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工作或學習進行到一定階段或告一段落時,需要回過頭來對所做的工作認真地分析研究一下,肯定成績,找出問題,歸納出經驗教訓,提高認識,明確方向,以便進一步做好工作,并把這些用文字表述出來,就叫做總結。總結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總結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個人今后的總結范文,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校車安全培訓心得總結篇一
我們可能都清楚,每次事故都是在縣與鄉鎮之間這樣的農村地區發生。作為一個鄉鎮結合部工作多年的教師而言,我太了解這些上學的孩子們情況了。
事故原因我不能肯定,但學生上學的狀況我多少了解一些。現在農村學校由于布局調整,特別小的學校都合并了,那些撤校的村子里的孩子們只能到外地上學。或住校或坐車上學。我所在學校有三分之一的學生是這種情況,學校沒有住宿條件的,孩子們有的住在私人辦的接送站,有的坐校車,一年級的孩子就離開父母開始住接送站或在學校住宿,看著真讓人心疼。
那么,是不是這些孩子都是村子附近沒有學校嗎?也不盡然。有的是因為學校撤并沒有了,有的是村里有學校或附近村子有學校,但家長認為農村的教育條件、師資都不如城里,想讓孩子接受比較好的教育,于是也有擇校進城讀書的。教育資源的不平衡讓家長做出這樣的選擇也是情理之中的。
那么除了住宿的學生,外出上學的孩子就得坐接送車了,也就是所謂的校車了。有的網友不理解,說是三番五次出事,孩子的家長為什么還要讓孩子坐超載的車?不是農村人的命不值錢,而是他們的確窮,貧窮再加上觀念的原因,導致他們對安全這一塊忽略了。不坐超載車,就得多掏好多錢,不然按正常核載的車,送學生的車怎么掙錢?所以就產生了超載。這是超載的主要原因。
那么,政府一聲令下,堅決治理超載是不是就能杜絕事故發生了?也不盡然。治理校車超載肯定有效果,但并非完全有效。因為你治了校車超載,還有非校車超載呢。你治了非校車超載,還有疲勞駕駛呢。總之,交通事故這個殺手的確要好好治一治了。教育部的通知能解決什么問題?
我們現在的交通環境實在是太亂了,尤其是小城鎮的交通狀況更差。人們的交通安全意識差,不遵守交通規則的現象時有發生。這是其二。
其三呢,現在的司機普遍素質差,二把刀司機太多。交通部門監管有點偏離安全為主的原則,以罰款為主,以教育為輔,以罰款代管理,這也是原因之一。
這么多的問題不解決,教育部下多少通知都是白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