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吧,是時候寫一篇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讀后感書寫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樣才能寫一篇優(yōu)秀的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搜集的讀后感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千字文讀后感800字篇一
據(jù)史書記載,這篇構思精巧、富有韻致的《千字文》,是南朝梁武帝時一位叫周興嗣的人于一夜間編成的,童年第十篇讀后感。
元六世紀初,梁武帝蕭衍博通眾學,擅長文學,雅愛書法。他對王羲之的書法推崇備至,因而命人從王羲之的墨跡中,選出一千個各不相同的字,讓員外散騎侍郎周興嗣用四言韻文的形式將其編撰成文,字句間要求有密切聯(lián)系,且要富于文采和韻味,以供兒童學習識字,并從中掌握必要的知識。
周興嗣才思敏捷,一夜便將《千字文》編成,不過,第二天,他竟已是兩鬢斑白。
《千字文》用整整一千個不同的字連綴成篇,內(nèi)容涵蓋自然、社會、歷史、倫理、修身、處世、教育、農(nóng)藝等各領域,匯集了大量的歷史故事、成語典故、格言諺語,其內(nèi)容豐富,知識面廣闊,天文地理,自然社會,無所不包,這正是它歷久不衰的根本原因。
此外,瑯瑯上口、易記易背的形式,也是它得以廣泛流傳的重要因素。全篇采用四字句,簡要精練,押韻合轍,音調(diào)鏗鏘,易于引起兒童的興趣,這恰恰符合蒙學認知的規(guī)律。
我讀過《千字文》這本書,它講了許許多多我們不知道的課外知識和做人的道理,讀后感《童年第十篇讀后感》。其中,在這本書里第十篇故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古時侯,有多少名人的事跡值得我們學習。像尊師之道,終成大器中的魏照就是一個例子,他對學習的機會十分珍惜。在童年求學時,曾拜郭泰為師。白天在學堂里聽課,晚上就和老師吃住在一起。郭泰非常驚訝,問:“別人認我當老師是為了學點知識,課一講完他們就回家了,你為什么早晚都陪著我不走呢?”魏照畢恭畢敬地說:“現(xiàn)在要找一個教人知識的老師很容易,找一個教你怎樣做人的老師卻很難。我天天住在這里,是想跟您學習為人處事的道理和高尚的品格。”郭泰聽了非常感動于是把他畢生所學的知識全部傳授給了魏照,魏照終成大器。
讀到這里,我被魏照的孜孜不倦的精神,更為自己的學習態(tài)度感到慚愧.現(xiàn)在,我們的條件優(yōu)越了,求學的機會也多了。
讀了魏照的故事,作為一名班干部,要在班里起好帶頭作用,對待學習不能不懂裝懂.碰到困難更不用怯懦,虛心向老師或家長請教。
讀了這個故事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學習,是進步的階梯,是成功的基石,只有勤學好問,不弄虛作假才能取得成功。我們現(xiàn)在正是讀書的大好時光,就更應該努力學習,長大后為我們的祖國做出新貢獻。
千字文讀后感800字篇二
暑假里我讀了《千字文》,它涵蓋了天文、地理、歷史、倫理等多方面知識。它向我們訴說了人生之道,思想之悟。
“資父事君,曰嚴與敬,孝當竭力,忠則盡命”。我們要奉養(yǎng)父母,對父母盡孝應當盡心盡力。正如漢朝人蔡順,很小時爸爸就去世了,從小與媽媽相依為命。有一次,蔡順出門采野果吃,回家路上卻被強盜攔住了。強盜本來想搶蔡順的東西,看見蔡順只采了一點野果,可用兩個籃子裝。強盜頭子問:”小伙子,這么一點野果還用兩個籃子裝,是不是腦子不靈光啊!”別的強盜都哈哈大笑起來。強盜后來才知道蔡順將成熟放在一個籃子里給媽媽吃,將不成熟的放在另一個籃子給自己吃,強盜被蔡順的孝心感動了,不但沒搶,還送給蔡順一頭牛和三斗米,讓他回去孝順媽媽。
以前,在我小的時候,不懂得孝順父母。當有我喜歡吃的東西,經(jīng)常不肯給父母一起分享,而是占為己有;當父母下班回來的時候,聽到門鈴響后,我慢悠悠地去開門;當父母進門后,我還繼續(xù)玩玩具,好像沒看到一他們樣,也不跟父母打招呼;當大家一起吃飯時,我將好吃的菜放在自己面前,自顧自的吃;當父母生病時,我只顧自己玩,不會對父母噓寒問暖,有時還會因為父母生病沒精力管我而暗自高興。
自從讀了千字文后,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懂得了孝順父母,懂得了尊重父母,懂得了理解父母。當有好吃的東西,我會留給父母吃,與他們一起分享;當父母下班回來時,我一聽到門鈴”叮鈴、叮鈴”響起,我會象箭一樣跑過去開門,并將拖鞋整齊地擺好;當父母進門后,我會大聲向他們問好,并端起水杯給他們喝水;當我們一起吃飯時,我會幫父母盛飯,將好吃的菜放在爸媽面前,還時不時幫父母的夾萊;當父母生病時,我會關心他們,幫他們端水拿藥,講笑話給們聽,讓他們忘記生病的痛苦。
千字文教會了我如何做人,如何孝敬父母;告訴了我百善孝為先,做人應當知恩圖報。
千字文讀后感800字篇三
暑假里我讀了《千字文》,它涵蓋了天文、地理、歷史、倫理等多方面知識。 它向我們訴說了人生之道,思想之悟。
"資父事君,曰嚴與敬,孝當竭力,忠則盡命".我們要奉養(yǎng)父母,對父母盡孝應當盡心盡力。正如漢朝人蔡順,很小時爸爸就去世了,從小與媽媽相依為命。有一次,蔡順出門釆野果吃,回家路上卻被強盜攔住了。強盜本來想搶蔡順的東西,看見蔡順只采了一點野果,可用兩個籃子裝。強盜頭子問:"小伙子,這么一點野果還用兩個籃子裝,是不是腦子不靈光啊!"別的強盜都哈哈大笑起來。強盜后來才知道蔡順將成熟放在一個籃子里給媽媽吃,將不成熟的放在另一個籃子給自己吃,強盜被蔡順的孝心感動了,不但沒搶,還送給蔡順一頭牛和三斗米,讓他回去孝順媽媽。
以前,在我小的時候,不懂得孝順父母。當有我喜歡吃的東西,經(jīng)常不肯給父母一起分享,而是占為己有;當父母下班回來的時候,聽到門鈴響后,我慢悠悠地去開門。當父母進門后,我還繼續(xù)玩玩具,好像沒看到一他們樣,也不跟父母打招呼;當大家一起吃飯時,我將好吃的菜放在自己面前,自顧自的吃;當父母生病時,我只顧自己玩,不會對父母噓寒問暖,有時還會因為父母生病沒精力管我而暗自高興。
自從讀了千字文后,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懂得了孝順父母,懂得了尊重父母,懂得了理解父母。當有好吃的東西,我會留給父母吃,與他們一起分享。當父母下班回來時,我一聽到門鈴"叮鈴、叮鈴"響起,我會象箭一樣跑過去開門,并將拖鞋整齊地擺好;當父母進門后,我會大聲向他們問好,并端起水杯給他們喝水。當我們一起吃飯時,我會幫父母盛飯,將好吃的菜放在爸媽面前,還時不時幫父母的夾萊。當父母生病時,我會關心他們,幫他們端水拿藥,講笑話給們聽,讓他們忘記生病的痛苦,.
千字文教會了我如何做人,如何孝敬父母;告訴了我百善孝為先,做人應當知恩圖報。
千字文讀后感800字篇四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每天我們班教室都會傳出同學們誦讀《千字文》的朗朗讀書聲。《千字文》是我國南北朝時南朝梁的周興嗣編寫的一部文化經(jīng)典,迄今已有1400多年了。流傳到今天,作為一本 啟蒙讀物,它獲得了很高的評價。
這部經(jīng)典4字為一句,共有250句,一千字,是名副其實的千字文,而整本書竟然沒有一個字是重復的,可見作者遣詞造句的功力深厚。書中的知識通俗易懂,內(nèi)容豐富多彩,從自然現(xiàn)象到社會歷史,從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到發(fā)明創(chuàng)造,從做人做事到言談舉止,從宮墻建筑到名山大川等等,作者都在有限的篇幅中向我們一一道來。雖然這部經(jīng)典創(chuàng)作的年代離 我們已經(jīng)很遠了,但是,今天我們讀它仍然能感受到中華文化的源遠流 長,讓我們既增長了知識,又明白了道理。
《千字文》里有許多關于做學問的語句,對我有深深的啟發(fā)。“尺璧非寶,寸陰是競。”說明古人很早就認識到光陰的可貴,“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篤初誠美,慎終宜令。”修身、求學,重視開頭固然不錯,但始終如一堅持到最后更是難能可貴。做學問不可以半途而廢、虎頭蛇尾,應該堅持不懈,最終才能到達勝利的彼岸。“守真志滿,逐物意移。”說的是每個人要保持善性,學習要專一,不要轉移
意志,甚至玩物喪志。“孤陋寡聞,愚蒙等誚。”學問淺薄,見識少,就會被別人恥笑。我們不能只讀死書,還要多增長見識,多看看外面的 世界,否則就會成為“井底之蛙”。
有關做學問的語句雖然不多,但是作者卻把道理說得很透徹。《千字文》還教我們做人要有高尚的品格,要學會和別人相處。書中還有很多歷史故事,增強了我對歷史名人的了解。這些都深深地吸引了我。“ 讀百遍,其義自見。”讓我們在多讀、多背中享受這部經(jīng)典美文帶給 我們的樂趣吧!
千字文讀后感800字篇五
寒假期間,我抽空就看《千字文》。雖然它有很多內(nèi)容我感到不好讀也不好懂,但通過它的解說和配寫的故事,總算是把千字文讀懂了。
《千字文》這本書是南北朝時的周興嗣所編,四字一句,一共250句,剛好一千個字,簡稱千字文。它的內(nèi)容涉及自然、社會、歷史、教育、倫理等諸多方面,讀起來押韻上口。作者為寫出這本書,一夜發(fā)白!可見這書是多么來之不易啊!
書中的每一個故事,每一首詩都給了我很大的啟發(fā)。比如,在“知過必改,得能莫忘。罔談彼短,靡恃已長。”這首詩中,我懂得了:知道自己有了過錯就一定要改正,自己有能力做到的也一定不要放棄。還有我們不要談論別人的短處,也一定不要夸耀自己的長處。
我最喜歡《黃香溫席》這個故事。冬天,小黃香為了不讓爸爸受凍,用自己的體溫溫暖冰冷的被窩;夏天,為了讓爸爸免受蚊蟲叮咬,小黃香在屋里為爸爸驅趕蚊蟲。小黃香為了讓父親睡好覺,放棄了多少玩耍的時間啊!他是多么孝敬父親呀!而我們現(xiàn)在的一些同學,常常因為一些小事,就和父母生氣,這真是太不對了。
就拿我來說吧!
有一次,我放學了沒有直接回家,而是去一個同學家做作業(yè)了,到了吃晚飯的時候,見我還沒有回來,媽媽就著急了,生怕我出了什么事情,于是開始到處找我。先去學校去看,又問這個同學那個同學的,就在這時,在路上碰到我回來了,媽媽十分生氣地說:“你怎么現(xiàn)在才回來?”“我不就出去一會兒,沒和你說嗎,至于這樣嗎。”說著,我還嫌媽媽煩人,哼哼著故意不理她呢!現(xiàn)在我每當回憶起爸爸媽媽對我的照顧,和我在一起的快樂生活,我都會感到十分內(nèi)疚,也正是讀了小黃香的故事后,我開始知道體諒父母了。從此,我再沒有發(fā)過小脾氣。
讀完了《千字文》,我想:我一定好好學習,不但要做一個有學問的人,還要做一個有孝心、有愛心的人,一個注重禮儀,堅守情操的人。
千字文讀后感800字篇六
暑假期間,我除了上奧數(shù)、作文、英語、古箏這幾個培訓班外,抽空就看《千字文》。《千字文》這本書是南北朝時的周興嗣所編,四字一句,一共250句,剛好一千個字,簡稱千字文。它的內(nèi)容涉及自然、社會、歷史、教育、倫理等諸多方面,讀起來押韻上口。雖然它有很多內(nèi)容我感到不好讀也不好懂,但我看了它的注解、解說和配寫的一個故事后,總算是把千字文讀懂了。
讀完了這本書,我覺得增長了很多知識,又懂得了很多道理。書中的每一個故事,每一首詩都給了我很大的啟發(fā)。比如,在“知過必改,得能莫忘。罔談彼短,靡恃已長。”這首詩中,我懂得了:知道自己有了過錯就一定要改正,自己有能力做到的也一定不要放棄。還有我們不要談論別人的短處,也一定不要夸耀自己的長處,用今天的話來說叫寬以待人,謙虛謹慎。在“蓋此身發(fā),四大五常。恭惟鞠養(yǎng),豈敢毀傷。”這幾句中我明白了:我們的身體發(fā)膚,一言一行,關系到四大和五常。只有謹慎小心地想著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哪里還敢毀壞損傷它呢?看到這里,我想我不再討厭我的卷頭發(fā)了,因為,這是父母送給我們,一定要好好地喜歡它。
書中也有許多人物讓我非常敬佩,比如說《黃香溫席》、《閔損勸父留母》、《蔡順分桑葚》等等。在《黃香溫席》中,小黃香為了讓父親在睡覺時冬暖夏冷,放棄了多少玩耍的時間啊!而我們現(xiàn)代的一些同學,因為父母沒有滿足自己的愿望,就和父母生氣,這真是太不對了。再說說閔損,為了家庭和睦不知受了多少苦,最后還幫狠心的后母說話;還有蔡順,把好的桑葚給母親,不好的給自己,真可以把老首領的話改為:“我們現(xiàn)在生活的這么好,還沒有這些窮苦人家的孩子會孝順父母”。
讀完了《千字文》,我想:我一定好好學習,不但要做個有學問的人,還要做一個有孝心、愛心的人,一個誠實守信的人,一個不懂就問的人,一個注重禮儀,堅守情操的人。
《千字文》是我國南北朝時南梁的周興嗣編寫的一部文化經(jīng)典,至今已經(jīng)有1400多年了。它是我國早期的兒童啟蒙讀物,被視為識字教育的捷徑。它不是簡單的單字堆積,而是條理分明通順可誦。書中的知識易懂,內(nèi)容豐富多彩,讀起來押韻上口。它的內(nèi)容涉及自然、社會、歷史、教育、倫理等多方面。
為了讀熟及讀懂這本書,我可費了不少力氣,查了不少資料書,也跟著視頻讀了至少一百遍還有多。“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這句話也得到了證實。
這本書,不僅讓我增長了很多知識,而且也讓我漸漸明白了很多道理。在“具膳餐飯,適口充腸。飽飫烹宰,饑厭糟糠。”這句詩中,讓我明白:在飲食方面要合理安排,不能一味只吃自己喜愛的食物。吃飯時,父母給我們弄什么就吃什么,不能這樣不吃那樣也不吃,只要能填飽肚子就行。可口的魚肉可以吃飽,粗茶淡飯也可充饑。在“知過必改,得能莫忘。罔談彼短,靡恃己長。”這幾句中,讓我懂得了:知道自己有錯誤,就必須及時改正。另外,如果掌握了某種技能,就要常常練習,才不會遺忘。再就是不要談論別人的短處,也不要去炫耀自己的長處,用人之長來補己之短,這樣我們才會更上一層樓。
我喜歡這本書,每當我流利地誦完全文時,都有一種莫名的喜悅。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和時間賽跑才能抓住青春期的手,時間總是不善待每一個人,悄然流逝無聲無息,你不吝嗇時間,它就會對你吝嗇經(jīng)得起時間考驗,堅持到最后,必能成就一番事業(yè)。要做時間的主任,做一個青春無悔的人。不要為那過去的失敗而懊悔,不要為那錯誤而譴責自己,不要為過去的事情而憂郁,正如大張偉《奮斗》中唱到的“過去將不會再有”,拍拍身上的塵埃,去繼續(xù)追趕時間吧!不要向它臣服,爭分奪秒,用我們的行動證明一切!
我們是初升的`太陽,光芒萬丈,普照大地我們的生命力以運動做載體,越活躍越強勁有力。未來距我們還有一段距離,大可不必去做幻想的們,倒不如我們?nèi)?chuàng)造今日的輝煌太陽光輝永遠朗照,正如我們的潛力厚積薄發(fā),只是我們過于疏懶了我們應懂得“年矢每催”,去學習“曦暉朗曜”的內(nèi)涵。
這僅僅是它的一部分,卻顯露出這么多的雜合理,更何況是千字文呢!無論它的內(nèi)容是多么豐富,但是真正的意義在于啟迪我們,去付出汗水,去改變自我,最終以收獲的甜蜜告別苦淚!相信它—沒有付出就不會有收獲,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千字文》。這本書不僅介紹了朝代變更:商湯滅夏,周武王滅商建周,還寫了許多歷史傳說,經(jīng)典故事:如夜明珠,盤古開天,讓我大開眼界。
同學們,你們知道《負荊請罪》這個故事嗎?它講述了戰(zhàn)國時期,趙國的將軍廉頗因為自己戰(zhàn)績卓越,看不起宰相藺相如,而大度的藺相如為了國家的安危,非常尊重廉頗,處處讓著他。廉頗得知實情后非常后悔,自負荊條,上門請罪,從而流傳了這段“將相和”的歷史故事!它告訴我們有錯要及時改正,才能取得他人的原諒。
《當惜分陰》這個故事我也很喜歡。它講的是晉代名人陶倪,小刻苦讀書,從“舉孝廉”進入仕途,先后做過長史,刺史,曾被封為長沙郡公,都督,大將軍,五十年間歷任多種要職。無論政務多么繁忙,戰(zhàn)事如何頻繁,他都要利用一點一滴的時間讀書習武。取得了卓越的軍功和政績。我讀后得到了很大的啟發(fā):時間對每個人都是一樣的,關鍵是看我們?nèi)绾问褂盟湃嗽啤鞍俅|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我們一定要抓緊時間,珍惜分分秒秒,把精力都用在學習上,長大成為祖國的有用人才。
我愛讀這本書,它使我了解了歷史,增長了知識。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你知道這是什么意思嗎?你一定和我第一次讀它時的感受一樣,感到迷惑不解,不過,沒關系!你先看彩圖,在讀譯文,你的好奇心就油然而生了,然后,再跟著拼音把它們讀出來,一次、兩次,保證你愛不釋手,它就是《千字文弟子規(guī)》。
《千字文弟子規(guī)》是我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兒童文化課本,適應各種年齡人誦讀,它不僅有注音、注釋,還有譯文和故事,讓我在學習中還可以了解到與此相關的典故,而且配有彩圖,深深地吸引了我。
在《千字文》里,我學到了很多知識:“罔談彼短,靡恃己長。信使可覆,器欲難量”。意思是:“不要總談別人的短處,不要總夸自己的長處。幫人要誠實可信,一言一行經(jīng)得起檢驗,,心胸要寬闊,氣量要大度得讓人難以測量”。這兩句和我們學習過的《陶鑵和鐵鑵》的意義相近,都是教我們做人的道理。還有惜時的“尺璧非寶,寸陰是竟”。讀起來朗朗上口。我常常學著古人吟詩的模樣后背著雙手,搖頭晃腦地把它讀出來,然后在媽媽的詢問下把它們的意思說出來,必定會贏來一片稱贊,這時我忙引用《弟子規(guī)》中“唯德學,唯才藝,不如人,當自勵”。來表達我學習的目的。
如果說《千字文》是用一千個不重復的字,巧妙地記錄了天文、地理、歷史、教育等知識,那么《弟子規(guī)》更是形象地規(guī)范了我們學生的行為。
你看“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見人惡,即內(nèi)省.有則改,無則警”. 教我們做一個謙虛謹慎的人。而“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則教會我們讀書的方法和用學到的知識親身去實踐,不要華而不實。“寬為限,緊用功,功夫到,滯塞通”。是我在學習中深得體會的一句。它仿佛一位和藹的老師,面帶笑容地告訴我:“讀書學習,時間要安排得多一些,但是仍然要抓緊用功。只要功夫到了,困惑自然而然就迎刃而解了”。面對這樣一位“老師”。我焦躁的心能夠平靜地面對難題了。
《千字文弟子規(guī)》不愧為我的良師。有了它,我希望自己“能親仁,無限好,德日進,過日少”。你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