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看圖寫話采蘑菇當雨傘篇一
一路上,小兔一蹦一跳的,一會兒在草坪上打滾,一會兒又去捉蝴蝶,像一個快活神仙,早把重要的事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一到森林大門,就可以看到兩旁的樹木郁郁蔥蔥,兩棵大樹上有一對小鳥在濕淋淋的枝頭上用清脆的歌喉唱著歌。
他們還沒有走幾步路,就看見一個大草叢,其實呀,這里藏著許多蘑菇,這可逃不了小兔的那雙“尖眼睛”,他像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一樣喊道:“媽媽快來看,我找到蘑菇哩!”正在苦苦尋找的兔媽媽一聽,馬上到了“現場”,兔媽媽一手一個,過一會,一大群蘑菇就被他們“洗劫一空”了,可小兔看看籃子,里面的蘑菇連一半都不滿,他們只好再往前走去。
他們走呀走呀,慢慢地走到了森林深處,忽然一叢五彩繽紛的蘑菇映入了小兔眼簾,只見那蘑菇有的穿著粉嘟嘟的公主裙,好像要去參加王子的晚會;還有的穿著紅白相間的衣服,好像一顆草莓;有的宛如一位亭亭玉立的小姑娘,打著一把色彩斑斕的小花傘,格外耀眼。呀,怎么世界上還有這么漂亮的蘑菇呢?哦,對了,我聽好朋友說過,有一種很美麗的蘑菇,但很少見,沒想到我竟親眼看到了。小兔開心地叫道:“媽媽,我看到花蘑菇啦!”
這一聲,可驚到了森林里的鳥兒,當然,兔媽媽也聽得一清二楚,兔媽媽仔細一聽,發現自己的小寶貝說的竟是花蘑菇,嚇得面色蒼白,想:小兔會不會吃下去呀!她馬上三步并成兩步,跑了過去,這是小兔正美滋滋地想著:如果這個蘑菇帶回家媽媽一定會夸我的,或者好伙伴見了,可能會出高價買下,一舉兩得,真值!小兔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正要采起,突然“住手”一聲嚇住了他,原來是兔媽媽叫住了他,小兔疑惑不解,一臉無辜地看著媽媽,奇怪地問:“為什么呀?”
“我的孩子,難道你沒看見嗎?cctv3昨天剛剛報道說白兔大伯因為吃了花蘑菇,結果中毒了,現在還躺在醫院里呢!”兔媽媽焦急地說。
小兔一聽趕緊一腳把蘑菇踩扁了,在回家的路上,兔媽媽給小兔講了許多分辨蘑菇的本領,還語重心長地說:“因為花蘑菇含有劇毒,所以吃了會導致中毒,甚至死亡。”小兔入神地聽著……
小兔從中明白了:外表美不代表就是美的,要看內心,內心美才是真的美。
看圖寫話采蘑菇當雨傘篇二
小白兔是每個孩子都喜歡的小動物,白白的毛、長長的耳朵、短短的尾巴十分招人喜歡。隨著“小兔乖乖”主題的進入,孩子們對于小兔子的喜愛越來越濃,借助小兔這個可愛的角色,在幫助小兔采蘑菇的情境中通過看看說說練練,認識區別物體的大中小,感知大中小的相對性。
活動分為三個環節:第一環節通過圖片的出示引出主題;第二環節由于天氣冷,在讓小兔一家變暖和的同時學習按物體大小進行相應的匹配,同時為下一環節小兔采蘑菇做準備;第三環節讓幼兒通過進一步觀察發現蘑菇的大小不同,而且其中兩種蘑菇需要比較才能分辯大小。
1、嘗試按物體大小進行相應的匹配。
2、在采蘑菇的情境中體驗幫助小兔的快樂。
圖片:三只特征明顯的白兔(兔爸爸、兔媽 媽、兔寶寶)、帽子、蘑菇若干
一、小兔真可愛——出示圖片,激發幼兒興趣。
1、今天,小兔一家來了,猜猜誰是兔爸爸?誰是兔媽 媽?誰是兔寶寶?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2、小結:哦,原來長得最高最大的是兔爸爸,不高不矮中等個子的是兔媽 媽,最矮最小的是兔寶寶。
二、小兔變暖和——學習按物體大小進行相應的匹配。
1、現在,它們要到森林里去采蘑菇。可是,天氣太冷了,你們有什么好方法讓兔寶寶暖和一點?(帽子、手套、圍巾)
小結:天氣冷了,我們可以穿上厚厚的衣服、戴上毛茸茸的帽子和手套。
2、你們想的真好,兔媽 媽也想到了,她拿出了3頂帽子,看,這三頂帽子一樣嗎?哪里不一樣?(大小、顏色) 那這三頂帽子應該給誰戴呢?
3、今天,來了這么多的小兔一家,這里也有三頂帽子,請你們把適合他們的帽子戴在他們頭上,要不大不小,正合適。
4、小結:原來帽子的大小和個子的大小有關。大號的帽子給最高大的兔爸爸戴,中號的帽子給不高不矮、中等身材的兔媽 媽帶,小號的帽子給最矮最小的兔寶寶戴。(引導幼兒說給誰、誰、誰戴,看幼兒是否理解)
三、小兔采蘑菇——鞏固已學知識,幼兒操作。
1、帽子戴好了,我們要出門去采蘑菇了。
2、三只兔子商量了下,最小的兔寶寶告訴老師,它說:我最小,我吃的也最少,所以請你們把最小的蘑菇送給我。最大的兔爸爸說:我最大,我吃的也最多,小朋友,請你們把最大的蘑菇送給我吧!兔媽 媽說:那請小朋友把采到的中號蘑菇送給我吧!你們聽清楚白兔的要求了嗎?
3、那兔爸爸和兔媽 媽的蘑菇請你們幫忙送一送吧!
4、剛才我也給小兔一家送蘑菇了,可是我有點搞不清楚,誰來幫我挑一個大蘑菇?這個蘑菇送給誰?誰來挑一個蘑菇給兔媽 媽?這兩只蘑菇一樣大小嗎?怎么比?
5、小結:原來把兩個蘑菇疊在一起,小腳對對齊,看看誰高就是誰大。
6、我們也來做蘑菇寶寶吧,誰來和我比?(找一名幼兒上來和老師比高矮)
7、找一個好朋友,和他比一比誰是大蘑菇,誰是小蘑菇。現在我們要開小火車*室了,到教室里找個好朋友再和他比比看。
采蘑菇看圖作文10篇(擴展5)
——一年級看圖作文采蘑菇10篇
看圖寫話采蘑菇當雨傘篇三
清晨的森林里,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小鳥在枝頭歡快地唱著歌,草地上百花齊放,爭奇斗艷。兔媽媽穿上了粉紅色的花外衣,系上圍裙,把正在呼呼大睡的小白兔叫醒了:“小白,快起來了!媽媽帶你去森林里采蘑菇。”“太好了!又可以去采蘑菇啦!”小白兔趕緊從床上爬起來。
兔媽媽和小白兔不知不覺就到了森林深處。突然,小白看到前面的大樹下有好多又大又漂亮的花蘑菇,它們穿著紅白相間的衣服,小白開心地說:“哇!那么多漂亮的蘑菇,我一定要采回去吃。”小白兔迫不及待地就要開始采蘑菇了。
“不行,不行,這些蘑菇有劇毒。”兔媽媽連忙阻止它。
小白兔歪著頭疑惑不解的問道;“為什么?”兔媽媽語重心長地說:“因為這些蘑菇有劇毒,吃了會沒命的!我們要學會區分判斷,你不要看灰色的蘑菇很丑,但很有營養。”
今天小白兔采了很多蘑菇,還學到了做事的道理:無論做什么事,都不要被外表所迷惑。
采蘑菇看圖作文10篇擴展閱讀
采蘑菇看圖作文10篇(擴展1)
——小兔子采蘑菇看圖作文10篇
看圖寫話采蘑菇當雨傘篇四
本節課是中班上學期主題三《落葉飄飄》中的一節數學活動,此活動是在幼兒已掌握5以內數的形成的基礎上開展的,同時又為進一步學習10以內數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礎。4-5歲是幼兒數概念初步形成的階段,而中班數概念發展的關鍵經驗就是運用序的觀念排出10以內的自然數列,理解數列中數的順序和數差關系。此次活動,我引導幼兒觀察兩組物品數量上的不同,并通過思考和操作,幫助幼兒感知和體驗相鄰兩數的數差關系。《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提出,4-5歲的幼兒能通過實際操作理解數與數之間的關系,結合中班幼兒對數的概念的建立必須借助于具體事物和形象的特點,在活動中我創設了有趣的小兔采蘑菇情境,讓幼兒在情境的交互中,在與操作材料充分接觸中,動手動腦,自己探索解決問題。
1、體驗數學操作活動的樂趣,樂于動腦解決情境中的數學問題。
2、能夠用多種途徑解決數學問題,嘗試逆向思維能力。
3、學習6的形成,區別5、6兩數之間多1少1的關系。
能動腦、操作解決情境中的數學問題,學習6的形成。
區別5、6兩數之間多1少1的關系。
經驗準備:已掌握5以內數的形成。
物質準備:情境ppt,小兔卡片、筐子卡片、蘑菇卡片每人6個,小筐、有問題小紅花每人一朵。
一、情境導入,復習5的組成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指導語:小兔們相約一起去采蘑菇,瞧,一共來了幾只小白兔啊?
ppt出示草地上4只小兔,樹后面一只小兔。
(二)引導幼兒復習5的組成
小結:4只小兔添上1只小兔是5只小兔,4添1是5。
二、初步學習6的形成,感知5添1是6
(一)遲來的小兔,初步感知5添1是6
1、指導語:正當小兔們要出發時,小藍兔又匆匆忙忙的趕來了,那現在有幾只兔子了?你怎么知道的?
2、幼兒回答。
3、師引導幼兒小結:5只小兔添上1只小兔是6只小兔,5添1是6。
(二)小兔分筐,加深對6的形成的認識
1、指導語:小兔們要提著籃子采蘑菇去了,請你們幫他們分一分籃子吧。
2、幼兒操作。
3、指導語:小朋友們發現什么問題了?那怎么解決吶?
ppt出示6只小兔,5個籃子。
4、幼兒操作并表述。
小結:5個籃子添上1個籃子是6個籃子,就和小兔一樣多了,5添1是6。
三、聽音取物,進一步感知5和6多一少一的關系。
(一)聽音取物,幫小兔分蘑菇。
指導語:許老師也幫小兔采了許多蘑菇,你們猜猜我采了幾個蘑菇啊?咱們做一個聽音取物的游戲,我拍了幾下手就是采了幾個蘑菇。
提問:我采了幾個蘑菇?小兔和蘑菇一樣多嗎?怎么樣能讓它們變得一樣多?
(二)幼兒動手操作初步感知。
小結:5個蘑菇再添上1個蘑菇是6個蘑菇,就和小兔一樣多了,5添1是6,也可以用另一種方法6只小兔有1只去別的地方采蘑菇了,就和蘑菇一樣多了,6去掉1是5。
情境結束:小兔們采到了蘑菇高高興興的回家了。
四、自主操作,鞏固5和6的關系。
(一)送紅花
指導語:小朋友們真厲害,能想出不同的方法幫小兔解決問題,小兔子送給你們每人一朵小紅花。
出示有問題紅花:5片紅色花瓣,1片黃色花瓣。
指導語:這朵小紅花有什么問題嗎?我們怎么樣才能把它變成一朵真正的小紅花吶?
(二)幼兒操作并表述。
小結:有的小朋友說5片紅色的花瓣再添1片紅色的花瓣,就變成6片紅色花瓣的小紅花了。5添1是6;還有的小朋友說,6片花瓣,去掉1片黃色的花瓣,就變成5片花瓣的小紅花了,6去掉1是5。
五、獎勵紅花,自然結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