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夜夜人人揉人人捏人人添-91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91在线电影-免费a网址-免费v片网站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作文 >> 2023年高中一年級語文經典教案下冊 高一語文典型教學案例(七篇)

2023年高中一年級語文經典教案下冊 高一語文典型教學案例(七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3-29 11:11:36
2023年高中一年級語文經典教案下冊 高一語文典型教學案例(七篇)
時間:2023-03-29 11:11:36     小編:zdfb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寫教案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質的教案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高中一年級語文經典教案下冊 高一語文典型教學案例篇一

【學習目標】

1、閱讀文本,提高對語言的感悟能力和對作品的審美能力;

2、品味文本,理解作者對小狗包弟的感情變化,感悟作者勇于自我解剖的精神;

3、走出文本,聯系作品,感受生活,認識自我

【學習重點】品味語言,感悟作者感情

【學習難點】感悟作者勇于解剖自己、敢于講出真話的精神

【課時設計】2課時

【教學方法】朗讀法、[)探討法與引導法、點撥法相結合;自主學習與合作研討相結合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導入介紹:了解作者及_背景

整體把握:朗讀,品味;結構,文眼

具體探討:作者產生“歉意”的原因,感悟作者情感

一、導入

小調查:愛狗的同學有多少?你喜歡狗的什么特點?

狗,聰明、可愛,人類最忠實的朋友

作家巴金也養了一條狗,并寫了一篇回憶性散文今天我們來學習這篇散文《小狗包弟》

二、作家作品及背景介紹

1、走進作者(出示幻燈片)

“世紀老人”,享年101歲他被公認為20世紀不多的幾位文學大師之一,他的作品代表著20世紀中國現代文學與人文精神的顛峰

巴金,原名李堯棠,生于四川成都一個官宦家庭

主要作品:《滅亡》;“愛情三部曲”《霧》《雨》《電》;“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寒夜》,《憩園》等

“_”中,巴金遭到了殘酷的_1978年起,在香港《大公報》連載散文《隨想錄》--“一部說真話的大書”

2、走進特殊時代(出示幻燈片)

關于“_”:

從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_”歷時10年“十年浩劫”

其主要論點是:一大批資產階級的代表人物、_的修正主義分子,已經混進革命隊伍里,只有實行_,自下而上地發動廣大群眾來揭發,才能把被走資派篡奪的權力重新奪回來

現象:紅衛兵,_,批斗會,游街示眾,武斗

作家秦牧曾這樣記述“_”期間在廣州街頭的所見:

“人們咬著匕首,抬著尸體_”“一天早上,當我走回報社的時候,一路看到在樹上吊尸的景象那些尸體,大多是被打破頭顱、鮮血迸流的在一德路到人民中路短短一段路程中,我竟見到八具這樣的尸體”

3、《小狗包弟》

巴金在十年_的_中,看到許多同志、戰友、親人相繼遭到_,卻有恨不敢說,有淚不能流,有時還不得不說些違心的話,做些違心的事粉碎“_”后,他被壓抑的感情像火山一樣爆發出來了,他說:“我吃夠了謊言的了,現在到了講真話的時候了”“人人只有講真話才能認真的活下去”“我必須用最后的言行證明我不是一個騙子”

因而有了《隨想錄》《小狗包弟》是其中的名篇

這場運動堪稱“十年浩劫”,多少無辜的人慘遭殺害,多少千年古跡毀于一旦在這個_的年代里,人的生命賤如草芥,一錢不值,人性扭曲變形,就連無辜的對人忠誠親近的小狗也難逃一劫

_中,小狗包弟的命運會怎樣呢?我們來看課文《小狗包弟》

三、整體把握

(一)聽課文朗讀錄音,注意邊聽邊完成下列任務:

1、標記:標好段落數;給陌生字注音;標出關鍵句和全文的“文眼”(中心句);

2、梳理:全文講述了幾條狗的故事?主體故事是什么?全文結構怎么劃分?

3、思考:小狗包弟有過哪些經歷?隨著包弟經歷的發展,“我”的思想感情有什么變化?

(二)檢查字詞:熟悉字詞,并給劃橫線的字注音

揪回來(ji)頭破血流(xuè)滿身是血(xi)血跡(xuè)

腳爪(zhu)作揖(y)租賃(lìn)倘使(tng)膽戰心驚

籬笆縫里(fèng)解剖(pu)墮入(duò)綠草如茵(yn)

血:xuè(文),用于復音詞及成語,如“貧血、心血、嘔心瀝血、血淚史、狗血噴頭”;xi(語)口語多單用,如“流了點兒血,雞血,血暈,血塊子”

爪:手爪、鷹爪、爪牙,讀zho;余指禽獸的腳或像爪的東西,讀zhu

縫:名物義,第四聲;動作義,第二聲

(三)簡要復述本文說了幾條狗的故事,哪條狗的故事是主體故事?

兩條狗:1、_中把藝術家當朋友的狗;2、作者的小狗包弟巴金與小狗包弟的故事,是文章的主體

(四)理清全文結構,標出“文眼”:

?序幕:引出包弟(1)藝術家與狗的故事(眼前)

?開端:介紹包弟(2)包弟來歷擴展:

?發展:友愛包弟(3-5)七年相處回憶

?結局:送別包弟(6-10)一朝離別

?尾聲:想念包弟(11-13)真心懺悔(眼前)

文眼“我懷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四、具體探討

“我懷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探究:

1、作者產生“歉意”的原因;作者因“歉意”而產生的內心痛苦;

2、理解并評價作者表達“歉意”的意義

(一)閱讀“序幕”部分(1):藝術家與狗的故事

思考:

1、在藝術家與狗的故事里令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2、這一“序幕”部分,寫藝術家與狗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1、在藝術家與狗的故事里令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狗的忠心與人的冷漠、殘忍,兩者之間形成鮮明的對照,這樣給人以強烈的觸動

2、這一“序幕”部分,寫藝術家與狗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作為引子,引出作者與小狗包弟的故事;

--交代了故事發生的背景--_時期;奠定了散文的感情基調--悲傷

(二)閱讀“主體”部分(2-10):巴金與小狗包弟的故事

思考:

1、小狗包弟有過哪些經歷?隨著包弟經歷的發展,“我”的思想感情有什么變化?

2、找出寫“包弟”和人親密接觸的幾件事?突出了它的什么特點?用意是什么?

3、為什么小狗包弟這么聰明可愛,還是逃脫不了自己的厄運呢?小狗包弟作為禮物卻無法送出,為什么?

4、對于作家為了自保而放棄包弟的行為,我們該如何評價?

1、包弟的經歷--“我”的感情

被轉送給我,親密接觸歡快

被追殺,不知如何安排憂慮

被送走時(]輕松

被送走之后,心不得安沉重

被解剖,至今自責歉意

2、找出寫“包弟”和人親密接觸的幾件事?突出了它的什么特點?用意是什么?

?怕生識趣(它不咬人……叫幾聲就安靜了)

?客廳作揖(作幾個揖,討糖果吃,引客人發笑)正面描寫

?守候親熱(每天清早守在房門口等候……親熱的樣子)

?日本客人拍攝包弟

?日本女士過問包弟側面描寫

?愛人討骨頭喂包弟

包弟特點:

聰明、可愛、有情義、通人性

描寫包弟聰明可愛的特點,用意是什么?

包弟越聰明可愛,有情義通人性,一家人就越不忍讓它離開;作者一家與它情感深厚,對它的離開也就越悲痛;

--也為后來作者深深的痛苦和懺悔埋下了伏筆

3、為什么小狗包弟這么聰明可愛,還是逃脫不了自己的厄運呢?小狗包弟作為禮物卻無法送出,這是為什么?

--日本種的小狗,瑞典舊主人(里通外國嫌疑);小狗包弟是一個“包袱”(“四舊”嫌疑);當時人人自危,力求自保,無暇他顧(人們劃清界限自保)

--表明了小狗包弟命運的悲劇性在于殘忍的社會

4、對于作家為了自保,而放棄小狗包弟的行為,我們該如何評價?

--一種認為作家的行為是自私的(這種人是非觀念很強,能夠在大是大非面前擺正自己的心態)

--另一種認為作家的行為可以理解(這種人對作者則多了一份理解與同情對于生存在那樣特殊時代中的身份特殊的作家,我們也應當給予一定的理解體會作者送走包弟前后的心情)

5、體會作者送走包弟前后的心情:

前:

(7)膽戰心驚,害怕

(8)暗暗地流淚

(9)睡不好覺

--(個讀找出,并解說)_中,作者無法自保,包弟可能帶來的“抄家”和苦難讓他害怕;可怕的劫難與可愛的包弟讓他感到自己的無助與抉擇的痛苦,只有暗暗流淚

后:

齊讀第10自然段,請一個同學找出作家的內心變化的三個詞,并解說:

“輕松——沉重——自責”

輕松:

包袱解除了,從紅衛兵開始上街抄四舊開始,小狗包弟就成了全家人的一個包袱,使他們整日生活在心驚膽戰當中,害怕小狗包弟會給他們帶來災難,如今包弟送走了,沒有包袱了,自然而然就輕松了

沉重:

他想到了解剖臺上的小狗包弟的慘象,進而想到為了自保,自己將相處了七年,有著深厚情誼的包弟犧牲掉,心中便產生了深深的愧疚,這種內心的煎熬使他又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自責:(讀一讀表現“自責”的句子)“不能保護一條小狗,我感到羞恥;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諒自己!”

高中一年級語文經典教案下冊 高一語文典型教學案例篇二

《鴻門宴》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掌握司馬遷和《史記》的知識,了解相關背景。

2、歸納總結“因、如、舉、謝、意”五個多義詞的義項;了解和掌握文言實詞活用的一些規律和有關特殊句式的知識;積累本文出現的成語。

3、學習本文把人物放在尖銳矛盾沖突中并通過個性化的語言和動作刻畫的寫作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

反復誦讀,探討研究,賞析人物性格特點。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客觀評價項羽,探究其悲劇產生的原因,體會人物性格在政治軍事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2、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分析、理解,對文中人物做出適當評判,允許不同觀點存在,鼓勵學生多元價值觀念。

【教學重點】

1、學習本文出現的古漢語常用詞語和特殊句式用法。

2、正確分析認識項羽、劉邦兩個集團各個人物的性格特點。

【教學難點】

1、正確評價項羽歷史人物形象。

2、學習借鑒本文把人物放在尖銳的矛盾沖突中,并通過個性化的語言和動作予以刻畫的寫作方法。

【教學方法】

誦讀、提問、講解、質疑、討論、探究、提要勾玄法

【教學課時】三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引導學生了解秦末楚漢相爭的歷史背景及相關作家作品。

2、放錄音或范讀課文,準確認讀,掃清語言障礙。

3、誦讀課文,能理解文意,整體把握故事情節。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先請學生欣賞兩首關于主人公的詩

垓下歌項羽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大風歌劉邦

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學生朗讀并理解這兩首詩)

提示(一):拔山,形容力大無比,甚至能把高山拔起來。蓋世,氣勢高昂,可以壓倒世上的一切。“逝”,奔馳。這首楚辭體的詩歌大意是:自命不凡的天子不想承認眼前的現實,他認為這種局面是“時不利兮騅不逝”造成的,并非他的過錯。而失敗的關鍵是在歷次戰斗中一往無前的烏騅今天竟不肯率先沖出重圍。他認為烏騅暗示著一切;過去的榮耀、現在的困境和未來的毀滅。最后,他走投無路,只有對勇敢跟隨在身邊的虞姬哭訴:“我可怎么安排你呀?”

提示(二):這首歌是劉邦打敗項羽,統一天下后在平定鯨布叛亂回京(長安)途中,轉道故鄉沛縣時所作。流露出他得天下、歸故里得沾沾自喜之情和對今后國防的憂心。第一句指包括劉邦在內的群雄在各地紛紛起義,而最終只有他劉邦威望遠揚天下。

同為交戰雙方,為何勝敗迥異呢?《鴻門宴》可以讓我們窺一斑而知全貌。

二、作者、背景簡介

1、司馬遷和《史記》

司馬遷(約前145—約前90),字子長,夏陽人。西漢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其父司馬談是漢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書、兼管國家典籍、天文歷法的官職)。遷生于龍門,年十歲誦古文,得以博覽皇家珍藏的大量圖書和文獻。太初元年(前104年),與唐都、落下閎等進行歷法改革,共訂太初歷。在《史記》草創未就之時,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辯護,下獄受腐刑。出獄后任中書令(掌管皇家機要文件),發憤著書,在公元前91年前后完成《史記》。

《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三千年間的歷史。全書130篇,包括本紀12篇,世家30篇,列傳70篇,書8篇,年表10篇,共526500字。本紀記帝王,世家述諸侯,列傳敘人臣,書記禮、樂、音律、歷法、天文、封禪、水利、財用。劉向等人都認為此書“善序事理,辯而不華,質而不俚”。魯迅更評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_》”,有很高的文學價值。

2、背景材料

公元前206年10月,劉邦入關,降秦王子嬰,還軍霸上;12月項羽破關而入,劉、項在鴻門會面,雙方斗爭開始。不久,項羽以盟主身份召開戲下(今陜西臨潼東)之會,封18人為諸侯王。自封為西楚霸王,都彭城(今江蘇徐州),劉邦為漢王,都南鄭(今陜西省南境)。

劉邦到南鄭后,積極準備_。先奪取關中三秦之地作為根據地,然后出兵東向,進攻項羽,曾多次被項羽打敗。到公元前203年秋,得到韓信的幫助,才形成足以跟項羽抗衡的力量;項羽乃與劉邦約定:“中分天下,割鴻溝以西為漢,以東為楚。”定約后,項羽東歸,劉邦也準備西歸。這時張良、陳平向劉邦提出建議,趁此時機消滅項羽。后在韓信、彭越幫助下,圍項羽于垓下(今安徽靈壁南)。項羽突圍,至烏江(今安徽和縣東北)自刎。

三、放錄音或范讀,讓學生準確認讀

1、學生聽一遍錄音,教師強調一些難字的讀音。

本文異讀字有:

破音異讀:沛公欲王關中(wàng)道芷欲間行(jiàn)

通假異讀:距關,毋內諸侯(同“拒”“納”)要項伯(通“邀”)令將軍與臣有郤(通“隙”)愿項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通“早”)

文中難讀字有:饗(xing)說(shuì)美姬(j)鯫(zu)生卮(zh)酒有郤(xì)玉玦(jué)瞋(chn)目目眥(zì)跽(jì)曰參乘(shèng)彘(zhì)肩不勝(shng)刀俎(z)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文意,勾出疑點。

四、提要:梳理情節,整體感知

學生先概述課文內容,然后梳理(板書):

序幕--曹無傷告密

開端--范增獻計

發展--項伯夜訪、劉項約婚、劉邦謝罪

_--范增舉玉、項莊舞劍、項伯翼蔽、樊噲闖帳

結局--劉邦脫逃、張良留謝

尾聲--劉邦誅曹

五、布置作業

1、掌握本課生字、異讀字,積累文中出現的成語,完成《優化設計》“自主梳理”部分練習。

2、反復誦讀全文,熟悉文意,把握文章故事情節。

【二】

【教學要點】

理清情節發展脈絡。

2、精彩片斷賞析。

3、項羽人物形象探究。

【教學過程】

一、齊讀課文,抽查正音情況。

二、學生復述故事情節(板書)

范增獻計

宴會前項伯夜訪起因

(1、2)張良定計

劉項約婚

劉邦請罪

宴會中范增舉玦

(3、4)項莊舞劍經過

樊噲闖帳

劉邦離席

宴會后張良獻禮結果

(5~7)無傷被誅

三、精彩片斷賞析

閱讀文章第三、四段,把握人物出場順序,分節記憶人物言行,理清背誦思路。

三起三落,情節張弛有效,波瀾起伏如下圖:

玦項劍項帳項

舉羽舞伯闖王

增不莊翼噲款范應項蔽樊待

四、項羽人物形象探究(分組討論主要人物——項羽。)

提問1:項羽的性格特點如何,依據是什么?

明確:沽名釣譽,缺乏政治遠見;曹無傷告密,立即決定進攻;項伯游說,便放棄進攻。

剛愎自用:謀士范增獻計,先納計后食言。宴會上范增舉玦,項王不應。

胸無城府,有不忍之心;脫口出賣曹無傷,經劉邦一番貌似心誠的話語吹捧,便放棄進攻,對武士樊噲的態度更是如此。

寡謀輕信,輕敵自大;對項伯不辨親疏,對范增置若罔聞。

(答案不惟一,有理有據即可。)

提問2:項羽的性格特征是如何體現出來的?作者是如何刻畫這一人物形象的?(學生討論)

教師點撥:(1)作者善于在矛盾沖突中刻畫人物形象。文章在“項羽是否發動進攻,劉邦是否安然逃席”的矛盾中展開情節。

(2)對比烘托也是刻畫人物的主要手段。文章對劉邦的刻畫,突出其善于用人(與項羽約為婚姻,對張良言聽計從)、能言善變、狡詐多端、當機立斷(誅殺曹無傷)的性格特征,這些都是為突出主要人物項羽服務的。

拓展:鴻門宴上劉、項性格的較量,不過是“楚漢相爭”的縮影,要充分認識項羽的性格,不妨選以下三個片段:

(一)

秦始皇游會稽,渡浙江、梁與籍俱觀。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高祖常徭咸陽,縱觀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

解說:項羽直率粗獷與劉邦胸有成府判若分明。

(二)

秦末,懷王與諸將約,先入定關中者王之。當是時,秦兵強,常乘勝逐北。諸將莫利先入關。獨項羽怨秦破項梁軍,奮,愿與沛公西入關。懷王諸老將皆曰:“項羽為人剽悍猾賊。項羽嘗攻襄城,襄城無遣類,皆坑之,諸所過無不殘滅。今誠得長者往,毋侵暴,宜可下。今項羽剽悍,不可遣。獨沛公素寬大長者,可遣。”卒不許項羽,而遣沛公西略地。

解說:在滅秦戰爭中,劉邦大軍幾乎兵不血刃,秦軍即聞風瓦解。反觀項羽卻一路苦戰,在刀光劍影、腥風血雨之中來到咸陽時,已是姍姍來遲。

(三)

項羽已定東海來,西,與漢俱臨廣武而軍,相守數月。當此時,彭越數反梁地,絕楚糧食,項王患之。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漢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漢王曰:“吾與項羽俱北面受命懷王,約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杯羹。”

解說:性格急噪與老_巨猾對比鮮明。

提問3:性格特征對領導人物的成敗起決定性的作用。試結合課文分析,作者司馬遷在客觀冷靜的敘述中寄寓了什么樣的情感,贊嘆、惋惜,抑或兼而有之?(學生討論)

……夫秦失其政,陳涉首難,豪杰蜂起,相與并急,不可勝數。然羽非有尺寸,乘勢起隴畝之中,三年,遂將五諸侯滅秦,分襲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號為“霸王”,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

……自矜功伐,奮其斯智而不師古,謂霸王之業,欲以力征經營天下,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尚不覺悟而不自責,過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豈不謬哉!

解說:作者是把項羽當作悲劇英雄來寫的,他一方面號稱“西楚霸王”,另一方面由于自矜功伐而致“烏江自刎”的悲劇。既有贊嘆,又有惋惜。

五、分角色朗讀

選六個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其中選兩個朗讀基礎好的學生擔任主要角色項羽、劉邦,其他四個學生分別擔任范增、項伯、張良、樊噲,由擔任項伯的學生讀敘述文字。

教師指導:本文故事性強,人物形象豐滿,朗讀應注意突出人物語言的個性化及情節發展的張弛有效。

正如我們上面對人物形象的分析一樣,項羽一聽到劉邦欲王關中的消息,立刻大怒,應讀出其怒不可遏的情狀來;第二天劉邦赴宴一段謙詞卑禮的請罪,他又顯得洋洋自得,失口將曹無傷告密一事和盤托出。應讀得“得意忘形”。劉邦,赴鴻門假意屈從,言辭中用透出謙卑、偽飾。另外,老謀深算、正直不阿的范增,老練透辟的張良,豪壯威嚴的樊噲,都應在朗讀中使其栩栩如生,讓人物自己開口說話,如在眼前。至于情節,在矛盾的展開中,時松時緊,應學會動用朗讀渲染氣氛,使聽者身臨其境。

六、布置作業

1、熟讀背誦課文三、四段。

2、結合課文學習,談談你對項羽這一英雄人物的看法。寫一篇隨筆。

高中一年級語文經典教案下冊 高一語文典型教學案例篇三

《荊軻刺秦王》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結合課文學習,進一步掌握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和句式,培養文言標點和翻譯的能力;體會課文的寫作特色,提高鑒別欣賞能力。

2、過程與方法:分角色朗讀,體會人物性格;從人物對話、動作、神態描寫中,分析主要人物形象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正確評價荊軻,學習荊軻英勇剛直、果敢機智的品質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分析人物形象,從對話、動作、神態的角度入手

把握文言基礎知識

2、教學難點:如何看待荊軻刺秦王這一事件

教學課時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1熟悉《戰國策》,了解文章背景。

2通讀全文,理出結構層次。

一、導入

二、關于《戰國策》

又稱《國策》,體例是國別體。

編者是西漢末年的劉向。

全書33篇,反映了戰國時期各國政治、軍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動情況和社會面貌,著重記載了策士謀臣的策略和言論。

記事寫人十分生動,語言犀利流暢,尤其善于運用寓言故事說明抽象的道理。

既有史學價值,又有文學價值。

三、背景介紹

《荊軻刺秦王》的故事發生在戰國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統一中國之前的六年。當時,秦于公元前230年滅韓,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趙(滅趙是公元前222年),秦統一六國的大勢已定。地處趙國東北方的燕國是一個弱小的國家。當初,燕王為了結好于秦國,曾將太子丹交給秦國作人質。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國。為抵抗強秦的大舉進攻,同時也為報“見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或者刺殺秦王贏政,使秦“內有大亂”,“君臣相疑”,然后聯合諸侯共同破秦。荊軻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的。

荊軻,春秋戰國時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齊國人,后遷居衛國,原叫莊坷,到了燕國以后,才叫荊軻,他喜歡讀書擊劍,結交名人勇士。課文中提到的擊筑的高漸離,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為了

刺秦王,先找智勇雙全的燕國田光。田光覺得自己老了,無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薦了荊軻。田光為了激勵荊軻,便_了。荊軻接受了任務,太子丹高興萬分,馬上封荊軻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課文記敘的情況。

中國四大刺客——專諸、要離、聶政、荊柯

四、聽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正音

虜趙王(lǔ)樊於期(wū)拊心(fǔ)戮沒(lùmò)骨髓(suǐ)刎(wěn)

揕其胸(zhèn)變徵(zhǐ)濡縷(rú)偏袒扼腕(tǎnèwàn)惶急(huáng)

被八創(bèichuāng)箕踞(jī)

五、自己對照注釋,閱讀全文,理清層次:

1、把握情節:開端——刺的緣起(1——2)

發展——行刺準備(3——9)

_——廷刺秦王(10——17)

結局——荊軻被斬(18)

2、飽含感情,用自己的語言復述全文。

六作業:

試著翻譯全文,圈出重要的文言實詞虛詞及特殊句式

高中一年級語文經典教案下冊 高一語文典型教學案例篇四

《鴻門宴》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掌握司馬遷和《史記》的知識,了解相關背景。

2、歸納總結“因、如、舉、謝、意”五個多義詞的義項;了解和掌握文言實詞活用的一些規律和有關特殊句式的知識;積累本文出現的成語。

3、學習本文把人物放在尖銳矛盾沖突中并通過個性化的語言和動作刻畫的寫作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

反復誦讀,探討研究,賞析人物性格特點。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客觀評價項羽,探究其悲劇產生的原因,體會人物性格在政治軍事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2、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分析、理解,對文中人物做出適當評判,允許不同觀點存在,鼓勵學生多元價值觀念。

【教學重點】

1、學習本文出現的古漢語常用詞語和特殊句式用法。

2、正確分析認識項羽、劉邦兩個集團各個人物的性格特點。

【教學難點】

1、正確評價項羽歷史人物形象。

2、學習借鑒本文把人物放在尖銳的矛盾沖突中,并通過個性化的語言和動作予以刻畫的寫作方法。

【教學方法】

誦讀、提問、講解、質疑、討論、探究、提要勾玄法

【教學課時】三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引導學生了解秦末楚漢相爭的歷史背景及相關作家作品。

2、放錄音或范讀課文,準確認讀,掃清語言障礙。

3、誦讀課文,能理解文意,整體把握故事情節。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先請學生欣賞兩首關于主人公的詩

垓下歌項羽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大風歌劉邦

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學生朗讀并理解這兩首詩)

提示(一):拔山,形容力大無比,甚至能把高山拔起來。蓋世,氣勢高昂,可以壓倒世上的一切。“逝”,奔馳。這首楚辭體的詩歌大意是:自命不凡的天子不想承認眼前的現實,他認為這種局面是“時不利兮騅不逝”造成的,并非他的過錯。而失敗的關鍵是在歷次戰斗中一往無前的烏騅今天竟不肯率先沖出重圍。他認為烏騅暗示著一切;過去的榮耀、現在的困境和未來的毀滅。最后,他走投無路,只有對勇敢跟隨在身邊的虞姬哭訴:“我可怎么安排你呀?”

提示(二):這首歌是劉邦打敗項羽,統一天下后在平定鯨布叛亂回京(長安)途中,轉道故鄉沛縣時所作。流露出他得天下、歸故里得沾沾自喜之情和對今后國防的憂心。第一句指包括劉邦在內的群雄在各地紛紛起義,而最終只有他劉邦威望遠揚天下。

同為交戰雙方,為何勝敗迥異呢?《鴻門宴》可以讓我們窺一斑而知全貌。

二、作者、背景簡介

1、司馬遷和《史記》

司馬遷(約前145—約前90),字子長,夏陽人。西漢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其父司馬談是漢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書、兼管國家典籍、天文歷法的官職)。遷生于龍門,年十歲誦古文,得以博覽皇家珍藏的大量圖書和文獻。太初元年(前104年),與唐都、落下閎等進行歷法改革,共訂太初歷。在《史記》草創未就之時,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辯護,下獄受腐刑。出獄后任中書令(掌管皇家機要文件),發憤著書,在公元前91年前后完成《史記》。

《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三千年間的歷史。全書130篇,包括本紀12篇,世家30篇,列傳70篇,書8篇,年表10篇,共526500字。本紀記帝王,世家述諸侯,列傳敘人臣,書記禮、樂、音律、歷法、天文、封禪、水利、財用。劉向等人都認為此書“善序事理,辯而不華,質而不俚”。魯迅更評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_》”,有很高的文學價值。

2、背景材料

公元前206年10月,劉邦入關,降秦王子嬰,還軍霸上;12月項羽破關而入,劉、項在鴻門會面,雙方斗爭開始。不久,項羽以盟主身份召開戲下(今陜西臨潼東)之會,封18人為諸侯王。自封為西楚霸王,都彭城(今江蘇徐州),劉邦為漢王,都南鄭(今陜西省南境)。

劉邦到南鄭后,積極準備_。先奪取關中三秦之地作為根據地,然后出兵東向,進攻項羽,曾多次被項羽打敗。到公元前203年秋,得到韓信的幫助,才形成足以跟項羽抗衡的力量;項羽乃與劉邦約定:“中分天下,割鴻溝以西為漢,以東為楚。”定約后,項羽東歸,劉邦也準備西歸。這時張良、陳平向劉邦提出建議,趁此時機消滅項羽。后在韓信、彭越幫助下,圍項羽于垓下(今安徽靈壁南)。項羽突圍,至烏江(今安徽和縣東北)自刎。

三、放錄音或范讀,讓學生準確認讀

1、學生聽一遍錄音,教師強調一些難字的讀音。

本文異讀字有:

破音異讀:沛公欲王關中(wàng)道芷欲間行(jiàn)

通假異讀:距關,毋內諸侯(同“拒”“納”)要項伯(通“邀”)令將軍與臣有郤(通“隙”)愿項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通“早”)

文中難讀字有:饗(xing)說(shuì)美姬(j)鯫(zu)生卮(zh)酒有郤(xì)玉玦(jué)瞋(chn)目目眥(zì)跽(jì)曰參乘(shèng)彘(zhì)肩不勝(shng)刀俎(z)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文意,勾出疑點。

四、提要:梳理情節,整體感知

學生先概述課文內容,然后梳理(板書):

序幕--曹無傷告密

開端--范增獻計

發展--項伯夜訪、劉項約婚、劉邦謝罪

_--范增舉玉、項莊舞劍、項伯翼蔽、樊噲闖帳

結局--劉邦脫逃、張良留謝

尾聲--劉邦誅曹

五、布置作業

1、掌握本課生字、異讀字,積累文中出現的成語,完成《優化設計》“自主梳理”部分練習。

2、反復誦讀全文,熟悉文意,把握文章故事情節。

【二】

【教學要點】

理清情節發展脈絡。

2、精彩片斷賞析。

3、項羽人物形象探究。

【教學過程】

一、齊讀課文,抽查正音情況。

二、學生復述故事情節(板書)

范增獻計

宴會前項伯夜訪起因

(1、2)張良定計

劉項約婚

劉邦請罪

宴會中范增舉玦

(3、4)項莊舞劍經過

樊噲闖帳

劉邦離席

宴會后張良獻禮結果

(5~7)無傷被誅

三、精彩片斷賞析

閱讀文章第三、四段,把握人物出場順序,分節記憶人物言行,理清背誦思路。

三起三落,情節張弛有效,波瀾起伏如下圖:

玦項劍項帳項

舉羽舞伯闖王

增不莊翼噲款范應項蔽樊待

四、項羽人物形象探究(分組討論主要人物——項羽。)

提問1:項羽的性格特點如何,依據是什么?

明確:沽名釣譽,缺乏政治遠見;曹無傷告密,立即決定進攻;項伯游說,便放棄進攻。

剛愎自用:謀士范增獻計,先納計后食言。宴會上范增舉玦,項王不應。

胸無城府,有不忍之心;脫口出賣曹無傷,經劉邦一番貌似心誠的話語吹捧,便放棄進攻,對武士樊噲的態度更是如此。

寡謀輕信,輕敵自大;對項伯不辨親疏,對范增置若罔聞。

(答案不惟一,有理有據即可。)

提問2:項羽的性格特征是如何體現出來的?作者是如何刻畫這一人物形象的?(學生討論)

教師點撥:(1)作者善于在矛盾沖突中刻畫人物形象。文章在“項羽是否發動進攻,劉邦是否安然逃席”的矛盾中展開情節。

(2)對比烘托也是刻畫人物的主要手段。文章對劉邦的刻畫,突出其善于用人(與項羽約為婚姻,對張良言聽計從)、能言善變、狡詐多端、當機立斷(誅殺曹無傷)的性格特征,這些都是為突出主要人物項羽服務的。

拓展:鴻門宴上劉、項性格的較量,不過是“楚漢相爭”的縮影,要充分認識項羽的性格,不妨選以下三個片段:

(一)

秦始皇游會稽,渡浙江、梁與籍俱觀。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高祖常徭咸陽,縱觀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

解說:項羽直率粗獷與劉邦胸有成府判若分明。

(二)

秦末,懷王與諸將約,先入定關中者王之。當是時,秦兵強,常乘勝逐北。諸將莫利先入關。獨項羽怨秦破項梁軍,奮,愿與沛公西入關。懷王諸老將皆曰:“項羽為人剽悍猾賊。項羽嘗攻襄城,襄城無遣類,皆坑之,諸所過無不殘滅。今誠得長者往,毋侵暴,宜可下。今項羽剽悍,不可遣。獨沛公素寬大長者,可遣。”卒不許項羽,而遣沛公西略地。

解說:在滅秦戰爭中,劉邦大軍幾乎兵不血刃,秦軍即聞風瓦解。反觀項羽卻一路苦戰,在刀光劍影、腥風血雨之中來到咸陽時,已是姍姍來遲。

(三)

項羽已定東海來,西,與漢俱臨廣武而軍,相守數月。當此時,彭越數反梁地,絕楚糧食,項王患之。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漢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漢王曰:“吾與項羽俱北面受命懷王,約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杯羹。”

解說:性格急噪與老_巨猾對比鮮明。

提問3:性格特征對領導人物的成敗起決定性的作用。試結合課文分析,作者司馬遷在客觀冷靜的敘述中寄寓了什么樣的情感,贊嘆、惋惜,抑或兼而有之?(學生討論)

……夫秦失其政,陳涉首難,豪杰蜂起,相與并急,不可勝數。然羽非有尺寸,乘勢起隴畝之中,三年,遂將五諸侯滅秦,分襲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號為“霸王”,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

……自矜功伐,奮其斯智而不師古,謂霸王之業,欲以力征經營天下,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尚不覺悟而不自責,過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豈不謬哉!

解說:作者是把項羽當作悲劇英雄來寫的,他一方面號稱“西楚霸王”,另一方面由于自矜功伐而致“烏江自刎”的悲劇。既有贊嘆,又有惋惜。

五、分角色朗讀

選六個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其中選兩個朗讀基礎好的學生擔任主要角色項羽、劉邦,其他四個學生分別擔任范增、項伯、張良、樊噲,由擔任項伯的學生讀敘述文字。

教師指導:本文故事性強,人物形象豐滿,朗讀應注意突出人物語言的個性化及情節發展的張弛有效。

正如我們上面對人物形象的分析一樣,項羽一聽到劉邦欲王關中的消息,立刻大怒,應讀出其怒不可遏的情狀來;第二天劉邦赴宴一段謙詞卑禮的請罪,他又顯得洋洋自得,失口將曹無傷告密一事和盤托出。應讀得“得意忘形”。劉邦,赴鴻門假意屈從,言辭中用透出謙卑、偽飾。另外,老謀深算、正直不阿的范增,老練透辟的張良,豪壯威嚴的樊噲,都應在朗讀中使其栩栩如生,讓人物自己開口說話,如在眼前。至于情節,在矛盾的展開中,時松時緊,應學會動用朗讀渲染氣氛,使聽者身臨其境。

六、布置作業

1、熟讀背誦課文三、四段。

2、結合課文學習,談談你對項羽這一英雄人物的看法。寫一篇隨筆。

高中一年級語文經典教案下冊 高一語文典型教學案例篇五

《小狗包弟》

【學習目標】

1、閱讀文本,提高對語言的感悟能力和對作品的審美能力;

2、品味文本,理解作者對小狗包弟的感情變化,感悟作者勇于自我解剖的精神;

3、走出文本,聯系作品,感受生活,認識自我

【學習重點】品味語言,感悟作者感情

【學習難點】感悟作者勇于解剖自己、敢于講出真話的精神

【課時設計】2課時

【教學方法】朗讀法、[)探討法與引導法、點撥法相結合;自主學習與合作研討相結合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導入介紹:了解作者及_背景

整體把握:朗讀,品味;結構,文眼

具體探討:作者產生“歉意”的原因,感悟作者情感

一、導入

小調查:愛狗的同學有多少?你喜歡狗的什么特點?

狗,聰明、可愛,人類最忠實的朋友

作家巴金也養了一條狗,并寫了一篇回憶性散文今天我們來學習這篇散文《小狗包弟》

二、作家作品及背景介紹

1、走進作者(出示幻燈片)

“世紀老人”,享年101歲他被公認為20世紀不多的幾位文學大師之一,他的作品代表著20世紀中國現代文學與人文精神的顛峰

巴金,原名李堯棠,生于四川成都一個官宦家庭

主要作品:《滅亡》;“愛情三部曲”《霧》《雨》《電》;“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寒夜》,《憩園》等

“_”中,巴金遭到了殘酷的_1978年起,在香港《大公報》連載散文《隨想錄》--“一部說真話的大書”

2、走進特殊時代(出示幻燈片)

關于“_”:

從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_”歷時10年“十年浩劫”

其主要論點是:一大批資產階級的代表人物、_的修正主義分子,已經混進革命隊伍里,只有實行_,自下而上地發動廣大群眾來揭發,才能把被走資派篡奪的權力重新奪回來

現象:紅衛兵,_,批斗會,游街示眾,武斗

作家秦牧曾這樣記述“_”期間在廣州街頭的所見:

“人們咬著匕首,抬著尸體_”“一天早上,當我走回報社的時候,一路看到在樹上吊尸的景象那些尸體,大多是被打破頭顱、鮮血迸流的在一德路到人民中路短短一段路程中,我竟見到八具這樣的尸體”

3、《小狗包弟》

巴金在十年_的_中,看到許多同志、戰友、親人相繼遭到_,卻有恨不敢說,有淚不能流,有時還不得不說些違心的話,做些違心的事粉碎“_”后,他被壓抑的感情像火山一樣爆發出來了,他說:“我吃夠了謊言的了,現在到了講真話的時候了”“人人只有講真話才能認真的活下去”“我必須用最后的言行證明我不是一個騙子”

因而有了《隨想錄》《小狗包弟》是其中的名篇

這場運動堪稱“十年浩劫”,多少無辜的人慘遭殺害,多少千年古跡毀于一旦在這個_的年代里,人的生命賤如草芥,一錢不值,人性扭曲變形,就連無辜的對人忠誠親近的小狗也難逃一劫

_中,小狗包弟的命運會怎樣呢?我們來看課文《小狗包弟》

三、整體把握

(一)聽課文朗讀錄音,注意邊聽邊完成下列任務:

1、標記:標好段落數;給陌生字注音;標出關鍵句和全文的“文眼”(中心句);

2、梳理:全文講述了幾條狗的故事?主體故事是什么?全文結構怎么劃分?

3、思考:小狗包弟有過哪些經歷?隨著包弟經歷的發展,“我”的思想感情有什么變化?

(二)檢查字詞:熟悉字詞,并給劃橫線的字注音

揪回來(ji)頭破血流(xuè)滿身是血(xi)血跡(xuè)

腳爪(zhu)作揖(y)租賃(lìn)倘使(tng)膽戰心驚

籬笆縫里(fèng)解剖(pu)墮入(duò)綠草如茵(yn)

血:xuè(文),用于復音詞及成語,如“貧血、心血、嘔心瀝血、血淚史、狗血噴頭”;xi(語)口語多單用,如“流了點兒血,雞血,血暈,血塊子”

爪:手爪、鷹爪、爪牙,讀zho;余指禽獸的腳或像爪的東西,讀zhu

縫:名物義,第四聲;動作義,第二聲

(三)簡要復述本文說了幾條狗的故事,哪條狗的故事是主體故事?

兩條狗:1、_中把藝術家當朋友的狗;2、作者的小狗包弟巴金與小狗包弟的故事,是文章的主體

(四)理清全文結構,標出“文眼”:

?序幕:引出包弟(1)藝術家與狗的故事(眼前)

?開端:介紹包弟(2)包弟來歷擴展:

?發展:友愛包弟(3-5)七年相處回憶

?結局:送別包弟(6-10)一朝離別

?尾聲:想念包弟(11-13)真心懺悔(眼前)

文眼“我懷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四、具體探討

“我懷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探究:

1、作者產生“歉意”的原因;作者因“歉意”而產生的內心痛苦;

2、理解并評價作者表達“歉意”的意義

(一)閱讀“序幕”部分(1):藝術家與狗的故事

思考:

1、在藝術家與狗的故事里令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2、這一“序幕”部分,寫藝術家與狗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1、在藝術家與狗的故事里令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狗的忠心與人的冷漠、殘忍,兩者之間形成鮮明的對照,這樣給人以強烈的觸動

2、這一“序幕”部分,寫藝術家與狗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作為引子,引出作者與小狗包弟的故事;

--交代了故事發生的背景--_時期;奠定了散文的感情基調--悲傷

(二)閱讀“主體”部分(2-10):巴金與小狗包弟的故事

思考:

1、小狗包弟有過哪些經歷?隨著包弟經歷的發展,“我”的思想感情有什么變化?

2、找出寫“包弟”和人親密接觸的幾件事?突出了它的什么特點?用意是什么?

3、為什么小狗包弟這么聰明可愛,還是逃脫不了自己的厄運呢?小狗包弟作為禮物卻無法送出,為什么?

4、對于作家為了自保而放棄包弟的行為,我們該如何評價?

1、包弟的經歷--“我”的感情

被轉送給我,親密接觸歡快

被追殺,不知如何安排憂慮

被送走時(]輕松

被送走之后,心不得安沉重

被解剖,至今自責歉意

2、找出寫“包弟”和人親密接觸的幾件事?突出了它的什么特點?用意是什么?

?怕生識趣(它不咬人……叫幾聲就安靜了)

?客廳作揖(作幾個揖,討糖果吃,引客人發笑)正面描寫

?守候親熱(每天清早守在房門口等候……親熱的樣子)

?日本客人拍攝包弟

?日本女士過問包弟側面描寫

?愛人討骨頭喂包弟

包弟特點:

聰明、可愛、有情義、通人性

描寫包弟聰明可愛的特點,用意是什么?

包弟越聰明可愛,有情義通人性,一家人就越不忍讓它離開;作者一家與它情感深厚,對它的離開也就越悲痛;

--也為后來作者深深的痛苦和懺悔埋下了伏筆

3、為什么小狗包弟這么聰明可愛,還是逃脫不了自己的厄運呢?小狗包弟作為禮物卻無法送出,這是為什么?

--日本種的小狗,瑞典舊主人(里通外國嫌疑);小狗包弟是一個“包袱”(“四舊”嫌疑);當時人人自危,力求自保,無暇他顧(人們劃清界限自保)

--表明了小狗包弟命運的悲劇性在于殘忍的社會

4、對于作家為了自保,而放棄小狗包弟的行為,我們該如何評價?

--一種認為作家的行為是自私的(這種人是非觀念很強,能夠在大是大非面前擺正自己的心態)

--另一種認為作家的行為可以理解(這種人對作者則多了一份理解與同情對于生存在那樣特殊時代中的身份特殊的作家,我們也應當給予一定的理解體會作者送走包弟前后的心情)

5、體會作者送走包弟前后的心情:

前:

(7)膽戰心驚,害怕

(8)暗暗地流淚

(9)睡不好覺

--(個讀找出,并解說)_中,作者無法自保,包弟可能帶來的“抄家”和苦難讓他害怕;可怕的劫難與可愛的包弟讓他感到自己的無助與抉擇的痛苦,只有暗暗流淚

后:

齊讀第10自然段,請一個同學找出作家的內心變化的三個詞,并解說:

“輕松——沉重——自責”

輕松:

包袱解除了,從紅衛兵開始上街抄四舊開始,小狗包弟就成了全家人的一個包袱,使他們整日生活在心驚膽戰當中,害怕小狗包弟會給他們帶來災難,如今包弟送走了,沒有包袱了,自然而然就輕松了

沉重:

他想到了解剖臺上的小狗包弟的慘象,進而想到為了自保,自己將相處了七年,有著深厚情誼的包弟犧牲掉,心中便產生了深深的愧疚,這種內心的煎熬使他又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自責:(讀一讀表現“自責”的句子)“不能保護一條小狗,我感到羞恥;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諒自己!”

高中一年級語文經典教案下冊 高一語文典型教學案例篇六

《吶喊》

教學目標:

了解魯迅生活經歷和思想發展過程;

理解寫作《吶喊》的緣由及小說集命名為《吶喊》的含義。

教學設想:

魯迅先生的文章,從來都是中學語文教學的主要內容。我們要學習魯迅先生的文章,最主要的是,要學習他“針砭時弊”,“揭示病根”的務實文風,學習他“橫眉冷對千夫指”的骨氣和“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精神,這應該是可以貫穿和落實到魯迅先生所有文章的教學中。

具體到本文而言,我們認為,應將重點放在魯迅先生為何要創作《吶喊》這一問題的探討上,在引導學生閱讀本文時,深入思考,探討分析,最終解決這一問題,則其他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教學目標也就達到了。

教學方法:點撥、討論、講授。

教學過程

一、明確學習本文的主要目的及所要領會

的中心。

二、自讀全文,劃出敘述個人生活經歷中列舉的典型事例,勾畫出說明寫作《吶喊》的緣由的句子。

三、完成課后“練習”。

閱讀指導內容與步驟

基本思想:《吶喊》是魯迅1918—1922年的短篇小說集,共收集短篇小說14篇。《吶喊》體現了作者徹底的毫不妥協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在中國現代文學具有劃時代意義。

本文是這部小說集的序言,寫于1922年12月。作者在序言中回顧自己從19世紀末至“五四”時期的生活經歷、思想發展及探索救國之路的過程,說明了寫作《吶喊》的緣由和自己的創作態度,表現了魯迅不斷追求真理,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革命精神。

閱讀練習

一、理清思路,掌握全文結構。

提示:全文可分為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從開頭至“再沒有青年時候的慷慨激昂的意思了”):敘述自己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思想發展過程。

兩層:1.總寫(第1自然段);

2.分敘青少年時代的生活經歷及思想發展過程。

第二部分(從“s會館里有三間屋”到結尾):介紹寫作《吶喊》的緣由和他為革命而創作的文藝觀、創作態度。

兩層:1.寫自己創作小說的動機;

2.說明創作《吶喊》的指導思想、小說成集時的心情和小說的命名

二、按拼音完成詞語,并解釋所填的字詞義。

(zhì)鋪(zú)業久(wéi)

不(míng)一錢不(dàn)于前驅

憤(mèn)反(xǐng)

三、如何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說的“我在年輕時候也曾經做過許多夢”?這里的“夢”指的是什么?

提示:“夢”是理解全文的主要線索,也是“文眼”之所在,通篇敘事線索可列為“好夢”——“寂寞”——“吶喊”。應著重弄清它們的含義。“夢”是指作者年輕時候的生活追求和理想。由于這些美好的希望、理想都未能實現,所以后來回憶起來,就如同夢幻一段。

高中一年級語文經典教案下冊 高一語文典型教學案例篇七

《邊城》

教學目標

1.了解沈從文描繪的湘西風土人情。

2.感受沈從文小說的語言特色。

3.走進作者構筑的善與美的理想世界,體會人性之美。

重、難點

情景交融的環境描寫和細致含蓄的心理刻畫。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簡介作者沈從文

沈從文一生共出版了《石子船》、《從文子集》等30多種短集小說集和《邊城》,《長河》等6部中長篇小說,沈從文是具有特殊意義的鄉村世界的主要表現者和反思者,他認為“美在生命”,雖身處于虛偽、自私和冷漠的都市,卻醉心于人性之美,他說:“這世界或有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樓杰閣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臘小廟。選小地作基礎,用堅硬石頭堆砌它。精致,結實、對稱,形體雖小而不纖巧,是我理想的建筑,這廟供奉的是“人性”(《習作選集代序》)。

沈從文的創作風格趨向浪漫主義,他要求小說的詩意效果,融寫實、紀夢、象征于一體,語言格調古樸,句式簡峭、主干凸出,單純而又厚實,樸納而又傳神,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凸現出鄉村人性特有的風韻與神彩。整個作品充滿了對人生的隱憂和對生生命的哲學思考,如他那實在而又頑強的生命,給人教益和啟示。

沈從文創作的小說主要有兩類,一種是以湘西生活為題材,一種是以都市生活為題材,前者通過描寫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贊美人性美;后者通過都市生活的腐化墮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喪失。其筆下的鄉村世界是在與都市社會對立互參的總體格局中獲得表現的,而都市題材下的上流社會“人性的扭曲”他是在“人與自然契合”的人生理想的燭照下獲得顯現,正是他這種獨特的價值尺度和內涵的哲學思辨,構起了沈從文筆下的都市人生與鄉村世界的橋梁,也正由于這種對以金錢為核心的“現代文學”的批判,以及對理想浪漫主義的追求,使得沈從文寫出了《邊城》這樣的理想生命之歌。

中篇小說《邊城》是他的代表作,寄寓著沈從文“美”與“愛”的美學理想,是他表現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通過湘西兒女翠翠戀人儺送的愛情悲劇,反映出湘西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的命運,一代又一代重復著悲涂的人生,寄托了作者民族的和個人的隱痛。

2.《邊城》情節

在湘西風光秀麗、人情質樸的邊遠小城,生活著靠擺渡為生的祖孫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壯,孫女翠翠十五歲,情竇初開。他們熱情助人,純樸善良。兩年前在端午節賽龍舟的盛會上,翠翠邂逅當地船總的二少爺儺送,從此種下情苗。儺送的哥哥天保喜歡上美麗_的翠翠,托人向翠翠的外公求親,而地方上的王團總也看上了儺送,情愿以碾坊作陪嫁把女兒嫁給儺送。儺送不要碾坊,想娶翠翠為妻,寧愿作個擺渡人。于是兄弟倆相約唱歌求婚,讓翠翠選擇。天保知道翠翠喜歡儺送,為了成全弟弟,外出闖灘,遇意外而死。儺送覺得己對哥哥的死負有責任,拋下翠翠出走他鄉。外公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擔憂,在風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獨地守著渡船,癡心地等著儺送歸來,“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

3.人物可愛,是沈從文先生小說的一大特征。他的作品所有人物全都可愛善良,可又為什么能從中感到悲哀的分量呢?請讀課文。

二、理清小說的情節結構,主要抓住翠翠心理,理解課文。

翠翠心中的凄涼——翠翠的父親、母親——翠翠的夢——爺爺上城——爺孫談“唱歌”——翠翠愛聽“歌”

以翠翠的心理活動為主線,師生討論下列問題:

1.第一段中,翠翠為什么會感到“薄薄的凄涼”?

明確:忙碌一天的世界要休息了,翠翠也閑坐下來。看著天上的紅云,嗅著空氣中殘留著的白天熱鬧的氣息。不覺寂寞惆悵涌上心來,看世上萬物都那么生機勃勃,而自己的生活卻“太平凡”了,覺得“好像缺少什么”。內心_動不安的愛情,卻不能像雀子、杜鵑、泥土、草木、甲蟲那樣,熱烈勃發。和周圍的景物相比,不由得感到“薄薄的凄涼”。

2.第二段中,翠翠為何要“胡思亂想”?翠翠和祖父之間有著濃得化不開的親情,無論是他們二人,還是讀者,對此都不會懷疑。但是為什么翠翠會產生“懲罰”爺爺的念頭?(是爺爺不知道女大不中留,不理解翠翠的感情需要嗎?不是,爺爺早就在操持這件事了。是翠翠不知道爺爺的操持嗎?不,翠翠明白,爺爺永遠會滿足她的任何一個要求和心愿。)

明確:翠翠感到日子有點痛苦,“好像缺少了點什么”,她覺得委屈,自然地遷怒到可以向之撒嬌的祖父,她并不當真地胡思亂想著自己出走以后帶給爺爺的懲罰。注意,翠翠的“懲罰”手段仍然是建立在兩人親情深厚的基礎上,她深知祖父愛她,所以讓他嘗嘗失去她的痛苦。

更感人的是后面,只是這樣一個念頭,就嚇壞了翠翠,她不敢想像沒有祖父的生活,竟不顧爺爺正忙著搖船,一次又一次叫爺爺回家,仿佛晚一點他們真會分開。

其實,翠翠此時心里并沒有一個明確的要求或一件具體的事情,她就是那么“莫名其妙”地感到日子空虛心情郁悶,這是一種無法言說的不安或不快,但又是一種確確實實的存在。因為無法言說,所以沒人能幫助你;因為確實存在,所以它總在折磨你。這就是孤獨感。

翠翠這清醒的白日夢,把一個少女單純而隱秘的內心情感托現給讀者:因情感生活得不到滿足而產生的哀怨的心理。

3.翠翠坐在溪邊,為什么就“忽然哭起來了”?為什么無來由地多次地“哭”?

明確:翠翠懷著滿腔心事,無人能訴說。渡船上人們悠閑地過渡,又有誰能了解她的心事呢?船上的人的安閑和翠翠內心的波動,形成動與靜的對比,表現出翠翠那看似無來由的哭的深意。

翠翠無來由地哭,一要注意翠翠情竇初開的朦朧感情,一要注意湘西這樣閉塞但人情質樸的環境,翠翠的心理肯定不會和生活在城市中的少女一樣。

4.外公給翠翠講父母的往事,注意引導學生把握此時翠翠心理的微妙變化。

5.翠翠的夢,有什么深刻含義?為什么平時攀折不到的虎尾草輕而易舉摘到了?翠翠不知道“把這個東西交給誰去了”又說明了什么?

明確:翠翠的夢寫了翠翠渴望得到幸福生活的躁動心理。翠翠情竇初開,聽到外公講父親和母親浪漫的愛情故事,不由得聯想到自己的感情。因此夢見自己上山崖摘虎尾草。“平時攀折不到手”的虎尾草,她很容易地摘到了。她內心里以前對儺送朦朧的感情,現在明確起來了。“不知道把這個東西交給誰去了”又表現出她內心的忐忑不安。

6.當祖父把實情告訴翠翠的時候,注意此時翠翠的心理變化。“翠翠不敢生祖父的氣”,這句話該如何理解?她可能生誰的氣呢?

明確:一個思春少女的感情。

7.翠翠在月光下吹著蘆管,為什么“覺吹得不好”?老船夫長長的曲子,為什么“翠翠的心被吹柔軟了”?

明確:月光如水,等待的人卻沒有來。“一片草蟲的清音復奏”,更使翠翠的心亂,連蘆管也吹得不好了。祖父吹了長長的曲子,婉轉的曲調使“翠翠的心被吹柔了”,心像月光般清澈溫柔起來。

8.最后,祖父唱了十個歌,翠翠為什么自言自語說:“我又摘了一把虎尾草了”?

明確:翠翠最后聽祖父唱歌,就是儺送昨晚唱的歌,心里踏實了,她知道儺送也像自己愛他一樣,愛著自己。她說:“我又摘了一把虎尾草了。”這時她已經知道虎尾草要交給誰了。

9.關于翠翠這個人物形象:

明確:翠翠天真善良,溫柔_。她和外公相依為命,對外公關心備至。因為外公不理解她的心事,她就幻想出逃外公去尋她,可是想到外公找不到她時的無奈,又為外公擔心起來,為自己的想法的后果害怕自責。她情竇初開,愛上了儺送,感情純潔真摯。而節選部分以后儺送遠去,她又矢志不渝地箸著心上人的歸來,表現她愛的執著。

三、分析討論作品人物間的親情關系和愛情關系,感受湘西民間獨具的風俗美風情美。

1.翠翠和祖父的祖孫情:

明確:這是作品中最主要的兩個人物。相隔著中間一代人,祖孫倆組成的家庭是殘破的,所以在悠長的歲月中,祖孫二人不僅生活上相依為命,也在感情上相濡以沫。可重點分析第13章(課文前部分)翠翠的“負罪”和“贖罪”。再讓學生找表現祖孫親情的文段,讓他們意識到這真摯親情是植根于純樸民風中的。

2.翠翠和天保兄弟的愛情:

明確:愛情的美好很重要的原因是它對物欲的排斥,愛情愈純潔,其中包含的物欲成分就愈少。

課文節選的三章沒有直接寫到幾個青年男女相愛的動機,但卻寫到了他們表達愛情的方式,最動人的當然是儺送的歌聲和翠翠夢里的虎尾草。儺送用整夜的歌聲表達對心上人的愛慕,讓人不由想起《詩經》《樂府》里詠嘆愛情的美麗詩章,這是湘西古風猶存的明證,更是這里的人把愛情視作圣潔感情的表現。同樣,翠翠在睡夢中受到歌聲召喚,她摘取了一捧虎尾草,準備送給意中人,一個少女纖塵未染的心豁然眼前,讓人感動。

可作補充的是翠翠父母的愛情,他們在對歌中相愛,在絕望中殉情。爺爺對翠翠說:“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這種歌唱出了你”,原來,翠翠就是純潔愛情的結晶。

3.天保和儺送的手足情

明確:天保和儺送突然發現兩人愛上的竟是同一個姑娘,眼看兄弟要變成情敵,他們沒有反目成仇,也沒有像流行小說寫的那樣,其中一個慷慨“出讓”,他們懂得,姑娘不是財產,感情沒有價格,你必須接受姑娘的選擇,而不能代替姑娘做出選擇。于是他們公平地、正大光明地做了競爭,哥哥走了車路占了先,就一定讓弟弟走馬路先開口,結果一唱定乾坤,這里沒有裁判,沒有評委,沒有公證人,只有良心和道德,再加上血濃于水的手足深情。為了成全弟弟,哥哥帶著失戀的憂傷遠走他鄉……

分析中讓學生感受悲劇中的人性美。

作者深情地歌詠親情愛情的美麗,意圖何在,這可能是個復雜問題,可不必在教學中深究。沈從文先生在內地看到了許多現代文明對傳統美德的銹蝕和破壞,這觸痛了他,這部小說可能反映著他對重建人與自然和諧關系、恢復人與人之間的善意和坦誠的思考和愿望,他把這些美好的愿望交給了家鄉湘西的鄉親,所謂“禮失求諸野”吧。

四、開放討論題:小說中人物孤獨感的分析。

五、教師總結

六、課后訓練:

要求學生找出文中描寫環境的內容,并思考:這些景物描寫有何共同特點?又有何作用?(提示:文中集中描寫的有四處——景情結合、烘托)

本教案以介紹沈從文和《邊城》情節導入,抓住翠翠的心理活動,重點分析人物形象和人物情感,感受邊城的人性美。教學中應以學生品讀討論為主,教師適當點拔。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
a.付費復制
付費獲得該文章復制權限
特價:5.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b.包月復制
付費后30天內不限量復制
特價:9.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日爱影院 | 天天擦天天干 | 亚洲成a人片77777kkk | free女厕所vedio中国 | 成人99国产精品 | 香蕉视频老司机 | 一级特黄aa毛片免费观看 | 国产超级乱淫视频播放 |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 |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 久久免费视频网站 | 韩国三级日本三级在线观看 | 最新三级网站 | 成人免费影院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日本x片| 老湿影院在线免费观看 | 亚洲人成网址在线观看 | 欧美午夜在线观看理论片 | 日本日b视频 | 亚洲人成在线免费观看 | xxxx性欧美高清 | 国产亚洲视频网站 | 最近中文字幕大全2019 | a一级毛片| 卡一卡二卡三免费专区2 | a级毛片黄色 | 手机看片国产日韩 | 黄色片子免费看 | 欧美综合色另类图片区 | 手机在线成人精品视频网 | 亚洲男女天堂 | 国产黄a三级三级三级 | 色免费视频 | 三级大片在线观看 | 日本青草视频 | 成年人免费在线看 | 午夜伦理片免费观看在线 | 日本二级黄色片 | 天天天天操 | 污网站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