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貴州千戶苗寨游后感篇一
天才蒙蒙亮,太陽還沒有升起,一串美妙的農家交響曲便響了起來。“喔喔喔”“嘎嘎嘎”伴著公雞、鴨子的叫聲,我醒來了。走到陽臺上,聆聽雄雞報曉。不知道是哪只公雞先叫的,一聲響亮的啼聲之后,便一唱百和,此起彼伏的雞鳴聲中,再伴隨著幾聲鴨子的叫聲,猶如一首清新的歌曲,迎接著黎明的到來。
我穿好衣服,和小伙伴們一起出門了。此時的苗寨十分寧靜,雞也不啼了,鴨也不叫了,好像就只剩下我們。遠處的山上,云霧漂在山間,猶如一片白紗布,又仿佛是有一位仙女,在山間漫步。
眼前,是一大片綠色的水稻,生機勃勃。它們或挺著胸,或彎著腰,像一群綠衛兵。我們在田間的小道上跑來跑去,擺出好看的姿勢,拍下了許多照片。呀,草上面還掛著露珠呢。早晨的露水散發著清涼,一顆顆沉甸甸地在草葉上閃爍。它們猶如一顆顆珍珠,晶瑩剔透。
往前走著,忽然聽到了水聲,原來在不遠處有一條小溪。小溪的水清澈見底,猶如一塊明鏡,倒映出了我們。在小溪中央,有一個人工搭建的小堤壩。我們連忙跑上堤壩,感受著陣陣涼意。清涼的水汽一遍又一遍地撫摸著我們的皮膚,十分愜意。不知不覺中,太陽出來了。陽光從天空中傾瀉下來,潑在水面上,清澈的溪水瞬間變成了鑲嵌碎金的綢緞,在微風里晃動著,閃著炫目的光。
七點之后,人漸漸多了起來,西江也開始熱鬧起來。有賣土特產的,有賣早飯的,還有溪邊浣衣的頭戴大花的大嫂……
苗寨的清晨是熱鬧的,是充滿生機的;苗寨的清晨也是恬靜的,美麗的。
貴州千戶苗寨游后感篇二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我們全家整理好皮箱書包,和叔叔阿姨一起來到了飛機場。大約經過兩小時飛行,加上路上的顛簸,終于來到了中國最大的苗寨——貴州西江苗寨。
我們一進大門就看見阿公阿婆們有的在跳舞,有的在吹樂器……熱鬧極了。還有一些阿姨穿著苗族服飾在接待客人合影呢!有一位身穿綠色上衣,下穿牛仔褲的年輕叔叔也來合影拍照了。他的動作很標準。拍完后,那一位叔叔剛想走了,可穿件苗族服飾的阿姨攔住她,叫他喝白酒。這一下子可難為叔叔了。他臉難看的像一只沒了孩子的公獅子。經過大家的勸酒,那一位叔叔終于喝了一小口。頭暈腦脹地離開了。看來我們苗族的姑娘太好客了。
之后我們在人群的簇擁下上了觀光車。一路上,我看見了濤濤飛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森林都顫動起來。道路兩旁的花草樹木都向我們微笑鼓掌。
我們的第一站,就是苗寨最熱鬧的街道。我們剛走進第一家服裝店,就看見有一位阿姨在蠟染,他用小刀蘸了一下蠟,涂在一件白色衣服上,畫了一個小小蝸牛殼,就變成閃閃發光的棕色了。讓大家贊不絕口。我也情不自禁的揚聲鼓掌。忽然,我注意到掛在角落里的亮晶晶的紅色苗服。銀色的鱗片搖動著衣服。好像在說:“小女孩,你能不能買下我呢?你穿上我一定非常好看。”我情不自禁地對媽媽說:“媽媽,你買下這一件裙子好不好呀?”我撒嬌道。最終媽媽還是給我買下了。我穿著一件漂亮的紅色裙子,得意洋洋地走出了衣店。我每走一步,身上的銀片就叮當響。引起許多路人的注意。讓我有一種說不出的得意……
來到熱鬧的市場上。我看看這個,好想買一個,看看那個也不錯,也想買一個,就像眼花繚亂中的猴子摘桃一般,有了這個,還想買那個?媽媽把我訓斥了一頓,說你要買你真正想要的東西。最后我按我們按著自己的愛好選了牛角梳。突然,一陣美妙的音樂聲傳進我的耳朵。我跟著音樂聲來到了一家賣非洲鼓的店鋪。我們有節奏地拍打著,整個人的心情隨著擊鼓的節拍而蕩漾起來。直到要走的時候,我們依然戀戀不舍。媽媽看了看,說既然這么喜歡,要不買兩個?我們揚聲狂呼,興奮不已。
我們手拿著鼓,滿載而歸的在歡樂與疲勞中結束了今天的旅程。
貴州千戶苗寨游后感篇三
在今年的清明節,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風景如畫,還保留著苗族傳統的西江千戶苗寨。
進了大門,就看到一些苗族老漢穿著傳統服飾,吹著一種樂器-笙。笙的聲音悠長渾厚,使人心寬胸曠。漫步在小巷里,交雜著小販喊“楊梅汁,楊梅汁”的聲音,我們看到了對岸的吊腳樓。從水里立起的一根根木頭,支撐起那古色古香的樓房。
走過小巷,就來到博物館。大門上,用燙金字寫著“苗寨博物館”五個大字。它分為三層:第一層介紹了苗族的風俗傳統、飲食習慣。第二層是服飾,第三層是藥草,紅磚、白瓦,使得整個博物館非常莊重。
看完博物館,就來到風雨橋。風雨橋連接了東西兩岸。走上風雨橋,風雨橋分為四間,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精美的花紋,向兩邊極目遠眺,偶爾有幾只鴨子從水面上游過,“嘎嘎”地叫著。還有幾個村民,走過田埂,哼著家鄉小曲干著活,河面還吹來陣陣清風,若是與別人聊天一個下午,你一定覺得這兒是人間天堂。
走過風雨橋,爬上一座小山頭,就來到觀景臺。站在觀景臺上向下望,千戶苗寨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向前看,是千戶苗寨最熱鬧、最現代的一個地方。晚上,那兒燈火通明、歌舞院在這兒最顯眼,只有它發著銀色的光,其它的都發著黃的綠的光,像許多士兵簇擁著一位美麗的皇后。
走下觀景臺,來到那個熱鬧的地方。有個地方正在搭建一座吊腳樓,它是用原木制造的,可以看見內部的.房梁、屋脊。走過一條條小道,聽著流水嘩嘩的歌聲,我們來到千戶苗寨的歌舞院。苗族人動人的歌聲令我們陶醉,這時,連流水也不再嘩嘩地流了,大概是自愧歌聲不如他們的歌聲吧……
西江的千戶苗寨是個美麗的地方,希望你有時間去細細游賞。
貴州千戶苗寨游后感篇四
在千百年來百鳥衣的苗寨,花香裊裊,依山傍水,風景怡人、環境優美。風水寶地的地方。當你漫步在苗寨的花園路上,近看竹林猶如綠霧般的柔媚動人,遠眺那田園的風光、你更覺得窈窕多姿,萬般的詩情畫意盡現其中。一泓曲水宛如錦帶,如飄如拂,時放時收,較之苗寨的迷人花香,另有一種清瘦的神韻,讓人心曠神怡,陶醉在其中。
苗寨的小溪,小溪的水清澈明凈,要是你渴了,可以直接飲用。小溪里有魚兒暢游,偶爾還會跳出水面,像在跟小朋友嬉戲。要是有小朋友腳步聲很大,那就打破了小溪的平靜,秋風輕輕一吹,小溪便濺起一朵朵白色的浪花。
走進優美的苗寨,在吊腳樓房前閑庭觀望,蘆笙發源地的苗寨,美極了,看那山上的樹木郁郁蔥蔥,不時傳來鳥兒婉轉的歌唱,動聽極了!
剛走進苗寨,不時傳來悅耳的蘆笙曲,原來,十幾個美俊男兒在吹著蘆笙,千人苗族兒女穿著盛裝跳著舞,多么壯觀蘆笙舞啊!
時常想起我們的常在的苗寨,似乎那種清香的咖啡悠悠四溢的又飄到了我們的身邊,苗寨,追隨我們一生記憶的夢,成長后的我們于苗寨漸行漸遠,而苗寨的那一草一木,各式各樣的吊腳樓,鱗次櫛比,讓我們難以忘懷。當你走進苗寨里,聞到花的香味,聽到鳥的叫聲時,這苗寨的景色最迷人了。成群的小蜜蜂在苗寨的花叢中飛來飛去,忙著采蜜,花蝴蝶們扇動著翅膀翩翩起舞,到處鳥語花香,給這寂靜的苗寨帶來了無限生機。還有那些不被人注意的小草,密密地擠在一塊兒,你擁我擠,推來搡去,像一塊柔軟的大地毯鋪在苗寨的小路,踩上去軟綿綿的,多美啊!苗寨的一切,都倒映在我們的腦海中,它包含著我們童年的美好回憶,它讓我們感受到家的溫暖。
苗寨,你是一顆璀璨的明珠,讓我們不能將視線收回,都喜歡到野外看看。走在熟悉的田間小路,看那金黃的油菜花,聞到那久違的泥土的芬芳。隨著回家的小路,一群頑皮的小孩在打陀螺,猶如一首動聽的樂曲。苗寨路旁的那一望無際的杜鵑花,一叢叢,一簇簇,挨挨擠擠,仰著紅色的小臉,向著春風點頭,向著天空微笑。
苗寨的美,美在于豐富多彩,美在于天時地利人和。我們的苗寨,雖然沒有堯人山那樣雄偉壯觀,但她一年四季風景怡人,豐富多彩的苗族文化,游客們流連忘返,多美的苗寨啊!
貴州千戶苗寨游后感篇五
暑假里,我們全家去了貴州省黔東南的西江千戶苗寨,西江千戶苗寨是世界上最大的苗族聚集村寨,為什么叫“千戶苗寨”呢?是因為聚居著一千二百多戶苗族人家,所以稱為“千戶苗寨”。 在那里我領略了苗寨獨特的風景,苗族濃郁的民族風情,讓我至今難以忘懷。
乘車從貴陽市出發,經過四小時的顛簸,終于來到了西江苗寨。一下車,遠遠望去,整個苗寨坐落在幽幽的山谷里,一座座青山蜿蜒起伏,把寨子包圍在其中,一條清澈曲折的白水河穿寨而過,把整個苗寨一分為二。
走進寨子,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座古色古香的吊腳樓,它們依山而建,鱗次櫛比,氣勢恢宏,從山腳一直建到半山腰。
順著道路向前走,寨中的主干道上游人如織,沿路而行,一路美景讓人沉醉,路邊、屋外、屋內,到處是苗家展示在世人面前的傳統銀飾、服裝、竹雕等風格獨特、美不勝收的工藝品,讓人流連忘返。
我們走到半山腰,來到了一棟吊腳木樓,它是由杉木建造而成的,共有三層,每層都有房間,吊腳樓的木樓梯極陡,走起來嘎嘎作響,覺得晃晃悠悠的。二樓的窗邊是美人靠,這是苗族婦女們做手工活的地方。透過窗戶向外望去,能看到對面山坡上的吊腳樓,層層疊疊的,像一座寶塔。走在房間的地板上,聲音特別大,不論是地面、墻面還是屋頂,到處都是木質的,到處充滿了木香味。
坐上觀光車,我們來到了山頂的觀景臺。站在觀景臺上,放眼四望,整個寨子盡收眼底,我被看到的一切所震撼——郁郁蔥蔥的山上,密密麻麻的覆蓋了一層風格相似、色彩一致的苗家吊腳樓,山腳下有零星散落的梯田,滾滾的白水河流向遠方……我靠在護欄上欣賞著這自然淳樸的美景,感到心曠神怡。
下山后,我們參觀了苗寨博物館,在館內我了解了苗族的歷史和苗寨的變遷。苗族是一個堅韌、勤勞、純樸、智慧的民族,在遙遠的古代,他們從內陸遷棲到深山里,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建成了現在規模宏大的苗寨,世代在這里繁衍生息。
美麗的苗嶺山水田園風光和苗家人淳樸、善良、勤勞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中。
貴州千戶苗寨游后感篇六
今天,我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隨爸爸來到了云南的灣子苗寨,一群大小七個,兩臺車。
走進苗寨,就有一陣陣撲鼻過來的清香,看見一座座山和一塊塊田地,眼前全是一片綠色,望不到邊。灣子苗寨還有許多苗族老祖屋,是典型的湘西苗寨建筑風格,已有500多年的歷史,全部是木材為建筑材料,其中許多墻體還是珍貴的金絲楠木。
苗寨最醒目的是那兩棵紫薔薇樹,樹高41米,胸徑1、61米,已經有500余年歷史。它的樹皮可以治皮膚病,每年六月脫皮一次。紫薔薇樹的樹干必須四人合抱才勉強得行,我和爸爸兩個姐姐費很大的勁,把手伸長才能勉強湊合到一塊。樹底還有一個小洞,洞內有水,并且常年不干渴,也不外溢,該水經有關專家鑒定,可以直接飲用,還有益人的身體健康。
苗寨里還有很罕見的“人”字墻,墻體全部用條石堆砌而成,沒有用任何凝固劑。專門學建筑的爸爸告訴我,這在建筑上是有很大難度的,更珍稀的是這人字墻已經五百多年歷史還紋絲未動,堅固如初。
最讓我刺激的是苗寨的秋千,用很粗的木頭做支撐,粗壯的麻繩掛在槽鋼做的橫梁上,我好不容易爬上無,半天都沒有蕩起來,必須有人用勁推才能蕩起來。
這就是我暑假到云南威信后的第一站——-灣子苗寨,是個很有民族特色的地方,這里沒有污染,沒有輻射,只有高山環繞、綠樹成蔭、流水潺潺。這是個美麗的地方,也是我喜歡的地方。
貴州千戶苗寨游后感篇七
暑假在貴州旅行的時候,我們特地在黔東南的西江“千戶”苗寨里住了一晚。
“千戶”——自然是指千家萬戶。那里有成百上千的木樓,層層疊疊于山麓之上,就像是從大山上長出來的一般,與周圍的草樹渾然一體,壯觀之中不乏奇妙的色彩。
這些木樓非同尋常,正是苗族獨特的吊腳樓。吊腳樓的結構很是奇特:二樓比一樓凸出一塊,下面是長長的柱子,支撐起大大的陽臺和房屋。看起來搖搖欲墜,好像隨時都可能會倒塌,可是當你真正的置身于上,卻發現它其實十分平衡、穩固。吊腳樓這種奇特的輕快與活潑的設計,離不開當地人的智慧與創造力。在這深山老林之中,不僅天氣潮濕,而且地面上遍地毒蟲,還有野獸騷擾。而吊腳樓就完美地解決了這些問題,讓苗族人能夠在這里安居樂業,使他們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中依然能夠深深地扎根于此。
苗寨除了吊腳樓,還有六座“風雨橋”。風雨橋有一個大大的頂棚,兩邊是門廊。它像水上的房屋,即便刮風下雨,里面還是舒適的。橋上面很寬敞,兩邊供游人觀賞水上的景色。最神奇的是,橋沒有用一顆釘子,都以榫卯結構相連接,卻能百年不倒。這是多么精細的工藝、多么過人的智慧才能創造出的奇跡!
到了晚上,苗寨的燈火陸續地亮了起來。一個山頭……兩個山頭……都籠罩在明亮的光輝之中。而燈火映照下的一座座吊腳樓,在黑色的大山下,襯得格外明亮。這時候,苗寨就有了帶著神秘的壯觀,那樣的美,讓人嘆為觀止。
苗族人的智慧,創造了適應環境的吊腳樓;又創造了神奇的風雨橋;讓他們幸福安樂地生活在這里,聚居在西江畔。每當苗寨的圖畫浮現在我的腦海中,我總是忍不住贊嘆:啊!多么美好的景色!啊!多么智慧的民族!
貴州千戶苗寨游后感篇八
“十一”假期,我們三個三口之家來到貴州鎮遠、西江千戶苗寨一游。
第一天,我們乘著小船游覽潕陽河,這里群山環繞,景色怡人,水碧綠碧綠的,空氣新鮮,深不見底的水被這艘船漾起了一道道波紋,一路游覽,從山上或急流或緩流而下的瀑布讓我感嘆與欣賞這大自然的杰作帶給我們的美感。這時的我情不自禁的想起李白寫的那首詩《望廬山瀑布》,我把從岸上買的花環戴在頭上,感覺自己真像一位仙女。
第二天,我們一行九人租車出發去西江千戶苗寨。
車子一直沿著山路向上行駛,我在想:這司機師傅是要把我們帶到山頂嗎?當車子終于平行時,我感覺自己似乎與云親密接觸了,透過窗戶往下看,下面的房子很小,足見我們所處的高度。一路上,我發現這里的高速公路中間沒有綠化隔離帶、這里的涵洞很多,最長的有2220米,涵洞里的安全設施齊全,我敬佩建筑業的前輩們。
三個多小時的車程,到了目的地---西江千戶苗寨,我們來到苗族街上,當地的人都穿著民族服裝,成年女性的頭發都高高挽起,并插上一朵大花,我們也親自感受了穿上當地民族服裝的滋味,行走時,頭上的鈴鐺發出“叮鐺、叮鐺”的聲音,真悅耳!穿著民族服裝觀看了當地人們的特色表演,只見苗族姑娘們隨著民族音樂跳起舞蹈,先生們打著鼓,鼓的聲音被他們有力的敲打得有聲有色,就像鼓本身在唱歌,每位表演者與觀看者的臉上都洋溢著歡快的笑容。
這真是一次美好的旅行,每一件事情都讓我回味無窮。
貴州千戶苗寨游后感篇九
早就聽說深山里有個美麗的苗寨,——西江苗寨。這次我終于來了。走進苗寨,清新的空氣吹來,山上建起了高低錯落的小木屋,幾座小橋橫跨河上,淺水緩緩流過整個苗寨。多美的山水畫啊!
腳下的路很美,鋪著鵝卵石和青石板,上面是一些奇怪的文字和圖案。
遠處優美的歌聲把我吸引到了歌舞表演場。一群漂亮的苗族姑娘穿著五顏六色的衣服跳著“金雞舞”。他們像美麗的“金雞”一樣搖晃著身體,舞動著絲帶,時而飛舞,時而旋轉……美麗!
苗族特產小吃中,最吸引我的是打粑粑。將蒸好的糯米倒入一個大木槽中,然后用木錘反復錘糯米,直到變得粘稠。看他們打得輕松,我也想試試。結果,巴贊和木錘緊緊地粘在了一起。木錘打不起來,但是力量不夠。怎么打?用手蘸點水,撕下一塊蛋糕,咬一口。它的味道鮮美,可以用香、糯、甜來稱贊。
晚上,寨子里家家戶戶都亮著燈。站在吊腳樓上,你會發現山腳下和山坡上所有的燈光,仿佛天上的星星都墜入了凡間。不時有鳥兒從深山里飛來的聲音,像是小夜曲。
這是一個令人難忘的地方,有米酒的香味,豐富的長桌飯,美妙的歌舞,芬芳的茶葉。
貴州千戶苗寨游后感篇十
貴州的自然風光令人為之迷醉,而貴州苗寨獨特的民族風情也同樣吸引著人們的目光。今年春節,我們全家人一起來貴州苗寨旅游。
還沒到苗寨,就遠遠看見了一座高大的山門,是用一根根竹竿搭成的。山門邊一個個漂亮的苗族姑娘向我們招手,好像在歡迎遠方的客人。一進山門,啊!一棵棵又粗又高的棕櫚粗又高的棕櫚樹出現在我的眼前,仿佛置身于童話之中。
拐了一個彎,我們看見幾座用竹竿搭成的房子。真奇怪,這些房子沒有建在地面上,而是用幾個木樁支撐起來的。一打聽,原來這叫吊腳樓,樓上住人,樓下堆放雜物或飼養家畜,熱情好客的主人還請我們上樓喝了一杯茶呢!
再往前走,看見幾個婦女正在織布,旁邊掛著許多蠟染的衣服,這些衣服都是用手工染制成的,非常精美,媽媽也買了一件。最奇怪的是這些婦女的臉上布滿了一道道跟墨水顏色一樣的斑紋,挺嚇人的,原來這也是苗族古老的習俗,當然現在這種野蠻的習俗已經被拋棄了。
最精彩的節目是歌舞表演,苗族人能歌善舞,蘆笙是它們最喜歡的樂器。竹竿舞開始了,小伙子們拿著竹竿一開一合,姑娘們在一根根竹竿間一蹦一跳,舞姿輕盈舒展,我們都看得入迷了。在導游的催促下才,我們依依不舍地離開苗寨。
啊,美麗的苗寨,我什么時候才能再次領略你那迷人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