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寫教案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教案詳細實用篇一
1、知識與能力:學習防溺水安全的基本常識,提高有關防溺水急救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通過溺水兒歌、圖片等資料,學生了解防溺水的有效方法和手段,了解防溺水知識,掌握溺水急救的方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學生愿意自覺地去學習防溺水安全的有關知識,提高安全意識,養成遵守防溺水安全的習慣,體會生命的寶貴及預防溺水的重要性。
一、談話導入,激起興趣
2、同學們,在炎炎夏日里,水帶給我們歡笑,也帶給我們后悔和遺憾,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水博士給我們的數據。
3、學生觀看數據:從數據中,你們了解到了什么信息?
二、觀看圖片,營造氛圍
1、總結:現在溺水已經成了我們的頭號殺手,嚴重威脅我們的生命安全,奪去了很多孩子的寶貴生命!可見,預防溺水有多么地重要!下面我們來看看這些圖片。
2、學生觀看圖片,談感受
三、觀看視頻,學習方法
2、學生觀看視頻。
3、模擬表演
如何自救:學生按照老師講解的方法,全班學生進行模擬練習。
四、知識競賽,加深印象
2、出示比賽規則。
3、出示題目,學生搶答。
五、學唱兒歌,總結提升
1、過渡語:同學們,你們的知識競賽很精彩,可是我們的水博士也不甘示弱,它這些知識變成了一首朗朗上口的兒歌。
2、出示《防溺水兒歌》,學生學唱。
3、總結:生命是珍貴的,掌握在你的手里,多一份小心和清醒,就可以帶給我們歡笑,更可以避免后悔與遺憾,希望同學們通過這堂課,提高安全防范意識,養成自覺遵守防溺水安全原則的好習慣。
小學教案詳細實用篇二
第一章 1.光與色
1666年,英國的科學家薩克·牛頓進行了著名的色彩實驗。他把太陽光用三棱鏡分解成紅、橙、黃、綠、青、藍、紫七色光束,同時,七色光束通過三棱鏡還能還原成白光。這七色色帶就是太陽光譜。
2.視覺的生理構造
人眼的形狀像一個小球,通常稱為眼球,眼球內具有特殊的折光系統,使進入眼內的可見光匯聚在視網膜上。視網膜上含有感光的視感細胞和視錐細胞,這些感光細胞把接受到的色光信號傳到神經節細胞,再由視神經傳到大腦皮層枕葉視覺神經中樞,產生色感。
錐體細胞
? 光線—瞳孔—視網膜
視神經—大 ?
桿體細胞 ? 腦—色感
⑴正后像:在黑暗的深夜,先看一盞明亮的燈,然后閉上眼睛,那么在黑暗中就會出現那盞燈的影象,稱正后像。
⑵負后像:負后像是神經疲勞過度所引起的,因此其反應與正后像相反。當你在陽光下寫生一朵鮮紅的花,觀察良久,然后迅速將視線移到白色紙上,這時你會發現白紙上有一朵與那朵紅花形狀相同的綠花。
⑶同時對比:指眼睛同時受到色彩刺激時,色彩感覺發生排斥現象。
第二章 色彩在設計中的運用
1、產品色彩設計應用
產品主要包括三要素:形、色、質,在某種意義上色的重要性要大于形和質,在整個設計中它能搶先吸引消費者的目光,并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它是能使產品增值的一條重要捷徑。
2、包裝色彩設計運用
色彩的分類
1.無彩色系
無彩色系
2.有彩色系:
⑴定義:它是指包括在可見光譜中的全部色彩,它以紅、橙、黃、綠、青、藍、紫。
有彩色系
⑵色彩的基本屬性
三大屬性:色相、明度、純度。
⑴ 定義 指色彩的明亮程度,對光源色來說可以稱光度;對物體色來說,除了稱明度以外,還可以稱亮度、深淺程度。⑵ 色彩明度的兩種情況①同一色相的明暗變化②各種顏色的明暗變化。
1、加白,純色加白,純度降低,明度提高,色性偏冷
2、加黑,純色加黑,純度降低,明度也降低,色性偏冷
3、加灰(黑白調和),純色加黑,色彩學叫”濁色”,加淺灰明度提高,純度降低,加深灰純度降低,明度也降低。
加互補色:純色加對比色或互補色,將使其純度降低,明度也會變暗。
第三章
色彩的表示方法
一、自然表示法
(1)以自然景色命名的色彩:天藍、湖藍、海藍、曙紅、雪青、土黃、土紅、翠綠等。
(2)以金屬礦物質命名的色彩:金黃、銀灰、古銅色、鐵灰、鐵銹紅、石綠、石青、寶石藍、寶石綠、翡翠、鉆藍、赭石、鉻黃、煤黑等。
(3)以植物命名的色彩:草綠、茶綠、橄欖綠、檸檬黃、橘黃、杏黃、米黃、紫藤、栗色、咖啡色、茶色、橘紅、橙紅等。
(4)以動物命名的色彩:孑l雀綠、猩紅、象牙白、蛋黃、蛋青、鼠灰、駝灰、鷹灰等。
二、系統化表示法
自然色表示法只能表達色彩的一般性質,精確度較低。系統化色命名法則在色相加修飾語的基礎上,又加上了明度和純度的修飾語,從而能比較精確地形容該顏色的形象。如紅色系,包括黃味紅、淡黃味紅、極淡黃昧紅、明灰黃味紅、灰黃味紅、暗灰黃味紅、極暗黃味紅、濁黃味紅、鮮黃味紅等色名。這些顏色名稱標定系統雖然精確程度仍不很高,但在一般場合下使用,有一定的實用價值。
三、
色彩體系 (一)孟塞爾色彩體系(二)奧斯特瓦德色彩體系
奧斯特瓦爾德(ostwald)體系:奧斯華德色相以8色相為基礎,每一色相再分3色,共24色相,明度階段由白到黑,并以無彩色階段為一邊,純色在另一頂點,每邊長依黑白量漸變化排成8色,形成等色相的正三角形。由于奧斯華德表色系的秩序嚴密,是配色時極方便的表色系統。
奧斯特瓦德色相環
奧斯特瓦德色立體
(三)日本色研配色體系
pcc簡稱日本色研配色體系。該體系的色相環由24個色相組合,每一色前標有一個數字,如:1紫味紅/2紅/3黃昧紅/4紅味橙/5橙等。為了保持色相環上的色相差均勻,經過直徑兩端的色相并非絕對補色。
pccs色相
pccs色立體
第四章
色彩混合 第一節 色的混合 1.三原色
⑴三原色概念:所謂三原色,就是說這三色中的任何一色,都不能用另外兩種原色混合產生,而其他色可由這三色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這三個獨立的色稱為三原色(或三基色)。⑵1802年生理學家湯麥斯*楊提出新的三原色理論。
⑶結論:色光的三原色即:紅、綠、藍(藍紫色);顏料的三原色即:紅(品紅)、黃(檸檬黃)、青(湖藍)。2.加色混合⑴色光混合(加色混合法)色光的混合是色光量的增加,混合的色彩越多,則明度越高。
加色混合顏色混合的規律
色光混合的規律
色相環24色加黑漸變秩序調和色表
色相環24色加白漸變秩序調和色表
⑵主要運用在光構成設計、舞臺燈光設計、展示照明、景觀照明、攝影等專業。
3.減色混合⑴顏色混合(減色混合)
印染染料、繪畫顏料、印刷油墨等各色的混合或重疊都屬于減色混合。⑵ 標準的三原色: ⑶ 品紅m(明亮的玫紅);檸檬黃y;湖籃c;間色:兩種不同的原色相混合復色:兩種不同的間色相混合所得色。第二節 空間混合1.空間混合定義:色彩的空間混合也叫視覺混合,是色彩分離并置在一起產生相互的影響,在一定的空間里,產生視覺上的混合。
2.減色混合是空間混合的一種形式;它是放大了的顆粒的減色混合。
3.空間混合的規律 4.空間混合的特點
5.空間混合及與照片對比圖例11張。第三節 色彩推移 1.明度推移
⑴定義:指一種色彩在純度和色相不變的同時,僅明暗發生逐漸變化造成的色彩構成。
⑵表現方法:通常選一種明度與純度都較底的色彩,逐漸加白,不加其他任何顏色,依次調出明度各不相同而明度差又相等的色階,構成明度序列,色階越多,則畫面律動效果越強烈。⑶同色相明度推移圖例8張。
2.色相推移
⑴定義:指色彩通過連續的逐漸變化,從某一色相推移至另一色相。
概念:冷色極限為藍,暖色極限為紅、橙、黃等。可以選用中性色為中介色進行推移構成,中介色也可以選用與冷暖極限色同明度的中性灰色或金屬色。
小學教案詳細實用篇三
教學目標:
1.能用輕快、自然地聲音演唱《蘆笛》,唱準附點八分節奏。
2.專注地聆聽音樂并能和同伴一起配合音樂較為自如地進行活動,能通過聽辨、對比等 方式發現樂曲的結構特點。
教學準備:鋼琴、多媒體、響板、鈴鼓
教學重點、難點:附點八分節奏
一、導入
生跟著音樂《蘆笛》踏步進入教室(蘆笛伴奏)
二、教學過程
(一)身勢律動
1、原地踏步
(1)跟音樂原地踏步
a師:好了孩子們請坐,孩子們,你們剛才走得神氣極了,真像一個個小士兵,告訴你們哦,剛才你們聽到的這段音樂,就是模仿一群波蘭小士兵的。今天,我們一起來體驗一下波蘭小士兵的生活。怎么樣,愿意嗎?好,聽好了,全體起立,要想成為一只訓練有素的隊伍呀,我們必須要學習一些本領呢!今天我們學習的第一個本領就是:原地踏步,會嗎?(ppt1)
(2)原地踏步練習句頭。
好,立定。我們的腳步呀很整齊,不過呢,不夠神氣,請觀察我在踏步的時候強調的是句頭還是句尾呢?(師跟音樂示范第一段音樂)看出來了嗎?你說,好,那跟著我一塊來做,好嗎?(師生一起做原地踏步,強調句頭)
(3)原地踏步強調句頭,句尾拍手三次
哎呀!你們可真聰明,下面我要加大難度了,請你在每句的句尾輕輕拍三次手,能做到嗎?咱們來試一下,(師生跟音樂,句尾拍手)準備開始了,耳朵豎起來。
2.報數
(1)練習報數
哎呀,我的這支隊伍呀可真聰明,下面呀,我們要進行第二項了,你們看(ppt2)
是什么?一起說,(報數)請你們從1號到8號依次報數,記住啦,每位士兵、每一排士兵同時進行,明白嗎?你們聽,報數的速度(練一下1到8報數)嗯很好,我剛才看見有的小士兵非常細心,他用轉頭來傳遞他的報數信號呢,你們能做到嗎?好,那我們再來一次,速度要加快了,聽,(快速1到8報數)非常棒,下面呀我要把指揮權交給音樂了,你們跟著音樂一起來報數吧。(ppt2)
(2)跟音樂報數
耳朵豎起來,準備(跟著音樂伴奏1到8報數)哎呀,可真整齊,
(3)跟音樂報數,加入拍手和跺腳
下面呢我們把報數的聲音放在心里,你們可以用拍手和跺腳來完成嗎?好,1到7號的小士兵用拍手,8號的小士兵用跺腳,咱們來試一試(ppt2)
耳朵豎起來,嗯,很好,我剛才看到那位小士兵他可棒了,那我們能不能跟他一樣,用響亮的聲音再來一次呢?好,咱們跟著音樂再來一次。(ppt2)
3.巡邏
(1)邊讀嘁嚓嚓、嘁嚓嚓邊巡邏
(2)邊讀嘁嚓嚓、嘁嚓嚓邊巡邏,變換四個方向
4.完整展示踏步、報數、巡邏
(二)、節奏訓練
!、讀節奏
__ __| _ - |
__ __| _0 0 |
c第二個節奏哪里不同?練習兩次,
2.認識八分節奏
聽我們的節奏呀有了變化,哪個地方有變化?待會兒請你說出來,哪里變化?第一小節,哪個音上呢?第一個音上有了變化,有了什么變化呀?第一個音變長了,第二個音變短了,孩子們我們把變長的音加上一個小點,變短的音我為它加上一個小紅線,我們把這種節奏叫做附點八分節奏,孩子們,附點節奏還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呢,哎呀,跟我讀,好我們加上附點節奏將它拍出來吧,哎呀呀呀喲哦。很好,我們第二句,哎呀呀呀 呀空空。
3.讀出附點八分節奏
下面呀我要跟你們一塊兒完成這組節奏了,聽好了,我會拍出前一部分的節奏,請你們拍出后一部分的節奏,我會給你提示,是拍第一組還是第二組,第一組、第二組(ppt兩組節奏)生分別練習。
4.旋律練習
a孩子們我們很好地破譯了密碼,看信封打開了是什么呢?我們一起來看吧,哦原來是小樂句,一起來唱一唱吧,分別是每一句的后半句。
(1) 跟伴奏唱旋律
(2) 用dv來哼唱
(三)、新歌教學
1.介紹蘆笛
2、唱歌曲
(1)學唱第一段歌詞
a讀第一段歌詞
b響板伴奏師生接口讀節奏
c跟音樂伴奏輕聲讀歌詞
a跟著鋼琴唱第一段
孩子們,我們剛才讀歌詞的時候,有強有弱的,請你們唱的時候注意了。
b跟鋼琴唱注意強弱
c跟伴奏唱,聽一聽老師在哪個節拍上拍響了它?(附點節奏的時候)
d邊唱邊拍
下面老師就請你們在附點節奏的地方拍一拍,聲音也要清脆有彈性哦.
(2)學唱第二段歌詞
a蘆笛的聲音吸引了士兵們,我們來讀一讀第二段歌詞(接口讀)
b跟琴唱第二段歌詞
c錯誤的地方重點練習
(3)學唱第三段歌詞
a士兵們的隊伍走過綠色村莊,安泰克聽見遠處歌聲走出家門(接口讀)
b跟琴唱第二段歌詞
c錯誤的地方重點練習
(4)完整演唱歌曲
(5)完整演唱歌曲并加入拍手
(6)跟錄音伴奏唱
3.歌曲處理
(1)分組討論
(2)合作表演
一組同學演唱,一組表演。
三、課堂小結
就讓我們在蘆笛的音樂聲中快樂地結束我們今天的課吧!
小學教案詳細實用篇四
1、能學會唱《我怎樣長大》,并從中體驗到合唱的樂趣。
2、能認真聆聽《幻想飛行》,感受樂曲情緒,并用形體動作或畫畫的形式將自己的想象展示出來。
教學過程
一、情境定向
1、動一動
隨音樂《春天在哪里》進教室,師生問好。
2、聽一聽,看一看
小樹招手說:小朋友們,你們瞧,我長得多高啊!
(課件播放動畫:小樹苗長高)
3、演一演、唱一唱
師:(播放《小樹長高了》。)小朋友現在分成三組,每組唱一個聲部,扮演三個成長段的小樹,唱《小樹長高了》,演繹一遍小樹長高的過程。
師:小樹是因為有了“音樂雨露”的灌溉才健康快樂地長大。“音樂雨露”是甜美的,那么你們的聲音能不能和“音樂雨露”一樣甜美呢?我們來試一試。
二、引導掌握
1、聽一聽
師:小樹想知道自己究竟要怎樣才能長大,于是就問“藍天伯伯”。
(課件展示:小樹和藍天的對話情景,同時播放歌曲《我怎樣長大》。)
2、哼一哼
師:我們如果學會唱這首歌,就知道小樹是怎樣長大的了。我們一起來,隨著音樂用“啦”唱一唱歌曲的第一部分吧。
(學生隨旋律用“啦”跟唱第一部分。)
a、三拍子節拍:引導學生隨三拍子律動搖擺,像是隨風兒飄動的小樹。
b、每句句尾五拍、六拍長音:引導學生將長音唱成樹葉隨風搖曳所發出的聲音。
3、奏一奏
師:歌曲的第二部分是二聲部合唱,大家隨琴輕輕唱一唱高聲部。
師:低聲部旋律也很優美,希望你們能使出自己的樂器----豎笛或口琴,用它們來吹一吹旋律。
(課件播放音樂,老師用電子琴,學生用豎笛或口琴跟奏。)
4、合一合
師:有沒有同學可以把樂器吹奏的旋律唱出來呢?讓我們來試一試把高低聲部一起唱出來。
5、唱一唱
a、老師指導唱曲譜。
b、學生從頭至尾唱曲譜。
c、學生填詞跟琴演唱。
三、聽賞表現
1、說一說、聽一聽
師:你們長大以后想做什么呢?下面就讓我們乘著音樂的翅膀長大了,帶著幻想去飛行,讓實現我們的美好愿望吧。
2、畫一畫、演一演
(學生隨音樂表現)
師:你們邊聽音樂,邊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把長大后的美好愿望告訴大家,可以用畫的方式,也可用動作造型來表現,看看你們中間有哪些“未來之星”。
四、評價總結
師:今天,我們大家一起學唱歌曲,還認識了班上這么多的“未來之星”,收獲真不少。
小學教案詳細實用篇五
1、提高安全意識,學習溺水安全的有關知識,在學習中增強與同學的合作交流意識。
2、初步了解溺水安全的有關內容,要求每一個學生都要提高安全意識。
3、自己能改變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不良習慣,提高對生活中違反安全原則的行為的辨別能力。
學習溺水安全的基本知識,培養有關防范力。
一、老師談話引入
二、活動設計
1、老師先向學生講幾點防溺水的知識要點
(1)教育學生周末、節假日、寒暑假嚴禁到江河、大海、青山頭水門、池塘、無蓋的水井邊等處戲水、游泳。不能獨自或結伴到海邊、池塘邊釣魚、游泳、玩水。
(2)教育學生在來校、離校的途中千萬勿去玩水,下江游泳。
(3)我們小朋友都不會游泳,如果發現有學生不慎掉進江河、水庫、池塘、水井里等,未成人不能冒然下水營救,應大聲呼喚成年人箭來相助或撥打“110”。
2、老師談談事例,并由學生扮演小品
幾名學生到水塘邊玩,有兩名學生不慎溺水死亡。這個悲慘的事實告訴我們了什么?這幾個同學違反了哪些安全規則?我們應如何遵守安全規則。
(1)議一議:
這幾個小朋友違反了哪些安全規則?
我們應如何遵守安全規則?
(2)把小朋友的錯誤糾正過來。
(3)由這個事實談談我們的心得體會。
3、說一說
說說日常生活中應該怎么防范溺水事故的發生。
三、小結:
(1)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懂得了什么?
(2)教師小結: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樂掌握在你的手里,希望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學會珍惜生命,養成自覺遵守溺水安全原則的好習慣。
小學教案詳細實用篇六
教學內容:確定位置(北師大版新教材八年級上冊第五章第一節)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確定位置的必要性;
2、確定位置的方法。
(二)能力訓練目標:
2、引導學生探索確定位置的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讓學生主動參與觀察、操作與活動;
2、訓練學生能把思考的結果用語言很好地表達出來,同時要讓學生很好地交流和合作。
教學重點:
1、在現實情境中感受確定物體位置的多種方式、方法;
2、比較靈活地運用不同的方式確定物體的位置。
教學難點:靈活運用不同的方式確定物體的位置。
教學方法:引導探究、合作學習法。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圖片、地圖)等。
學具準備:直尺、圓規、三角板、量角器等。
教學過程:
(多媒體展示圖片)同學們還記得嗎?去年也就是20xx年10月15日,中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5號成功發射,10月16日6時28分返回艙在內蒙古大草原安全著陸,圓了幾代中國人的夢想,讓全中國人為之驕傲和自豪!但是你們知道在茫茫無邊的大草原上,我們的科學家是怎樣迅速地找到返回艙著陸的位置的嗎?這全依賴于gps衛星全球定位系統。大家一定覺得很神奇吧!學習了今天的內容,你就會明白其中的奧妙。
1、生活中我們也常常需要物體的位置,同學們有這樣的體驗嗎?
2、如果現在有同學想去看電影,
(3)從剛才的討論中,你知道了在電影院內確定一個位置一般需要幾個數據嗎?這兩個數據都代表有一定的實際意義,而且在排列上有一定的順序性,這是在平面內確定位置的最常見的方法之一,也就是用有序排列的、具有實際意義的兩個數據可以確定一個位置。
3、指名任一同學:你能用剛才這種方法描述一下你所坐的位置嗎?
4、剛才有同學提到了在地圖上確定某城市的位置,大家想一想在地圖上是利用什么來確定位置呢?請看題(p126隨堂練習)
(1)分組討論:如何找到震中的位置?
小結:地球上的任何一個位置都有經度和緯度,象gps衛星全球定位系統就是通過監測出神舟5號返回艙降落位置的經度和緯度,從而幫助科學家快速地找到英雄楊利偉的。
6、示例1:(多媒體展示艦艇圖)
(1)學生分組討論問題并交流;
(3)小結:用這種方法確定位置一般也需要幾個數據?哪幾個?(距離和方位角)
通過剛才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如:在電影院找位置,在戰爭中確定對方的位置,在地圖上確定某城市或地區的位置,讓我們知道了生活中常常需要確定位置,在平面內確定一個位置一般需要兩個數據,在實際生活中遇到不同情況要選擇不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