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國家安全成為社會熱詞。在總體國家安全觀指引下,國家安全教育在全社會普遍得到加強,廣大群眾逐漸樹立起維護國家安全的思想自覺。下面小編在這里為大家精心整理了幾篇觀看《千萬師生同上一堂國家安全教育課》心得體會,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經供參考。
觀看《千萬師生同上一堂國家安全教育課》心得體會一
我看了2022年千萬師生同上一堂國家安全教育課,深有啟示。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保證人民安居樂業,國家安全是頭等大事。今年4月15日是第xx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黨員干部要堅持“國家利益至上”的基本準則,引導公民充分認清國家安全形勢,創新宣傳教育方式,主動維護國家安全環境,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幸福感。
縱觀全局認清形勢,繃緊思想“弦”。一提到國家安全,就會有個別人不以為然,“國家安全?聽著好像離我們有點遙遠。”“這好像和我們關系不大啊。”其實不然,國家安全不僅關乎國家的興亡,還關乎每個公民的切身利益。隨著城市化、信息化的發展,各種新生事物產生,當前的國家安全形勢內涵和外延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豐富,時空領域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寬廣,內外因素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復雜,各類公眾信息尤其是涉及國家安全的重要信息的保護難度日益加大,重視和關注國家安全,比任何時候都顯得更加緊迫。“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要讓全民知道,只有國家安全了,每一個家庭每一個公民才會有真正的安全。要通過加強國家安全教育,讓人民充分認清形勢,時刻繃緊國家安全的思想“弦”。
著眼全域豐富載體,敲響宣傳“鑼”。要扎實開展好“4·15”國家安全宣傳教育活動,讓教育進機關、進學校、進連隊、進工廠、進社區、進農村,進一步提高國家安全宣傳教育的影響力和傳播力,形成全民維護國家安全的濃厚氛圍。要充分運用標語、橫幅、喇叭、電子屏、宣傳單、影視作品等方式,使宣傳直觀形象,入腦入心,引導全民高度關注國家安全、自覺服從和服務于國家安全大局。要特別重視互聯網安全宣傳,要讓全民意識到,當前“網絡空間”已經成為了繼陸、海、空、天四個疆域之后的第五疆域。也許你只是一個學生,在網上回復了一個關于國家安全的問題;也許你只是個普通的攝影愛好者,無意間拍攝到了軍事方面照片上傳到網上;也許你只是一名國企員工,給國外的朋友發了一份工作報告郵件……這些看似普通的信息,極有可能被境內外別有用心的個人或組織盯上并利用,對國家安全帶來巨大隱患,甚至會嚴重損害國家利益。黨員干部要通過各種方式和載體,向全民敲響國家安全的宣傳“鑼”。
發動全民擔當作為,砌好實干“墻”。安全對于國家而言,就像健康對個人一樣,一個人如果平時意識不到健康的重要性,忽視了鍛煉身體,等生病的時候才意識到就晚了。黨員干部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強烈的政治擔當、務實的工作作風,帶頭增強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做有損國家安全的事,敢于同損害國家安全的行為作堅決斗爭。要樹立國家安全“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理念,團結帶領群眾維護國家安全,一旦發現有危害國家安全的可疑行為,每一個公民都要站出來制止,并撥打國家安全部門的“12339”或“110”報警電話進行舉報。要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安全責任制,強化源頭治理,將苗頭和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堅決防范重大風險。要通過共同努力,匯聚維護國家安全的強大力量,夯實國家安全的社會根基,砌好維護國家安全的實干“墻”。
“知為行之始,行為知之成。”國泰民安是人民群眾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只有人人參與、人人盡責,時刻繃緊思想“弦”、敲響宣傳“鑼”、砌好實干“墻”,才能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全穩定、國家長治久安。
觀看《千萬師生同上一堂國家安全教育課》心得體會二
又到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國家安全成為社會熱詞。在總體國家安全觀指引下,國家安全教育在全社會普遍得到加強,廣大群眾逐漸樹立起維護國家安全的思想自覺。在中小學校,課堂內外國家安全教育扎實開展;在企事業單位,國家安全觀念再次得到強化;在街道鄉村,國家安全法治知識向群眾普及……積極良好的互動、喜聞樂見的形式,凝聚起廣泛的國家安全共識,提升著社會的國家安全意識。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要堅持國家安全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動員全黨全社會共同努力,匯聚起維護國家安全的強大力量”。維護國家安全不僅要有頂層設計、總體謀劃,也要夯實群眾基礎、凝聚強大合力。開展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活動,就要涵養全民國家安全意識,筑牢國家安全的群眾基礎,匯聚維護國家安全的強大合力,促進全社會同心共筑國家安全的“命運共同體”。
安全穩定是改革發展的基礎,國家安全是安邦定國的基石。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改革發展大局出發,準確把握國家安全形勢變化的新特點新趨勢,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堅持以人民安全為宗旨,走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為開創新形勢下國家安全工作新局面提供了基本遵循。從成立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建立集中統一、高效的國家安全體制;到制定《國家安全法》,加快推進國家安全法治建設;再到明確國家安全戰略方針和總體部署,一系列重大創新舉措陸續出臺,國家安全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當前,我國國家安全內涵和外延比歷任何時候都要豐富,時空領域比歷任何時候都要寬廣,內外因素比歷任何時候都要復雜。越是接近奮斗目標,前進阻力和風險壓力就越大,在這個重要時刻,就越是要提高對國家安全重要性迫切性的認識,越是要加強全民國家安全宣傳教育,讓每個人都能認清國家安全形勢、提升國家安全意識、增強國家安全使命,讓每個人都能為國家安全這個“頭等大事”添磚加瓦,真正筑起國家安全牢不可破的銅墻鐵壁。
國家安全工作歸根結底是保障人民利益,為群眾安居樂業提供堅強保障。堅持“一切為了人民”,指明了國家安全工作的價值指向和最終目的。無論是維護外部安全,還是確保內部安全,抑或是突出抓好政治安全、經濟安全、國土安全、社會安全、網絡安全等各方面安全工作,都要堅持“以人民安全為宗旨”,增強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幸福感和獲得感。堅持“一切依靠人民”,指明了國家安全工作的力量源泉和根本途徑。以設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為契機,組織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國家安全宣傳教育活動,加大對國家安全法等國家安全相關法律法規的普法宣傳力度,讓國家安全這個抽象概念入腦入心,成為全社會的自覺追求,形成維護國家安全的強大社會共識。
國家安全是最基本的公共產品,每個人都能享受國家安全紅利,每個人也都有維護國家安全的責任。以總體國家安全觀為指導,擔當起維護國家安全責任,堅持國家安全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我們必將凝聚維護國家安全的磅礴力量,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堅強保障。
觀看《千萬師生同上一堂國家安全教育課》心得體會三
看完了2022年千萬師生同上一堂國家安全教育課,讓我懂得了不少國家安全相關知識。
鎧甲,《辭海》的解釋為“古代軍人打仗時穿的護身服裝,多用金屬片構成。”在古代,鎧甲是將士們上陣殺敵的必備品,或許它比不上幾千年以后的防彈衣那般刀槍不入,但同樣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諸位可莫要以為我要在鎧甲上滔滔不絕、大做文章了。言歸正傳,我要講的是21世紀中國所“穿”的另類“鎧甲”。這副鎧甲不僅無堅可催,而且科技含量還很高呢!大家應該已經猜到這副鎧甲的大名了吧?——對,沒錯,就是新中國國防!
前人視禮儀為維護國家的安全力量,必須嚴格遵行,謹防逾越。當今社會,國防的定義早已演變成了為保護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防御外來的武裝侵略和顛覆而采取的一切措施。現代國防是各種斗爭形式的角逐。它既是國家行為,又是國際行為,也因此有了多層次的目標。
當鴉片戰爭的第一聲槍炮聲響起時,薄弱的綜合國力、不堪一擊的抗敵能力讓大中國吃盡了苦頭,常年的戰事紛爭使人民陷于水深火熱之中。值得慶幸的是,隨著新中國的建立,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重視令中國由此走上了一條建設國防復興華夏的道路。
新中國國防以國家為主體,以捍衛國家主權統一、維護國家安全、保衛國家領土完整為目的。采用軍事、政治、經濟、外交委手段,以抵御侵略和武裝侵略及顛覆。
刀光劍影中鎧甲能報戰士的平安,臨敵再無后顧之憂,贏敵的機率也就大為提高。如今,新中國“穿”上國防這副鎧甲,不但安全系數直線上升,得到了鞏固和加強,同時自身也取得了不少成就,例如,建立和完善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武裝力量領導體制,形成了門類齊全、綜合配套的國防科技工業體系以及國防后備力量等都獲得了長足的發展。
好一副新中國鎧甲!看國力看軍威,70周年國慶閱兵,既展示了我軍現代化、正規化建設的巨大成就和嶄新風貌,又展示了中國軍隊維護國家安全與統一、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強大信心,其展現“中國力量”令全世界為之驚艷!
當然,單憑國家獨自努力那是遠遠不夠的,作為新世紀中國公民的我們也要主動與國共進退,全面普及國防教育,將國防與民防、人防有機互補。只有當“三防“緊密相連、相輔相成的時候,“鎧甲”才能發揮出它最大的威力!
最后,我號召大家:要增強國防觀念,掌握常備的國防知識,學習必要的國防技能,發揚愛國主義精神,自覺履行國防義務,胸懷祖國,從而推進國防事業的發展!
觀看《千萬師生同上一堂國家安全教育課》心得體會四
“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亂。”國家安全是國家發展的最重要基石、人民福祉的最根本保障,是需要抓實抓好的“頭等大事”。今天是第七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我收看了《千萬師生同上一堂國家安全教育課》,我們要以此為契機,抓實國家安全宣傳教育,切實增強全民國家安全意識,不斷提升全民“幸福感”。
以宣傳之“聲”營造“人人參與,人人有責”的濃厚氛圍。說起國家安全,有人可能感覺離自己很遙遠,但其實國家安全與我們每一個人都息息相關,國家安全無小事。也許你只是一位普通的攝影愛好者,某次去海邊旅游無意間拍攝到軍港照片并將其上傳到網絡;也許你只是一位在校學生,給國外同學發送了一份重點實驗室工作報告;也許你只是一位國企員工,在網絡上回復一個敏感話題后,被某“雜志”約稿……這些都看似普通的行為,卻會為國家安全、國家利益造成嚴重損失。因此要扎實開展好國家安全教育活動,把國家安全教育當成每一個國民的“必修課”,強化宣傳影響力,通過懸掛宣傳橫幅、張貼公告、播放喇叭等形式讓國家安全知識進學校、進企業、進機關;同時用好“互聯網+”手段,將國家安全教育知識通過抖音、火山短視頻等熱門APP進行宣傳播放,讓國家安全教育的聲音進萬家。
以初心之“聲”唱響“忠誠履職,勇于擔當”的時代贊歌。“民為邦本,本固邦寧。”人民是國家的根本,只有根本牢固,國家才會安寧。因此每個人都要強化守護國家安全的責任意識,尤其是黨員干部,更要堅定信心決心,忠誠履職盡責,確保國家政治安全和社會穩定。當前我們正處于“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習近平總書記曾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越是在關鍵時期,越會面臨諸多挑戰,這時候更需要我們能堅定立場,堅守初心,在維護家國家安全方面堅決不退步、不妥協。電影《戰狼2》最后有一段這樣的字幕:當你在海外遇到危險的時候,不要放棄,請記住在你的身后有一個強大的祖國。是的,祖國是我們堅強的后盾,我們也要化作祖國堅硬的鎧甲,盡己所能,護她周全。
以前進之“聲”傳遞“自律自行,自查自糾”的價值取向。《大學》有云,“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闡述了提升自我修養與保持天下太平之間循序漸進的關系,這就是要我們能清楚地認識到,要維護國家安全太平、首先就要立足自身,樹立正確的品格修養,在任何情況下都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切實提高維護國家安全的政治站位。心中有光,便無懼黑暗。黨員干部,只要心中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初衷,就一定能不斷積蓄能量,勇往直前。前進之路,道阻且長,黨員干部要善用發展的觀點看待問題,時刻反躬自省,自查自糾,不斷學習,確保自己能把握國家安全形勢的新變化。同時要時刻用黨紀黨規來規范自身言行,始終堅持底線思維,樹牢規矩意識,不斷增強憂患意識、這樣才能把全面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融入到干事創業的過程中。
觀看《千萬師生同上一堂國家安全教育課》心得體會五
觀看完2022年千萬師生同上一堂國家安全教育課,我有很深的感悟。
2022年4月15日,我們迎來了第7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國家安全教育日的設立正是提醒我們要認清國家安全形勢,樹立國家安全觀念,增強個人憂患意識。庚子鼠年春節,一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防控戰不期而至,猝不及防地成為一場集體“大考”,身為黨員干部,我們應當時刻樹立憂患意識,常懷“趕考”之心。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這次疫情是對我國治理體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我們一定要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歷史使命越光榮,奮斗目標越宏偉,執政環境越復雜,我們就越要增強憂患意識,越要從嚴治黨,使我們黨永遠立于不敗之地”,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我們還將面臨各種“大考”,心存憂患才可行穩致遠。
心存憂患,“趕考”路上當懷大局意識。自古至今,全面看待問題始終是中華民族的民族稟賦和發展密碼。唐代詩人杜荀鶴在其《涇溪》一詩中寫道,“涇溪石險人兢慎,終歲不聞傾覆人。卻是平流無石處,時時聞說有沉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認識到今日中國喜與憂交織、危與機同在。一面是收入持續提高,一面是民生短板還需補齊;一面是疫情防控形勢穩重向好,一面是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當前疫情防控時期,世界安全面臨的風險挑戰前所未有,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因素明顯增多,“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國家安全事關每個人安全,每個人都是國家安全的主角,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我們要牢記“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古訓,著力解決好“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歷史性課題。
心存憂患,“趕考”路上當求創新意識。雖說中國的發展為世界矚目和認可,但一帆風順時更不可忽略可能隱藏的危機,并需要通過創新轉化危機。區域、城鄉發展失衡,在6年內實現7000萬人口全部脫貧,倒逼我們創新扶貧思路、推動精準扶貧;老齡化問題凸顯倒逼我們創新養老機制,舉家庭、社會、政府之力助力老年人事業發展;疫情暴發之際,舉全城之力采取封城之舉,獲得階段性成果。面對下一步可能遇到的窒礙、荊棘、暗礁,我們要增強憂患意識,既要有披荊斬棘、逢山開道、遇河架橋的信心與勇氣,也要有居安思危、未雨綢繆、如履薄冰的謹慎和耐心,做到穩扎穩打、蹄疾步穩。
心存憂患,“趕考”路上當懷本領恐慌。早在延安時期,毛澤東同志就曾提出,“我們隊伍里邊有一種恐慌,不是經濟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領恐慌”。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再次指出,“本領恐慌在黨內相當一個范圍、相當一個時期都是存在的。”“本領恐慌”的實質是一種本領危機、一種憂患意識,在工作中提升能力需要時刻具有憂患意識,這與習近平總書記認為能力需要“磨、打、敲”之意一脈相承。憂患意識不是悲觀、沒有信心,而是一種未雨綢繆的先見之明和拼搏進取精神的表現。強化學習意識,增強本領恐慌感,時刻懷有憂患意識,把學習作為一種責任、一種追求,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水平,在增強為民服務能力方面完善自我,讓危機意識不斷“磨、打、敲”我們的能力,在急難險重的疫情防控時期,黨員干部更應提升應對危機的本領、充電續航的本領,在轉危為機中贏得主動。
“萬里江山千鈞擔,守業更比創業難。”字字道出了我黨肩負的歷史責任和未來艱辛。在一個既有難得機遇又有嚴峻挑戰的時期,在防疫作戰之時,在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來臨之際,作為黨員干部,要通過憂民、憂黨、憂國,在憂患中奮起、在憂患中開拓、在憂患中前進、在憂患中昂首闊步,居安思危得安,戰勝前進道路上的風險挑戰,堅持朝著既定目標奮勇前進。草木蔓發,春山可望,相信希望在前方!
【觀看《千萬師生同上一堂國家安全教育課》心得體會5篇】相關推薦文章:
2022千萬師生同上一堂國家安全教育課觀后感心得體會【五篇】
2022千萬師生同上一堂國家安全教育課觀后感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