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需要好好地對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那么你會寫讀后感嗎?知道讀后感怎么寫才比較好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讀后感精彩范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聊齋志異讀后感200字 聊齋志異讀后感500字篇一
我在這本書中,無比喜愛一個故事——嶗山道士。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古時的一個小縣里有個姓王的書生,他自幼便很仰慕道學,聽說嶗山有很多仙人,就背著書籍,準備去求道。但在求道途中,十分累人,師傅自身的'法術取之不盡,用之不絕??墒?,師傅就是不將法術傳給王生,王生再也忍受不住了,就對師傅求了一個穿墻之術,在回家演練時,卻一頭撞在了家中的墻上。
我在讀了《聊齋志異》后,悟出了一點道理——書中,字里行間無不飽含作者對人生、社會的豐富體驗和深刻智慧。在現實生活中也能取之學習,它還含有一些道理。
就說我喜愛的這篇文章,在我讀后,感受到了:做任何事情都不應該半途而廢。這篇文章就點明了,在開始學習中,師傅說:“要經過一大番拼搏,你才能走上仙道,學會許多仙術,就是不知你能不能吃苦。”王生就沒有下決心,我想:“他如能咬住牙,持之以恒,一定能成為仙人,修成正果?!钡€是沒有堅持,半途而廢了,吃過的苦全部白費了,仙人也不會教給他真正的法術。
在歷史中,半途而廢的人簡直是太多了,他們原本都可以成為一代名人,可是因為某人某事,動搖了自己的心,所以,不能像他們一樣不思進取。
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一定不要像王生那樣,讓我們持之以恒,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聊齋志異讀后感200字 聊齋志異讀后感500字篇二
輕輕合上《聊齋志異》的最后一頁,望著手中的書,我愛不釋手。
這本書的書名很有特色,其中“聊齋”是他書屋的名稱,“志”是記述的意思,“異”是指奇異的故事。連起來解釋,顧名思義,在聊齋這個書屋記述的奇異故事。
這本書的作者是蒲松齡,他是清代文學家,小說家,字留仙,號柳泉。《聊齋志異》是一部具有獨特思想風貌和藝術風貌的文言文短篇小說集。書中有六個最典型,最經典的故事《小倩》、《陸判》、《畫皮》、《小翠》、《阿寶》、《小謝與秋容》,各有不同的特色與風格。
郭沫若評價說:“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木三分?!崩仙嵩u價說:“鬼狐有性格,笑罵成文章?!?/p>
初讀聊齋,本以為是寫了人鬼之間的故事,實則不然,它是通過些鬼、狐一類的故事,側面反映了當時社會的腐敗,這些神狐鬼寐的故事,有的揭露封建官府的黑暗,有的批判科舉制度的弊病,有的表現青年男女沖破封建禮教、爭取婚姻自由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會矛盾,以懲惡揚善為主,表達了人民的愿望。
其中,我最喜歡《紅玉》一篇,馮相如在狐女紅玉的幫助下,同林村美麗的'姑娘衛氏結婚了,不料罷官在家的宋御使依仗權勢,打傷相如打死相如的父親,強走了衛氏女。馮相如到處伸冤,可無人為他申冤。后來一位俠士,為他殺死了仇人,夫妻團聚,重整家業。這篇小說,不僅是暴露社會的黑暗,而且著重表現了人們同惡勢力的抗爭,使惡人受到懲治,善良的受害者受到救助。作家對“人俠”虬髯客,“狐俠”紅玉不不記個人得失助人為樂的品德十分贊頌,而且對豪紳和贓官,則表示了極大的憤怒。
在這里,我又不禁佩服作者的慧眼明珠,佩服他敢于正視現實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