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教案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教案人教版篇一
1.體會小數所表示的意思,理解小數的意義。
2.理解和掌握小數意義。
教學重點:
通過練習,體會小數的意義,知道小數所表示的含義。
教學難點:
通過練習,體會小數的意義,知道小數所表示的含義。
教學準備:
學生、老師準備計數器、小黑板
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學習交流法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呈現目標
1.你的身高是多少?你會用小數來描述嗎?
2.你都在哪里見過小數?說一說,并寫出幾個你見過的小數來。
二、探究新知(自學后完成下面問題)
1.把1元平均分成十份,其中一份用分數表示是( )元,用小數表示是( )元。十分之三表示其中( )份,用小數( )表示。
2.把1元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一份用分數表示是( )元,其中的37份用分數( )表示,用小數( )表示。
3. 1.11表示( )元( )角( )分。
三、合作探究,當堂訓練
1. 用數表示下面各圖中得涂色部分?(課本第2頁第2題)
2. 想一想填一填?(學生獨立完成)
3. 自己畫一方格紙,并畫出0.1、0.5、0.6?
4.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數,小組交流,選代表匯報。
四、精講點撥(根據學生出現的問題進行精講。)
五、學習收獲,自我總結
1.小組評價:你認為第幾小組表現最棒,為什么?
2.自我總結: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學會了 ,以后我會在______________ 方面更加努力的。
板書設計:
小數的意義
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教案人教版篇二
1、向學生介紹我國的傳統計算工具——算盤,及其計算方法;知道計算器上的各個功能鍵的作用,會使用計算器進行計算。
2、使學生經歷認識和使用計算工具的過程,會使用計算器進行計算。
3、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1、掌握用計算器計算的方法。
2、利用計算器計算發現規律,并能進行正確的計算。
一、制造沖突,引出課題
1、出示口算題1354×367,要求30秒鐘內完成。
2、師:這么大的數目的計算,要在30秒內算完,你們感到怎樣呢?板書課題:計算工具的認識及用計算器計算。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喚起學生對舊知識的鞏固,為學習新知實現知識的遷移。給學生留下問題,制造懸念,提高學生的學習勁頭。
二、介紹幾種計算工具
1、認識算盤。
(1)介紹計算工具的演變過程。
(2)介紹算盤的組成;算盤的上軸上每顆珠子代表5,下軸上每顆珠子代表1。
(3)關于算盤你還知道什么?運用算盤計算要根據珠算的口訣,正確地撥珠。
(4)完成教材24頁看算盤,你能分別寫出下面的數嗎?(學生獨立完成后全班集體訂正答案。)
2、認識電子計算器。
(1)現在人們常用的計算工具是電子計算器。
(2)拿出自己的電子計算器,結合第24頁圖示,了解各個鍵的名稱及使用的方法。
on/c:誰知道這個鍵有什么作用?
off:誰知道這個鍵有什么作用?
(3)運用計算器計算要按題目的計算順序來按鍵計算。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介紹計算器上一些常用鍵的名稱和作用,能很好地促進學生互相交流和學習,也進一步培養了學生的探索精神。
三、用計算器計算
1、教學例1。
(1)板書386+179 825—138
先估算這道題大約得幾?怎樣估算?引導學生按步驟按鍵計算出結果,試一試ce鍵有什么作用。
練一練:4468+1792 32010—8925
(2)自己試一試:26×39 312÷8估算大約得幾?怎樣估算?再用計算器計算。
(3)練習用計算器計算:63×7842 365×734 327180÷492
(4)完成教材26頁做一做第1題。
2、教學例2。
(1)用計算器算出例2幾個算式的結果,你發現了什么規律嗎?
小組討論。(從9999×2起,結果是一個五位數,中間是3個9,兩頭分別是1,8(9×2);2,7(9×3)…
(2)你能不用計算器,直接寫出下面幾題的結果嗎?試一試(寫在書上)那9999×6和9999×8的結果又是多少呢?。
(3)完成教材第26頁做一做第2題。
111105÷9=()
9÷9=1 1111104÷9=()
108÷9=()11111103÷9=()
1107÷9=()111111102÷9=()
11106÷9=()1111111101÷9=()
四、應用反饋
1、完成練習四第1題。
組織學生獨立用計算器算一算,并在小組中相互交流計算的結果。
2、練習四第3題。
師先介紹收據上的內容,并指導學生如何計算相應的金額。再讓學生兩人一組,一人筆算,一人用計算器進行驗算。
3、練習四第4題。
先用計算器算出前三個算式的得數,再找規律,最后直接填寫后面算式的得數。
五、作業練習
教材練習四第7、8題(學生獨立完成)。
六、全課總結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教案人教版篇三
1、使學生知道數的產生過程,初步認識自然數。
2、使學生經歷認識數的產生、十進制計數法的過程,掌握包括計數單位“億”、“十億”、“百億”、“千億”在內的數位順序表和十進制計數法。
3、使學生感受到數的產生來源于生活,并為生活服務。體驗數字與現實生活的密切關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1、理解自然數和十進制計數法的意義。
2、掌握數位順序表和十進制計數法。
一、談話導入
老師:同學們,想一想平時在生活中,我們做什么事情能夠用到數。你們知道古時的人們是怎樣記數的嗎?你們了解數的產生和發展嗎?
二、探究新知
1、學習數的產生
(1)講述數的產生:古時候的人們在勞動生活中有了記數的需要,但開始不會用一、二、三、四……這些數字數物體的個數,因此只能借助其他的一些物品來記數。如第一幅圖中,人們出去放牧時擺放小石子,每放出一只羊,就擺一個小石子,一共放出多少只羊就擺多少小石子。放牧歸來,再把這些小石子和羊一一對應起來,若兩者同樣多,說明放牧時羊沒有丟。第二幅圖說的是用木板或在石板上刻道的方法來記錄所捕獲的魚或其他獵物的數量,也可以用來核對打獵前后武器的數量是否一致。第三幅圖中結繩記數的道理也是這樣。
小結:人們無論采取哪種記數方式,都是要把實物和用來記數的實物一個一個對應起來,后來,隨著語言的發展,人們發明了記數的符號,也就是最初的數字。不同的國家和地區的記數符號也不同。
(2)介紹各個國家的數字。
巴比倫數字、中國數字、羅馬數字、還有印度人發明的阿拉伯數字,它先由印度傳入阿拉伯,而后又從阿拉伯傳入歐洲,這樣人們誤認為這些數字是阿拉伯人發明的,所以才叫阿拉伯數字。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交流的增多,又逐漸統一成現行的阿拉伯數字,即:1、2、3、4、5……
(3)認識自然數。
自然數是人類的生產勞動中逐漸產生的,人類認識自然數的過程經歷了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在數物體個數的過程中,我們數出的1,2,3……都叫做自然數。“0”是最小的自然數,沒有最大的自然數,自然數的個數是無限的。
【設計意圖】
通過多媒體呈現古人記〔〕數和不同地區的記數符號,以及今天的使用的阿拉伯數字,讓學生的學習更加豐富有趣。
2、學習十進制計數法。
(1)填一填。
①與百相鄰的計數單位是()和(),與萬相鄰的計數單位是()和(),與千萬相鄰的計數單位是()和()。
②10個一是(),10個十是()。10個百是(),10個千是()。
③10個萬是(),10個十萬是(),10個百萬是(),10個千萬是()。
(2)提問:通過上面的填空,你發現什么?
(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十)
小結: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十,這種計數方法叫做十進制計數法。
3、認識數位順序表。
(1)認識數位順序表:呈現數位順序并提問,從右往左,第五位是什么數位?第九位呢?
(2)數級:按照我國的計數習慣,從右邊起每四位是一級。
(3)提問:從數位順序表上看,依次有哪些數級?個級有哪些數位?萬級有哪些數位?億級呢?省略號表示什么意思?
(4)你發現每個數級的數位排列有什么規律嗎?請你按數級從右邊起,說說每個數級各有哪些計數單位。
【設計意圖】
使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擴建”數位順序表,再通過系統整理計數單位、數位、數級等知識,讓學生理解“十進制計數法”。
三、鞏固練習
1、填空。
(1)億位左邊是()位,千萬位左邊是()位,26705000000
中“6”在()位。
(2)()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這種計數方法叫做十進制計數法。
2、判斷。
(1)沒有最小的自然數。()
(2)沒有最大的自然數。()
(3)0是自然數。()
(4)自然數的個數可以數出來。()
3、下面的數各是幾位數,按數級分各有哪幾個數級?你是怎樣分的?
3248 143248 1263248 41263248
4、先把下列各數按數級分一分,再說說各有哪些數位,最高位是什么數位。
4253643 62538 234567321 4561732150
四、作業練習
練習二第1、2、6題(學生獨立完成)。
五、歸納總結
說說你這節課的收獲?
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教案人教版篇四
1、讓學生了解計算器的基本按鍵名稱和功能,并能夠利用計算器進行簡單的四則計算。
2、培養學生善于觀察發現數學秘密的意識,能夠對一些有規律的數進行口算。
3、通過課堂活動的開展,鍛煉學生運用計算器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向學生滲透節約、環保意識。
四年級的學生,生動、活潑,富有好勝的心理,并且大部分學生已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在課堂上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在生活中,較多的學生對計算器已有所認識,因此這節課我設計了多種活動,大膽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使學生輕松的學到了知識。
教學重點:借助計算器探索簡單的數與運算的規律
教學難點:學會觀察、發現有規律的數的計算。體驗轉化思想方法的奇妙
4.1.1教學活動
活動1【講授】用計算器計算
一、認識計算器,體會計算器的作用
認識計算器嗎生活中你都在哪兒見過計算器?它有什么作用?學生自由回答,列舉計算器在生活中的使用情況。
1、介紹你手中的計算器(數字鍵、運算符號鍵)
2、認識功能鍵(m+ mr mc mrc)初步認識了解其功能(板書)
3、嘗試練習128+284= 371÷7= 532-178= 45×77= 5、同學們會使用計算器了嗎?請考考自己,這里有二道題。
①56÷7=
②2345-39×21=
第二題出現了兩個結果,同學們誰能告訴老師那個是正確答案?為什么?(運用估算來確定正確答案)問:你是怎么計算的?(直接得出準確結果的是科學型計算器,反之是普通計算器)做了這幾道題你有什么收獲?
4、學會使用功能鍵普通型的計算器也不用筆來記那個中間結果了。怎么做呢?先按“39×21”,然后就按下“m+”,計算器上顯示結果是“819”,按“m+”的目的是將“819”儲存下來,就是把這個結果記在計算器里面了。然后,再輸入“2345-”,再按“mr”就把819調出來了。我們再來試著做一道20655÷(27×45)
二、用計算器來玩一個“猜數字”的游戲。從“1-9”這9個數字中選一個你最喜歡的一個數字,別說出來,想在心里。我最喜歡數字“2”,就輸入9個“2”,然后把它除以“12345679”。除完以后你只要把結果告訴我,我很快就能知道你最喜歡的數是幾。玩過之后,有什么收獲呢?(自己要把數據看準確,而且操作要精確。)說得真好,就是要看清數據,正確輸入。
三、探索方法,發現規律那現在我們都會用了?讓我們來挑戰一下自己,好不好?(板書:22222222×55555555= )你說這么多結果,哪個才是對的呢那正確的結果究竟是多少呢?你現在碰到了什么麻煩?現在我們能不能把正確結果找出來呢?老師這有一個祖傳秘方咱們來交流一下?2×5用計算器算了么?算完以后,發現什么規律了?你現在有什么想法?生:這么大的數據在計算器上卻不是正確的,然而用人的智慧卻可以算出準確的答案,可以說人比計算器更聰明。對于一個復雜的問題,可以先從容易的情況入手,發現規律,再用規律去解決原來的問題。
四、利用計算器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這是一張購買文具的收據,請填出相應的金額。
五、課堂總結學完這堂課有什么收獲?
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教案人教版篇五
1、使學生簡單了解計算工具的發展,包括結繩計數等遠古計數方法、算籌的簡單知識、傳統計算工具--算盤,及其計算方法、生活中常用的計算器、和現代計算機的發展史。展示人類偉大的創造過程和聰明才智,體會到人們為了方便在計算工具方面的探索和努力。
2、使學生知道計算器上的各個功能鍵的作用,會使用計算器進行計算。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
3、通過學習,使學生感受到計算在日常生活、生產實踐中的作用。
利用計算器來進行計算。
一、創設情景,快樂導入
師:如果老師請xx同學和xx同學同時參加一個計算大賽,你認為誰會取勝?如果我給xx同學一件秘密武器(計算器),這時候誰能取勝呢?看來,有了計算工具,會使我們的計算變得又快又準確。
同學們都知道,數學總是離不開計算。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認識計算工具。
(板書課題:計算工具的認識)
二、自主探究,快樂自學
你都知道哪些計算的工具?誰愿意給大家介紹介紹?
生可能會答:計算器、算盤……
【設計意圖:學生課前通過預習,查找資料。課一開始即讓學生展示自己所了解的計算工具,發散學生思維,提高學習興趣。教師根據學生匯報的情況有重點的請學生介紹如繩結、算籌等使用的方法,從而進一步使學生體會計算工具發展的過程。】
1、遠古計數:
師:看來同學們的知識都非常豐富,但有關計算工具的知識還遠不止這些,計算工具從古到今,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經過了漫長的發展過程。遠古時代,人類在捕魚、狩獵和采集果實的勞動中,就產生了計數的需要。人們就用什么來計數?(板書:遠古計數)
生回憶:手指、石子、結繩或在木棒上刻痕來計數。
2、算籌:
師:這種方法只能計數,而不能清楚的表示數位,人們開始想一些新的辦法來計數。這就出現了這樣一種計數方法--算籌。
(板書:算籌)
師:算籌是用木棍或竹子制成。與遠古計數相比,她的優點是有數位。算籌是如何用來計數的。出示資料,并且討論:你在這段資料中了解到哪些知識?
3、算盤:
師:后來我國勞動人民創造了算盤作為計算工具。七八百年前,算盤已經在我國廣泛使用。
展示算盤:上面有兩顆珠子,每顆代表5,下面每顆珠子表示1。
不僅我國勞動人民有如此多的發明,其他國家的人為了使計算更加的便捷,也在孜孜不倦的努力著。請同學給大家介紹一下。
【設計意圖:通過了解計算工具發展的演變史,認識算籌、算盤,了解算盤計數,讓學生感受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使學生更深層次地感受到祖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從中受到愛國主義的教育。】
4、計算器:
師:現在,計算工具不僅要滿足計算的需要,更要追求輕便,快捷。計算器就是我們最常見的計算工具。你在哪里見過計算器?
生:菜市場、早市計算菜的價錢。超市計算物品的價錢。
師:大家都準備了計算器,同學們互相觀察,相互交流:
(1)你的計算器有哪些按鍵?
(2)這些按鍵的功能是什么?
【設計意圖:展示學生手中的計算器,讓學生對計算器的大小、模樣、作用有初步的了解,為下一步具體學習計算器的使用打下基礎。并引起探索的興趣。】
三、和諧互動,快樂展示
1、小組相互說一說你們的計算器有什么不同。
2、請生說一說各個按鍵的功能。
3、嘗試計算386+179=
學生展示,教師補充。
四、鞏固提高,快樂練習
1、自己試試看
825-138= 26×39= 312÷8=
2、找規律
9999×1= 9999×2= 9999×3= 9999×4=
根據規律直接寫出答案
9999×5= 9999×7= 9999×9=
3、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計算平均分
4、男女生大比拼
第一組:17+83=62-12=1000×5=
第二組:7865+3497=835×23= 1305÷45=
要求:(1)全體男生用口算或筆算算第一組題。
(2)全體女生用計算器算第二組題。
【設計意圖:認識計算器,我選用自主探究法,讓學生自主了解計算器各個功能鍵的作用,并在老師的指導下能運用計算器進行四則計算,探究計算規律。既培養學生觀察、推理能力,也可以端正學生對待計算器的正確態度,懂得合理地利用它。】
5、作業
幫助媽媽算一算今天的家庭消費情況。
計算工具的認識
1、遠古計數
2、籌算
3、算盤
4、計算器
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教案人教版篇六
1.使學生簡單了解計算工具的發展,包括結繩計數等遠古計數方法、算籌的簡單知識、傳統計算工具--算盤,及其計算方法、生活中常用的計算器、和現代計算機的發展史。展示人類偉大的創造過程和聰明才智,體會到人們為了方便在計算工具方面的探索和努力。
2.使學生知道計算器上的各個功能鍵的作用,會使用計算器進行計算。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
3.通過學習,使學生感受到計算在日常生活、生產實踐中的作用。
利用計算器來進行計算。
一、創設情景,快樂導入
師:如果老師請xx同學和xx同學同時參加一個計算大賽,你認為誰會取勝?如果我給xx同學一件秘密武器(計算器),這時候誰能取勝呢?看來,有了計算工具,會使我們的計算變得又快又準確。
同學們都知道,數學總是離不開計算。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認識計算工具。
(板書課題:計算工具的認識)
二、自主探究,快樂自學
你都知道哪些計算的工具?誰愿意給大家介紹介紹?
生可能會答:計算器、算盤……
【設計意圖:學生課前通過預習,查找資料。課一開始即讓學生展示自己所了解的計算工具,發散學生思維,提高學習興趣。教師根據學生匯報的情況有重點的請學生介紹如繩結、算籌等使用的方法,從而進一步使學生體會計算工具發展的過程。】
1.遠古計數:
師:看來同學們的知識都非常豐富,但有關計算工具的知識還遠不止這些,計算工具從古到今,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經過了漫長的發展過程。遠古時代,人類在捕魚、狩獵和采集果實的勞動中,就產生了計數的需要。人們就用什么來計數?(板書:遠古計數)
生回憶:手指、石子、結繩或在木棒上刻痕來計數。
2.算籌:
師:這種方法只能計數,而不能清楚的表示數位,人們開始想一些新的辦法來計數。這就出現了這樣一種計數方法--算籌。
(板書:算籌)
師:算籌是用木棍或竹子制成。與遠古計數相比,她的優點是有數位。算籌是如何用來計數的。出示資料,并且討論:你在這段資料中了解到哪些知識?
3.算盤:
師:后來我國勞動人民創造了算盤作為計算工具。七八百年前,算盤已經在我國廣泛使用。
展示算盤:上面有兩顆珠子,每顆代表5,下面每顆珠子表示1。
不僅我國勞動人民有如此多的發明,其他國家的人為了使計算更加的便捷,也在孜孜不倦的努力著。請同學給大家介紹一下。
【設計意圖:通過了解計算工具發展的演變史,認識算籌、算盤,了解算盤計數,讓學生感受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使學生更深層次地感受到祖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從中受到愛國主義的教育。】
4.計算器:
師:現在,計算工具不僅要滿足計算的需要,更要追求輕便,快捷。計算器就是我們最常見的計算工具。你在哪里見過計算器?
生:菜市場、早市計算菜的價錢。超市計算物品的價錢。
師:大家都準備了計算器,同學們互相觀察,相互交流:
(1)你的計算器有哪些按鍵?
(2)這些按鍵的功能是什么?
【設計意圖:展示學生手中的計算器,讓學生對計算器的大小、模樣、作用有初步的了解,為下一步具體學習計算器的使用打下基礎。并引起探索的興趣。】
三、和諧互動,快樂展示
1、小組相互說一說你們的計算器有什么不同。
2、請生說一說各個按鍵的功能。
3、嘗試計算386+179=
學生展示,教師補充。
四、鞏固提高,快樂練習
1、自己試試看
825-138= 26×39= 312÷8=
2、找規律
9999×1= 9999×2= 9999×3= 9999×4=
根據規律直接寫出答案
9999×5= 9999×7= 9999×9=
3、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計算平均分
4、男女生大比拼
第一組:17+83=62-12=1000×5=
第二組:7865+3497=835×23= 1305÷45=
要求:(1)全體男生用口算或筆算算第一組題。
(2)全體女生用計算器算第二組題。
【設計意圖:認識計算器,我選用自主探究法,讓學生自主了解計算器各個功能鍵的作用,并在老師的指導下能運用計算器進行四則計算,探究計算規律。既培養學生觀察、推理能力,也可以端正學生對待計算器的正確態度,懂得合理地利用它。】
5、作業
幫助媽媽算一算今天的家庭消費情況。
計算工具的認識
1.遠古計數
2.籌算
3.算盤
4.計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