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免費教案篇一
教學要求:
1.掌握本課生字新詞。
2.學習第一段的寫法,從不同方面把一個地方的景色寫具體。
3.學習課文按不同方面連段成篇的方法。
4.了解海濱小城的美麗景色,體會作者熱愛家鄉海濱小城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抓住不同景物的特點,了解海濱小城的美麗景色,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學習課文按不同角度連段成篇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我們偉大的祖國幅員遼闊,無論你走到哪里,都能欣賞到美麗的景色,今天,我們又要到美麗南國來欣賞,地處廣東海濱的一座小城的迷人景色。(板書課題:20海濱小城)
2.分析審題:海濱指的是哪里?課文寫的是什么地方?課文的寫作順序是什么,同學們,思考一下。
二、理清文章思路。
1.自由讀課文,標清段的序號,思考:課文哪幾個自然段是寫海濱的,哪幾自然段是寫小城的?
2.討論分析:
第一部分(1-3)海濱的景色。
第二部分(4-6)小城的景色。
三、學習課文第一部分。
1.指名讀課文,思考:課文寫了海濱的哪些景物?用“橫線”標出來。(板書:大海沙灘)
2.自由讀1-2節,用“()”標出體現大海是美麗的詞語,加以理解。
3.學生找句子——抓詞語——談體會(板書:藍棕銀白白灰金黃)
小結:這兩段主要抓住景物的顏色進行描寫,表現了大海是迷人的,景色異常美麗。
4.自由練讀——互讀——指名讀(要求讀出顏色的美,大海景色的迷人)
5.默讀3節,思考:這段主要寫了什么景物?(板書:貝殼船隊)
6.投影顯示,理解帶點詞的意思,并思考:為什么會這樣?
(1)這里的孩子見得多了,都不去理睬這些貝殼,貝殼只好寂寞地躺在那里。
(2)船隊一靠岸,海灘上就喧鬧起來。
7.二人互讀——指名讀——男女生分讀(要分別讀出海灘的寧靜與喧鬧氛圍)
四、學習第二部分。
1.過渡:剛才學習了1-3節,了解了海濱是美麗的,下面用同樣的方法自學4-6節。
3.投影顯示思考題:
(1)課文寫了小城的哪幾個地方?用“”標出。它們各有什么特點?用“()”標出。
(2)抓住關鍵句體會:它們美麗在哪里?
3.討論板書:
庭院——樹多花園——樹茂街道——干凈
4.投影顯示,理解帶點詞的意思。
鳳凰樹開了花,開得那么熱鬧,小城好像籠罩在一片片紅云中。
5.指導朗讀:作者把小城寫得這么美、整潔,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家鄉的熱愛、贊美之情,要通過你的朗讀,讓別人也體會到這種情感。
6.自由練讀——齊讀。
7.根據提示練背5節,投影顯示:
小城的公園()。這里栽著()。一棵棵榕樹就像()撐開的(),樹葉(),可以(),()。樹下(),每逢(),()總是()。
五、總結。
1.齊讀全文,體會作者的熱愛、贊美之情。
2.結合板書,思考:課文是怎樣連段成篇的?
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免費教案篇二
《不會叫的狗》
教學要求:
1.熟讀課文,認讀課文中出現“嗎、討、厭、怒、批、訪”等16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改編或續編故事,編排課本劇,培養學生的理解、想象創造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懂得成長過程中難免會遇到挫折及不幸,要學會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對小狗的遭遇產生同情心的同時,要正確認識自己。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同學們喜歡讀童話故事嗎?請說說你最喜歡的是哪篇,并說明理由。
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童話,故事的名字叫“不會叫的狗”。看到這個題目你會想到什么?
下面就讓我們帶著這些疑問走進課文。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請小朋友們把書翻到第14課,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課件出示讀書要求)
標(邊讀邊標出自然段)
劃(邊讀邊劃出生字所在的詞語)
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加字,不丟字,難讀的地方停下來多讀幾遍。)
想(這篇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2.看到同學們讀得那么認真,那么投入,我想你們一定掌握了不少知識,誰來說說這篇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3.你真了不起,只讀了一遍就知道了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課件出示帶拼音的生詞)誰來當小老師教大家來拼讀下面的生字。
干嗎討厭批評來訪搞不清刀叉壓根兒差不多
4.同學們讀得真好聽,下面我們男女同學比賽讀,看看誰讀的好。你們讀得很棒,為自己掌聲鼓勵一下。
三、整體感知。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思考:本文寫了一個什么故事?這只狗為什么要學叫?都向誰學了?
四、品評形象,深入理解。
1.想想文中一共出現幾只小動物?
2.公雞和杜鵑出于什么心理教這只狗叫的?教的時候表現怎么樣?狗學的時候表現怎樣?從文中找關鍵性的詞語與句子。
(小雞-同情、杜鵑-憐憫、狐貍-嘲笑)
3.狐貍為什么嘲笑它?從哪句話中你讀出了這種嘲笑的。
4.面對這種嘲笑小狗有怎樣的反應?(指導讀出傷心的語氣)從動作表現來看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小狗呢?(師引導自尊心強并可憐的狗。)
五、探討結局,挖掘內涵。
1.課文設計了三種結局,請速讀并說說你比較喜歡哪一種結局,為什么?
2.你希望這只狗有怎樣的結局?請為這只狗續寫個結局。
六、聯想續寫,布置作業。
讀童話需要一顆童心,還需要我們有一雙慧眼,用心地去發現生活中的美與丑、真與假,這樣真實的生活自然會從你的筆間流出。學完這篇童話相信你也會按捺不住寫作的欲望,請你提起你手中的筆來表達自己的心聲。
為此文加上第四個結局,能像作者一樣,在文中有一個關鍵句來表達自己的觀點。
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免費教案篇三
《富饒的西沙群島》
教學要求:
1.認識“饒”等11個生字。會寫“富”等12個字。能正確讀寫“風景優美、物產豐富、五光十色”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讀懂課文主要內容,了解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培養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4.摘抄課文中優美的語句,豐富語言積累。
教學重難點:讀懂課文主要內容,了解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培養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課前準備:
1.一張中國地圖。
2.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彩色掛圖。
3.小黑板三塊,或投影片四張。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設疑導入。
今天我們學習《富饒的西沙群島》,你知道西沙群島在什么地方嗎?西沙群島是一個怎樣的地方呢?我們讀完這篇課文你就會有所了解。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注意讀正確,讀流利。
2.檢查生字新詞。課件出示帶生字的詞語:
深藍懶洋洋披甲劃來劃去威武揀貝殼形狀漁業工人肥料祖祖輩輩富饒島嶼山崖棲息鳥糞
a.指名讀,注意正音。
b.開火車練讀,齊讀。
c.重點指導難認難寫的字:懶威武揀輩
d.學生練寫生字。
3.交流老師提出的問題。
a.從地圖上指出西沙群島的具體位置。
b.根據學生的回答,讀畫出文章的中心句:那里風景優美,物產豐富,是個可愛的地方。
三、朗讀感悟
1.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朗讀,并想一想喜歡的原因。
2.小組交流。把自己最喜歡的段落朗讀給小組同學聽,相互評價。
3.全班交流。讀自己最喜歡的段落,說說喜歡的原因。
4.重點感悟。
a.出示句式。
海底的巖石上長著各種各樣的珊瑚,有的像綻開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魚成群結隊地在珊瑚叢中穿來穿去,好看極了。有的全身布滿彩色的條紋;有的頭上長著一簇紅纓;有的周身像插著好些扇子,游動的時候飄飄搖搖;有的眼睛圓溜溜的,身上長滿了刺,鼓起氣來像皮球一樣圓。
b.朗讀體驗。這兩段話寫了什么,你覺得寫得怎么樣?
c.仿照句式寫話。
用“有的……有的……有的……”寫一句話。
四、課后拓展。
1.搜集描寫祖國風光的詩句、諺語、歇后語等。
2.背一背自己喜歡的段落。
第二課時
一、再讀課文。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課文,感受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
2.教師出示海面、海底、海灘、海島的有關圖片,學生看圖背誦相應的段落。
3.舉行“可愛的祖國”古詩名言展示會。
①學生交流描寫祖國風光的古詩。如:
《望廬山瀑布》《望洞庭》《峨眉山月歌》《望岳》《錢塘湖春行》。
②學生交流描寫祖國風光的諺語。如: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峨嵋天下秀,三峽天下雄。
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
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
二、積累語言。
1.學生抄寫詞語表中列出的本課的詞語。
2.聽寫剛才抄寫的詞語,聽寫后自己對照批改、訂正。
3.抄寫課文中優美的語句。
三、拓展延伸。
學生把自己心中的西沙群島用絢麗的色彩描繪出來,辦一期《可愛的西沙群島》畫展。
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免費教案篇四
《金色的草地》
教學要求:
1.學生獨立識字6個,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盛開、玩耍”等詞語。
2.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理解課文內容,了解草地顏色的變化及原因,引導學生體驗文中“我”對蒲公英的感情變化。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練習復述片斷,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
4.讀懂課文內容,進一步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感受大自然給我們生活帶來的樂趣,同時學習作者善于觀察事物,養成留心觀察事物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1.學習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對蒲公英的喜愛之情,對自然、生命的尊重和熱愛之情。
2.抓住蒲公英在一天之內不同時間的變化,體會細致觀察的重要性,懂得只有細心地觀察,才能發現事物的本質,才能發現生活中的美。
課前準備:生字卡片,教學課件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都見過草地嗎?誰來形容一下你見過的草地。
2.讀了課題之后你們想到了什么?(這片草地為什么是金色的?)(板書:金色的草地)
3.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帶著心中的疑問聽老師讀課文。學習生字、詞語。
2.自由讀,檢查生字:
(1)預習時大家已經養成了獨立識字的習慣,現在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做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生字。
3.指名讀,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思考:讀了這篇課文,你知道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老師幫助學生梳理問題。
三、理解課文。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第一自然段,邊讀邊思考:文中的這片草地在哪里?草地是金色跟什么有密切關系?
2.討論交流:“我們住在鄉下,窗前是一大片草地。”這句話告訴我們草地的位置。“草地上長滿了蒲公英。當蒲公英盛開的時候,這片草地就變成金色的了。”這句話告訴我們草地是金色的跟蒲公英有密切關系。
3.指導朗讀。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感悟童真:
1.弟弟和哥哥玩了什么好玩的游戲呢?自讀課文第2自然段,找出答案認真讀一讀。
2.指導學生看圖說說弟弟和哥哥玩了怎樣的游戲。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探究“變色之謎”:
1.聽老師讀課文,思考:我有什么新發現?草地為什么會變顏色?
2.分組討論交流。
我的發現:
早晨草地是綠色的;中午草地是金色的;傍晚草地又變綠了。
草地會變顏色的原因:
蒲公英的花就像(我們的手掌),可以(張開)、(合上)。
早晨,花朵(合攏),是(綠)色的,草地也是(綠)色的;
中午,花朵(張開),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
傍晚,花朵又(合攏),是(綠)色的,草地就變成(綠)色的。
3.為什么小作者這么厲害,能發現這個秘密?
(四)學習第四自然段:
1.有了這一發現之后,小作者對蒲公英的感情又有了什么變化?
2.討論交流。
3.體會句子的作用:“它和我們一起睡覺,和我們一起起床。”這句話你是怎么理解的?
四、總結全文
美麗的大自然中有許多神奇的植物,課文里的小朋友正是因為有一雙善于觀察、善于發現的眼睛,發現了花朵與草地顏色的秘密,作者通過仔細觀察,透過一棵小小的蒲公英,讓我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和神奇
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免費教案篇五
《美麗的小興安嶺》
教學要求:
1.在讀中品詞品句,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
2.初步認識小興安嶺的美麗富饒,教育學生熱愛大自然。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教學重難點:體會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美和學習積累語言,是學習本課的重點;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反復品讀,感受小興安嶺的美麗,是教學的難點。
教學過程:
一、交流搜集的資料,揭題。
學生交流課前搜集的有關小興安嶺的資料。教師根據學生的交流情況,適時地出示課件(中國政區圖,紅點閃爍顯示小興安嶺的位置),幫助學生了解小興安嶺的位置。
二、初讀,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邊讀邊想,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內容?
三、品讀,析文悟情。
1.利用寫春、夏美景的段落,滲透學法:
(1)默讀2~5自然段,想:在小興安嶺一年四季中,你認為哪個季節的景色最美?劃出有關的詞句。
(2)按照學生的交流情況,進行重點指導(次序不定)。
【夏天(當學生談到夏天時)】
①出示夏天一段的文字課件,請學生說說為什么認為夏天的景色最美,是從哪些詞句讀出來的?(學生自由感知,次序不定)
?野花
學生自由讀寫野花的句子,邊讀邊想象畫面。指導讀出野花的美。
?樹木
你從這句話知道了什么?是從哪些詞語讀出來的?樹木長得這么密,怎么樣能把它讀出來,自己練習讀。指名讀,請小老師給他評一評。指名讀。
②觀看展示夏天美景的視頻。提問:看了視頻,你想什么了?
【春天(當學生談到春天時)】
①出示描寫春天一段的文字課件。請這個學生談談為什么認為春天的景色最美。
根據學生的交流情況,教師重點指導:
?寫小鹿的句子
自己讀寫小鹿的句子。你能讀懂了嗎?誰能加動作讀一讀?全體學生起立加動作讀寫小鹿的句子。
?比較句子
樹木抽出新的枝條。
樹木長出新的枝條。
把“抽出”換成“長出”行不行?為什么?可以做動作體會體會。
②春天的這一段,老師也很喜歡,我想讀讀行嗎?教師看著屏幕配樂讀該自然段,學生閉上眼睛想:腦海里出現了怎樣的畫面?
③指名配樂讀該段。學生齊讀,能背的站起來背。
2.總結學法,自主運用:
(1)師生共同總結學習春、夏兩段的方法。課件出示自學要求,學生按要求自學。
自學要求:
①看一看,4、5自然段描寫了秋、冬季節的哪些景物;
②想一想,這些景物美在哪,用“________”劃出有關的詞。
③抓住劃“________”的詞反復讀句子,體會景色的美。
④讀不懂的詞句作上記號。
(2)學生自學。
(3)小組內交流自學情況。要求:有不同意見的,一起討論,看看哪種意見;在自學過程中讀不懂的詞句提出來,請小組內同學幫忙。
(4)全班交流學習情況:
①這兩段描寫了哪些景物?在交流過程中,教師擇機請喜歡野果、小動物的同學站起來讀有關的句子,檢查學生讀書情況。
②提出不懂的問題,全班討論。
四、總結,深化認識。
1.學完課文,此時你最想說什么?
2.帶著贊美的感情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五、布置作業,課后延伸。
1.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段落背下來。
2.繼續搜集有關小興安嶺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