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我與經典有約詩歌詩文篇一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是一種境界,只是這種境界很悲涼。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意境太多惆悵,太多冷清。
“惱亂橫波秋一寸,斜陽只與黃昏近。情多成恨,相思成災。”傷感之外,是濃濃的悲苦。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不管置身于怎樣險惡環境,高山平地,峽谷丘陵,田畔路邊,也不管是陽光能否照耀,雨水能否滋潤,你都蓬蓬勃勃,展示自我不屈的生命。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我讀出,自信和堅持是一種執著。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我讀出,放手和舍棄有時是一種瀟灑。
孟子道出:“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數百年之后,文天祥用自我的行動為這警句作了最好的詮釋,他用最終的一腔熱血成就了一段“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佳話。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抽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流水潺潺不因世事變遷而新,愁綿綿無期無盡纏繞于心間。的確,是愁得纏綿,愁得無奈,愁得肝腸寸斷,愁得欲罷不能。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堂堂七尺男兒,易水悲憫歌,在風蕭水寒中踏上一條前途未卜的路,也不免讓人心中涌起絲絲悲愁。
尋找,追憶,時不分古今,地不分遠近,物不分類別,就這樣我與經典詩文結下了不解親情結。不為“黃金屋”,不為“顏如玉”,只為“腹有詩書氣自華”。
我與經典有約詩歌詩文篇二
“書是人類提高的階梯”來吧,走進知識的大門,打開書的海洋。在我記事之前,媽媽就教我讀書識字,就連到了上學,我也仍是馬不停蹄地讀著那一本本書。
從最初《三字經》中的“人之初,性本善”讀到了今日《唐詩三百首》中的“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因為讀書,讓我體會了故事中的完美;因為教師,讓我明白了尊老愛幼;因為光陰,讓我懂得了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詩仙李白醉酒的豪邁,詩圣杜甫國破山河在的痛楚。趙括的紙上談兵,諸葛亮的草船借箭,項羽的烏江自刎……還有許多戰士倒下的戰場,狼牙山五壯士的愛國之情,一個個都令我記憶猶深。經典與我相伴,讓我其樂無窮。
經典是我的四季。它是我的春天,一句“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便讓我步入了那美麗的百花群中,一句“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便把我帶入了淅淅瀝瀝的春雨中。
它是我的夏天,一句“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便讓我聯想到林里那蟬的“交響曲”。
它是我的秋天,“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便讓我沉浸在那橙色的夕陽中。
它是我的冬天,“隆冬到來時,百花即已絕。”便讓我不禁對梅花敢于和暴風雪做斗爭的頑強精神所佩服。
讀經典,讀歷史,讀人生,“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我與經典有約,經典伴我同行,伴我成長,它是我的知心好友,活到老,讀到老,以后我會讀更多的經典,填滿我對知識的渴望,挖掘書中更深的含義,在無邊無際的學海中戲水。
我與經典有約詩歌詩文篇三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猶記得,小時候,只會念叨這首詩,它好像有什么神奇的感染力,一經我念出來,爺爺奶奶就鼓掌歡笑,叔叔阿姨直夸我厲害,爸爸媽媽也在一旁揚起了嘴角,我不知讀出了什么意思來,只明白這二十個字能夠為我賺得夸獎。
漸漸地,我在小學里學到了,這首詩叫《春曉》,作者是孟浩然,講的是作者對春晨的贊嘆,那是,我差不多明白了為什么親人總是在我念這首詩時拍手叫好:他們是被這首詩的意境感染了。
兒時的我便好奇了,掛著紅撲撲的臉蛋,翻開注滿拼音的語文書,一遍又一遍地讀那《春曉》,好不容易結合書本的圖畫,才看懂了詩文的意蘊,我眼前一亮,這才發現,時正初春,萬物發芽,護城河畔,垂柳依依,朝陽之下,落英繽紛。
從此我便愛上了詩文,簡短的文字背后,好像有無數人在訴說著自我的見聞,時光偷偷地溜走,轉眼六年已過,升入初中,時間帶走了許多人,卻帶不走我對經典的熱愛,仍是那句“春眠不覺曉”,陪伴著我來到兒時來過的護城河畔:櫻花笑了,楊柳青了,手捧書卷,聞聽箏琴,仿佛就置身于王維“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的意境中了。我喜歡詩文對我的.熏陶,能夠感染我的心靈:被李白的“桃花潭水”浸潤,能夠學習到他慷慨豪放的胸襟;流下杜甫的“花濺淚”,仿佛也被那熾熱的愛國心,深沉的憂國情所觸動;賞玩蘇軾的“桃花三兩枝”,樂觀進取,熱愛生活的心態就扎根在我的心底了……
我和春天,詩文仿佛有著莫名的不解之緣,詩文是我與春天的聯結點,可是時代在發展,“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的茅廬早已被城市覆蓋,當今緊張忙碌的社會中,又有誰會放慢腳步,抬起頭,感受春日之美呢
我愿留在學校,因為這能夠讓我學習經典;我愿坐在田中,因為這能使我被春日擁抱;我更愛靜坐在僻靜的綠樹下,享受經典與春之約……
我與經典有約詩歌詩文篇四
認識莊子時間不長,只是在四年級時,在《五子說》中初識莊子,一向認為他是一個逍游自在的人,乘風而游(之后才明白那是列御寇),對他的“無處不在的道”,沒有任何研究。
兩回熟
再一次看到他,是在看《百家講壇》時聽到于丹講莊子。我才漸漸明白莊子是一個很自在的人。在夢中,他發現自我變成一只蝴蝶。他雖然貧困,卻“要將曳尾于涂中”,極不重視名利。一向喜歡他的“乘萬物以游心”,也許莊生所以能“獨與大地精神往來”。但我依舊不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大道,我真的很想明白怎樣才能領會大道的真諦。
去年暑假,我隨父母去了靈隱寺,站在飛來峰腳下,望著“聞說雞鳴見日升”的飛來峰,我隨父母爬上山。山路很長,很曲折,很陡。山上游人稀少,幾乎見不到上山的人。雖然有石路,可是路并不是很完好,有斷路,所以我常四肢并用,真正體驗到了爬山。仲夏的飛來峰石路邊到處是青青的野草。抬頭望天,樹冠如傘,大部分的視野,充斥著綠色。綠色之外,僅有一小塊的天,像綠色的布幕上鑲一塊藍水晶,極淡極淡的藍。山腰處,已聽不到山腳游人的聲音,僅有樹林間的幾片蟬鳴。遠處的景色和蟬鳴聲,交織在一齊。我突然感受到了山川奢華的氣象。好不容易登上山頂,我才感受到王安石“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的氣概。于丹登泰山能參悟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理而不說”。我登飛來峰明白了“大道與自然”的意義:真正的大道,在于世間萬物,它是一種心靈的游歷,當你隨自我的心而游,不要去想一切,就會如黃帝所言“安于大道”了。
老友莊子
于丹愿把莊子當作隱形的翅膀,放到每個人心的晴空之上。我不敢說這對翅膀已經放在我心的晴空之上,可是,我會把莊子當作朋友,有空就和他論道,讓我自我回歸本來模樣,留著一份純真,和他一齊乘萬物以游心。把它作為一個約定,需要我每時每刻地遵守……
我與經典有約詩歌詩文篇五
“這是哪里?”我剛醒來,才發現自我躺在涼亭的石凳上。天還沒大亮。泉聲清脆,使我頓感清爽無比。我走出涼亭,來到泉水旁,只見泉水清澈見底,深處更有魚兒穿梭于水草之間,游戲于卵石之旁;時而大膽躍出水面,時而隱匿于溪水深處……甚是可愛!我抬頭凝望,只見遠處山巒間有一瀑布飛瀉于兩峰之間,山上樹木茂盛,隱隱約約有一層薄霧罩于其上,猶如一層神秘的面紗。
天漸漸亮了,樹林里的霧也散了。我不覺感到驚訝,那里的景致為何這么像《醉翁亭記》里所描述的我懷著好奇的心理回到涼亭前,仔細看那塊寫有名字的匾額。正當這時,背后傳來一個如洪鐘般的聲音:“這位小兄弟,我這塊匾額有什么問題嗎?”我聞聲尋去,只見一位素衣飄飄,蒼顏白發的老者來到我面前。我頓時恍然大悟,失聲道:“歐陽修!”對方也是十分驚訝,問:“你是何人?”我一五一十地告訴了他。他似乎聽天書一般,一頭霧水。此時我還有幾個問題想問他,便說:“介意我問幾個問題嗎?”他笑了笑,說:“當然不?”
“您為什么在被貶之后還有這樣的閑情逸致呢?”
“第一,我認為只要能為國家和百姓做貢獻,貶不貶沒什么大不了的,就是每年俸祿拿少些。第二,我這不是什么閑情逸致,如今百姓生活好了,發展一下旅游業,愉人悅己,何樂而不為呢?”
“第二個問題,你能給我一幅書法作品嗎?”
“這……能夠。”說著,他拿出一支毛筆和一張宣紙,龍飛鳳舞地寫起來。
眼看就要完成了,突然一陣鈴聲響起來,我猛然驚醒。原先只是南柯一夢!
我與經典有約詩歌詩文篇六
人常說:“一本好的書就是一個好伙伴!”好的書對人成長的影響是很大的。一本好的書能讓我們的生命感到充實。經典使我們受益非淺,如果你問我哪一些經典好書給我的益處最大,我想,應當是《論語》了。
論語是一部優秀的語錄體散文集,它以簡短的話,記述了孔子的言論。《論語》中所記載的孔子教誨之言,娓娓動人。它是我的一位好教師,也是我的一位好朋友,它也是我身體所需要的營養品,它給了我人生的教導,也給了我心理的健康。
論語有二十篇,最讓我體會深刻的是《為政篇》,里面所記錄的“溫故而知新,能夠為師矣。”這句言語告訴我們:要溫習舊的知識,從而懂得新的知識,這樣就能夠當教師了。
論語中還有許多讓我回味無窮的語錄,例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言語的意思是:學習而不去思考,就會迷惑,只去空想而不去學習,那也是會迷惑的。在學習中,我們要刻苦鉆研,進取思考,不能空想,這樣才能理解所有學的資料,就不會迷惑。比如生活中,英語要背單詞,不要死記硬背,要多聽多念,才能學好英語這門功課。
《論語》是我的一位好教師。它教會我懂得了什么是是,什么是非。每次當我因為問題而迷惑,或是因為挫折而流淚時,我會想起《論語》中的道理,讓我能找到失敗的原因,使我能夠重新找到自信的心理。
隨著時間的飛逝,我慢慢地長大了,在生活中,我讀懂了課外書的知識。是《論語》這本書帶我走進了知識的海洋,是《論語》這本書讓我懂得了對真、善、美的追求,對假、惡、丑的蔑視。它是我智慧的開端。
與經典作伴,與賢人為友。讀經典就是讀人生哲理,讀故事,讀各地風情,經典與我有約,經典是我成長路上不可缺少的好朋友、好教師。它哺育了我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