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計劃前,要分析研究工作現狀,充分了解下一步工作是在什么基礎上進行的,是依據什么來制定這個計劃的。寫計劃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計劃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初中一年級美術教學計劃篇一
1、《傳遞我們的心聲——宋體字》是初中七年級(上)美術人教版的第三單元。
2、課時:1課時。
3.美術字是初中美術設計應用課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宋體美術字的教學是以追求文字的美感為目的,以提高學生對文字的審美能力和掌握書寫的技巧為目標。
4、宋體美術字在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在學生能夠辨認宋體字的基礎上尋找身邊圖書資料上的宋體字,可以讓學生對宋體字產生親切感,也可以自然而然地引入新課。
1.知識與技能:
(1)通過學習,讓學生了解美術字的基本知識。
(2)通過學習,讓學生認識宋體字的基本特征和實用價值。
(3)通過學習,使學生初步學會寫宋體字。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欣賞對比,分析黑體字和宋體字的特點與區別。
(2)掌握宋體字的結構特征、筆畫特點和書寫方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對宋體字的學習,感受漢字的結構美和筆畫美,提高對漢字的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
宋體字的結構特征和筆畫特征
教學難點:
用正確的方法書寫宋體字
1、學生是初中一年級的學生,思維活躍,課堂上喜歡表現自己,對美術學習有濃厚的興趣。
2、學生具備一定的觀察能力和表現能力,有較強的形象思維能力、探究能力和創新意識。
3、在小學美術課上接觸過變體美術字,在生活中也見到過不少美術字,這些都為本節課的教學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條件。
4、學生要認識宋體字較容易,但要寫好宋體字有一定的難度,特別是在結構處理及筆畫特點的書寫。
1、直觀演示法:借助多媒體課件的演示及老師的準確演示,可以讓學生直觀的了解書寫過程中的技巧,讓學生有了參考的依據,在驚嘆贊美老師演示技法的過程中,自己有了操作的興趣和信心。
2、講授法:通過老師講授使學生明確本節課的教學任務及重難點,更快掌握基本知識和技能。
3、學生自主探究:給學生創設大量動手實踐的機會,通過引導學生自主進行探究,并在探究的過程中進行小組交流討論,給予學生充分的學習自主性和創造發揮的空間。
4、評價法:自評、互評、點評,同學間相互評價和老師的指導與肯定,可以增加學生的成就感,可以讓學生的作品更成熟,更完美。
1、人教版新課標教材《美術》七年級上冊
2、多媒體教室
3、教師準備:學習宋體字的多媒體課件。
4、學生準備:繪畫本、鉛筆、橡皮、尺子、顏料
1、興趣導入。
不久前有則新聞說韓國要把漢語作為它們的中小學教材,而且聯合國也把漢語作為官方語言,這說明漢字在國際社會有著重要地位及無限的魅力。作為中國人你們對自己的文字了解多少呢?請同學們看一看這些字,你們認識它嗎?這是什么字?(興趣導入,激發動機)
①、演示搜集的美術字。學生回答。
教師小結:這些字叫美術字。美術字也叫圖案字,是一種經過裝飾、加工的文字。它的特點是:醒目、美觀、規格化。規格化指對字體和字的大小有著統一的規定和要求。是一種有效的宣傳工具。常用于廣告宣傳用語、店鋪的招牌、商品的名字、書籍的封面、印刷品、報紙等。
②、請同學們觀察這些字辨別一下它們的字體一樣嗎?認識它們是什么字體嗎?教師小結:黑體字、宋體字、變體字。
揭示課題:傳遞我們的心聲-----宋體字
2、講授新課:
(一)出示本節課要學的內容:
①、了解什么是宋體字。
②、認識宋體字的字形特征和筆畫特點。
③、認識漢字的間架結構。
④、學會寫宋體字。
(二)簡要介紹宋體字。(了解宋體字的來源、字形特征及基本筆畫的特點。)
①、什么是宋體字?
宋體字源于宋代,在明代確立。是起源于宋代雕版印刷時通行的一種印刷字體。創始人據說是南宋秦檜,人們惡其行,對于他創造的字遂不以其姓氏命名而稱“宋體字”。提起秦檜,人們自然想到一個奴顏婢膝、殘害忠良的奸臣。秦檜博學多才,在書法上很有造詣。他綜合前人之長,自成一家,創立了一種用于印刷的字體。按一般的習慣,應該叫秦體字才對。可是由于他人品太差,在抗金斗爭中,是投降派的代表人物,曾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了民族英雄岳飛父子,成為千古罪人,所以人們痛恨他,雖然應用他創立的字體,可是卻把字體命名為宋體。今天的報紙正文大部分都是宋體字。
②、宋體字的特點:(出示范字,師生共同討論、分析。)
(1)字體特點:橫平豎直、橫細豎粗、起落筆有棱角、俊俏秀氣。
(2)筆畫的特點。點入水滴撇似刀,橫窄豎寬捺如掃,左鉤右鉤鵝進食,橫到盡時有三角。
(3)游戲:練眼力。(在眾多字體的'范字中找出哪些是宋體字,鞏固知識)
(4)動手找一找:在美術課本封面上找出哪些地方用到了宋體字。
③、漢字的間架結構。
寫好字的關鍵在于結構、比例正確,其次要注意筆劃粗細的調整(如少筆劃粗、多筆劃細等)及均勻、穩定等問題。
演示范字。師生共同分析字形結構。
教師小結字體結構設計的幾個基本原則。
字形勻稱,大小統一。
上緊下松,上大下小。
有爭有讓,適當穿插。
筆畫統一,主次分明。
④、宋體字的書寫步驟。(ppt演示,給予學生形象直觀的感受)
以“永”字為例,演示書寫步驟。
(1)、打格:要求學生在紙上打兩個邊長為10厘米的“田”字格。
注意:字與字之間要有字距,行與行之間要有行距。
(2)、骨架:有單線條畫出字的骨架。
注意:“頂天立地,左右碰壁。”
(3)、勾邊:在骨架上用宋體字的筆畫勾邊。
教師在勾邊時,可以讓學生先說一說某一筆畫應該怎么勾,讓學生參與其中,師生共同完成,形成良性互動。
(4)、填色:可以填成單色也可用其他方法填色。
3、動手做一做。(學生練習,鞏固知識)
在美術紙上打好的方格內用宋體字寫出自己的名字。
學生完成作業,教師巡回指導。
學生展開自評、互評。優秀的作業可以拿到展臺上展示。
4、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同學們要能認識宋體字的字體特征、筆畫特點及書寫。并能把今天所學的知識應用到日常生活中。
5、作業:
①、用宋體字寫出自己的名字。
②、找一找現有教科書封面上的宋體字。
初中一年級美術教學計劃篇二
二課時
初中一年級學生
1.學習美術字知識,漢字的結構,筆畫與書寫方法。
2.學習變體美術字的變化方法,并進行書寫練習。
1.重點:美術字的筆畫特點和書寫的五個步驟。
2.難點:美術字的結構。
(一)組織教學:
(1)檢查學生的學習用品
(2)講述上一課的作業情況
(二)內容展開的線索:
(1)切入課題:同學們從小學一年級一直到初中一年級。對于漢字,可以說已經掌握的不錯了,個別同學還能寫一手漂亮的鋼筆字。甚至能寫漂亮的粉筆字而在班級出黑板報時大顯身手。但這些黑板報的標題,卻不盡如人意。這原因何在呢?(組織學生討論二到三分鐘)(總結)。主要是你們還沒有掌握這種技巧,我們今天就一起來學習這種技巧──美術字。
(2)什么叫做美術字:
美術字是經過藝術加工的實用字體,字體整齊、醒目、美觀、易認,是開展宣傳、教育不可缺少的工具,如橫幅標語、黑板報、墻報、會場布置、展覽會,以及商品包裝和裝潢,各類廣告、報刊雜志和書籍的裝帖上等都離不開美術字。
(3)美術字體特點(以泳字為例、出示不同字體的范畫)
1.老宋體:端莊大方、筆劃橫細直粗,點上尖下圓,橫劃收筆有頓角,筆劃轉折時頓角明顯。
2.仿宋體:挺直、秀麗,筆劃橫直較細,起筆,收筆都有明顯的頓跡
3.黑體:筆劃方頭方尾,醒目有力。
(4)美術字寫法
1.打格:根據應用場合的需要,確定字的大小和形狀。
一般學生容易忽視打格子,因此,此步驟應強調。
2.布局:美術字的布局首先要了解字體的組織結構和基本筆畫的特點。
漢字的組合結構有單獨結構,如“民”等;有左右結構,如“行”等;有左中右結構,如“做”等;有上下結構,如“春”等;有上中下結構,如“草”等;有里外封閉結構,如“國”等;有里外半封閉結構,如“區”等,還有“品”字形組合的,如“森”等。
布局時應根據每個字的組合結構,劃分各部分的比例。
3.定骨架:用單線劃出字形,用筆要輕,筆跡宜淡。
4.雙勾字形:筆畫要統一,按骨架的位置畫出筆畫。
5.填色:按需選擇顏色,填色一般先畫輪廓,再在中間填色。
3.說明:
(1)美術字與書法的區別:
書法講究的是一氣呵成,疏其排列可根據自己的審美觀念和藝術章法,字形可大小穿插,字距可插密排列。而美術字則更講究筆劃的規范,字形和字距的統一。
(2)美術字的主筆要平穩、結實、次筆要互相穿插,靈活變化,隨機應變,要做到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3)由于人的錯覺,美術字應實邊縮進,虛邊延伸,教師演示(“國”、“人”兩字),一、兩字都寫滿格,二、根據實邊縮進,虛邊延伸的原則來寫,讓學生進行比較。
(4)由于人有上緊下松的視覺習慣,因此美術字也應寫成上緊下松,才會給人視覺心理上有種平衡與穩定感。
在講解此規律前先做實驗,在黑板上畫一方形,讓一學生上來用目測指出中點,再用對角線畫出中點,看其誤差如何,一般說目測中點應比實際中點稍偏上。再以兩個“木”字為例(演示一“木”上緊下松,一“木”筆劃偏下),結合人體的比例,說明上緊下松的重要性。
(5)美術字的重心要穩定,要給人在視覺心理上的平衡,
(6)寫美術字時,還需注意一些特殊的字.
如“曰”與“日”,要有區別,不要讓人分不清到底是“曰”還是“日”。
4.作業設計
臨寫黑體“學習園地”四字
針對學生難以掌握結構,把每個格子打成“田”字形,這樣,學生比較容易掌握結構,此方法是解決難點的根本方法,可以在短時間內寫好美術字,避免學生因寫不好美術字而失去興趣。由于本課內容較多,作業可課后完成。(見圖2)
5.板書設計(略)
6.教具和學生用品:
(1)教師準備范畫若干張,直尺、圖釘。
(2)學生準備畫紙一張,鉛筆、直尺圓規。
1.組織教學:
(1)檢查學生的學習用品
(2)講述上一課的作業情況
2.內容展開的線索:
(1)變體美術字是在宋體字、黑體字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多變化的字體,其變化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幾種:
a、筆畫變化:改變筆畫的粗細求得變化(演示,見圖1);或者改變筆畫的形狀求得變化(見課本圖例“光榮榜”)。筆畫的形狀變化大致有尖、圓、方和曲線等幾中。
b、字形變化:這是改變字體的外形,可以寫成長、扁、圓、梯形、菱形等(演示,見圖3)。
c、結構變化:有意識地將某些筆畫進行夸大、縮小、移位來求得新穎的效果(見課本圖例“簡訊”、“運動會”)。
d、象形:根據某些事物的實際形象來裝飾相對應的字體。(演示,見圖4)
e、立體:利用透視畫出字的三維空間感(見圖5)
(2)變體美術字的作用:
變體美術字更能吸引人,其生動性和趣味性很強,裝飾效果很好,有些美術字本身就是一幅圖案。
3.說明:
(1)變體美術字的變化方法并不是一個死板的公式,而是可以靈活應用的,有些方法可以結合起來,比如一個立體的美術字還可以進行筆畫、字形或結構的變化。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寫好美術字。
(2)在講解變化的方法時,為更能吸引學生的興趣,結合日常生活中的實例,或讓學生自己進行聯想,如冷飲店的“冰”字(見圖4)。
4.作業設計
臨寫“冰”字(圖4),要求自己上色
5.板書設計:(略)
6.教具和學生用品
(1)教師準備范畫若干張、直尺、圖釘
(2)學生準備畫紙一張,鉛筆、直尺、圓規、顏料、畫筆、調色盤、盛水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