【小學語文低年級有效課堂提問的幾點思考】相關文章:
低年級語文課堂教學中朗讀指導的有效性研究總結范文
06-20
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總結05-21
小學低年級語文教研總結07-28
小學低年級英語單詞教學的有效策略詳解12-03
小學語文《觀潮》課堂教案12-12
低年級語文的教學總結10-19
小學語文《觀潮》優秀課堂教案12-11
音樂有效課堂教學總結11-20
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總結與思考06-20
低年級語文教學總結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