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數學的日記數學的日記篇一
今天,是研學第七天,我們乘車來到了號稱“天下第一雄關”的嘉峪關。
嘉峪關建于明朝時期,位于祁連山和黑山之間,是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同時也是一處重要的軍事通道,工程很大,十分雄偉壯觀。
來到門口,醒目的幾個大字“天下雄關”展現在眼前,一座座城墻高高屹立在兩旁。往里走去,我們踩在堅厚的地上,看到它由一塊塊又大又厚的石塊構成,我們無法想象這么重的石頭是如何搬運過來的。聽到導游講解后我才明白,在以前,雖然沒有什么搬運的工具,但是人們靠著智慧,建成了這條路,他們靠著凍結的冰,在上面倒上水,來搬運一塊塊巨石,他們的智慧不禁讓我佩服。
繼續向里走,我們走上馬道,來到了城樓上方,一道道城墻經過了歲月的洗禮,顯得參差不齊,我的腦海里浮現出了這樣一個人畫面:當敵軍侵犯中原時,人們奮起反抗,擊退敵軍!
不遠處的城樓上擺放著一塊磚,我們很好奇為啥要擺在那里呢?經導游介紹才知道,那塊磚稱為定城磚,從當時流傳到現在,據說將那塊磚拿掉,城樓就會塌掉,當然也沒有人會去拿那塊磚,凡是企圖去拿磚,都會摔的粉身碎骨!
游歷了這雄偉壯麗的嘉峪關,我感受到了中國勞動人民的智慧以及天下第一雄關的震撼!
數學的日記數學的日記篇二
更多資源敬請關注本站日記頻道
星期六上午,我和媽媽、姐姐去亮山公園玩,一棵大樹映入我的眼簾。媽媽問:“歡歡,你能量出這棵樹的高度嗎?”“行,用一根跟它一樣高的竹竿,再量那根竹竿的長度。”媽媽反駁道:“哪來那么長的竹竿?”“我……我……”我撓了撓頭。忽然瞥見地上樹的影子,一個念頭從我的腦子里閃過:對了,老師不是剛教過比例知識嗎?我興奮地說:“姐姐!借你一用!”姐姐滿臉疑惑:“怎么求?”“在同一地點,同一時間,影子的長度和物體的長度成正比例。先量出你的身高,再量出你影子的長度,算出你的身高和你影子的比,再量出這棵大樹的影子長度,就能算出這棵大樹的高度了。”我得意地說。
因為我平時喜歡制作小制作,所以身上總是帶著一卷皮尺。我先量出姐姐的身高是1.56米,再量出她影子的長度是0.52米,他們的比是:1.56:0.52=3:1,量出這棵大樹的影子長度是1.1米,再算出高度:1.1×3=3.3(米),這便是大樹的高度了。媽媽和姐姐看著我,直豎大拇指。我樂呵呵地想:數學真有用!
今天,爺爺去買了一箱啤酒來,準備招待客人。晚上,客人們來了,爸爸媽媽端出瓜子、花生、橘子,他們坐在一起有說有笑的。開飯了,我們大家圍著桌子坐了下來。大人們有的喝啤酒,有的喝老酒,小孩子都喝飲料。大家吃得津津有味。吃完飯,客人們走了,我發現爺爺買的那箱啤酒是這樣裝的,每排6瓶,共4排。我用口訣“四六二十四”很快就算出整箱啤酒原來共24瓶,現在箱子里還有18瓶,那客人們總共喝了6瓶啤酒。我把空瓶數了數,果然是6個。
今天,我在寫作業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生活中的圓。
什么叫做生活中的圓,那就是在生活中有哪些關于圓的周長、圓的面積還有圓的對稱軸之類的東西,也就是圓的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有許多地方要應用到圓的周長,只要你認真觀察,就肯定能發現的,雖然我不知道大家知道多少關于圓的周長的東西,今天我就把我所知的一點皮毛告訴大家,據我所知,車輪走一圈的路程就是這個圓的周長;時鐘的分針針尖走過的路線是鐘面的周長;圓形餐桌圍的花布邊的長度也是餐桌面的周長;人們經常戴在手上的手鐲也含有圓的周長的知識……真的是太多太多了,我只說了一點剩下的就由你這位高手去觀察了。
圓面積其實也很簡單,只要你會觀察,眼睛亮一點就可以了。圓桌的大小也就是圓桌的面積;時針掃過的面的大小也就是這個鐘的面積;還有就是可能大家很少見,那就是用繩子拴住牛吃草,求牛吃草的范圍,也就是求圓的面積,……。這是我所歸納的。
還有,圓有無數條對稱軸,切記!
”
今天,我讀了數學家高斯小時候的故事,讀完后我很佩服他。這個故事講的是高斯上二年級的時候,剛學加法不久,老師出了一道題:1+2+3+4+5+6+7+8+9+10=?高斯很快就將答案算了出來,老師聽了嚇了一跳,就問高斯如何算出來的?高斯答道:“我只是發現1和10的和是11,2和9的和也是11,3和8的和也是11,4和7的和也是11,5和6的和也是11,又11+11+11+11+11=55。我就是這么算的。”高斯長大后,成為了一位很偉大的數學家。高斯小的時候能將難題變成簡易,是他懂得觀察、尋求規則,才能化難為簡,他的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公斤*3000 萬畝 =30 億公斤水稻,假如每人每年吃糧食 300 斤,可以 養活多少人呢?列式:30 億×2 =60 億(斤)60 億 ÷300 =20xx 萬 (人)天哪!!全省 6000 萬人,再加上 20xx 萬人,不就 8000 萬人 ! 了嗎?!這樣的話,我這個饞貓一個月還可以吃到 300 斤÷12 個月 =25(斤)呀。哈,真好!我真佩服這位農業科學家,能想出這么好的辦法,如果全國都用 這種方法來種,我們國家就不會缺糧食,而且還能資助糧食短缺的國 家呢!想知道他是誰嗎?他就是我國的水稻之父——袁隆平爺。
以前,我一直以為學習“求最小公倍數”這種知識枯燥無味,整天與”求11和12的最小公倍數”類似這樣的問題打交道,真是煩死人,總覺得學習這些知識在生活中沒有什么用處。然而,有一件事卻改變了我的看法。
那是前不久的事了,爺爺和我一起乘坐公共汽車去青少年宮。我們爺倆坐的是3路車,快要出發的時候,1路車正好也和我們同時出發。
我胸有成竹地回答道:”行!”
“這道題還缺一個條件:1路車和3路車的起點站是同一個地方。”爺爺聽了我的話,恍然大悟地拍了一下自個聰明禿頂的腦袋,笑著說:”我這個'數學博士'也有糊涂的時候,出的題不夠嚴密,還是小溦想得周全。”我和爺爺開心地哈哈地大笑起來。
此時爺爺說:”那好,現在假設是同一個起點站,你說說用什么方法來解答?”我想了想,脫口而出:”再過15分鐘。
“耶!”聽了爺爺的話,我高興地舉起雙手。
從這件事中,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真是無處不在啊。
數學的日記數學的日記篇三
今天,媽媽帶我去了洛陽隋唐遺址植物園。
剛進門,映入眼簾的是一座石拱橋,這座石拱橋全身雪白,橋兩邊的小柱子上蹲坐著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小石獅子,看起來可愛極了!
走過橋看見的就是一個個燈籠,燈籠的上方一朵大蓮花穩穩的坐在中間的“大元宵”上。
沿著燈籠向前走,再拐個彎,就看見了一個“大迷宮”,這個“大迷宮”的墻壁是用小樹做的,“大迷宮”的中心有一棵大樹,大樹下面還有幾條供客人乘涼的椅子。
從大迷宮向前走,便看見了一條用鵝卵石鋪成的小路,小路兩旁的樹名叫龍柏。龍柏的葉子是由一個長大約3厘米、寬大約2毫米并布滿交叉的白色條紋組成的,就像一條蛇一樣,我想這就是他名字的由來吧。
龍柏是微微傾斜著的,為什么呢?是因為他的樹干從離地面一尺的地方就分叉了。相信大家都很熟悉松柏,而在我的前方就有一棵,就像一名軍人似的筆直的站立著。松柏和龍柏長得很像,松柏的葉子中間和龍柏幾乎一樣,可是它葉子的兩旁是那種一片一片的小葉子。
我去的那片叫百草園,占地面積約3.54萬平方米,蔭生植物草本和芳香類植物61種。
如果有時間的話,你一定要來這里看一看!相信你也一定會學到很多知識呢!
數學的日記數學的日記篇四
暑假馬上就要結束了,我們將以新的精神面貌跨進新的學期。在這個學期里,我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首先,上課的時候,我要認真聽講,不做小動作,不和同學交頭接耳,要力爭把老師課堂上講的知識全部消化;對于疑難問題,要不恥下問,虛心向老師和同學請教。
其次,要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所有作業,做到一絲不茍。課堂作業當堂完成;課后作業和家庭作業也要按時獨立完成。
第三,要做好語文課的課前預。對于預習字詞,成語,要先查字典把它認會,弄懂意思;還要學會給課文分段,用最簡短的語言寫出每段的段落大意,然后總結課文的中心思想;對于每篇課文的課后題,要先試著去做;對于課文和課后題不理解和不會做的地方,要先把它在書上劃下來或記下來,第二天上課時帶著問題去聽講,還可以在課堂上向老師請教。
第四,要利用星期天和節假日,繼續參加奧數、英語,多讀課外書,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要擠出時間,多干事。
總而言之,在新的學期里我要更加努力,爭取每門功課都取得好成績,當一個各方面都很出色的學生。
湖北市實驗小學五年級:余海航
數學的日記數學的日記篇五
“到啦!”我不情愿地張開眼,頭還是暈乎乎的。高原反應這個云里霧里的東西,已經折磨我好幾天了。
一只腳還沒落地,就被迅速地抽了回來。我渾身一機靈,困意一掃而空。我有些恍惚,同樣是夏天,剛離開的成都在下著暴雨,南京的氣溫,達到了三十七八度,而這里,卻是一派初冬的氣象。我打了一個憐戰,急忙套起了旁邊的羽絨服,才縮著脖子下了車。
四川省阿唄藏族羌族自治州若爾蓋縣唐克鎮,海拔3470米,氣溫零上4攝氏度。
抬頭望去,那是一座山。山并不高,放眼望去全是綠色。沒有高大的樹木,卻有幾分風吹草低現牛羊的意境。唯一不同的,就是那條格格不入的青綠。
山頂,是一座觀景塔,順著目光從上而下,一條與草原那充滿生機的.草綠色大不相同的青綠,從山頂一直延續到山腳。雖然不搭,卻又給予了這片山巒一種不一樣的美。不過,這可不是什么裝飾物,這是一座電梯。一座從山腳聯通山頂的電梯,一座長到我無法想象的一座電梯。登上電梯,往山頂“爬”去。
來到山頂,我坐在椅子上,一手拉著欄桿,一手撐著腦袋。四周的空氣是那樣的稀薄,深呼吸,感覺肺里充斥著的,是無盡的冰冷。一路上山,就在“體驗”高原反應帶來的種種不適,卻忽略的這絕美的風景。一抬頭,我驚呆了。
天依舊是那樣,只是云層遮住了她大部分的姿容,放眼望去,整片天灰蒙蒙的,可就在天空的那一頭,云彩漸漸變化著,由灰色轉變成了赤金,越遙遠的地方卻顯得越耀眼,由中間的那一輪落日呈放射狀將那光耀散入云中。一會兒天色暗了下來,云彩失去了光澤,只有那耀陽依舊閃爍著,在黑暗的襯托下,原本的金白色徹底的變成了赤金,如南海佛光,照耀著這片山脈,這片大地。
時間一點點過去,天空中的那輪耀陽卻還未落去。當他與地面齊平,本已灰暗云兒似乎意識到了什么,逐漸地逐漸地隨著落日的最后一點余暉,散發出一層淡淡的紫光。光芒內斂,光色各不相同。從女生蝴蝶結的粉嫩,到紫丁香深邃的幽紫,各式各樣,美不勝收。雖說云兒的形狀并沒有如有些人所說的那樣多端,他們形神相似,卻錯落有致,別具一格。正如濤濤江水,奔騰著。
漸漸的,落日隨著人們地嘆息消沉于地平線,“火燒云”也逐漸失去了光彩。高原上別出一格的風景,靚麗的“表演”,就這樣結束了。
數學的日記數學的日記篇六
今天是星期四,我們四年級全體師生去研學旅行。
研學第一站:博物館
我們最先走進的是洛陽民俗博物館。洛陽民俗博物館位于洛陽市民俗博物館是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原名潞澤會館,里有現有五樓鐘鼓樓穿房廊坊正殿后殿配件等是一組結構嚴謹,風格獨特的古建筑群。
民俗博物館里面展出的文物保存完好。各種各樣的展品讓人目不暇接,讓人印象深刻。在那里我還看到了民國時期的保溫袋,還有很久以前的家具、刺繡、婚俗用品等等。
研學第二站:徒步登萬安山
我們一行人的第二站,來到了萬安山已經是午餐時間。那里飯很豐盛,有很多菜我和我的好朋友坐一起,津津有味地飽餐一頓。
湯足飯飽后,我們排著整齊的隊伍就去爬山。我們一路開開心心地登上山頂。后來,是我們最喜歡的畫風箏環節。我們的教官,給我們每人發了一個風箏,還有顏料。
我們迫不及待地把風箏展開,拿著顏料去涂顏色。在我們的努力下,一個個又漂亮的風箏完成了。我們的語文老師來了,給我們畫的好的風箏都拍一張照片,我們好開心呀!
在畫完風箏后,我們就去集合,拍了集體照,后來就集合回到了車上。
這次研究的活動可真好玩啊!期待下次的研學旅行。
數學的日記數學的日記篇七
時間像一匹奔跑的小馬,把快樂給我們送來了!我們心心念念的研學日來了。
早晨,同學們準時到校,迫不及待地上了大巴車,一路上歡聲笑語,那叫一個興奮喲!
到了實踐小學,同學們像潮水一樣聚攏在操場上。教官在臺上鄭重地宣布:“今天上午,我們去采茶葉,記住:要采一芽一葉。”然后,我們就排著整整齊齊的隊伍,浩浩蕩蕩地上山了。
一到山上,老師給我們分好場地,就開始采茶葉了。吳燚涵拉起袖子,準備大干一場;孫越浩則在人群里走來走去,見一片摘一片;而我則在一旁精挑細選。嘴里還時不時地念叨:“這片不行,這片也不行!哇,這片好!”張文皓臉上一副擔心的樣子,不時提醒胡鑫標:“小心點兒,別把簍子掉了,那大家的努力就白費了!”……經過一個小時的比拼,終于,在我們的努力下,取得了重量第三,質量第一的好成績。我們全班同學都高興得合不攏嘴。
下午,我們還畫了拓畫,做了茶葉包,都有意思極了!
傍晚,夕陽西下,天空異常美麗,陽光暖暖地照在同學們的臉上……
數學的日記數學的日記篇八
星期五就要去研學了,這可是我的第一次研學,我的心里既興奮又緊張。
星期五的清晨。我背著裝滿零食的書包,早早地趕到了學校。在老師和教官的帶領下,我們坐上了開往研學之地的大巴車。同學們一路上有說有笑的,別提有多開心了!
上午,我們來到了禾泉小鎮。首先參觀的是百花園,這里開滿了五顏六色的花,真是鳥語花香呀!接著我們來到了鹿兒島,一只只梅花鹿追著我們跑,還找我們要食物吃,真是太可愛了。在鹿兒島的旁邊,有好玩的地道。我和孫施、年梓睿一起鉆進又鉆出,玩得興高采烈。最后來到了禾泉小鎮游樂場,同學們有的蕩秋千,有的玩滑滑梯,還有的在你追我趕地玩游戲。教官也和我們玩了集體游戲,大家還一起唱了好幾首歌呢!
中午,大家一起在禾泉農莊吃飯。
下午,又來到了蚌埠博物館。一進門,我們就看見了三頭大象的化石。我想:這一定是古代的猛犸象。接著我們來到了二樓,那一幢幢老式的建筑,古代的工業和食品,讓我感覺仿佛到了那個年代。我們又在四樓參觀了陶瓷器,青銅器,玉器等。
這次研學不僅給我帶來了快樂,還讓我學到了豐富的知識。我喜歡這次的研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