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是進行演講的依據,是對演講內容和形式的規范和提示,它體現著演講的目的和手段。好的演講稿對于我們的幫助很大,所以我們要好好寫一篇演講稿下面我幫大家找尋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演講稿模板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弘揚傳統美德演講稿結尾 傳承中華文化弘揚傳統美德演講稿篇一
提到傳統美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八個字浮出腦海,這八個字也高度的概括了我們生活中的一切美德,后來很多的美德也是由這八個字延伸。
“百善孝為先”,也難怪這中華民族聰慧的人民會把孝這一美德提到八個字的首位!這很有講究,不過這也很實際,做人首先應當懂得尊敬、孝順父母長輩!當然,盡孝也并不僅僅在物質上。父母的養育之恩、親人的關切之情,我們的“寸草心”僅用物質,又何以能報答?也許一點精神上的安慰,也會讓疼愛我們的父母親人開心不己!而身為學生的我們,又如何在精神上給父母長輩安慰呢?當我們坐在明亮的教室,電扇的涼風為我們消去襲來的熱流,我們在感到一絲滿足的時候,此刻的父母,也許正在灼熱的太陽下,為我們賺取那一筆一筆的學費、生活費!當我們圍在餐桌旁,噴香的飯菜勾起我們的食欲,可口的飲料為我們消去渴燥,可曾想過,此刻父母正在干嘛!也許學習上的困難讓我們心情不暢,讓我們想要放棄,那么,細細的想一想,當我們還是一個赤誠忠厚的孩童時,曾在心底許下孝順父母的宏大愿望,我們是否真的為這些愿望努力了?曾經拍著胸脯,信誓旦旦,立志:我要考大學,做個有較高文化的人,用我所學的文化知識賺錢,讓父母享享清福,為祖宗爭爭光……可我們,今天的我們到底為這做了多少?六月高考在即,最擔心最緊張的不僅僅是我們自己,還有教導我們的恩師,還有那一雙雙一直關注我們成長的父母親人的眼睛,我們又怎能狠心讓那一雙雙飽含了希望的雙眼變得黯淡、失望呢?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是那些做孩子的明白得太晚,還是父母離開得太早呢?親愛的同學們,我們何不趁早,盡我們最大的努力考出一個優異的成績來寬慰父母,回報親人呢?既然是父母親人的愿望,那我們為何還要懶散呢?“父母呼,行勿緩;父母命,行勿懶”,同學們,讓我們從小事著手,用一舉一動來證實我們的孝心。同學們,努力吧,讓六月高考優異的成績,化作孝順父母、寬慰親人的樂章,和著父母親人快樂的笑聲,讓這曲凱旋之歌更加嘹亮。
弘揚傳統美德演講稿結尾 傳承中華文化弘揚傳統美德演講稿篇二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大家是新世紀的少年英才,我們同在一片藍天下生活、學習,讓我們一起來爭當“美德少年”。今天我在國旗下要演講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誠信,是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美德,具有強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所以我處處以誠信對人。作為一名學生,我們要誠實不說謊話,坦蕩毫不虛假,做人要清澈如水,做人要白玉無暇。要記住,無論是誰,只要說一句謊話,他就失去了別人信任的心。學習上弄虛作假的人總有一天會吃到苦頭,做錯了事要敢于承認,做錯了事要自我檢討,這樣做才能提高自己,這樣選擇才能贏得別人的認可那么,要怎樣爭當“誠實守信美德少年”呢?我們要做到言行一致,不撒謊,不欺騙別人,對人守信,對事負責;不弄虛作假,經得起誘惑;即使遇到困難,仍能堅持信守諾言。
爭當“盡責奉獻美德少年”我們必須做到,團結同學,熱心參與班級、學校工作;有高度責任感和服務意識,班務工作能力強;積極肯干,默默奉獻。在學校,要做老師的好幫手,做同學們的好榜樣,積極幫助一些成績比較落后的同學,給予他們信心及鼓勵。責任感要強,自己完成自己應做的事,為社會,為班集體奉獻,進獻力量。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努力,爭當美德少年,做一個合格的中學生。
謝謝大家!
弘揚傳統美德演講稿結尾 傳承中華文化弘揚傳統美德演講稿篇三
尊敬的老師、各位同學大家好:
中國是一段歷史悠久的長河,中國是一棵5000年的大樹,中國是飛翔了千余年的白鴿,中國是一種文化美德的精神。中國在五千年的歷史中傳揚著古老的文化和無盡的美德。中國,在人們心中是一個文明古國,更是一個美德大國。
和平玫瑰,在中國常常綻放,心系天下,美德是沒有止境的。1944年美國的飛行員欣斯德爾在中國東北_降落。在無依無靠之際,是中國人民救了他,還是那份美德,在吃不飽穿不暖的戰爭年代里,在中國人民的幫助下,跋山涉水,穿過敵占領區,勝利到達延安……欣斯德爾非常感動,可惜去世了,他的夫人來到中國,送出"和平玫瑰"……看來美德并不是中國人民才有,美德住在世界人民心中。
愛崗敬業,鞠躬盡瘁,公正無私,從始至終。在中國有一位公正的法官宋魚水。讓人贏得堂堂正正,輸的心服口服,即使有親情的案件中也大公無私。"辨法析理,勝敗皆輸"是宋魚水不斷追求的工作目標。宋魚水是我們的楷模,也是一種美德,他的美德在于"公正司法,一心為民"。做出不平凡的成就,求真求實,以人為本。
尊老愛幼的謝延信,上有七旬老母老父,身患重病,下有小女和呆弟弟,完全有機會放下這擔重任的謝延信,卻毅然挑起這份重擔,責任。常常吃不飽,穿不暖,早出晚歸的干活,照顧老人小孩不離不棄,這種苦差,是很難有人擔起這種責任。謝延信的這種尊老愛幼的行為令人_而下,肅然而敬!
告訴大家,我曾經也得到過一種美德,平凡但令我非常感動。一次我把手機、鑰匙、眼鏡放到一位朋友的包里,叮屬他說暫時放一下,玩著玩著大家都忘記了,直到第二天才想起東西還在他的包里。一問他去重慶了,我爸媽剛好又不在家里,不知怎么辦才好,當時我心急如焚啊!就在著急的時候門鈴聲響起,他神奇般的出現在我的面前,把東西還給我了,還說了聲"對不起,不小心把東西給你帶走了,我要很久才會回來一次,所以馬上把你的東西給你送來"。淚水瞬間打濕了我的雙眼......
同學們,這種美德的精神,在我們祖國遍地都有,值得我們好好學習。那本《中華美德頌》讀后讓我深有感受,讓美德發揚光大,讓美德傳揚這個世界,人人為美德做出一份貢獻。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讓我們"頌"出我們曾經做過的美德吧!
弘揚傳統美德演講稿結尾 傳承中華文化弘揚傳統美德演講稿篇四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
今年的10月7日是農歷九月初九,它是我們中華民族又一個傳統佳節——重陽節。農歷九月九日,為什么叫重陽?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農歷九月九日,日月并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又因為“九九”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獲的黃金季節,因此重陽佳節,寓意深遠,所以古人認為這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在改革開放的今天,重陽節這個傳統的節日被賦予了新的含義。,我國把每年農歷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從而將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
俗話說“最美莫過夕陽紅,溫馨又從容,夕陽是晚開的花,夕陽是陳年的酒……”。每天,我們迎著朝陽上學,沐浴著夕陽回家,不知不覺又走進這秋風送爽、瓜果飄香的日子,即將迎來今年的農歷九月九日重陽節。敬老、愛老、助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古代思想家孔子說:做子女的能活下來,是因為有父母的養育;
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要求人們不僅要尊敬自己的老人,還要尊敬社會上所有的老人。古往今來,我們有許多敬老愛老的故事:古有木蘭代父從軍、黃香扇枕溫席、王祥臥冰求鯉、孟宗哭竹生筍的佳話;今有陳毅探母等感人肺腑、潤人胸襟的故事。人人都會老,家家有老人。尊重老人,實際上就是尊重我們自己!
同學們,隨著我國老年人口的急劇增多,維護敬老愛老這一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美德更顯得重要。《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為我們指明了方向:夕陽的幸福要朝陽的回報,讓我們用一顆真誠的敬老之心、感人的助老之行影響全社會,使所有的老人“老有所樂”。
今天,在“9.9重陽節”到來之際,我們衷心祝愿天下的老人健康長壽,幸福美滿!我們衷心希望“敬老、愛老、助老”的中華傳統美德世代相傳,永放光彩!也更希望同學們在重陽節之際為你們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或你周圍的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孝敬老人的好事,讓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代代相傳!
弘揚傳統美德演講稿結尾 傳承中華文化弘揚傳統美德演講稿篇五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傳承中華美德,爭做美德少年》。
我們的祖國有著五千年的歷史文明,璀璨矚目;當我遨游在書海里,那些鮮活的文字和故事又告訴我,如何做一名德才兼備的新時代少年!作為一名中國人,可以驕傲的事情有太多,但讓我感到自豪的還是我們的民族精神和傳統美德。
"_規、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些耳熟能詳的語句傳遞著的是中國幾千來的傳統美德。俗話說:"贈人玫瑰,手有余香",美德之間的傳遞亦是如此。就拿電視上常常出現的給媽媽洗腳的廣告,我們可以看到,小男孩正是看到了媽媽給奶奶洗腳,就去效仿,畫面溫馨又溫暖。也許他還不知道這是孝心,這是一種美德,但我們卻可以從中看到,美德就在身邊,可能有時只是一個小小的動作,但折射出的是美德的光環,讓人的心里如沐春風。
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青少年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作為新時代的小學生,傳承文明、踐行美德是歷史賦予我們的責任。其實,文明美德可以體現在許多地方,既可以體現在小事上,也可以體現在大事上;既可以體現在個人上,也可以體現在集體上。小小的一個細節,或一個動作,都可以折射一個人、一個集體、甚至一個國家的榮譽,可見文明美德非同小可。與美德牽手,讓溫暖傳遞。中華美德頌演講稿。讓我們躬下身撿起地上的一片垃圾,用美麗的倩影裝點優美的環境;讓我們做一次家務,用汗水蕩漾開父母心底甜甜的微笑;讓我們為班級、學校貢獻一次力量,用無私的胸懷燦爛集體的榮譽;讓我們讓一次座位,用換來的贊嘆為社會平添一串和諧的音符。
讓我們一起攜起手來,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把文明美德深深地刻在心中,讓它得以凈化;不厭其煩地復制在行動上,讓它快些發芽;彼此美德的傳遞,彼此溫暖的傳遞,是一種美德的傳承,是一種文明的渲染。做文明少年,讓中華大地遍開美德之花!讓文明美德陪伴著幸福的我們,健康而快樂地成長吧!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弘揚傳統美德演講稿結尾 傳承中華文化弘揚傳統美德演講稿篇六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傳承中華美德—弘揚民族精神》。
在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中,經典古籍構成了它的核心。經典古籍不僅傳承著中華民族奮斗的歷史,而且傳承著中華民族的基本精神。中華文化被稱為倫理型文化。它的精華被世界譽為中華美德。它對于增強民族內聚力、振奮民族精神、整合群體價值、協調社會秩序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中華傳統美德有著豐富的、系統的內容。它包含著:個人與國家的關系,例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等;個人與他人的關系,例如:“與人為善”,“誠信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個人自身修養的問題,例如:“志存高遠”,“自強不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而且把個人、集體、國家聯成一體,例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樣一種倫理價值體系,在別的國家是很少見的。中華傳統美德構成了中華民族的精神。
今天,弘揚中華傳統美德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這是因為: 第一,社會的現代化帶來了價值觀念的沖突。在這場沖突中要不要保持傳統美德,關系到中華民族的前途問題。作為意識形態的價值思想體系是生產關系的反映,新的生產關系的建立必然要伴隨新的價值思想體系的建立。但是,新的價值思想體系的建立不是憑空臆造的,而是在對舊的價值思想體系的批判和改造中發展起來的。今天我們提倡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就是要把中國傳統價值思想體系中的優秀精華發揚光大,把它和現代化結合起來,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文明,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強國,特色在哪里?我的理解,一是社會主義的,二是有中國文化底蘊的。弘揚中華傳統美德才能把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得有特色。 第二,在頻繁的國際交往中帶來了許多外來的,特別是西方的價值觀念。“麥當勞文化”正在浸蝕著中國文化。對于西方文化,包括它的價值觀念,我們不是一概排斥,而是要加以選擇和改造,選擇先進的優秀的精華,例如他們的科學精神、民主精神、開放意識、進取精神等。同時要摒棄一切腐朽落后的,或者適合于西方而與我國國情不符的價值觀念。弘揚中華美德就是要振奮民族精神,抵制一切不健康的價值觀念的浸蝕,樹立健康的社會主義新美德。
第三,當前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現狀迫切需要加強中華美德的教育。長期以來,我國道德教育中存在理想化、空泛化、形式化的缺點。青少年知道一些空洞的大道理,但對最初步的道德要求卻不清楚,不實行;不能判斷現實生活中丑惡的東西,有的甚至還受到社會上丑惡行為的影響。因此極需要告訴他們中華美德是什么,讓他們知道中華民族創造了中華傳統美德,同時又是在中華傳統美德的哺育下壯大發展起來的;今天我們要建設祖國,復興中華,需要身體力行,發揚中華傳統美德,遵守“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公民道德。今天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努力學習,明天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出貢獻。黨的_提出要用20年的時間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在這20年中,我們現在在校學習的青少年將成為祖國建設的骨干,他們的成長將關系到中國傳統美德能否傳承下去,關系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成敗問題。
中華傳統美德教育要從少年兒童抓起,從小讓他們身體力行,形成習慣。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就懂得這個道理,為了讓少年兒童牢記各種行為規則,編寫了許多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讀本和格言。例如《三字經》、《千字文》等,一方面讓兒童識字學知識,另一方面學習傳統美德,身體力行,銘記在心,從而形成習慣。這些讀本今天當然不能再用了,里面有許多封建的東西,但是其中有許多代表中華傳統美德的格言還是應該傳承下去。因此,我們應該有新的讀本,選擇代表先進文化的中華傳統美德的格言編纂成冊,讓青少年廣為傳誦,并指導他們努力實踐,從而推動社會精神文明建設。因此,高等教育出版社匯編出版《中華文化經典基礎教育叢書》,很有意義。選擇經典古籍中適合青少年閱讀并具有時代生命力的內容,讓青少年閱讀背誦。有些內容可能青少年一時還不能理解,但隨著年齡學識的增長,他就會懂得其中深奧的道理。我小時候也讀過一點四書五經,如小時候背《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當時并不明白,現在才理解它的教人做人的道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是小時候讀《論語》時背誦的,現在成為我的座右銘。可見,小時候趁記性好的時候讀點、背點古籍是很有好處的。當然,我不提倡如過去意義上的讀經。中國的四書五經主要內容是宣揚封建道德,與今天倡導的民主和科學精神是格格不入的。但是經典中不乏待人接物的公共道德和教人修身養心的道理,即前面說到的中華民族文化的精華,這是我們今天仍然要繼承和發揚的。
古人如是,今天亦如斯。因為美德代代相傳,因為美德在我們心中,因為我們是中華兒女。讓我們手拉手、心連心共同把文明美德傳承下去,弘揚我們的民族精神,讓中華民族這朵美麗的生活之花開遍世界的每個角落。
弘揚傳統美德演講稿結尾 傳承中華文化弘揚傳統美德演講稿篇七
尊敬的評委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我是瀑里學校五年級的石晨欣,這次能夠參加“中華美德頌”演講比賽,我感到無比的榮幸!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頌中華美德,做美德少年》。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源遠流長、光輝燦爛,她是五千年華夏文明與智慧的結晶,滋養了一代又一代炎黃子孫!
“融四歲,能讓梨。”孔融雖小,卻懂得尊敬長輩,令我們肅然起敬;周恩來12歲時,就立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雄偉志向,成為我們學習的楷模;在汶川大地震中,9歲的林浩,面對危險毫不畏懼,勇救兩名同學,是我們學習的榜樣……這些具有傳統美德的少年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里數不勝數。
我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小學生,處處以他們作為榜樣,無論在校內還是在校外都力盡所能獻上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在學校里,我勤學善思,喜歡廣泛地閱讀書籍,我熱愛工作,甘為全校同學奉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在家庭中,我孝順長輩,主動幫助父母分擔家務,從來不讓爸爸媽媽操心!正是這些良好的美德,我才能夠深受老師的信任,同學的擁護,長輩的喜愛!
我心地善良,總是把無私的關懷帶給別人。今年暑假的8月5日,我和媽媽一塊兒去市第一人民醫院看望生病住院的姥姥。在病房里,一位40多歲的阿姨,淚流滿面,心急如焚,因為她的孩子急需輸血,又一時無錢打款。看到此情此景,我毫不猶豫地說:“阿姨,我的血型正合適!我去獻血吧。。”在場圍觀的人齊刷刷的把目光投向了我,這更堅定了我獻血的決心,“媽媽,讓我去吧!”“媽媽,讓我去吧!”在我的再三懇求下,媽媽同意了我的決定。經過醫生的檢驗,抽血,我成功地為那位小弟弟獻了血。那位阿姨摟著我,激動地連連說道:“孩子,謝謝你,謝謝你的救命之恩啊!”……我想:只要小弟弟的病好了,才是我的欣慰啊。
同學們,當我們向老師、長輩和客人彬彬有禮地問好的時候,當我們向有困難的同學伸出援助之手的時候,當我們學會向父母表達自己的一份孝心的時候,當我們學會珍惜每一粒糧食的時候,當我們學會“寬于待人、嚴于律己”的時候……我們所做的一切,不都是在傳承和弘揚中華美德和民族精神嗎?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同學們,我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但是,我會一如既往的用自己的誠實、勇敢、勤奮、善良、自信等優良美德來感染身邊的每一個人,做一位名副其實的美德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