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任何工作都應改有個計劃,以明確目的,避免盲目性,使工作循序漸進,有條不紊。那關于計劃格式是怎樣的呢?而個人計劃又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個人今后的計劃范文,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趣味數學工作計劃篇一
中華謎語經歷數千年的演變、發展、完善才形成現今的體系格局。有文字記載的所謂“曲折隱喻”的.語言現象,最早出自黃帝時代的《彈歌》詩里,到了春秋戰國時代,這種謎語雛形已十分流行,并有了名稱,叫“瘦辭”和“隱語”。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數學趣味謎語集錦,歡迎閱讀。
1、兩牛打架 (數學名詞)——對頂角
2、三十分(數學名詞)——三角
3、再見吧,媽媽(數學名詞) ———分母
4、大同小異(數學名詞)——近似值
5、1、2、3、4、5(成語)——屈指可數
6、1000×10=10000(成語)——成千上萬
7、周而復始 (數學名詞)———循環小數.
8、考試不作弊 (數學名詞)——真分數
9、五四三二一( 數學名詞)——倒數
10、一元錢. (數學名詞)——百分數
11、考試成績(猜兩個數學名詞)——分數,幾何?
12、道路沒彎兒(數學名詞) ——直經
13、風箏跑了(數學名詞) ——線段
14、最高峰(數學名詞) ——頂點
15、入坐(數學名詞)——進位
16、齊頭并進(數學名詞) ——平行
17、廢律(數學名詞)——除法
18、大家發表意見(數學名詞)——商
19、彼此盤問(數學名詞)——互質
20、五角錢(數學名詞)——半圓
21、七天七夜. (數學名詞) ——周長
22、看誰力量大(數學名詞)——比例(力)
23、人民的力量(數學名詞)——無限
24、一直不來(猜數學名詞)——恒等
25、不用再說(猜數學名詞)——已知
26、搬來數一數(猜數學名詞)——運算
27、隔河相答(猜數學名詞)——對應
28、再算一遍(猜數學名詞)——復數
29、招收演員(猜數學名詞)——補角
30、十八斤(猜數學名詞)——分析
31、司藥(猜數學名詞)——配方
32、請人做事(猜數學名詞)——求作
33、查帳(猜數學名詞)——對數
34、大家的樣子(猜數學名詞)——公式
35、小小的房子(猜數學名詞)——區間
36、千刀萬割(猜數學名詞)分式
37、大家發表意見(猜數學名詞)——討論
38、從后面算起(猜數學名詞) ——倒數
39、北(猜數學名詞)——反比
40、劍穿楚霸王(猜數學名詞)——通項
41、算信件(猜數學名詞)——函數
42、登樓計步(猜數學名詞)——級數
43、逐優錄?。ú聰祵W名詞)——0.618法
44、計算轉動桿(猜數學名詞)——數軸
45、不準確(猜數學名詞)——誤差
46、五分錢(猜數學名詞)——半圓
47、待命(猜數學名詞)——等差
48、小本生意(猜數學名詞)——微商
49、祖父錯了(猜數學名詞)——公差
趣味數學工作計劃篇二
所謂“轉換法”,主要是指在保證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將不可見、不易見的現象轉換成可見、易見的現象;將陌生、復雜的問題轉換成熟悉、簡單的問題;將難以測量或測準的方法轉換為能夠測量或測準的方法。
——題記
上課之前數學吳老師拿了一個長方體的魚缸和一塊不規則的石頭來上課,我們看后很不解,這是數學課,難道還要做實驗嗎?我們盼望著快點上課,揭開謎底。
我們恍然大悟,吳老師用魚缸和石頭是想用轉換的方式讓我們求不規則的物體的體積的——把石塊放入水中,水升高的體積就是石塊的體積。
吳老師給我們上了一堂精彩的數學課,如果用直述計算方法反而很枯燥無味,老師用了課堂小實驗法,不僅生動有趣,更重要調動了大家積極思維、濃厚學習的興趣。大家在快樂中學到了新知識,掌握了計算不規則物體課的“簡便方法”——轉換法。
趣味數學工作計劃篇三
泰勒斯看到人們都在看告示,便上去看。原來告示上寫著法老要找世界上最聰明的人來測量金字塔的高度。于是就找法老。
法老問泰勒斯用什么工具來量金字塔。泰勒斯說只用一根木棍和一把尺子,他把木棍插在金字塔旁邊,等木棍的影子和木棍一樣長的時候,他量了金字塔影子的長度和金字塔底面邊長的一半。把這兩個長度加起來就是金字塔的高度了。泰勒斯真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他不用爬到金字塔的頂上就方便量出了金字塔的高度。
高斯是位小學二年級的學生,有一天他的數學老師因為事情已處理了一大半,雖然上課了,仍希望將其完成,因此打算出一題數學題目給學生練習,他的題目是:1+2+3+4+5+6+7+8+9+10=?,因為加法剛教不久,所以老師覺得出了這題,學生肯定是要算蠻久的,才有可能算出來,也就可以藉此利用這段
時間
來處理未完的事情,但是才一轉眼的時間,高斯已停下了筆,閑閑地坐在那里,老師看到了很生氣的訓斥高斯,但是高斯卻說他已經將答案算出來了,就是55,老師聽了下了一跳,就問高斯如何算出來的,高斯答道,我只是發現1和10的和是11、2和9的和也是11、3和8的和也是11、4和7的和也是11、5和6的和還是11,又11+11+11+11+11=55,我就是這么算的。 高斯長大后,成為一位很偉大的數學家。 高斯小的時候能將難題變成簡易,當然資質是很大的因素,但是他懂得觀察,尋求規則,化難為簡,卻是值得我們學習
與效法的。北宋的一個夜晚,一家小酒店的老板正和伙計一起堆酒壇。因為近來生意特別好,酒壇自然也就多。老板一邊在心里樂,一邊盤算著如何發更大的財。他要把酒壇堆得整整齊齊,美觀大方,吸引更多的顧客光臨酒店。
第二天。這堆酒壇果然吸引了不少顧客,老板望著酒壇,樂不可支。這時,一位衣冠楚楚的青年書生走了過來,面對酒壇,若有所思。老板心想:我昨天為了數清這堆酒壇,花了很大的功夫,這位青年相貌不凡,我倒要考考他看。
"年輕人,你知道這堆酒壇一共有多少個嗎?"老板半開玩笑地問道。
"這很容易,只要你告訴我這堆酒壇最上面的那層一共幾排,每排多少個,一共有幾層。根本不用數,我馬上就知道這堆酒壇的數目。"年輕人這么說話,顯然有十足的把握。
"最上面那層酒壇是四排,每排8個,第二層是五排,每排9個……"
老板一下子驚得連張開的嘴巴也忘記合攏了。這么快!老板馬上把年輕人請進酒店,上茶,敬酒,招待得萬分周到。老板真是打心眼佩服這位青年,又是請教姓名,又是討教數壇的方法。
沈括從小對籌算很感興趣,讀了許多數學名著。后來自己寫成了一本數學專著《隙積術》,專門研究高階等差級數的求和問題。沈括數壇的方法就是利用了高階等差級數求和的方法,要比單純地數方便多了。數學上還可能碰到數字更大,項數更多的題目,用這種方法便可一下子迎刃而解。
趣味數學工作計劃篇四
一、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數學課外實踐活動,學生綜合素質得到很大的提高。學生觀察生活、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
二、改變原有的課堂教學方法,組織生動有趣的實踐活動。開展活動,目的是讓所有的學生都行動起來,如“數學知識調查活動”、“故事會”、“數學園地設計”等,人人帶著任務參加,從籌備策劃到具體實施,從查找資料到總結成果,從頭至尾參與,能得到全面鍛煉。開展活動,可以使客觀事物在學生的頭腦中產生感覺形象,并依賴感知覺進行思維,形成抽象概念,使學生認識和理解客觀世物,同時學生在活動中得到自我表現和發展的機會。因此,組織興趣小組要在“動”字上下功夫。
根據我們的設想,還要讓同學們學會銀行利息的計算(附調查、理論依據、計算方法)、幾何體的手工制作,以圖片的形式展現數學的圖形美……不過,因第一次進行走出教室,走出校門的社團活動,我們會在實踐的基礎上不斷完善,使得學生的動手能力,合作意識,創新意識再上一個新的臺階。
通過組織數學社團,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陶冶了情感、磨煉了意志、增進了同學間的友誼,數學愛好者和特長生的隊伍擴大了。組織數學社團活動可以使學生樂學、會學、健康發展。
趣味數學工作計劃篇五
(一) 花甲重開,外加三七歲月;古稀雙慶,內多一個春秋。
這副對聯是由清代乾隆皇帝出的上聯,暗指一位老人的年齡,要紀曉嵐對下聯,聯中也隱含這個數。即上述下聯。
上聯的算式:2×60+3×7=141,下聯的算式:2×70+1=141。
(二) 三強韓趙魏。九章勾股弦。
上聯為數學家華羅庚1953年隨中國科學院出國考察途中所作。團長為錢三強,團員有大氣物理學家趙九章教授等十余人,途中閑暇,為增添旅行樂趣,華羅庚便出了上聯“三強韓趙魏”求對,并自對了下聯“九章勾股弦”。此聯全用“雙聯”修辭格。
“三強”一指錢三強,二指戰國時韓趙魏三大強國;“九章”,既指趙九章,又指我國古代數學名著《九章算術》。該書首次記載了我國數學家發現的勾股定理。全聯數字相對,平仄相應,古今相連,總分結合。
世事再紛繁,加減乘除算盡;宇宙雖廣大,點線面體包完。
會計合數檢驗誤差重合數;醫生開方已知病根再開方。
嵌入“合數”、“開方”等數學名詞,天衣無縫。
愛情如幾何曲線;幸福似小數循環。
“幾何曲線”形象地表述了這對數學教師愛情歷經坎坷曲折;“小數循環”是一個無窮無盡的數值,借此祝賀新人的美滿幸福,天長地久,實在是神來之筆。
(六)清朝乾隆年間,有一小商,租了兩間房與妻兒開了一小飯館,可生意總好不起來。恰遇落弟秀才路過此地,在該店白吃一頓后,為小店留下了一副上聯,但至今尚無下聯。許多文人墨客聞訊,為求對出下聯而揚名,紛紛來到這個小店,小店生意因此日益興隆。
上聯是:
一爿店二間房三口人開四五六七桌凳八仙掛中央九方來客十里飄香
讀者朋友,你能對出這千古絕對嗎?
枯燥的數字經文人之手,嵌入對聯之中,就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請欣賞。
1、清代學者朱柏廬在其所著《治家格言》中有副對聯言: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
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2、濟南大明湖有一聯: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3、青島嶗山釣魚臺有副奇特的數字聯:
一蓑一笠一髯翁,一丈長桿一寸鉤;
一山一水一明月,一人獨釣一海秋;
4、湖北隆中三顧堂懸的一副楹聯是:
兩表酬三顧;一對足千秋。
5、四川眉山縣三蘇祠有一聯:
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6、大學士紀曉嵐巧對乾隆帝:
花甲重開,外加三七歲月;
古稀雙至,內多一個春秋。
7、清朝鄭板橋有一聯是: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8、清人顧復初有一聯:
刪繁就簡三秋樹;領意標新二月花。
趣味數學工作計劃篇六
如火如荼的“高升實小數學周”在上一周完美地落下了帷幕。而我成功地參加了所有活動,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當然,我在這一次“數學周”中的體會也是獨到的。
“手抄報”這個詞對于我這個完全沒有藝術細胞的人來說是一個令我膽顫的詞語,因為每一次我做出來的手抄報都會“榮登”全班倒數前三!所以每一次我都只是亂勾幾筆就完事了,但這一次,我在心里發誓:要在這一次做好手抄報!我將全部心血傾注到了這張手抄報上,最終,我的手抄報雖比不上車韻竹,但我還是獲得了大家的好評。
我是一個數學題愛好者,在何老師迅速地把題發到班級qq群后,我立刻將題打印了出來。我用雙手小心地把題放在了書桌上,仔細的審題,用心的做題。當我得知我的題獲得了80分的高分時,我不禁在心中歡呼呼雀躍起來。
這一次的“瘋狂計算”可謂是意義非凡,因為它關系到你能不能參加周五下午的奧數競賽。我提起筆,鋪好卷子,開始了為時30分鐘的戰斗,在這期間,我的額頭不止一次滲出了密集的汗珠,心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30分鐘過去了,我的心中壓著的一塊巨石終于落了下來,將卷子交到了何老師的手中靜候結果。第二天,我的努力得到了回報—— 一張100分的卷子和預賽通過進入了決賽!
監考老師邁著沉重的步子進入了考場,全場人都屏住了呼吸,考場的空氣仿佛凝固了一般。老師一聲令下,全部人都開始做題,連一根針掉在地上的聲音都聽得到。結束了,一切都結束了,我滿懷信心地手捧我智慧的結晶——卷子交給了老師。而等待我的卻是120分的滿分,只得了90分!我心灰意冷了,只因為我因為預賽的滿分而驕傲了,才只取得了平平常常的成績。
“虛心萬事能成,自滿十事九空”這便是我從這次活動中悟出的點點道理。這次活動雖有遺憾,但我不會喪氣,我只會調整心態,迎接下一次“數學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