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時代楷模,他們一個個恪盡職守、無私奉獻,成為人民心中的英雄和榜樣。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學習先進時代楷模事跡心得體會范文7篇,歡迎大家閱讀轉發!
學習先進時代楷模事跡心得體會范文篇1
在中國,有許許多多無名、有名的科學家,他們拋棄一切,毅然回國,為祖國的科技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而黃大年教授就是其中一位。
7年前,黃大年教授在英國的科學界享有很高的地位,金錢、名譽、地位和國際一流的科研團隊。但是,這些對他來說都不重要,他回國的決心一刻也沒有動搖過。就這樣,懷著一顆赤子之心,他回到了母校吉林大學。他從回校的第一天起,就投入到了高強度的工作中,別的同事都是每天工作8小時,而他卻把一天24小時的時間全部時間投入工作當中。
在這7年中,他憑著高深的科學專業技術水平和一股剛強的毅力,填補了我國在地球地理控測的多處空白。有專家說過,黃大年同志在這7年中的成績相當于別人五十年的成就。他的這一股愛國情懷也深深感染了他的學生,不少同事也都說他是一個超人!
但是,超人也有累的時候。2016年底,他終于倒在了病床上。但他心中的腳步卻從沒有停歇過,在病床上,他堅持給學生講課,耐心地講解學生們的疑惑。
2017年1月8日,黃大年教授最終沒能戰勝病魔,不幸離世,長眠于祖國的土地之下,享年58歲。他走得太突然,走的太可惜,對于我們,對于國家,對于世界,這都是一個重大的損失!
黃大年教授雖然去世了,但我們要學習黃大年教授的愛國之情懷,鞠躬盡瘁,懷著一顆赤子之心。我們要努力學習,將來為祖國而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學習先進時代楷模事跡心得體會范文篇2
我們學校這段時間組織學習了張桂梅同志的先進事跡。張桂梅同志是邊疆民族貧困地區教師的優秀代表,她的事跡平凡而偉大,思想樸實而閃光,在她身上集中體現了偉大的時代精神和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展現了新時期人民教師的良好形象和共產黨員的時代風采。張桂梅同志的先進模范事跡,充分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體現了她對黨和人民教育事業的無比熱愛和忠誠。
張桂梅同志參加工作30多年來,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深深扎根于邊疆民族貧困地區,全身心地投入到教書育人的崇高事業中;她身患多種疾病,卻常常超負荷地工作,以驚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終堅守在三尺講臺上;憑著對教育事業的熱愛,不斷學習先進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精心研究,積極探索教育規律和民族教育發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進行素質教育,總結出一套適合民族貧困山區教育特點的教學方法,教學成績突出;她沒有子女,生活節儉,把自己一天的生活費控制在3元以內,而拿出自己絕大部分工資接濟困難學生,給沒有學費的學生墊交學費,帶患病的學生去看病,天冷了給他們添置衣被,把母親般的慈愛全部獻給學生和孤兒;她不僅生活上關心學生,而且積極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健康的業余愛好,從各個方面無微不至地關愛他們,與迷戀網絡的學生同吃、同住、同學習,精心引導,細心照顧,使他們戒除了網癮。張桂梅為之苦苦追求的夢想一天天成為現實,她讓偉大的母愛在奉獻中不斷延伸。作為一名戰斗在一線的教師,我覺得和她相比較我深感慚愧,學習了張桂梅老師的事跡后,我決心以張桂梅同志為榜樣,立足崗位,開拓進取,努力做好本職工作,教書育人,培養一批對國家有用的人才。
學習先進時代楷模事跡心得體會范文篇3
看完黃文秀同志的先進事跡,我的眼淚濕了眼眶,作為一名支教結束已經返校的研究生支教團成員,我深知基層工作的不易,她的故事更是基層工作者的一個縮影,我們都應該向文秀同志學習,學習她對黨忠誠、信念堅定,學習她扎根基層、心系群眾,學習她胸懷大愛、無私奉獻,學習她立足平凡、追求崇高,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拼搏奮進。文秀走了,千千萬萬個文秀還在,每一個青年學子都要承擔起光榮的歷史使命,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投入時代的洪流中,將個人前途與國家命運同頻共振,限度將自己投入到祖國偉大建設當中去。
通過學習“第一書記”黃文秀的事跡,讓我明白了基層是艱苦的,只有心懷信仰,才能成芳華。努力、陽光、熱情、真誠、有追求,是黃文秀留給所有人的印象,她用赤誠的初心,質樸的奉獻融入貧困群眾,擔當起脫貧攻堅重任。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應該學習“第一書記”黃文秀不畏艱苦,奮勇向前的精神。只有做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才能把一脈相承的信仰,奉獻與犧牲的信念,化作迎難而上、登高行遠的力量,鑄成共產黨人無私奉獻、不負人民的魂。
看完黃文秀的視頻,我感慨萬分,她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用短暫的一生,為老百姓做出了實實在在的貢獻,踐行了一位共產黨員對黨和人民的莊嚴。鏗鏘誓言猶在耳,壯志未酬淚滿巾。文秀走了,帶著百坭村的扶貧重任和群眾的脫貧愿望、帶著她對生活的無限熱愛和對群眾的無限深情,匆匆離去。在她短暫的生命里,用青春書寫韶華印記,以信仰鋪設腳下芬芳。雖然她走了,但她永遠活在我們的心里。她用生命照亮的扶貧路,也將激勵著千千萬萬扶貧干部不懈奮斗,繼續前行!作為一名中共黨員,黃文秀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學習。在今后的支教之路上我將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為祖國奉獻自我的青春力量。
黃文秀同志勇挑重擔,體現了共產黨員的初心和本色,我們要學習她身上可貴的精神,努力學習、勤于實踐、不懈奮斗,肩負起新時代賦予的責任和使命,讓青春在為祖國為人民奉獻中煥發出絢麗的光彩!
外國語學院劉明晟同學表示,今天學習了黃文秀同志的先進事跡,讓我極為感動且備受鼓舞。在此向扶貧先鋒致敬,向第一書記致敬。作為一名青年黨員,投身西部熱土,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的地方去,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貢獻一份力量是我的理想和愿望。愿加入西部計劃,同志愿者們攜手共進,以前仆后繼、一往無前的毅力和決心,助力黨和國家打贏脫貧攻堅戰,服務社會,報效祖國,扎根西部,融入基層,深入脫貧攻堅戰主戰場,以為人民謀幸福為己任,初心不改,努力奮斗,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做好扶貧工作,讓國家放心、人民幸福,是所有西部計劃志愿者的追求和目標。我也會在實踐中不斷堅定理想信念,腳踏實地,虛心學習,以飽滿的精神面貌和扎實的工作能力貢獻青春力量。
學習黃文秀的事跡后,了解到她放棄留在大城市的工作機會,毅然決定回到革命老區百色,奔赴偏遠的貧困山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將扶貧當作自己”心中的長征“,讓我回憶起去年暑假跟隨資源瓜里鄉義林村第一書記在鄉間地頭跋涉,克服語言不通的問題和當地群眾交流,協助降準扶貧工作的生活。對于基層,自己有很深的體會,大學連續三年暑假奔赴龍勝、全州、資源貧困山區參與為期將近一月的扶貧工作,與扶貧工作者戰斗在第一線。深切感受到扶貧工作任重而道遠,扶貧道路不簡單,基層工作的經歷讓我覺得沒有辜負青春。今年六月,大學四年生活結束后,我將成為一名光榮的西部計劃志愿者,踏入支教的崗位,繼續為祖國奉獻青春力量!
看完各家媒體對黃文秀事跡的報導,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靜。現代社會發展的節奏太快,快到很多人已經忘記了自己的初心,甚至不知初心為何物。可能多數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在孩提時代,說起自己的人生理想,那一定是要成為偉大的數學家或者科學家,為整個人類的發展做貢獻。而隨著年紀的增長,思維以及認知的具化,理想漸漸成為考一所好大學、找一份好工作、經濟獨立、獨善其身......。所有生活的零碎,都不再能夠拼湊得起最初夢想的藍圖。也許是因為對這個世界的認知越來越淺薄,也許是因為認識到了自己的渺小,也許是對于人生的意義、人生的價值的認知超越不了“小我”。而黃文秀的事跡,正是能夠讓我們在感動、感慨的同時,從這些情感碰撞中再去找到自己的初心,用榜樣的力量蕩滌靈魂、砥礪初心、呼喚擔當。
學習先進時代楷模事跡心得體會范文篇4
什么是初心?
初心可能是一份遠大的志向,世界能不能變得更好,我都要去試試;初心也許是一個簡單的愿望,靠知識改變命運,靠本事贏得榮譽;黃文秀說“百色是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邊境地區、大石山區、貧困地區、水庫移民區,是全國扶貧攻堅主戰場之一,面對那些還沒有脫貧的父老鄉親,作為黨員的我有什么理由不回來呢?”
初心,是對脫貧路上的篤定、對基層工作的堅守、對為人民服務的執著。
什么是青春?
青春就是甘于奉獻。黃文秀同志畢業于北京高校,本可選擇更為安逸和舒服的工作環境和行業,2016年研究生畢業,毅然選擇回到家鄉百色,用所學服務家鄉建設。2018年作為駐村第一書記投身到脫貧攻堅偉大事業中,愛崗敬業,心系群眾,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在她身上,青春代表著奉獻,青春意味著付出,青春彰顯著使命,青春書寫著擔當。青年干部作為社會發展的后備力量,我們更應該要擼起袖子加油干,自覺到基層去、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多沉入工作崗位,多做調查研究,以一顆平和的心態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耕耘。
青春就是綻放價值。一個人的一生也許很漫長,但就人類歷史長河的發展而言,卻是極為短暫的。有的人渾渾噩噩過了一輩子,有的人勤勤懇懇干了一輩子,有的人雖生命短暫,人生卻無比絢爛。黃文秀同志在短暫的人生路上,用奉獻延展了生命的寬度,讓生命的價值光芒四射,精彩紛呈。從黃文秀同志身上,我認為作為一名工作在農村一線的人員要做到以下三點,一是要端正自己的心態。年輕干部雖然文化素質高,學習能力強,但這樣的我們心高氣傲,考慮問題不全面,交際能力差等問題也都凸顯出來,所以我們要端正心態,保持文明的言行舉止,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用真誠消除矛盾,用寬容感化群眾;二是要努力學習。向老同志學習、向經驗學習、向身邊的人學習,從不斷學習中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夯實自己的基礎,特別是在脫貧攻堅工作進入決勝期,更應努力提升自己,確保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三是要嚴于律己。始終繃緊廉潔自律這根弦,遇事多問原因,做事多想后果,不斷矯正自身行為,讓潔身自好、遵紀守法成為習慣。
青春就是拼搏奮斗。“無青春不奮斗”這句話用在黃文秀同志身上最為貼切不過了,她的人生定格在奮斗的30歲,脫貧攻堅忘我工作的30歲,人生最美好的30歲。她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代年輕一代的人生追求和奮斗征程,為我們這些正在脫貧攻堅一線的廣大年輕干部樹立了楷模,我們也將繼續她的事業,用奮斗譜寫精彩人生華章。奮斗既要仰望星空,也要需要腳踏實地。我們有了自己的奮斗目標,就要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去實現。當你選擇了夢想,就意味著你要受得住寂寞,經得起挫折,充分肯定自己的每一份付出,用足夠的信心去迎接每一份挑戰。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并存者才能走得到遠方,享受到最終勝利的果實。
初心不滅,青春無悔。芳華雖短,馨香永存。
學習先進時代楷模事跡心得體會范文篇5
黃文秀——原本只是一個普通的名字,2016年從北京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和每年千千萬萬選擇留在大城市就業的畢業生不同,黃文秀一畢業便毅然回到了家鄉百色工作,2018年3月又響應組織號召,到貧困村擔任第一書記,從此,一個青春正茂的年輕女孩整日素面朝天,雙腳扎進泥土,最終年僅30歲便永遠倒在了扶貧路上。在脫貧攻堅的道路上我們應該:
一、堅持終身學習,腳踏實地工作
脫貧攻堅道路上許多優秀的人物事跡,他們都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不斷學習,讓自己的工作方法與思路與時俱進,給自己的村子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向書本學習,夯實理論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理論修養;向農民學習,許多農業方面的知識我們需要虛心向農民學習,深入田間地頭,不斷增加自身農業知識;向實踐學習,要把所學到的知識運用于實際工作中,在實踐中檢驗所學知識,為鄉村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向優秀人物學習,大慶有“忘我拼搏、艱苦奮斗、科學求實、甘于奉獻”的鐵人精神,我們木蘭有“敢為人先、實干擔當、忠誠為國、無私奉獻”的馬旭精神,我們要把這種精神用到扶貧工作中去,用到全心全意為百姓服務中去。我們要把這種精神發揚光大,立志在脫貧攻堅、鄉村建設事業中建功立業。
二、堅持實干興邦,助力脫貧攻堅
脫貧攻堅是一場必須打贏打好的硬仗。勤學篤行是助力脫貧攻堅的必要環節。用知識鑄就脫貧攻堅的行動導圖,用實干吹響脫貧攻堅的前進號角,知行合一,堅持真抓實干原則,以務實作風、踏實態度,立足鄉村發展,增強村民歸屬感、獲得感、幸福感。推進創新是關鍵步驟。我們要汲取脫貧攻堅的工作經驗,精準識別找“窮因”,用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思維推動新時代脫貧攻堅工作,讓我們所任職的村鎮群眾生活富起來,鄉風民風美起來,文化生活好起來。
三、堅持以心換心,恪守為民之責
身為干部,尤其是年輕干部更要加強基層實踐鍛煉,這樣才能深刻地了解人民群眾,才能對人民群眾有深厚感情,也才有基礎成為一名黨的好干部。因此,我們要謹記以下幾點:深懷愛民之心。群眾利益無小事,要堅持服務群眾的原則,走進群眾中去,走進問題中去。為民辦事要“接地氣”,與民相處要“多耐心”,更要牢記“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手握公權,就要為民辦事”。恪守為民之責。“在其位謀其政,任其職盡其力。”身為領導干部就是要全心全意為百姓服務,在工作中要始終不忘初心,不斷提高基層組織的服務能力和辦事效率,勤政務實,敢于擔當,努力做到恪守為民服務的責任,力行為民服務的舉措。多辦利民之事。要想打贏脫貧攻堅戰,就要扎根基層,深入開展有益于群眾生產生活的工作,多下基層調研,多于群眾交流,把握地方發展特點,深挖地方發展潛力,努力打造地方特色品牌,真正把精準扶貧工作規劃到位、投入到位、落實到位,讓百姓富裕起來,充分滿足村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美的青春在一線,最美的青春是奉獻”。作為一名選調生,更要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為基層的發展奉獻自己的智慧與青春,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力量,用青春譜寫脫貧攻堅的樂章!
學習先進時代楷模事跡心得體會范文篇6
一位30歲的扶貧干部黃文秀生命永遠定格在了30歲,她是百色市樂業縣百坭村第一書記,一位普普通通的“80后”,在返回駐在村途中突遇暴雨洪流,不幸因公殉職,她無愧為新時代的好榜樣!
要向黃文秀學習,發揚恪盡職守、無私奉獻的工作作風。
事業任重道遠,責任重于泰山。黃文秀駐村當第一書記期間,一心為民,把扶貧路當作長征路,短短一年,她就從“扶貧新手”轉變成群眾最信賴的人,用一腔熱血、一片赤誠踐行著共產黨人共同的誓言。我國正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唯有恪盡職守、扎扎實實、一步一個腳印的干下去,才能不負時代重托、不負人民期待。因此,要做到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管一行、像一行,努力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不平凡的業績。
要向黃文秀學習,弘揚迎難而上、主動而為的擔當精神。
肩扛千斤,謂之責;背負萬石,謂之任。面對脫貧這塊“難啃的硬骨頭”,她沒有退縮,一次一次向貧困戶家里跑,幫他們干農活,帶領群眾摸索并發展了適合本村的產業,僅僅一年時間,白坭村的貧困發生率就從22.88%降至2.71%。當前,我國的脫貧工作正處于沖刺階段,志不堅不足以攻城拔寨,意不定不足以爬坡邁坎,唯有能擔當、敢擔當、勇擔當,才能真正不辱使命。因此,要多學習理論知識,補短板、強弱項,在大是大非前能擔當;要多注重實踐鍛煉,多去基層一線等工作中增長才干,磨練意志,煉就金剛不壞之身,在危難險阻前敢擔當;要多培養斗爭精神,始終保持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斗爭意識,在復雜問題前勇擔當,用實際行動贏得人民信任。
要向黃文秀學習,培養情為民系、利為民謀的公仆意識。
“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她放棄了大城市的工作機會,毅然回到家鄉,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奉獻自我,為民服務,用生命詮釋了初心和使命。身為一名黨員干部,唯有時刻牢記“我們的權利是黨和人民賦予的,是為黨和人民做事用的,只能用來為黨分憂、為國干事、為民謀利”,才能真正做到無愧于人民。因此,要培育“蠟炬成灰淚始干”的服務意識,在為民服務中堅定初心;傳承“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的奉獻精神,在為民奉獻中實現人生價值,譜寫動人篇章;樹立“富貴于我如浮云”的高尚情操,在為民謀利中經得起誘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向人民滿意而行!
使命呼喚擔當,榜樣引領時代。讓我們在黃文秀精神引領下,不忘初心、砥礪前行,譜寫新時代的青春之歌!
學習先進時代楷模事跡心得體會范文篇7
黃文秀同志作為一名優秀的碩士畢業生,有著美好的前途,可是他放棄了,甘愿回到貧窮落后的家鄉,用自己的雙手支持家鄉的建設,這需要何足的勇氣和決心;作為一名組工干部,甘愿去偏遠的山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帶領村民脫貧致富,這需要何足的定力和堅持;當自己的駐村遇到山洪暴發,不顧自身的危險,毅然決然的駕車返回駐村,這需要何足的擔當和犧牲,科就是這樣一名造福百姓造福國家的好書記,在山洪的暴虐下永別了。
這對于所有人來說,都是一種沉痛的打擊,對于她的村民,對于她的家人,對于黨和國家都是巨大的損失。筆者深深的感知到黃文秀同志身上所具有的高尚品格和職責擔當所散發的耀眼光芒,她的精神像火炬一樣,是祖國正在邁向偉大復興和人民幸福最真實的需要和寫照。
學習黃文秀精神,就要守初心,真用心。
將人民裝在心中最高位置,同人民風雨同舟、血脈相通、榮辱與共,做廣大群眾的貼心人。把為民謀福祉、解難題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深入一線傾聽群眾呼聲與建議,用自己的智慧與行動解決困擾群眾的一切難題,做到“腳下有泥土,心中有真情”。
學習黃文秀精神,就要擔使命,真出力。
當前我們正處于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的關鍵時期,時代的發展呼喚擔當的力量,只有不怕難、不怕苦,不怕泥水沾滿褲腿,不怕腳下布滿荊棘,才能做好基層工作。我們必須以促進基層發展為己任,提高本領,埋頭苦干,敢為人先,身體力行的擔起鄉村振興的歷史使命。
學習黃文秀精神,就要找差距,真自律。
全國脫貧攻堅模范黃文秀同志用自己崇高的信仰和艱苦奮斗的精神為我們廣大選調生樹立了一面先鋒模范旗幟。正在基層淬煉本領的我們,更應該牢固樹立看齊意識,向榜樣學習,聆聽群眾建議,建立自我負面清單,找差距,補短板,勤自律,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讓基層成為我們實踐、進步的疆場。
學習黃文秀精神,就要抓落實,真有效。
政策實不實,關鍵在落實,堅持效果導向是檢驗政策落實的試金石。我們在強化理論政策學習的同時務必將發揮實效作為工作落實的重要參考。行動只有發揮實效我們的政策才能為基層建設具備一定的積極導向作用;只有真正提高群眾滿意度,才能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作為新時代的年輕干部,我們要學習黃文秀這種實實在在行動、腳踏實地干事的精神,筑夢奮斗。承擔起黨員干部的擔當和作為,詮釋青春人生的價值和追求,詮釋奮斗追夢的真諦和意義,無愧為新時代的干部,我們全黨全社會、特別是廣大青年,都當以她為榜樣,追求理想,努力奮斗,不負人生。
【學習先進時代楷模事跡心得體會范文7篇】相關推薦文章:
學習時代楷模孫麗美事跡心得體會最新
學習時代楷模王紅旭事跡心得體會【精選5篇】
2021學習時代楷模主要事跡個人心得感悟
時代楷模張桂梅事跡心得體會2021-時代楷模張桂梅事跡心得感悟最新
2021學習第八屆全國道德楷模事跡心得體會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