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確保我們的努力取得實效,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書面計劃,具有內容條理清楚、步驟清晰的特點。寫方案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方案策劃范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活動疫情防控工作方案集合分析篇一
成立杜市鎮元旦和春節期間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聯防聯控及網格化管理指揮部,由鎮黨委書記任總指揮,鎮長任第一副總指揮,分管衛生健康班子成員任常務副總指揮,其他班子成員任副總指揮,各村(居)書記、企事業單位負責人為成員,防控指揮部下設綜合信息組、消殺檢疫組、醫療衛生組、宣傳組和后勤保障組5個工作組,做到職責明確,信息共享,在疫情防控工作中達到聯防聯控及網格化管理要求。各成員單位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確保信息通暢。
綜合信息組:負責綜合協調各部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內部日常事務工作;負責聯防聯控工作機制例會的組織和重要工作的督辦;負責每日的信息上傳下達及重點人員的管控工作;承擔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消殺檢疫組:負責重點場所疫情防控消殺檢疫有關工作,及時發現發燒人員,做好相應處置工作;做好環境衛生治理工作,指導各村開展節前的環境整治,做好廢棄物的無害化處理;督促落實各項防控措施;確保應急物資的質量和標準制定;承擔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醫療衛生組:負責組織制訂和修訂新型冠狀病毒的肺炎疫情相關診療和預防控制技術方案,并組織對落實情況進行督導檢查;對流感疫情監測、
報告
、流行病學調查、標本采集和檢測、疫情處置等工作提供指導;指導做好醫療救治工作;提出完善疫情防控、醫療救治工作策略、措施的建議;承擔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宣傳組:負責組織協調新聞媒體及時報道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變化信息和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機制主要工作進展,積極正確引導輿論;跟蹤境內外輿情,及時澄清事實;加強網上新聞發布的管理和引導;協助相關部門宣傳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病知識,提高人民群眾自我保護能力;及時收集、整理和報送輿情監測等相關信息。
后勤保障組:負責統籌防控應急物資保障工作,研究并綜合協調防控保障中的重大問題;全面掌握保障工作的綜合情況,及時了解防控應急物資需求動態和庫存及資源保障情況,協調防控應急物資供需等方面事宜;協調安排防控應急物資緊急采購、儲備等專項資金;督促各部門落實各項保障措施,并密切跟蹤保障工作進展情況;監測與群眾基本生活密切相關的生活必需品和衛生清潔用品的市場動態及供給保障工作,指導市場監督管理,穩定物價,查處違規經營,維持市場秩序,及時反饋保障工作信息,并匯總整理;承擔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為了更好的做好元旦和春節期間疫情聯防聯控及網格化管理工作,對各線和各辦明確分工,互相配合,及時處理各種突發事件。
衛計辦(愛衛辦)負責完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組織制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醫療救治,加強對醫務人員的培訓,提高診斷及救治能力,規范病例診治,落實“早發現,早
報告
,早隔離,早治療”舉措。統一組織實施應急醫療救治工作和各項預防控制措施,并進行檢查、督導;組織全鎮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宣傳線協調衛計辦與廣播影視、新聞出版等單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信息新聞報道與輿論引導工作。
中、小學協助衛生健康部門組織實施學校中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控制措施,防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在學校內的發生;負責做好在校學生、教職工的宣傳教育和自我防護工作。
城管中隊負責對集鎮占道攤販的管理。
環保線做好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相關防控工作。
應急辦負責指導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體系建設,協調有關部門做好防控工作。
派出所密切注視與疫情有關的社會動態,依法、及時、妥善地處置與疫情有關的突發事件,查處打擊違法犯罪活動,維護社會穩定;協助衛生健康部門對不配合隔離治療和醫學觀察的病人和密切接觸者,依法落實強制隔離措施。
交警中隊做好交通疏導,保障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應急處置車輛、人員迅速抵達現場。
醫保所發揮醫療保障制度的作用,明確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應急過程中按規定及時支付各類參保人群醫療費用;將有關治療特效藥品納入醫保支付范疇;明確疫情患者大病救治經費的報銷比例。
市監分局負責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應急處理相關產品的質量監督、檢驗和管理;對相關產品的技術標準和規范的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負責藥品、醫療設備和器械的質量監督和管理;加強市場監管和廣告監管,嚴厲查處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之機誤導消費者和非法牟利的行為。
各村(居)委會、有關單位按照鎮防控指揮部的要求,抓好轄區內入戶調查、環境清理、宣傳教育工作。
衛生院要強化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斷和報告能力,及時開展診療培訓,對可疑病例及時登記,加強病例搜索及管理,發現病例立即安排進行住院隔離治療,直至其符合解除隔離標準。加強業務培訓,提高自我防護意識。
1.明確網格員配備、職責任務。我鎮根據居住分布和人口密度,將一個或多個村民小組劃分為一個網格單元,現有網格37個,全由村干部兼任,網格員具體履行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逐戶開展宣傳、走訪、排查、登記、測量體溫和重點人員居家隔離觀察工作,履行重點人員“五包一”等職責。
2.整合網格工作力量。鎮黨委書記為總網格長,村黨支部書記為網格長,負責轄區內網格化工作的統籌推進。鎮掛點領導、蹲點干部為網格聯絡員,負責協調做好網格內復雜重要工作。以村黨支部為平臺,由村書記全面負責,村治保主任具體負責,全面摸排和統籌整合好網格內村小組長、治安專職巡防員、法治宣傳員、人民調解員、平安志愿者等基層資源力量,設為網格協管員,協助網格員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3.有序開展工作。網格內工作人員要熟悉網格內的各種基本情況,充分利用綜治中心app每天進行巡查,做好兩個盡量、兩個嚴禁、兩個一律(盡量減少人員流動,盡量減少人員聚集,嚴禁無防控措施的人員流動,嚴禁無防控措施的人員聚集,對從國內中高風險地區返回人員一律實行健康監測觀察,對從境外國外返回人員一律實行跟蹤閉環管理),用小喇叭做好疫情防控宣傳,對違反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的進行勸解,監督發熱人員及重點人員的居家隔離和測量體溫,開展重點人員的流調工作,發揮網格化管理的優勢,對網格內的所有情況及時處理。
4.加強網格員培訓。鎮聯防聯控應急指揮部加強網格員隊伍疫情防控工作學習培訓,同時,運用網格員專業版手機app、qq、微信等新載體新技術,開展經常性培訓,提高培訓效果,提升網格員綜合素質和業務技能。
5.加強網格化工作考核。根據網格員在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中的職責任務,每周調度每周通報,鎮聯防聯控應急指揮部統一考核,考核結果納入村年度綜治考評。各村要加強網格工作宣傳報道,積極展示網格風采,加強對網格員工作的管理和考核,及時替換不符合要求的網格員,充實網格員力量,保障網格化工作順利開展。??
活動疫情防控工作方案集合分析篇二
近期,我國零星散發病例和局部地區聚集性疫情明顯增加,暴露出農村地區防控意識松懈、防控能力薄弱、防控難度大等問題,特別是春節期間農村地區返鄉人員增多,聚集性活動頻繁,將加大疫情傳播的風險。
1月20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返鄉人員需持7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工作
方案
所指返鄉人員是指從外地返回農村地區的人員,主要包括:1、跨省份返鄉人員;
2、來自本省內中高風險區域所在地市的返鄉人員(中高風險區域內部人員原則上不流動);
3、本省內的進口冷鏈食品從業人員、口岸直接接觸進口貨物從業人員、隔離場所工作人員、交通運輸工具從業人員等重點人群。
1.減少人員流動。
提倡春節假期非必要不流動,鼓勵大中專院校與企業錯峰放假和開學開工,從事進口物品搬運、運輸、存儲和銷售環節的工作人員,原則上在工作地休假或工作。
疫情中高風險地區嚴格控制人員進出。
2.減少人員聚集。
各地春節期間按照非必要不舉辦的原則,嚴控廟會、文藝演出、展銷促銷等活動,減少農村集市規模和頻次,控制人流量。
落實好宗教活動及場所管控要求,從嚴從緊執行疫情防控規定。
居民家庭不舉辦聚餐等聚集性活動,宣傳和倡導移風易俗,勸導農民群眾不串門、不聚集、少外出,提倡“喜事緩辦,喪事簡辦,宴會不辦”。
確需舉辦的活動,規模控制在50人以下并有防控方案,向屬地疫情防控指揮部報批,并由村委會負責監督登記參加人員基本信息并嚴格執行防控措施。
3.加強返鄉人員管理。
返鄉人員需持7天內有效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陰性結果返鄉,返鄉后實行14天居家健康監測,期間不聚集、不流動,每7天開展一次核酸檢測。
各鄉鎮(街道)、行政村(居委會)落實責任制,對返鄉人員實行網格化管理,做好登記造冊、健康監測和異常狀況處置等工作。
4.強化宣傳教育。
利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等多種形式開展新冠肺炎防控知識和措施宣傳,引導返鄉人員遵守疫情防控規定,如實報告個人行程,積極配合健康監測,增強村民勤洗手、保持室內通風、封閉場所戴口罩等衛生習慣,增強出現發熱、干咳、咽痛、嗅(味)覺減退、腹瀉等癥狀后就診和第一時間報告意識。
1.擴大“應檢盡檢”范圍。
將縣醫院和鄉鎮衛生院新住院患者及陪護人員、醫療機構(包括縣醫院、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個體診所)工作人員、農村需排查和協查人員等納入“應檢盡檢”范圍,每周開展核酸檢測。
2.及時開展樣本采集和核酸檢測。
實行“鄉采樣、縣檢測”,鄉鎮衛生院負責核酸檢測樣本采集和送檢,不具備條件的由縣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安排機構收集樣本和送檢,縣醫院、疾控中心或第三方檢測機構負責核酸檢測。核酸檢測納入當地應檢盡檢范圍。
3.加強環境與藥品監測。
每周對村衛生室和個體診所、農貿市場、村民活動室、棋牌室、休閑娛樂室、公共衛生間、養老院、附近機場等公共場所環境開展核酸檢測,定期入戶開展抽樣檢測。農村藥店建立退燒藥、抗感染等藥物銷售實名登記臺賬。
1.可疑患者報告。
村衛生室和個體診所發現可疑患者后要在留觀患者的同時,2小時內報告鄉鎮衛生院,鄉鎮衛生院負責采集樣本和送檢,并協助做好轉診等工作。農村藥店發現購買退燒藥、抗感染等藥物的患者后2小時內報告鄉鎮衛生院。
2.核酸檢測結果報告。
檢測機構接到樣本后在12小時內反饋檢測結果,陽性結果要立即反饋送樣機構和縣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
3.感染者網絡直報。
醫療機構發現確診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后2小時內進行網絡直報,無網絡直報條件的醫療機構立即電話報告疾控機構進行網絡直報。
1.快速響應。
鄉鎮政府、村委會發現疫情后要立即上報縣(區)疫情聯防聯控機制,2小時內轉運感染者。縣(區)疫情聯防聯控機制要迅速組織調派疫情分析、流行病學調查、核酸檢測、醫療救治、環境消殺、社區防控等工作隊伍開展疫情防控,做好集中隔離、定點醫療機構救治等工作。
鄉鎮政府、村委會和村醫要積極配合開展流行病學調查、感染來源追蹤、涉疫人員管控等工作。
2.實施自然村封閉管控。
對于發現確診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的自然村和每戶家庭立即實施封閉管控,所有居民居家醫學觀察,規范設置進村檢疫點,落實出入人員測溫、詢問、登記、掃碼、消毒等措施。
發生疫情持續傳播時,以新發現的病例、無癥狀感染者為中心,密切接觸者和密切接觸者的密切接觸者的活動軌跡科學劃定疫區。
3.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和密切接觸者判定。
縣級疾控機構要在市級疾控機構指導下開展流行病學調查,衛生健康、公安、工信部門共同配合,鄉鎮政府、村委會和村醫要積極配合,在24小時內完成流行病學調查和密切接觸者判定。
依據通訊大數據,及時排查疫區流出人員并發出協查通告。同時在省市專家指導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配合縣級疾控機構開展疫情溯源調查工作。
4.密切接觸者隔離管理。
縣政府統一設立集中隔離場所,對密切接觸者、密切接觸者的密切接觸者原則上實施集中隔離醫學觀察,特殊情況除外。
要在12小時內完成密切接觸者和密切接觸者的密切接觸者轉運。
不具備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條件的,可采取居家醫學觀察,通過發放告知書、懸掛公示牌、每日上門等方式,強化落實單人單間隔離、核酸檢測、體溫監測等措施。居家隔離的自然村按照集中隔離場所要求規范管理。
5.實施全員核酸篩查。
要對發生疫情的自然村或者疫區開展全員核酸檢測,明確樣本采集地點和核酸檢測點,有效配置隊伍,分區域、分時段有序開展。必要時組織開展多次核酸篩查,排除潛在風險。
6.建立信息平臺。
縣政府建立檢測機構、急救中心、疾控機構、公安機關、定點醫院、集中隔離場所等組成的信息共享平臺,與省級平臺互聯互通,明確部門和機構的職責和工作流程,實時共享核酸檢測陽性者信息、活動軌跡大數據信息、密切接觸者和密切接觸者的密切接觸者信息和管理狀況等信息,統籌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和密切接觸者追蹤管理。
7.開展環境消殺。
鄉鎮政府、村委會要對城鄉結合部、附近機場、公廁等易出現疫情傳播的重點公共場所,設立專門值班員負責消殺工作。
對確診和無癥狀感染者的行動軌跡進行全鏈條、徹底消殺。
對生活垃圾應當消毒并外運集中處理,對隔離人員產生垃圾集中消毒、封存并由相關部門處理。
1.盡早發現可疑患者。
制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個體診所發熱病人接診指引,強化預檢分診和首診負責制,重點關注近期外地返鄉人員中有發熱、干咳、咽痛、嗅(味)覺減退、腹瀉等臨床癥狀的患者,加強流行病學史問診、核酸檢測和可疑病例早期識別。
2.可疑患者轉診。
縣醫院要規范設置發熱門診和留觀室,有條件的鄉鎮衛生院要設置發熱門診(或診室),不具備條件的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和診所等要備有專門房間,對可疑患者進行隔離。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和診所發現可疑患者后要立即報告縣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
縣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2小時內安排負壓救護車將患者轉運到縣醫院就診。如沒有負壓救護車使用普通救護車時,要注意做好司機和醫務人員防護。鄉鎮政府、村委會要協助做好轉運服務。
3.規范治療。
縣醫院具備收治條件的,要將確診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集中收治,按照診療方案實施同質化、規范化救治。縣醫院不具備收治條件,以及可以轉運的重癥病例,要集中收治到地市級定點醫院。
4.嚴格院感防控。
縣醫院主要負責人是院感防控第一責任人,要指定專人負責本醫院及醫共體內所有醫療機構的院感防控工作,開展全員培訓,落實標準防護措施。進入醫療機構人員均要佩戴口罩、測量體溫、出示健康碼或其他健康證明。
要優化診療流程,做好人流、物流管控,減少人員聚集。鄉鎮衛生院等醫療機構不具備上述條件時,在接診新冠肺炎可疑患者后,要盡快實施環境和設備消殺,防止交叉感染。
省市兩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組織院感防控專家,組建若干巡查組,分區包片定期到縣域內醫療機構開展巡查和指導,要覆蓋到縣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村衛生室和診所等。
縣疾控機構要指導醫療機構做好疫情發生后的密切接觸者隔離和環境消殺工作。
活動疫情防控工作方案集合分析篇三
2021年春節期間聚集性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做好2021年元旦春節期間有關工作的通知》,對做好元旦春節期間有關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
為貫徹落實通知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現制定如下方案。
一、毫不松懈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
? ? ? ?1.層層壓實責任。
堅決克服麻痹思想、厭戰情緒、僥幸心理、松勁心態,明確"屬地、部門、單位、個人“四方責任,堅持常態化精準防控和局部應急處置有機結合,毫不放松抓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工作。制定假期期間引導錯峰出行的辦法措施,減少跨區域活動,減少"兩節“期間人員流動和聚集。對關鍵環節嚴防死守,確保不出現規模性輸入和反彈。
2."人“"物“同防,做好源頭管理。
強化入境人員、國內中高風險區來魯人員的健康管理,規范做好直接接觸進口物品人員的個人防護、日常監測和定期核酸檢測。
嚴格落實重點人群"應檢盡檢“,定期組織對重點人員摸排、登記、采樣等,不折不扣落實好例行核酸檢測工作。
嚴格冷鏈物流運輸、裝卸等環節疫情防控操作規程,加強進口冷鏈食品及外包裝檢測,采取嚴格的環境監測和衛生措施。
3.抓細抓實重點部位疫情防控。
扎實做好全省監所、學校、幼兒園、醫院、養老院、福利院、光榮院、軍休所、殘疾人學校、信訪接待場所以及景區、公園、商場、超市、市場、娛樂場所、機場、車站、碼頭等重點部位的疫情防控工作,定期通風、消毒,確保萬無一失。
4.嚴格落實疫情監測與報告制度,做好疫情應急處置。
發揮發熱門診等"哨點“作用,實事求是、依法依規報告疫情。
完善應急預案,加強應急演練,提高疫情應急處置能力,快速有序做好病人救治、流調溯源、重點人群管控、社會管控、信息發布等工作,確保第一時間響應到位、處置到位、防控到位。
5.加強醫療服務,強化院感防控。
嚴格定點醫院和發熱門診管理,對疑似病例、確診病例、無癥狀感染者三類人群一律集中收治。
做好"兩節“期間醫療檢驗、院感控制、疫情處置等工作,嚴格落實核酸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