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讀外婆的道歉信有感篇一
我最近讀了一本關于親情的書,名字叫《愛——外婆和我》,作者是殷健靈,這本書寫了作者和外婆的真實生活故事。
它講述了一位慈祥和藹、賢妻良母的外婆從一開始身體健康,直到衰老去世的一些故事。這些故事有讓人不耐煩的時候,有讓人想笑話她的時候,也有在她衰老時感到心酸的時刻。作者是外婆帶大的,所以她和外婆的感情很深,后來,外婆晚年時,也一直和她生活在一起,雖然外婆并不是她的親外婆,但外婆依然對她很好,她也很愛外婆,當情感已經培養起來后,就不會再在意些血緣關系了。有時,外婆會在半夜起來找孫女,但往往那時,被吵醒的作者,會很煩躁,忍不住對外婆發火,可事情過后她又會很自責、后悔,作者向朋友抱怨外婆時,那個朋友說的一句話讓我感觸良多,他說:“總有一天外婆會離開你——半夜里,再也不會有人來敲你的門,你會發現,如今所有外婆帶來的煩惱都是一種幸福。
衰老是個讓人無法正視、避之不及的魔鬼,人世間的很多道理,只有經歷了才會明白,每個人都會面臨無法逃避的死亡。我們一生都在學習,學習感受和珍惜親情的美好,學習面對人生中不斷的失去與得到,學習為困惑和疑問尋求答案。
我們在生活中一定要孝敬父母和長輩,我相信,長輩對子女的'愛,永遠是無條件的。
讀外婆的道歉信有感篇二
用了一個下午的時間,我讀完了這本《外婆的道歉信》,會心一笑之余,我收獲了莫名的感動。《外婆的道歉信》講述的是一個關于愛、原諒與守護的故事,一個早熟聰慧的七歲女孩與一個古怪瘋狂的七十七歲外婆的組合,碰撞出強大的化學效應,觸動了我心底最柔軟的部分。
愛莎是個早慧但是超級可愛的七歲女孩,由于擁有超出同齡孩子的情商和智商,她顯得過于特別,因此常被同學欺負。而七十七歲的外婆看似“不負責任”,卻是愛莎唯一的朋友,在愛莎受傷害怕的時候,帶領愛莎進入童話世界經歷冒險故事,躲避現實的打擊和恐懼。直到外婆悄悄的去世,故事才剛開始。愛莎從媽媽這里知道了外婆的另一面,與外婆有關的鄰居們相繼登場,比如一只愛吃糖果的兇惡大狗,一個總在不停消毒洗手的怪物,一個管東管西的煩人精和一個酗酒的心理醫生等等。他們的出場給這個看似輕松好笑的故事添加上了現實的殘酷。但是正因為外婆生前教會了愛莎看待世界的新奇方式,所以這些復雜的事情反而讓愛莎學到了什么是愛。
出自于長輩們對我們的愛,可就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想象力、我們的個性都在被深刻地傷害著,平庸也悄悄在我們的心里埋下了種子。
或許平庸確實幫助我們安全地走過了一段路程,但是總有些時間,我們的那些所謂的與眾不同總會在心底里發出很小卻又能清楚的聲音。有時候,我們需要把生命還給自己,喜悅、無礙、自在,就像當初上天把生命的資本交給我們時一樣。甚至,我們可以做一些“出格”的事,就像外婆在最后的遺書里說的:“好好長大,做個與眾不同的人,不要讓任何人告訴你不應該不同。好好生活,好好大笑,好好做夢。生活是一場偉大的冒險”。
讀外婆的道歉信有感篇三
這是一個看到最后一章,能讓我默默發呆很久的故事;前一秒流淚,后一秒能笑出來的故事;用主人公愛莎的話說,這是一個深刻的故事。
然而,現在是20××年12月7日,12點24,耳機里響起了五月天的突然好想你。可以想到很多很多。
其實我不喜歡看國外的小說,因為人物名字很長,很多時候會很混亂。
但是我被這本書的推薦語吸引了我:
這本書里有個“活潑過頭”的外婆,她帶著七歲的外孫女愛莎夜闖動物園看猴子;開車時一邊抽煙一邊吃烤肉,用膝蓋控制方向盤;給雪人穿衣服,讓鄰居誤以為有人從陽臺上跌下去;敞開睡衣站在陽臺上,用彩彈槍射推銷員;從宜家偷黃色物袋;甚至在男士身上揩油。關于外婆的每件事都讓人既好氣又好笑。
或許你會覺得這個沒正經的外婆簡直太瘋癲了,但她卻是愛莎心中的超級英雄,因為為了外孫女她不惜與世界為敵。然而有一天,外婆因為癌癥不幸去世了,留給了愛莎一項艱巨的任務——送道歉信。跟著愛莎的腳步,關于外婆以及更多古怪的鄰居們的故事逐漸展開,你會愛上這些平凡、有缺、被命運傷害,但依然可愛的人。他們讓你想起生活本身。
看完書再回頭看這個推薦語時,覺得總結的精煉準確。開始的外婆與愛莎的故事,讓人覺得荒誕搞笑,但是外婆去世后,揭示的外婆的生前的故事,以及與鄰居們的密切關系,讓書讀起來越來越深刻,有一種慢慢推理不斷知曉真相的感覺。故事的主人公愛莎,一個不到八歲的女孩,真的很聰明,書中她自己認為她很另類,其實,她只是一個早慧的孩子罷了,讓人喜歡。
通過外婆留下的線索,愛莎幫外婆送給鄰居外婆的道歉信,也從鄰居那里了解到外婆的一生是那么精彩,作為醫生的外婆,救了很多很多人,雖然給愛莎的媽媽的童年留下了永遠的孤單,但是所有人最終都諒解了外婆。
這是一個大愛的故事,讀的時候,會讓我想起我的親人,笑中帶淚,深深的思考,不論是對孩子,對生活,對人生。
深深的推薦。
讀外婆的道歉信有感篇四
外婆說,要大笑,要做夢,要與眾不同。人生是一場偉大的冒險。
愛莎是個早慧早熟的女孩,只有七歲的她在孩子中是個"另類"。她向往自由和平等,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對事情總有自己的看法。但她也因此不被理解甚至常被欺侮,讓人心疼。
也許正是因為這樣,愛莎的外婆——這個已經快七十八歲卻"活潑過頭"、四處惹麻煩的外婆,成為愛莎的超級英雄。因為外婆不管什么情況下,外婆都會站在愛莎這一邊,不惜一切代價。她懂得她,她為愛莎創造了一個有"一萬個童話永恒"的秘密王國,在一個個美好而深刻的童話故事中讓她遠離噩夢,教她保持愛心,寬容、原諒與守護。
愛莎愛她的外婆。愛讓人有了盔甲,也有了軟肋。在外婆因癌癥去世后,從不說再見的超級英雄就成了愛莎最大的軟肋。痛苦掙扎的她決定接受外婆給她的"尋寶任務":將外婆的道歉信送給她的鄰居們。
在旅途中愛莎漸漸發現,"不眠大陸"顯然和她住的樓房融合起來了。外婆童話中的主人公,都一一對應在了收信人——她的鄰居們身上。這是一次治愈心靈的旅途,她在旅途中重新認識她周圍的人們——包括外婆。她發現了他們每個人的另一面,并愛上了這些被命運傷害卻依然可愛的人。因為外婆的信,愛莎也慢慢改變,她被親情和友情的幸福擁抱,不再孤獨,并也成為了別人的超級英雄。
每個人都不完美,每個人都曾被傷害。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像外婆和愛莎一樣,寬容、原諒與守護這一切。就像外婆臨終的話:"保護城堡,保護你的家庭,保護你的朋友。"
"每一個故事,都會有一條龍。但每一個故事,都會有一個圓滿的結局。"
這是一個充滿神奇幻想卻無比真實的故事;
這是一個關于愛、原諒和守護的故事;
這是一個讓我們邊哭邊笑的故事;
這是一個讓我們重新熱愛一切的故事。
外婆說,一切都會好的,一切都會沒事的。
外婆說,只有與眾不同的人才能改變世界。
外婆說,要大笑,要做夢,要與眾不同。人生是一場偉大的冒險。
讀外婆的道歉信有感篇五
《愛-外婆和我》,這本書是一部教你如何去愛自己的長輩,讀了這本書,你有怎樣的想法呢!!如果你還不懂得如何去愛你的長輩,請看看這本書;如果你覺得祖父母對你的愛還不夠,也請你好好看看這本書。這本書中有一種情結,讓你內心某些感情在喚醒,總是有些東西會觸及你內心深處最柔軟的地方。即使你是鐵石心腸的人,看完這本書,也讓你的柔情繞指。這本書就是《愛——外婆和我》。
我并不是一個容易被悲情故事所打動的人,看到第一章時,我還是被書中的真情所感動。老外婆與外孫女之間相差56歲。殷健靈老師在書中寫到外婆去世后,她和她媽媽還一直為外婆打掃她生前所住的房間,一切都如同她還在的樣子。她們還對著外婆的骨灰盒說話,別人很好奇她們為什么這么做,殷老師的媽媽說“外婆,您的房間打扮得很漂亮,歡迎晚上回來睡覺呀。”外人會覺得瘆的慌,但殷老師的媽媽卻一點兒也不覺得害怕。我想這也許就是親情的原因吧。繼續看下去,才發現書中的外婆竟然不是殷老師的親外婆,她們之間沒有任何血源關系。殷老師的媽媽不是老外婆的親生女兒,但外婆對殷老師非常寵愛。這一點可以從書中這段文字中看得出來:“或許正因如此,外婆和外公在我身上彌補了對媽媽的虧欠。
相反,外婆對我的愛卻是滿得溢出來。”這讓我想到了我的外公。我外公是個不善言辭的老人。他對我的愛也如同殷老師外婆那樣,是一杯釀了很多年的醇酒。外公只有我這么一個孫輩,所以對我很寵愛,有時候讓我媽都看不過去了。記得有一次我們全家出去吃飯,中午飯我沒有吃好,外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出了飯店就到處找吃的給我,不一會兒就買了好一大包東西給我吃。媽媽生氣地數落著外公:“讓他不好好吃飯,您還慣著他壞毛病。”外公說,只要孩子能吃飽就好了,孩子哪能不吃好飯啊?媽媽只能搖搖頭不說話。還有很多次,因為我們家住江寧,不方便買晨報,只要知道我的作文被報社刊登了,外公就屁顛顛地去買報紙,還到處宣揚這報紙上登著我外孫的作文呢!我一次,我去外公家,被人問道這就是你的外孫嗎?就是你在報紙上刊登作文的嗎?作文寫的真好!夸得我都不好意思了。不多說了,看完這本書我更想好好孝敬我外公了。端午節馬上到了,我要用自已的零花錢給外公買個禮物去了。
讀外婆的道歉信有感篇六
外婆說,要大笑,要做夢,要與眾不同。人生是一場偉大的冒險。
愛莎是個早慧早熟的女孩,只有七歲的她在孩子中是個"另類".她向往自由和平等,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對事情總有自己的看法。但她也因此不被理解甚至常被欺侮,讓人心疼。
也許正是因為這樣,愛莎的外婆——這個已經快七十八歲卻"活潑過頭"、四處惹麻煩的外婆,成為愛莎的超級英雄。因為外婆不管什么情況下,外婆都會站在愛莎這一邊,不惜一切代價。她懂得她,她為愛莎創造了一個有"一萬個童話永恒"的秘密王國,在一個個美好而深刻的童話故事中讓她遠離噩夢,教她保持愛心,寬容、原諒與守護。
愛莎愛她的外婆。愛讓人有了盔甲,也有了軟肋。在外婆因癌癥去世后,從不說再見的超級英雄就成了愛莎最大的軟肋。痛苦掙扎的她決定接受外婆給她的"尋寶任務":將外婆的道歉信送給她的鄰居們。
在旅途中愛莎漸漸發現,"不眠大陸"顯然和她住的樓房融合起來了。外婆童話中的主人公,都一一對應在了收信人——她的鄰居們身上。這是一次治愈心靈的旅途,她在旅途中重新認識她周圍的人們——包括外婆。她發現了他們每個人的另一面,并愛上了這些被命運傷害卻依然可愛的人。因為外婆的信,愛莎也慢慢改變,她被親情和友情的幸福擁抱,不再孤獨,并也成為了別人的超級英雄。
每個人都不完美,每個人都曾被傷害。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像外婆和愛莎一樣,寬容、原諒與守護這一切。就像外婆臨終的話:"保護城堡,保護你的家庭,保護你的朋友。"
"每一個故事,都會有一條龍。但每一個故事,都會有一個圓滿的結局。"
這是一個充滿神奇幻想卻無比真實的故事;
這是一個關于愛、原諒和守護的故事;
這是一個讓我們邊哭邊笑的故事;
這是一個讓我們重新熱愛一切的故事。
外婆說,一切都會好的,一切都會沒事的。
外婆說,只有與眾不同的人才能改變世界。
外婆說,要大笑,要做夢,要與眾不同。人生是一場偉大的冒險。
讀外婆的道歉信有感篇七
世間有了陽光才有溫暖,有了甘露才有了香甜;而親情就如同陽光,甘露一般美好,因為有了它我們才能成長,才能翱翔。
此書所描述的親情體現出的是愛,原諒與守護。書中的小主人公愛莎,因為家庭原因,從小就由外婆帶大。在她的印象中,外婆是一個頑固,富有童真,并且任性的人。她總是給鄰居們添麻煩,但是她對愛莎的關懷,卻是無微不至。但是有一天,外婆因為癌癥去世,她留給了愛莎一個任務讓她去送道歉信。愛莎在送道歉信的過程中,了解了外婆從前的事跡。此書語言即具有幽默性,主要體現在描繪外婆的語言和她的事跡時,常常逗得人捧腹大笑。描繪出了一個瘋狂,極具愛心固執的外婆形象。但就這樣一個外婆,卻從小陪伴這沒有任何朋友的愛莎。給了她像母親一樣的溫暖與關懷。她就這樣一直守護著愛莎,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她跟愛莎講童話故事,那些童話故事教會了愛莎和勇敢,并且要關愛他人。這些故事并非是外婆她胡編亂造的,而是根據她的親身經歷,進行改變創造。這些故事對愛莎的成長有著極大的影響,同時也許我感受到了人性的溫暖。
對于外婆的守護愛莎有時會很不理解,但是也接受了。在外婆死后,愛莎非常的傷心,努力不愿意接受外婆去世這個現實。愛莎從媽媽的口中得知:外婆在媽媽很小的時候,獨自留下的媽媽在家,而她自己卻到處幫助別人。愛莎對于外婆的做法,她無法原諒,她想要弄清楚外婆為什么要這么做?在送道歉信的過程中,她得知了外婆的許些故事,原來她的鄰居們,都是外婆曾經幫助過的人,外婆把他們都寫在了一個童話故事里,而這個童話故事,將會一直陪伴著愛莎。愛莎,想要得到屬于媽媽的那封道歉信,最后卻等來了外婆給她的那一封信。在不知不覺間,她已經原諒了外婆,并對外婆的種種做法感到驕傲,自豪。愛莎與外婆的故事,讓我想起了我的外婆。
外婆前幾年去世了,在我的印象她的身影總是模糊的,臉龐看上去非常滄桑。總記得小時候我總不愿意到外婆家去,最后還是由母親百般勸說,我才會隨同他們一同前往外婆的家中。當我一到外婆家,就會失去往日的活力,一言不發,如同一個小呆子,那時心里總是渴望著快點回家,仿佛家中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家里的空氣都是自由的。其實外婆對我是很好的,但總是因為我拒絕錯過了溫暖。當外婆去世時,因為有事我都沒能去送她一程,現在想想心里總會感到陣陣酸楚。年后去給外婆上墳,因為下雨的緣故,路上非常泥濘,二姨說:泥那么多你就不要去了吧。我說:不,再多我也要去。因為心里有對外婆的愧疚,也許以后去給她掃墓將會是我唯一彌補給她的方式。
親情如此溫暖美好,希望我們能夠珍惜,同時也學會給予。
讀外婆的道歉信有感篇八
外婆說,要大笑,要做夢,要與眾不同。人生是一場偉大的冒險。
愛莎是個早慧早熟的女孩,只有七歲的她在孩子中是個"另類".她向往自由和平等,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對事情總有自己的看法。但她也因此不被理解甚至常被欺侮,讓人心疼。
也許正是因為這樣,愛莎的外婆——這個已經快七十八歲卻"活潑過頭"、四處惹麻煩的外婆,成為愛莎的超級英雄。因為外婆不管什么情況下,外婆都會站在愛莎這一邊,不惜一切代價。她懂得她,她為愛莎創造了一個有"一萬個童話永恒"的秘密王國,在一個個美好而深刻的童話故事中讓她遠離噩夢,教她保持愛心,寬容、原諒與守護。
愛莎愛她的外婆。愛讓人有了盔甲,也有了軟肋。在外婆因癌癥去世后,從不說再見的超級英雄就成了愛莎最大的軟肋。痛苦掙扎的她決定接受外婆給她的"尋寶任務":將外婆的道歉信送給她的鄰居們。
在旅途中愛莎漸漸發現,"不眠大陸"顯然和她住的樓房融合起來了。外婆童話中的主人公,都一一對應在了收信人——她的鄰居們身上。這是一次治愈心靈的旅途,她在旅途中重新認識她周圍的人們——包括外婆。她發現了他們每個人的另一面,并愛上了這些被命運傷害卻依然可愛的人。因為外婆的'信,愛莎也慢慢改變,她被親情和友情的幸福擁抱,不再孤獨,并也成為了別人的超級英雄。
每個人都不完美,每個人都曾被傷害。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像外婆和愛莎一樣,寬容、原諒與守護這一切。就像外婆臨終的話:"保護城堡,保護你的家庭,保護你的朋友。"
"每一個故事,都會有一條龍。但每一個故事,都會有一個圓滿的結局。"
這是一個充滿神奇幻想卻無比真實的故事;
這是一個關于愛、原諒和守護的故事;
這是一個讓我們邊哭邊笑的故事;
這是一個讓我們重新熱愛一切的故事。
外婆說,一切都會好的,一切都會沒事的。
外婆說,只有與眾不同的人才能改變世界。
外婆說,要大笑,要做夢,要與眾不同。人生是一場偉大的冒險。
讀《外婆的道歉信》有感4
世間有了陽光才有溫暖,有了甘露才有了香甜;而親情就如同陽光,甘露一般美好,因為有了它我們才能成長,才能翱翔。
此書所描述的親情體現出的是愛,原諒與守護。書中的小主人公愛莎,因為家庭原因,從小就由外婆帶大。在她的印象中,外婆是一個頑固,富有童真,并且任性的人。她總是給鄰居們添麻煩,但是她對愛莎的關懷,卻是無微不至。但是有一天,外婆因為癌癥去世,她留給了愛莎一個任務讓她去送道歉信。愛莎在送道歉信的過程中,了解了外婆從前的事跡。此書語言即具有幽默性,主要體現在描繪外婆的語言和她的事跡時,常常逗得人捧腹大笑。描繪出了一個瘋狂,極具愛心固執的外婆形象。但就這樣一個外婆,卻從小陪伴這沒有任何朋友的愛莎。給了她像母親一樣的溫暖與關懷。她就這樣一直守護著愛莎,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她跟愛莎講童話故事,那些童話故事教會了愛莎和勇敢,并且要關愛他人。這些故事并非是外婆她胡編亂造的,而是根據她的親身經歷,進行改變創造。這些故事對愛莎的成長有著極大的影響,同時也許我感受到了人性的溫暖。
對于外婆的守護愛莎有時會很不理解,但是也接受了。在外婆死后,愛莎非常的傷心,努力不愿意接受外婆去世這個現實。愛莎從媽媽的口中得知:外婆在媽媽很小的時候,獨自留下的媽媽在家,而她自己卻到處幫助別人。愛莎對于外婆的做法,她無法原諒,她想要弄清楚外婆為什么要這么做?在送道歉信的過程中,她得知了外婆的許些故事,原來她的鄰居們,都是外婆曾經幫助過的人,外婆把他們都寫在了一個童話故事里,而這個童話故事,將會一直陪伴著愛莎。愛莎,想要得到屬于媽媽的那封道歉信,最后卻等來了外婆給她的那一封信。在不知不覺間,她已經原諒了外婆,并對外婆的種種做法感到驕傲,自豪。愛莎與外婆的故事,讓我想起了我的外婆。
外婆前幾年去世了,在我的印象她的身影總是模糊的,臉龐看上去非常滄桑。總記得小時候我總不愿意到外婆家去,最后還是由母親百般勸說,我才會隨同他們一同前往外婆的家中。當我一到外婆家,就會失去往日的活力,一言不發,如同一個小呆子,那時心里總是渴望著快點回家,仿佛家中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家里的空氣都是自由的。其實外婆對我是很好的,但總是因為我拒絕錯過了溫暖。當外婆去世時,因為有事我都沒能去送她一程,現在想想心里總會感到陣陣酸楚。年后去給外婆上墳,因為下雨的緣故,路上非常泥濘,二姨說:泥那么多你就不要去了吧。我說:不,再多我也要去。因為心里有對外婆的愧疚,也許以后去給她掃墓將會是我唯一彌補給她的方式。
親情如此溫暖美好,希望我們能夠珍惜,同時也學會給予。
讀外婆的道歉信有感篇九
今年暑假,媽媽給我買了一本由瑞典作家弗雷德里克·巴克曼寫的《外婆的道歉信》。一拿到這本書我就被它的名字給深深吸引住了,迫不及待地想去了解信中的內容。
書中講述了一個七歲小女孩愛莎,她是一個非常聰慧的孩子。她喜愛她的外婆、哈力·波特和維基百科。由于她過于特別,因此常被同學欺負。愛莎有個又瘋狂又可愛的外婆,經常會做出一些令人發笑的事情。在愛莎受到欺負的時候,帶領她進入童話世界經歷冒險故事,讓愛莎不要把這些事情當成一回事。
從外婆的道歉信中,我們能體會到外婆對愛莎深深的愛意,她并不是真的做錯了事情,而是對要離開愛莎表示一種不舍得。外婆教會了她最重要的東西,就是要有一顆能原諒他人的心,發現周圍人的可愛之處,做一個與眾不同的自己。
我很受感動,期待作者更好的作品。
讀外婆的道歉信有感篇十
故事中的外婆是一位與眾不同的外婆,很有趣又很奇怪,她是一位瘋狂的老太太,雖然不是人人都喜歡她,但是她的外孫女卻很愛她,她為外孫女營造了一個勇敢的世界,在外婆與女孩愛莎的世界里,她們是英勇的戰士,不是一個普通的路人,外婆對愛莎的影響很大,外婆常常對愛莎說的'就是每個人都要有夢。
外婆是一個有趣又奇怪的老人,她和鄰居的關系十分惡劣,用糞球砸警察、和愛莎學校的校長吵架、都已經80歲了還開著老式的摩托在街道上橫沖直撞,并且沒有駕照還和交警吵架,這樣的外婆可以說是不可理喻的,但是卻又是可愛的,她活潑過了頭,外婆常說:“要大笑,要做夢,要與眾不同。人生是一場偉大的冒險。”外婆也是一個古怪的老人,會埋伏在雪堆里嚇唬鄰居,半夜從醫院溜出來帶著愛莎翻進動物園,在陽臺上用彩彈射擊推銷員,基本上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這個四處惹麻煩的外婆卻是愛莎唯一的朋友,也是她心中的超級英雄,因為不管在任何情況下,外婆都會站在愛莎這邊,為了她去和全世界拼命。
然而就算是超級英雄,也會有一天失去她的超能力,外婆不幸得了癌癥去世,她留給愛莎最后一項艱巨的超級任務——將外婆的道歉信送給她得罪過的九個鄰居。收信人包括:一只愛吃糖果的大狗。一個總是不停洗手的怪物,一個管東管西的煩人精和一個酗酒的心理醫生。這一趟的送信之旅讓愛莎漸漸發現,外婆和鄰居們的故事,比她聽過的所有的童話故事都動人。
這是一個關于愛、原諒和守護的故事,當你讀完合上書后,會久久不能忘記這位與眾不同的外婆。
雖然我們的生活中不會有一個這樣神奇的老人,但我們卻可以在書中感受到這種老人的可愛之處,雖然處處與人為敵,但是她活的瀟灑,年輕,永遠都在做著屬于自己的夢。并影響她身邊的人。
讀外婆的道歉信有感篇十一
《外婆的道歉信》是巴克曼的第二本小說,又他的一巨作。七歲的艾莎有個古怪又瘋狂又可愛的外婆,她會用彩蛋射擊銷售員,她會用狗屎去襲警。她隨心所欲的生活著。這個另所有人撓頭的外婆確是艾莎心中的超級英雄。可是這位超級英雄也有失去超能力的那天,在文中開頭我們就知道超級英雄得了不治之癥,不久便離開艾莎。在外婆彌留之際,她交給艾莎一項任務,將她的道歉信分別送給她曾經得罪過的九個鄰居。在這一趟送信之旅中,艾莎發現這其中的故事及奧妙遠比童話故事里更加精彩。在這趟旅行中,艾莎收獲了人生中太多的哲理――愛、守護、原諒。
讀完這本書我覺得作者不僅表述了祖孫之間的親情,更加表述了作者對生活的真實感受。在如今快節奏的生活步伐中,我們缺失了太多的自己,丟失了太多的自我,想想我們有多久沒有放肆的大笑呢,我感覺如今人們的笑容似乎已經成為人們的面部表情,人們之間的問候已經成了禮貌性的問候,沒有誠意的問候。我們在生活中都是中規中矩的生活著,丟失了太多的自我,丟失了我們原本的`本性。
生活中我們要學會展示自我,抒發自己的感情,做一個與眾不同的我,這是外婆對艾莎的期望,其實也是作者對生活的期望。
人生最遺憾的,莫過于輕易地放棄了不該放棄的,固執地堅持了不該堅持的――柏拉圖
讀外婆的道歉信有感篇十二
世界上有一種東西是隱形的,那就是愛,但是如果你細心去感受,是能夠感受到的。
這一天,艾莎的外婆半夜溜出了醫院,偷偷地帶著艾莎翻過動物園的圍墻,但是這面圍墻對外婆來說就是排小小的柵欄。外婆帶著艾莎看了猴子,在返回的路上還朝一位警察扔了一個屎球(大部分是土),這樣做并不是外婆粗魯無禮,而是為了讓艾莎忘記白天在學校餐廳發生的事:三個高年級的女學生在餐廳抓住了艾莎,并打了她,還將她的格蘭芬多院徽圍巾扯破,扔進了臭臭的馬桶里。外婆希望艾莎不要因為白天的`事而記住今天。總之,不管艾莎做的是對的還是錯的,外婆總是毫不猶豫地站到艾莎這一邊,去跟全世界拼命。
讀到這個情節,我不由被艾莎外婆的舉動深深打動了,我的腦海里似乎浮現出了一個身影,哦!那是我的外婆!
我的外婆很愛我,她知道我喜歡吃烤鴨。天很熱,我沒有胃口,外婆為了讓我多吃點兒飯,在太陽的照射下排著長長的隊伍買烤鴨。等回來的時候,外婆后背的衣服濕了一大塊,額頭上有很多汗珠,有的還在往下流,可是外婆顧不上擦汗,趕緊給我卷了一個烤鴨。我吃了一口,覺得自己吃的不僅是烤鴨,還有外婆那如夏日里涼風般的愛。
世界上的外婆有很多,雖然她們不一定具有艾莎外婆那樣有幽默感,但是她們卻用不同的方式愛著自己的外孫子(外孫女)。
讀外婆的道歉信有感篇十三
外婆幾乎是每個人心中最溫暖的的角色,人生是一場偉大的冒險,外婆說要大笑,要做夢,要與眾不同。
七歲的艾莎有一個古怪有瘋狂的外婆,外婆會埋伏在雪堆里嚇唬鄰居,把重要的事情記在墻上怕忘記,因為墻不會丟,半夜里從醫院留出來帶艾莎翻進動物園,在陽臺上用彩彈槍射擊推銷員,這個四處惹麻煩的外婆卻是艾莎唯一的'朋友,也是她心中的超級英雄。不管在什么情況下,外婆都會站在艾莎這一邊,會為她跟全世界拼命。
外婆年輕時拋下女兒去了前線做醫生,外婆救下了所有人卻忽略了女兒,也是艾莎的媽媽。這就是媽媽和外婆之間爭吵的導火索,而艾莎眼里的外婆不是這樣的。雖然外婆沒有給艾莎的媽媽一個美好的童年,但是她給了艾莎美好的童年。她教會艾莎說不,教會艾莎如何緩解自己的不快樂,教會艾莎怎么愛別人和原諒別人。
外婆不幸得了癌癥去世,留給艾莎一項任務,將外婆的道歉信交給她得罪過的九個鄰居。一個愛吃糖果的大狗,一個總是不停洗手的怪物,一個愛管教別人的煩人精,一個酗酒的心理醫生,這一趟送信之旅讓艾莎得到了成長。通過送信,艾莎了解了外婆的另一面,媽媽的另一面,許多人的另一面。
外婆去世之后,艾莎把她的頭抵在媽媽肚子上說她想外婆,想起外婆從不說再見,只說回見,可是這一次艾莎再也不能見到外婆了,但是外婆還是強忍住堅強的說了回見。艾莎從此只能一個人面對未來,但是外婆交給她城堡的鑰匙,讓她保護所有人,她將成長起來。
讀外婆的道歉信有感篇十四
外婆說,要大笑,要做夢,要與眾不同。人生是一場偉大的冒險。
愛莎是個早慧早熟的女孩,只有七歲的她在孩子中是個“另類”.她向往自由和平等,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對事情總有自己的看法。但她也因此不被理解甚至常被欺侮,讓人心疼。
也許正是因為這樣,愛莎的外婆——這個已經快七十八歲卻“活潑過頭”、四處惹麻煩的外婆,成為愛莎的超級英雄。因為外婆不管什么情況下,外婆都會站在愛莎這一邊,不惜一切代價。她懂得她,她為愛莎創造了一個有“一萬個童話永恒”的秘密王國,在一個個美好而深刻的童話故事中讓她遠離噩夢,教她保持愛心,寬容、原諒與守護。
愛莎愛她的外婆。愛讓人有了盔甲,也有了軟肋。在外婆因癌癥去世后,從不說再見的超級英雄就成了愛莎最大的軟肋。痛苦掙扎的她決定接受外婆給她的“尋寶任務”:將外婆的道歉信送給她的鄰居們。
在旅途中愛莎漸漸發現,“不眠大陸”顯然和她住的樓房融合起來了。外婆童話中的主人公,都一一對應在了收信人——她的鄰居們身上。這是一次治愈心靈的旅途,她在旅途中重新認識她周圍的人們——包括外婆。她發現了他們每個人的另一面,并愛上了這些被命運傷害卻依然可愛的人。因為外婆的.信,愛莎也慢慢改變,她被親情和友情的幸福擁抱,不再孤獨,并也成為了別人的超級英雄。
每個人都不完美,每個人都曾被傷害。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像外婆和愛莎一樣,寬容、原諒與守護這一切。就像外婆臨終的話:“保護城堡,保護你的家庭,保護你的朋友。”
“每一個故事,都會有一條龍。但每一個故事,都會有一個圓滿的結局。”
這是一個充滿神奇幻想卻無比真實的故事;
這是一個關于愛、原諒和守護的故事;
這是一個讓我們邊哭邊笑的故事;
這是一個讓我們重新熱愛一切的故事。
外婆說,一切都會好的,一切都會沒事的。
外婆說,只有與眾不同的人才能改變世界。
外婆說,要大笑,要做夢,要與眾不同。人生是一場偉大的冒險。
讀《外婆的道歉信》有感4
世間有了陽光才有溫暖,有了甘露才有了香甜;而親情就如同陽光,甘露一般美好,因為有了它我們才能成長,才能翱翔。
此書所描述的親情體現出的是愛,原諒與守護。書中的小主人公愛莎,因為家庭原因,從小就由外婆帶大。在她的印象中,外婆是一個頑固,富有童真,并且任性的人。她總是給鄰居們添麻煩,但是她對愛莎的關懷,卻是無微不至。但是有一天,外婆因為癌癥去世,她留給了愛莎一個任務讓她去送道歉信。愛莎在送道歉信的過程中,了解了外婆從前的事跡。此書語言即具有幽默性,主要體現在描繪外婆的語言和她的事跡時,常常逗得人捧腹大笑。描繪出了一個瘋狂,極具愛心固執的外婆形象。但就這樣一個外婆,卻從小陪伴這沒有任何朋友的愛莎。給了她像母親一樣的溫暖與關懷。她就這樣一直守護著愛莎,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她跟愛莎講童話故事,那些童話故事教會了愛莎和勇敢,并且要關愛他人。這些故事并非是外婆她胡編亂造的,而是根據她的親身經歷,進行改變創造。這些故事對愛莎的成長有著極大的影響,同時也許我感受到了人性的溫暖。
對于外婆的守護愛莎有時會很不理解,但是也接受了。在外婆死后,愛莎非常的傷心,努力不愿意接受外婆去世這個現實。愛莎從媽媽的口中得知:外婆在媽媽很小的時候,獨自留下的媽媽在家,而她自己卻到處幫助別人。愛莎對于外婆的做法,她無法原諒,她想要弄清楚外婆為什么要這么做?在送道歉信的過程中,她得知了外婆的許些故事,原來她的鄰居們,都是外婆曾經幫助過的人,外婆把他們都寫在了一個童話故事里,而這個童話故事,將會一直陪伴著愛莎。愛莎,想要得到屬于媽媽的那封道歉信,最后卻等來了外婆給她的那一封信。在不知不覺間,她已經原諒了外婆,并對外婆的種種做法感到驕傲,自豪。愛莎與外婆的故事,讓我想起了我的外婆。
外婆前幾年去世了,在我的印象她的身影總是模糊的,臉龐看上去非常滄桑。總記得小時候我總不愿意到外婆家去,最后還是由母親百般勸說,我才會隨同他們一同前往外婆的家中。當我一到外婆家,就會失去往日的活力,一言不發,如同一個小呆子,那時心里總是渴望著快點回家,仿佛家中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家里的空氣都是自由的。其實外婆對我是很好的,但總是因為我拒絕錯過了溫暖。當外婆去世時,因為有事我都沒能去送她一程,現在想想心里總會感到陣陣酸楚。年后去給外婆上墳,因為下雨的緣故,路上非常泥濘,二姨說:泥那么多你就不要去了吧。我說:不,再多我也要去。因為心里有對外婆的愧疚,也許以后去給她掃墓將會是我唯一彌補給她的方式。
親情如此溫暖美好,希望我們能夠珍惜,同時也學會給予。
文檔為doc格式
讀外婆的道歉信有感篇十五
世間有了陽光才有溫暖,有了甘露才有了香甜;而親情就如同陽光,甘露一般美好,因為有了它我們才能成長,才能翱翔。
此書所描述的親情體現出的是愛,原諒與守護。書中的小主人公愛莎,因為家庭原因,從小就由外婆帶大。在她的印象中,外婆是一個頑固,富有童真,并且任性的人。她總是給鄰居們添麻煩,但是她對愛莎的關懷,卻是無微不至。但是有一天,外婆因為癌癥去世,她留給了愛莎一個任務讓她去送道歉信。愛莎在送道歉信的過程中,了解了外婆從前的事跡。此書語言即具有幽默性,主要體現在描繪外婆的語言和她的事跡時,常常逗得人捧腹大笑。描繪出了一個瘋狂,極具愛心固執的外婆形象。但就這樣一個外婆,卻從小陪伴這沒有任何朋友的愛莎。給了她像母親一樣的溫暖與關懷。她就這樣一直守護著愛莎,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她跟愛莎講童話故事,那些童話故事教會了愛莎和勇敢,并且要關愛他人。這些故事并非是外婆她胡編亂造的,而是根據她的親身經歷,進行改變創造。這些故事對愛莎的成長有著極大的影響,同時也許我感受到了人性的溫暖。
對于外婆的守護愛莎有時會很不理解,但是也接受了。在外婆死后,愛莎非常的傷心,努力不愿意接受外婆去世這個現實。愛莎從媽媽的口中得知:外婆在媽媽很小的時候,獨自留下的媽媽在家,而她自己卻到處幫助別人。愛莎對于外婆的做法,她無法原諒,她想要弄清楚外婆為什么要這么做?在送道歉信的過程中,她得知了外婆的許些故事,原來她的鄰居們,都是外婆曾經幫助過的人,外婆把他們都寫在了一個童話故事里,而這個童話故事,將會一直陪伴著愛莎。愛莎,想要得到屬于媽媽的那封道歉信,最后卻等來了外婆給她的那一封信。在不知不覺間,她已經原諒了外婆,并對外婆的種種做法感到驕傲,自豪。愛莎與外婆的故事,讓我想起了我的外婆。
外婆前幾年去世了,在我的印象她的身影總是模糊的,臉龐看上去非常滄桑。總記得小時候我總不愿意到外婆家去,最后還是由母親百般勸說,我才會隨同他們一同前往外婆的家中。當我一到外婆家,就會失去往日的活力,一言不發,如同一個小呆子,那時心里總是渴望著快點回家,仿佛家中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家里的空氣都是自由的。其實外婆對我是很好的,但總是因為我拒絕錯過了溫暖。當外婆去世時,因為有事我都沒能去送她一程,現在想想心里總會感到陣陣酸楚。年后去給外婆上墳,因為下雨的緣故,路上非常泥濘,二姨說:泥那么多你就不要去了吧。我說:不,再多我也要去。因為心里有對外婆的愧疚,也許以后去給她掃墓將會是我唯一彌補給她的方式。
親情如此溫暖美好,希望我們能夠珍惜,同時也學會給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