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中國古詩的議論文篇一
清澈的夜色里,風中低喃“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那些或深或淺的心跡交織成曉風殘月,勾勒出地老天荒;有聲音沾著霧氣,吟著“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清絕蕩盡時光塵埃。輕輕柔柔的聲音念著這些文字,或歡愉或哀傷或懷念或悲苦,不忍唐突了它的風雅美麗。
一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便道盡時代的幾多盛奢,一個自由在詩中的風流才子,在歷史中走過。李白,你對月獨酌,卻“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光如華,清亮不似人間物,悠悠流轉人世俗塵,獨獨應了你的景;夜半飲酒愁更愁,卻又吟出“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塵世煙云,你瀟灑走過。
你說是“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你吟“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你的幾許閑愁,江水難量,“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你留下愁思縷縷,情傷切切,暮雨入畫,將離愁繪入這紙深秋。“無言獨上高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女兒家心事也曾讓兩眉羞,女兒家的嬌羞與靈動也曾淋漓盡致的展現“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世事坎坷,物是人非后,“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易安,你也曾道出“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的壯語,怎一女子,享盡這穿越百年的孤獨?
在柳堤河畔,或佇倚危樓,且吟一首小詩,且聽一曲清詞,“人間有味是清歡”,低吟淺唱,沉醉在唐風宋雨中……
中國古詩的議論文篇二
在浩如煙海的文學作品中,最經典的要數詩歌了,它是中華民族文化精髓的結晶,是文學作品的長河中,永不消逝的星。宛若一尊樸素而華貴的青花瓷,濃縮在這靛青色中的是短短字句,穿越歲月長河的是古樸的格調。詩歌是優美的音樂,聲聲吟誦,有動人的旋律;詩歌是華麗的畫卷,徐徐展開,帶濃濃的墨香;詩歌是不老的傳說,代代相傳,成永恒的經典。
我是在詩歌的墨香中逐漸成長起來的,家里人亦都喜歡詩,這樣一來,詩歌在我的幼時心田中深深扎下了根須,那樸素玉潔的花,便隨著我的成長悄然開放。
爸爸是最疼愛我的人,他與我的相伴,便是詩的飛花四濺。據他回憶說,兩歲那年,我便開始了與詩的故事,展開了另一個世界的憧憬與想象。
小時候,我一直住在鄉村的奶奶家生活,那里天空湛藍,白云雪白,田野中麥穗金黃,萬物和諧安康。多了許多同齡人無法得到的意境。
還記得第一次與詩的接觸,至今仍是那樣記憶猶新。偶爾與爸爸手牽手走在鄉間回家的路上,暮然間望到池塘中幾只悠閑自在的大白鵝,大概是鄰家養的吧!一身雪白無玼的羽毛,脖子高高的向上挺著,不住地叫著:“嘎——,嘎——”聲音中帶著沙啞與快樂的氣息,它們歡樂的嬉戲著,不知不覺中弄碎了水中的浮萍,那清脆的綠色,隨著水紋蕩漾開來,大白鵝們歡樂地嬉戲著。叫著。我的眼神好奇地望著這群快樂的天使,爸爸看我陶醉的樣子,樂了。接著,便高聲吟誦起來:“‘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這叫作詩,是老祖先駱賓王4歲時做出來的,名為《詠鵝》,他那時看到的啊,和你看到的一樣,那水中的就是大白鵝。”我出神得望著他們,不覺中模糊念到:“鵝。鵝。鵝,曲項向天歌……”這意境與詩恰恰吻合,于是,這首詩便成為了一個最寶貴的財富。
不知為什么,詩中夕陽是對我情有獨鐘的。也許在鄉下的記憶,注定了我對詩中夕陽的愛。每天傍晚時分,寂靜便成為了我的天堂,我靜靜地坐在柴禾垛上,向西望去,便是一輪碩大的夕陽,給我的內心小世界蒙上一層興奮或傷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我無不感到李商隱的不舍與時間的飛逝。“鳥聲幽谷村,山影夕陽村。”我無不感到恬靜與閑適,那向往在我心中久久醞釀。
從詩歌中,我讀出了“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的牽掛;從詩歌中,我讀出了“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的收獲;從詩歌中,我讀出了“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閑適;從詩歌中,我讀出了“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的愉悅。
在詩歌中,有酸甜苦辣,有喜怒哀樂,他是塵封的歷史,是智慧的結晶,讓我們用心去閱讀,去聆聽。
中國古詩的議論文篇三
十二月八日是星期五。早晨,我背著書包,懷著激動的心情,走出了家門,風,是那么的蕭瑟,在路上聽到最多的就是樹葉的“沙沙”聲。因為今天我們要去錄播教室,舉行詩詞朗誦大會了!
進教室不多一會兒,語文老師就來了,告訴我們去錄播教室的一系列注意事項。都聽明白了以后,老師就帶領我們去錄播教室了。
走進錄播教室時,我的心情由激動變為緊張。由滿同學和林同學播放音樂,劉同學和姜同學主持,語文老師負責照相。我們的口號是“讓經典浸潤人生,一個都不少!”一切準備就緒,詩詞朗誦大會正式開始了。
第一個上場的是個組合,名字叫“山有扶蘇”,朗誦的詩名是《春江花月夜》。她們朗誦地非常生動,讓我們聽的人如入幻境之中,不自覺的把緊張拋在了腦后。
前八名同學都朗誦地特別好,現在輪到我上場了。我的手心里攥著汗,心情變得無比緊張。我朗誦的是明代詩人于謙的《石灰吟》,這是一首很有氣魄的詩,我也比較喜歡背誦。但我為什么那么緊張呢?是因為我本來朗誦的是《江畔獨步尋花》,而劉同學卻和我的一樣,于是我臨時決定改作《石灰吟》。由于熟練程度不夠,所以我懷著緊張和忐忑的心情硬著頭皮走上了講臺。在朗誦時,有點手忙腳亂,但總體效果還是不錯的。
我最佩服的還是語文老師。他朗誦地是xxx的《詠蛙》。用他那渾厚的男中音朗誦地慷慨激昂,抑揚頓挫,氣勢磅礴,頗像一位文學大家,將這次詩詞大會推向高潮。
這次詩詞朗誦大會,在同學們的出彩表現下,徐徐落下了帷幕。真是令人難忘啊!
中國古詩的議論文篇四
周二,任老師終于公布了詩詞大會的時間,我興奮極了,這可是我們班的大事,一年一度,夢寐以求。消息剛一發布,我就迅速拿出抄寫詩詞的本子來復習,“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和,幫個忙好嗎?”峻慌里慌張地跑過來說,“你和毅在詩詞大會上演兩個小品。”我猶豫了一下,他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馬上說:“沒事兒,你還可以參賽。”聽他這樣說,我便爽快地答應了。
詩詞大會開始了,我信心百倍,因為我早有準備,和爸爸一起把這學期詩詞都背的“滾瓜爛熟”。但當我看到9個人中只有2人通過時,還是有些擔心,天外有天啊。輪到我了,由于緊張,把“故園東望路漫漫”中的“故園”說成了“路遙”,慘遭淘汰,真是學藝不精啊。
但我沒有放棄,伺機反撲。在復活賽這個環節,憑借一句“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滿血復活,闖進八強。
關于“春”的飛花令更加激烈,我想了好多:“春花秋月何時了”“春風又綠江南岸”“春來江水綠如藍”,但一一被前面的同學搶去了,輪到我時,啞口無言了,無奈止步八強。
最后進行團體賽,我們組的珩眼疾口快,看圖猜詞一語中的,為我們小組獲得團隊賽的資格,團隊賽的飛花令我如魚得水,一人連下五城,答對了五句詩。為我們組最終奪冠鋪平了道路,立下汗馬功勞。
詩詞大會結束了,我想舉行詩詞大會的意義,就是鼓勵我們誦讀經典。“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所以我還要努力背誦唐詩宋詞,不僅為明年的詩詞大會,也為豐富自己。
中國古詩的議論文篇五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走進古詩詞,我們可以跟著詩人去欣賞四季的美景。
春季是萬物復蘇的季節,我們可以感受到那淅淅瀝瀝滋潤大地的春雨。夜晚時分,春雨紛紛,讓錦官城被美麗的花包圍;我們還可以在春天的早上聆聽到鳥兒的啼聲,去欣賞那東風剪出的嬌嫩柳葉,即使被擋在園外,也驚嘆出墻紅杏的美。
夏季,我們能看到農民們在正午時耕耘,一滴滴的汗水滴在地里,還可以感受那“首夏如清和,芳草亦未歇”。或是看那才露尖尖小角的荷葉與點水蜻蜓,在一個閑暇時聽那蛙聲一片。真是:“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
秋季是豐收的季節,請閉上眼睛想一想,一個人行走在楓林中,看那紅過的二月花的美麗楓葉。忽然,下起了雨,這是使人寧靜、使人懷想、使人思念的秋雨呀,這時,人們會感受到一種不同于春季或冬季的溫暖和舒。田野中,春天種出來的粟這時也飽滿起來,秋風驟,解落了秋葉。真盼望有一天,我去看看那湖天相接、水天一色的洞庭秋色。
冬季,我們能發現那梨花一樣純潔美麗的雪,也可以看到梅花凌寒獨自開放。鄉下去,小路上,石橋邊,有踩著雪玩耍的人,也可以看見“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的盛景。
在古詩詞中,我們不僅可以感受四季的美景,還可以享受詩中鄉情,詩中友情。“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這是落葉歸根的夙愿;“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這是對親人的牽掛;“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這是對家鄉的眷戀。朋友分別之時,送上“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祝福,好友很久不見,我們可以學李白“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當我們畢業的時候,也可以唱出“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一卷詩詞,一縷書香,一份古韻。走進古詩詞,就走進了一個美麗的世界。古詩詞里的四季如畫,古詩詞里的鄉情讓人回味無窮,古詩詞里的友情讓人難以忘懷,古詩詞里有流連忘返的美景。
中國古詩的議論文篇六
如果說《見字如面》這種類型節目的成功是基于文化,那么《中國詩詞大會》亦是如此。
和《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成語大會》一樣,《中國詩詞大會》是基于對文化的繼承和傳播,更是發展和創新。
把中國最影響深遠的詩歌搬上綜藝的舞臺,以比拼競賽的形式,寓教于樂,讓更多人潛移默化地接受這種意見表達方式。
這樣的表達方式,相比之于同類型的綜藝節目,她不賣腐、不賣笑、不賣故事,所有人除了簡單的介紹,都是靠實力對陣,沒有半點所謂迎合大眾之類的其他意圖。
而在忙碌的工作之余,看這一檔節目是輕松的,有意思的,沒太大壓力的。
同樣地,這檔節目的形式也是很新穎的。
一共三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是個人追逐戰,場上選手和場下百人答題團一同答題。場下百人答題團未答對人數計為場上選手答題得分。每人九道題,一共四個場上選手,最后按分數高低留下一個人。
第二個環節是爭奪攻擂資格的飛花令。場下答題正確率最高的和在個人追逐戰中獲勝者輪流說詩。在給定的概念詞中,一人一句,答不上者輸。
第三個環節是的對擂賽,以搶答的方式展開,先拿五分者獲勝。
不得不說,這樣的形式,無論是場上場下,乃至于電視機前的觀眾都能參與其中,饒有趣味。
而《中國詩詞大會》的主持由董卿接任,嘉賓則由康震、蒙曼、酈波、王立群四位教授級專家構成。
專業的文化素養,對詩歌的解讀,乃至和選手的互動都顯得游刃有余,合理而不違和。
尤其是既有高文憑,又有多年主持經驗的董卿,扮演好了她的起承轉合各項工作,讓整個節目看上去連貫風趣。
中國古詩的議論文篇七
分水嶺下的流水,潺湲流淌,千古如斯。看到過這條溪水的旅人,何止萬千,但似乎還沒有人從這個平凡景象中發現美,發現詩。
此詩語言樸素而似散文,然而卻頗富情趣。不僅把一條山間溪流擬人化了,而且擬的還是個癡情的小女生,詩人利用“無情”突出“有情”將自己的感情托在分水嶺的身上,把它想象成“她”,想象成一個癡情的女孩!她不辭辛苦的送行三日,離別前夜終于忍不住嗚咽起來,給人感覺既可愛,又有情,甚至惹人想溫言而又輕柔的替詩人去撫慰她。可以想象,此條溪流必然是娟秀而溫婉的,而且和詩人一路相處愉快,否則詩人大概也不會有這般佳興。
化無情之物為有情,往往是使平凡事物富于詩意美的一種藝術手段。這首詩不光巧妙的運用這種方法,還在這上面進行了加工。使這首小詩讀起來很美,很容易進入詩境。韻也押得不錯,讀起來朗朗上口!
我最喜歡的是潺湲這個詞,用的恰到好處。把“癡情的小姑娘”的“哭泣”之聲的美發揮到極致。這“潺湲一夜聲”五字,暗補“三日同行”時日夕所聞。溪聲仍是此聲,而當將別之際,卻極其自然地感覺這溪水的“潺湲一夜聲”如同是它的深情的惜別之聲。
我認為這里用的最好的是似。“似”字用得恰到好處,它暗透出這只是詩人時或浮現的一種主觀感覺。換成“卻”字,便覺過于強調、坐實,可是能夠肯定并強調溪水的有情,賦予溪水一種動人的人情美;改成“亦”字,又不免掩蓋主次,使“無情”與“有情”平分秋色。只有這個“似”字,語意靈動輕妙,且與全詩平淡中見深情的風格相統一
我愛古詩詞,愛這有著中國獨有的韻味,愛這美而孤獨意境!!!
中國古詩的議論文篇八
古詩詞,我成長的一抹詩意色彩。
鳳凰鳴,暗香疏,珠簾間,搖曳月影……幽篁嘯,燈如豆,捧一卷詩,聽一段弦。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肆意如你,灑脫如你,世間再無第二人,你一樽清酒在喉,毫端走,筆鋒瘦,潑墨書寫一段一段的千古絕唱。乘風狂傲,一腔詩情踏碎了凌霄。寂寞如你,壯志難酬如你。你悲嘆“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你一腔憤懣難抒,索性車塵馬足不如行舟賞柳。你笑道:“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肆意不羈,橫刀向天笑,光風霽月的詩仙便是你。
“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你郁郁不得志,醉后復醒楊柳岸邊。投身歌柳舞榭,與藝妓為友,舞弄翰墨。一詞《錦堂春》為婦女憤,卻深受朝廷譴責,你筆下的文字,并非金戈鐵馬的國仇家恨,有的是顰蹙癡嗔,纏綿悱惻。其實你并非庸庸碌碌一事無成,你本有望干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最后卻卑微如芥子而逝。綠窗風月,繡閣煙霞,終不過任平生,如浮萍,十余年的嗟嘆,終止于一方古剎,而成為著名的白衣卿相。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你一身才情,半世流離。宦海浮沉中,你輕描淡寫地揮毫:“一蓑煙雨任平生”;人生低谷時,你依舊豪氣沖天:“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看盡世態炎涼,你卻說:“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是好人。”你一生飽經憂患,但卻始終豁達樂觀,在人世行走,把自己修煉成一株柔軟恬靜自帶馨香的蓮花。難怪國學大師林語堂如此評價你,東坡是一個秉性難改的樂天派,是悲天憫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亦是月下的漫步者,江山風月的常主。
一輪長安月,兩盞浮沉茶,三四痕墨色臨霜化句,五六聲清弦淺淺深深……我捧卷沉吟,駐足西窗下,回首珠簾間,繾綣綿綿。
古詩詞,你是我成長的一抹色彩。
中國古詩的議論文篇九
一室俱靜。看書。聽音樂。
第一次聽《霜雪千年》,“梨花香,纏著衣角掠過熙攘,復悄入紅簾深帳,聽枝頭黃鸝逗趣兒,細風繞指淌”只覺得有些艷俗,像一個正值豆蔻年華的少女,卻抹上了濃艷的妝嫁。
歌者再唱,“在這老街回眸,無言中牽引我是誰”,不覺夢回唐宋元明清。
杏花春雨,西風塞北,詩詞古風中,歌詠四季的序幕輕緩拉開。
愛春花,蘇軾漫步江畔,勾勒出“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的優美畫境;愛綠水,白居易思緒萬千,贊美那“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的旖旎江南;愛煙雨,翁卷輕扣柴門,沉醉于“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的鄉村四月;愛秋月,月光下劉禹錫發現了“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的秋夜靜美;愛冬雪,雪色晶瑩閃耀著柳宗元“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的獨立人格。
所以自古唐宋多情。一輪皎皎明月,卻遙寄千古多少人的無盡思念;一株青青柳枝,卻承載唐宋多少人的深遠囑托;一壺盈盈濁酒,卻滿懷歷史多少文人墨客的思緒萬千與豪言壯語。
所以自古唐宋多離別。那不盡的言語,隱沒在李白眺望遠舟中,深藏在王維痛飲清酒中,消逝在高適千叮萬囑中,殆盡在王昌齡興嘆楚山中。明明知道柳枝用不了多久就會干枯得不成樣子,可古人卻偏偏愛用它表達千言萬語說不盡的深情厚誼。送別的人偏有心情搞這套莊重的儀式,別離的人偏有心腸把它拿在手里。那個年代的人偏有這番情懷如詩。
只是那個或壯麗或凄美或豪放的年代已經過了,早已隱沒在歲月的落落風塵中。詩詞,走過千百年季節輪回,而那一份美卻永不褪散,那散落一地的,是薄荷一般清涼的記憶。
中國古詩的議論文篇十
記得我牙牙學語的時候,爸爸每天晚上睡覺前總會教我讀一些古詩,但是第二天就全忘了。當時覺得古詩詞不如兒歌童謠。要說能在記憶中留下好印象,也許是該去幼兒園了。有一次聽老師念“鵝,鵝,鵝,向天歌……”學著鵝一樣游泳,逗得孩子們哈哈大笑。當時發現古詩挺有意思的。
現在我上了小學,聽老師說“我的床腳那么亮,會不會已經結霜了?”,“異鄉寄居,逢年過節思念親人”……也遇到了李白、陸游、王安石等很多著名詩人。現在,我學了很多古詩。我對控制古詩詞的藝術感到驚訝。“日出時,河水比火還紅,春天河水綠得像藍色一樣。”白居易用簡單的文字在我面前展示了江南的美景;我更佩服古人的高尚情操。我曾經讀到過“死時知萬物空,不見九州愁”,被陸游的愛國熱情感動得熱淚盈眶。是的,古詩詞散發著無限的魅力,讓我徜徉,癡迷!
古詩不僅豐富了我的知識,也給我純真的童年增添了許多樂趣。
記得去年有一次,學校組織春游。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一早就出發了。太陽剛探出頭來,路邊的草還含著晶瑩的露珠。鳥兒在樹上快樂地跳躍,花朵在微笑,成群的蜜蜂開始忙碌起來。看著這個充滿春天的場景,老師讓每個學生說一句贊美春天的詩。“春天的這個早晨,我心情愉快地醒來,四周到處都是鳥兒的歌唱”,“二月草長鶯飛,堤岸上的柳樹被村里的煙熏得醉醺醺的”。大家一句一句說。突然想到宋代詩人楊萬里的詩句“小蓮露出尖角,蜻蜓早就立在頭上了”,于是不慌不忙地說:“太陽只探頭半臉,蜜蜂早就忙著采蜜了。”每個人都用這首不倫不類的打油詩逗我笑。
我們一邊走,一邊來到一片竹林。一只蝴蝶拍打著它五顏六色的翅膀,慢慢地落在一片竹葉上。所有人都爭先恐后去抓它。“噓”,我怕驚動蝴蝶,示意大家不要出聲,卻不經意的說了一句:“我想抓蟬,突然就閉上了嘴”…
因為古詩詞全程陪伴,活動很熱鬧,玩得很開心。
還有一次和幾個伙伴玩腦筋急轉彎的游戲,我做了一個巧妙的問題:天上掛著什么菜?“飛碟”和“天宮一號”伙伴爭相回答。“不,不,是月亮。”我故作深沉,搖頭說:“李白有句詩說‘時小時不知月,謂之白玉盤’”。朋友們聽了我的解釋,似乎突然意識到自己的點頭很有說服力,又讓我暗暗得意起來。
這是一些關于我和古詩詞的小故事。我愛古詩詞。我知道我對祖國深厚文化的探索才剛剛開始,她會陪我健康快樂的成長。
中國古詩的議論文篇十一
古往今來,多少文人雅士吟出多少千古絕唱,詠國家興亡;抒個人悲喜;嘆民生疾苦;懷歷史足跡……
讀“何時眼前突兀現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我們感受了詩人杜甫關心天下蒼生,甘愿為天下人民做奉獻的優美品質。
讀“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我們體會了龔自珍即使辭官歸鄉也依舊為朝廷出力的奉獻精神。
讀“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我們能從中領悟古往今來文人墨客的友情。都說君子之交淡如水,那么文人之交便是濃如墨吧。古往今來,離愁一直是最受歡迎的一個話題,離親、離友,離家、離國。有多少千古絕唱有關于離愁?
讀《桃花源記》、《醉翁亭記》、《小石潭記》我們從中領略了山水之美,有多少遷客騷人為山、為水,寫出了一篇篇精彩的文章?他們用了無數筆墨將大自然中一些平凡的景物描繪,他們細心觀察,了解了它的最美,再加以描述,就涌現了無數千古名篇。“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樂于山水之人,必然有著一顆不同于他人的心。古往今來,樂于山水之人,哪一個不具有良好的品質?詩詞怡情,山水詩文,更是能陶冶人的情操。
讀著古往今來文人墨客的詩詞,能從中體會他們的豪情萬丈,能感悟他們的纏綿悱惻;能感受到世世代代人們的情感。讀著,讀著,感到心情也隨著變化,古詩詞,博大精深。
讀古詩詞,陶冶身心,更是讓我體會到我國文化歷史的源遠流長。這些古詩詞中,承接著我國一代代人的優美品質。
讀古詩詞,將這些美好的品質融于己身,成為一名為國為民之人。
中國古詩的議論文篇十二
從第一年中國詩詞大會的播出,我就被它深深吸引住了。每一個環節都那么精彩,每一次比賽都那么激動人心。我經常把自己也帶入進去,想象我站在擂臺上的場面。我也總是期盼著,假如中國詩詞大會可以讓我參加就好了。
如果我真的來到那個讓我夢寐以求的舞臺上,我一定會做好充足的準備,把每一個問題都輕松斬落。看,又是一道難題,其他選手個個面面相覷,百思不得其解,三十秒快到了,我緊張的手心都出汗了,快想,快想!啊!想出來了!想出來了!我仿佛考神附體一般,答出了問題。“呼”我輕嘆一口氣,暗自慶幸!如果沒有平時每一句、每一行的積累,可能“一日游”就是最后的結果。“博觀約取,厚積薄發”,只有厚積才能薄發!
相信我一定能成功晉級成為攻擂者,站在“飛花令”的舞臺上。面對的對手都蓄勢待發,我在戰略上藐視,但戰術上卻很重視。我會在腦海中飛速思索著所有記憶過的詩詞,目不轉睛地盯著大屏幕,題目出來了!我思索片刻,詩句便脫口而出。對手也不甘示弱,詩句緊隨其后。我飛快轉動著每一個腦細胞,文思敏捷、應答如注,而對手也是沉著冷靜、對答如流。來來去去幾個回合,我開始有些焦燥了,對手的實力不容小覷,而我卻有些詞窮了。“冷靜、冷靜。”我默默地對自己說,“沒事的,別緊張,只有冷靜下來,沉著思考,你才能突破自己。”果然,有了強大的心理素質、毫不松懈的態度,我如虎添翼,而對手很快敗下陣來。正如老師常說的,無論何時何地,只要沉著冷靜、不焦不燥,才能發揮出自己最好的水平。
一路過關斬將,成為擂主是我參加中國詩詞大會的終極目標。我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把握每一次向前晉級的機會——在最終決戰中,我和攻擂者針鋒相對,火藥味漸濃。到圖片題了,我屏息凝神,仔細觀察圖片。剛看到四分之一處,我便想出了一句古詩,準備搶答時,又否定了自己的念頭。此時為時過早,還是再看看吧,不可白白浪費機會呀!然而當我不再猶豫,準備按下搶答鍵時,對手卻更快一步,搶先答題。勝利的天平向對手傾斜,我沒有敗在自身的實力,卻輸在了猶豫遲疑上。不錯,這正是我性格中的一個弱點,我平時遇到復雜的選擇總是反復權衡、猶猶豫豫、不肯決斷,也錯失了很多良機。看來,要想成功,我還要學會在稍縱即逝的機會面前做到果敢和擔當。
當然,參加中國詩詞大會只是我的一個美好愿望,實際上我只是平時喜歡看這個節目。但是,無數次我沉浸在這個節目中,把自己當作選手時,也獲得了很多感悟。人生中遇到的事情,無論工作還是學習,道理都是相通的。生活中,作為一名少先隊員,入隊時我們都宣誓時刻準備著為集體作出貢獻。學習時,要重視點滴積累、弄懂弄通,做足功課為將來夯實基礎。平時還要注意鍛煉自己的心理素質。遇到任何環境、對待任何事情,都要學會保持著沉穩的態度、穩健的心理,勝不驕、敗不餒,才能有所成就。當然對我而言,還需要努力克服一個障礙——“選擇困難癥”。要變得更加果斷、勇于擔當,提高自己把握機會的能力。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機會總是留給有實力的人、有準備的人、有決斷的人。無論是詩詞大會還是人生旅途,只要參加,我必將拼盡全力,突破自我,不留遺憾。
中國古詩的議論文篇十三
詩詞是我們的傳統文化,它在我們的生活中其實很重要,也很有趣,有的時候甚至會沉浸在其中,無法自拔。
詩詞中有一些我們現代生活中沒有的東西,我們可以通過詩詞來體驗當時的場景,還能知道詩人的想法。
我以前不怎么喜歡詩詞,總感覺詩詞很乏味讓人很難理解。當我每一次看到古詩詞的時候就會感覺“頭都大了”,尤其是當我要把它們背出來的時候。可是現在我不會這樣了,因為有的時候只要靜下心來,去慢慢體會詩詞,就能夠體會詩詞中的美好。
最近,有一個電視節目叫《中國詩詞大會》,參加這個節目的人都很厲害。其中有一個人叫武亦姝,她打敗了北大博士,她之所以這么厲害是因為別人出門時總是手機不離手而她出門時是詩詞不離手,小小年紀就有了2000首詩詞儲備量。她捧著一本詩詞靜靜的看,仿佛就擁有了全世界。16歲的她猶如古代穿越而來的女子,將陸游奉為男神,談起古詩詞,她就兩眼放光,有說不完的話。
在別人眼里,陸游沉郁頓挫,她眼里的陸游可愛率真,還是貓奴一枚!陸游有詩云:“風卷江湖雨暗村,四山聲作海濤翻。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貍奴不出門。”意思就是:今天風雨那么大,我在家逗貓就不出門啦。其實,陸游還是蠻可愛的!
腹有詩書氣自華,只要我們飽讀詩書,學有所成,氣質才華自然橫溢,高雅光彩。
中國古詩的議論文篇十四
最近我報名參加了由新華書店開展的“小小圖書管理員的活動”,目的是讓我們更加了解圖書知識。第二天,老師便讓我們下午帶紙和筆來,誰也不知道要干什么。
下午的活動開始了,老師宣布下午的活動內容:用一個小時的時間,抄寫書店的古詩書中描寫云、雨、花的詩句,越多越好,最后要進行朗讀比賽,看誰能撐到最后。老師一聲令下,大家都忙活開了,有找《唐詩三百首》的,有找《宋詞三百首》的,還有的人翻起了《學唐詩》,大家都忙的不亦樂乎,周圍除了別人看書的聲音外,只剩下我們抄詩、翻書和偶爾的討論聲……
一小時的時間很快過去了,只見大家有的搖頭晃腦,似乎已準備充分;有的卻是滿頭大汗、抓耳撓腮,準備的好像還不充分。但不管怎么樣,大家都做起了比賽的準備……
比賽開始了,隨著幾輪的過去,有的人依然顯得很隨意,看起來沒多大壓力,有的人卻不一樣了,一副焦急的樣子,好像是“儲備”不夠了,有的人便在一旁“幸災樂禍”起來。終于,有人被淘汰了,剩下來的人都松了口氣為少了競爭對手而高興起來。可隨著淘汰的人越來越多,氣氛漸漸緊張起來,我小心翼翼的看著我抄的詩句,生怕別人把我的詩句讀完。
最后,只剩下我和另外倆個人的比賽,但因為我所抄的詩句有很多先前都讀過了,所以首先被淘汰,只剩下兩名女生之間的“決斗”。只見她們兩個讀出來的都是我們未曾聽過的宋詞,兩個人旗鼓相當,大家都看不出誰會贏。
經過數十輪的比拼,一名女生漸漸顯得吃力,終于敗了。問贏得女生訣竅時,她說到:“我抄了四十多條”。把我們嚇傻了。
通過此次活動,我明白了:我們對詩詞的了解還并不充分,我們以后一定要多記詩詞,才能顯得你有文采,有修養。
中國古詩的議論文篇十五
依稀記得,那柳梢上的無暇明月,照亮了大地;依稀記得,那碧綠池塘里的萬頃荷花,映紅了時空;依稀記得,那石縫中的細細泉眼,滋潤了心田。
詩是中華的民族精神,詩里有岳飛的壯志饑餐胡虜肉;詩里有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詩里有杜甫的白頭搔更短。醉里挑燈看劍是辛棄疾的為國盡忠;家祭毋忘告乃翁是陸放翁的苦口婆心;何須馬革裹尸還是徐錫麟的大義凜然。
讀詩詞,可以足不出戶便知天下美景:杜甫登上泰山之巔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劉禹錫走在黃河之畔的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濤風簸自天涯;陶淵明漫步山腳之旁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那一首首詩,一闕闕詞,字字飽滿詩情,句句含滿畫意啊!有時她好像柔情似水的窈窕女子,字字透著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的優柔,有時她似壯志未酬的英勇將士,句句吟誦著大江東去,浪淘盡的豪邁。無論是高雅情趣,抑或是繁華詞藻,都是勝比玉樹后庭花的霏霏之音啊!
詩詞,獨一無二,她是萬年的華章。她從蓮花荷葉到金戈戰馬,從玉枕紗廚到樓蘭百戰,從暮靄沉沉到長江滾滾。
中華詩詞,猶如此時美麗的弦月,正翹著彎彎的小顱,給我送來無限遐思,中華詩詞,猶如苦蕎茶,細細品嘗,其中會有無盡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