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教案嗎?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10的認識教學設計教案 10的認識教學過程及設計意圖篇一
本節課的重點是掌握10的組成,依據教材的編排意圖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從以下幾個方面設計本節課:
1.聯系學生的認知規律,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課本是知識的載體,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中介物,它對教學起著指導作用。因此,在教材提供的素材基礎上,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擴大教材的范圍,設計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數學活動,如做拍手游戲、找朋友、用展臺進行直觀演示等,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認識10,建立初步的數感。
2.以自主、合作、探索的學習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熱情。
一年級的學生也有一定的數學經驗和知識積累,特別是10的認識這一內容,大多數學生在幼兒園或在家里已接觸過。因此,在教學中,不是讓學生被動模仿、記憶和反復練習,而是創設動手操作的時間、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學習環境,體現知識形成的過程,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如:小組合作擺小棒,用動作或一句話表示出生活中與10有關的奇妙事物,教師朗誦口令、同學們按照老師的口令做等。讓學生們感受數的意義,體會數的作用,建立數感。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生準備 數字卡片 直尺 小棒若干
師:在語文課里,我們學了一首詩叫《一去二三里》,同學們還記得嗎?現在請大家一起背出來。
學生齊背: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師:同學們背得非常流利!這首詩里面隱藏的數字寶寶有哪些是我們學過的?(學生齊聲回答:1、2、3、4、5、6、7、8、9)
師:同學們反應真快!1、2、3、4、5、6、7、8、9已經是我們的老朋友了。那么,這首詩中哪個數我們還沒有學呢?(學生齊聲回答:10)
師:那么,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這個新朋友——10。(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利用一首“數字詩”引入,讓學生在熟悉的詩中很快找到學過的數,教師及時給予肯定并提出新問題,使學生在感受到成就感的同時也明確了本節課的學習任務,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件出示教材59頁主題圖。
1.請同學們認真觀察并思考:圖中有哪些數學信息?數一數圖中每種事物的數量分別是多少。
2.學生根據教師提出的要求數一數。(圖中有10只鴿子;有9個小朋友和1位老師,一共是10人)
3.請同學們在自己身上找一找“10”。(10根手指,10根腳趾)
4.明確數數的方法:我們數物體的個數時,要按一定的順序數,這樣可以避免重復或遺漏。
1.認識數序。
師:0~9已經在直尺上排好了位置,那么你能找到10的位置嗎?(課件出示直尺圖)
預設 生:10排在9的后面。
追問:為什么?
預設 生:因為9再添上1就是10,10比0~9各數都大。
師:在直尺上還能發現哪些數學信息?
生:9的后面是10。和9相鄰的兩個數是8和10。
s("content_relate");【《10的認識》的課堂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圓柱的認識教學設計
2.《認識鐘表》的教學設計
3.角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4.圓的面積課堂教學設計
5.《噸的認識》教學設計12篇
6.8和9的認識教學設計
7.《圓的面積》翻轉課堂教學設計
8.教學設計:認識統計
9.認識乘法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