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驗。心得體會對于我們是非常有幫助的,可是應該怎么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質的心得體會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千萬學生同上一堂國家安全教育課心得 千萬學生同上一堂國家安全教育課心得體會篇一
2021年4月15日是第6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今年國家安全教育日的活動主題為“踐行總體國家安全觀,統籌發展和安全,統籌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營造慶祝建黨100周年良好氛圍”。
國家安全是安邦定國的重要基石,維護國家安全是全國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十八屆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首次提出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脫貧攻堅進入“倒計時”,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打造人人有責、環環相扣、面面俱到的國家安全“新高地”,對提高全民國家安全法治意識具有很強的示范帶動作用,也對增強防范和抵御安全風險能力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
打造國家安全“新高地”,用好人人有責的“指揮棒”。國家安全歸根結底是保障人民利益,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為人民安全保駕護航。要強化主體責任落實,同步層層簽訂“責任狀”,明確安全內容“路線圖”,讓維護國家安全的責任意識驅動前行,自覺轉化為人人有責、人人盡責的社會共識。要用好人人有責的“指揮棒”,牢牢守住安全底線,增強全民國家安全法治意識,充分發揮知情權、表達權、參與權、監督權,營造全民參與、共同維護的安全氛圍。同時,要發揮“主人翁”意識積極作為,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牢牢掌握輿論主動權,自覺抵制危害國家安全不當言論和表現行為,確保打贏總體國家安全的“主動仗”。
打造國家安全“新高地”,構筑環環相扣的“閉環鏈”。構建國家安全治理共同體,監督是國家安全體系“閉環鏈”中極為重要的一環,是鏈接好政治、國土、軍事、經濟、文化、社會、科技安全等方面的“樞紐”“關節”。要科學研判國家安全新形勢新變化,權衡“發展”與“安全”的關系,捍衛政治安全,把經濟安全作為國家安全的重要支柱,把維護好、保障好國家安全作為應盡義務和應有權利。要牢牢把握國家安全的前沿陣地,用好信息公開機制體制,加強甄別、自覺抵制個人信息泄露、網絡傳銷、電信詐騙等違法犯罪行為,把問題解決在萌芽之時。另外,要利用好法治與自治的“鏈接點”,增強化危為機的斗爭本領,能夠有效應對風險挑戰,化解社會矛盾。
打造國家安全“新高地”,共繪面面俱到的“新藍圖”。“明者防禍于未萌,智者圖患于將來?!眹野踩蔷S護社會穩定、協同經濟發展的“壓艙石”,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基本方略。全國人民攜手同繪“新藍圖”,就要把黨的全面領導落到實處,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凝聚起守望相助、偕作偕行的磅礴之力。在全球戰疫之際,要以國家安全教育日為契機,突出公共衛生安全、生物安全等宣傳教育內容,豐富專題討論、知識競賽等形式,拓寬教育培訓覆蓋面,讓社會共識推動時代發展,勇立新時代“潮頭”。要統籌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適應新形勢下的新表現,用新方法解決新問題,在歷史更迭中,把握住立足當下、放眼長遠的應有之義,培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安全力量。
安不可忘危,治不可忘亂。打造國家安全“新高地”,盡己所能、全力而為,攜手共繪安全與發展的最大“同心圓”。
千萬學生同上一堂國家安全教育課心得 千萬學生同上一堂國家安全教育課心得體會篇二
看了2021年千萬師生同上一堂國家安全教育課,我受到了很深的啟發。
2021年4月15日是第六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國家安全教育日旨在提高全民國家安全法治意識,營造維護國家安全的濃厚法治氛圍,增強防范和抵御安全風險能力。民航因其特殊的行業性質,對于安全特別重視。安全是我們最寶貴的財富,更是國家社會發展最大的保障。
安全與食物一樣重要,安全和幸福一樣寶貴,安全同生命一樣珍貴。沒有安全,一切就只是曇花一現,民航乃至整個國家的發展進步就無從談起。安全生產,重如泰山,關乎人民大眾福祉,關乎經濟社會發展大局,關乎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更關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乃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實現。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安全生產,把安全生產作為民生大事,納入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之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安全生產必須警鐘長鳴、常抓不懈,絲毫放松不得,否則就會給國家和人民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身為共產黨員,我們更應該問問自己,什么才是民航人的初心和使命。我們的初心和使命即是保障航班安全正點生產,保障每一位乘客的安全,把他們安全送達目的地,同時以民航力量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說過,安全是民航業的生命線,要始終把安全作為頭等大事來抓,任何時候任何環節都不能麻痹大意??倳浀倪@一重要論斷,深刻揭示了民航業的本質特征和民航安全的極端重要性。2018年發生的川航3u8633迫降事件,是任何人都沒有意料到的:駕駛艙右座前風擋玻璃破裂脫落,在駕駛艙內失壓,氣溫降到零下40多攝氏度、儀器多數失靈的情況下,機長劉傳健正確處置突發情況,飛機最終安全備降成都雙流機場,機上人員全部平安落地。
駕駛艙玻璃的破裂在民航安全歷史上絕無僅有,而機組在此情況下的平安落地更是絕無僅有!這更讓我們深刻意識到這絕非偶然,英雄機組危急關頭表現出來的沉著冷靜和勇敢精神,來自平時養成的強烈的責任意識、嚴謹的工作作風、精湛的專業技能。這也是我們所有黨員干部需要學習的,我們應從一點一滴的細節做起,一個問題一個問題改、一個環節一個環節抓,確保安全生產不出現任何差錯,這是對自身的負責,也是對國家和人民的負責。
截至2019年年末,運輸航空實現連續安全飛行112個月、8068萬小時,運送旅客42億人次,并連續17年保證空防安全。中國民航每天都在不斷地刷新著歷史最長的安全紀錄,但是安全背后也隱藏著看不見的隱患,這是需要所有民航從業人員警惕的。我們黨員干部一定要將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加強隊伍作風和能力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對“抓基礎、打基礎、苦練基本功”絕不放松,絕不搞形式主義的東西,也不能因為新冠疫情麻痹大意,我們要全力做好民航疫情防控的各項工作,確保國內、國外兩條航線的生產安全,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民航力量!
黨員干部一定要有“寧當惡人、不當罪人”的覺悟,不回避問題、不逃避責任、不躲避麻煩,持續推進國家安全教育建設,深化安全生產領域的基礎建設,促進高質量安全發展。我們堅信,民航安全運行一定會再創佳績,為建設新時代民航強國奮斗,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保障!
千萬學生同上一堂國家安全教育課心得 千萬學生同上一堂國家安全教育課心得體會篇三
看完了2021年千萬師生同上一堂國家安全教育課,讓我懂得了不少國家安全相關知識。
鎧甲,《辭海》的解釋為“古代軍人打仗時穿的護身服裝,多用金屬片構成?!痹诠糯z甲是將士們上陣殺敵的必備品,或許它比不上幾千年以后的防彈衣那般刀槍不入,但同樣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諸位可莫要以為我要在鎧甲上滔滔不絕、大做文章了。言歸正傳,我要講的是21世紀中國所“穿”的另類“鎧甲”。這副鎧甲不僅無堅可催,而且科技含量還很高呢!大家應該已經猜到這副鎧甲的大名了吧?——對,沒錯,就是新中國國防!
前人視禮儀為維護國家的安全力量,必須嚴格遵行,謹防逾越。當今社會,國防的定義早已演變成了為保護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防御外來的武裝侵略和顛覆而采取的一切措施。現代國防是各種斗爭形式的角逐。它既是國家行為,又是國際行為,也因此有了多層次的目標。
當鴉片戰爭的第一聲槍炮聲響起時,薄弱的綜合國力、不堪一擊的抗敵能力讓大中國吃盡了苦頭,常年的戰事紛爭使人民陷于水深火熱之中。值得慶幸的是,隨著新中國的建立,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重視令中國由此走上了一條建設國防復興華夏的道路。
新中國國防以國家為主體,以捍衛國家主權統一、維護國家安全、保衛國家領土完整為目的。采用軍事、政治、經濟、外交委手段,以抵御侵略和武裝侵略及顛覆。
刀光劍影中鎧甲能報戰士的平安,臨敵再無后顧之憂,贏敵的機率也就大為提高。如今,新中國“穿”上國防這副鎧甲,不但安全系數直線上升,得到了鞏固和加強,同時自身也取得了不少成就,例如,建立和完善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武裝力量領導體制,形成了門類齊全、綜合配套的國防科技工業體系以及國防后備力量等都獲得了長足的發展。
好一副新中國鎧甲!看國力看軍威,70周年國慶閱兵,既展示了我軍現代化、正規化建設的巨大成就和嶄新風貌,又展示了中國軍隊維護國家安全與統一、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強大信心,其展現“中國力量”令全世界為之驚艷!
當然,單憑國家獨自努力那是遠遠不夠的,作為新世紀中國公民的我們也要主動與國共進退,全面普及國防教育,將國防與民防、人防有機互補。只有當“三防“緊密相連、相輔相成的時候,“鎧甲”才能發揮出它最大的威力!
最后,我號召大家:要增強國防觀念,掌握常備的國防知識,學習必要的國防技能,發揚愛國主義精神,自覺履行國防義務,胸懷祖國,從而推進國防事業的發展!
千萬學生同上一堂國家安全教育課心得 千萬學生同上一堂國家安全教育課心得體會篇四
觀看2021年千萬師生同上一堂國家安全教育課之后,我了解到許多國家安全的知識。
2015年7月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第十四條規定,每年4月15日為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今年我們即將迎來第6個國家安全日。“保證國家安全是頭等大事?!绷暯娇倳浂啻卧诓煌瑘龊?、會議上強調安全的重要性。
不少人聽到“國家安全”這四個字第一反應聯想到的都是戰爭,認為中國正處于和平年代,什么戰爭間諜、特務,都是離我們生活很遙遠的事,或者只存在于小說、影視劇之中。但事實上,隨著時代的發展,“國家安全”早就不僅限于此,它包含了社會、經濟、文化、網絡信息等方方面面。那么,作為一個普通公民,作為一名黨員干部,我們與國家安全的距離到底有多遠呢?
這個距離也許只是“一個舌尖”的距離。“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大于天。食品安全不僅關乎著千家萬戶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還關系到國計民生和社會穩定,是人民生活質量、社會管理水平的重要衡量標準。近些年來,食品安全問題一直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從大頭娃娃問題奶粉,到假葡萄酒,再到瘦肉精、地溝油、染色饅頭等等,可以說是“品種齊全,花樣繁多”。吃是人的第一需求,人們都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都跟食品有著直接的關系。要保障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首先就是要保障人民群眾的食品安全。我們黨員干部要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問題,強化責任意識和擔當精神,積極參與、主動擔當。人民群眾也要增強食品安全意識,做到主動拒絕假冒偽劣產品和“三無”產品,而不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食品安全是確保國家安全的基本條件和重要保障,這不僅僅是黨和國家的責任,也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這個距離也許只是“一根安全帶”的距離。在安全生產領域,有一條著名的海恩法則:每一起嚴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輕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隱患。這啟示我們提升安全意識的重要性,任何一絲僥幸都是對安全的消解,都是在給風險下墜增加一個加速度。天津港“8·12”火災爆炸事故造成173人死亡和失蹤,經濟損失將近70個億;深圳“12·20”滑坡事故造成77人死亡和失蹤,經濟損失8億多元。國家發生的每一起特大安全生產事故傷亡人數的背后都是無數家庭的無限悲傷。安全生產最重要的還是防患于未然,要在生產過程中“系好安全帶”,全面排查安全隱患,切實堵塞安全漏洞,嚴防安全事故的發生。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就是最重要的民生,也是國家安全的宗旨,這不僅需要人民群眾在生產活動過程中給自己思想“系好安全帶”提升安全意識,更需要我們黨員干部堅守安全生產紅線,堅持黨政同責,狠抓責任落實,保障人民安全。
這個距離也許只是“一條網線”的距離。習近平總書記曾在全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強調,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就沒有經濟社會穩定運行,廣大人民群眾利益也難以得到保障?!熬W絡空間”已經成為了繼陸、海、空、天四個疆域之后的第五疆域。在信息化迅速發展的今天,我國的網絡安全工作取得長足發展,但仍然存在對網絡安全的認識不深、整體技術水平不高等問題。比如有人隨意在別人發來的“求助”網頁鏈接上登記自己的賬號密碼等信息,一個疏忽可能就泄露了自己的隱私信息;有人私自在軍事基地拍照并曬在朋友圈,一張照片很有可能就泄露了國家軍事機密;有的黨員干部在平常工作中缺乏保密意識,內外網混用,一個不良的工作習慣就有可能造成涉密信息泄露。而這些松懈或僥幸,很可能讓國家巨大的投入、辛勤的汗水都付諸東流。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維護網絡安全是全社會共同責任,這不僅需要人民群眾樹牢網絡安全意識,也需要我們廣大黨員干部成為網絡安全的守護者,壓實網絡監管責任。
我們與國家安全的距離有多遠?國家安全就在你我身邊!國家安全教育日雖然每年只有一天,樹立國家安全意識卻是我們時時刻刻都要做到的事。在國家安全方面,每個人都不能置身事外,這不僅關乎國家的興亡,還關乎每個公民的切身利益,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