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獲不少吧,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后感吧。如何才能寫出一篇讓人動容的讀后感文章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后感的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孤獨之旅》讀后感150字 《孤獨之旅》讀后感400字篇一
嫣然拿起書便看了起來,但是最近的作業特別多,再加上爺爺奶奶到東南亞去了,每天忙得焦頭爛額,雖然在托管班寫了一部分作業,但是回來還得寫到八點多,偶爾九點。最后想了一個辦法,叫她帶上這本書到學校,有時間的時候就看會兒,她倒也非常愿意,還一個勁地說好看。
家里面本身有《草房子》和《根鳥》這兩本曹文軒的書,但是放在書櫥,一直沒有動過,不知道是沒有看到,還是根本沒有興趣。看了兩天的《孤獨之旅》,她就叫我幫她借曹文軒的整套書籍,說這本書里面是把他那幾本書里面的故事穿插起來的,光看這本書不知道那幾本書的故事,太沒勁了。講到禿鶴是個十足的小禿子,可原來他應該叫陸鶴。他所在的小村子種了許多楓樹,看到這里,她說她想了南京棲霞山火紅的楓葉,在這嚴寒的冬天,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讓人們的`心里充滿陽光,感到溫暖。
紙月是個可愛的小女孩,她是個轉校生,在板倉學校會受到同學的欺負,但是在新的學校她受到同學的愛戴,沒有人再欺負她,她還交到了好朋友桑桑,當她再次路過以前學校受欺負的時候,桑桑幫她化解了危機。
還有《紅瓦黑瓦》里面的故事情節,所以嫣然說這本書就是把這幾個故事穿插在一起,雖然她現在看了這本書,但是有好多里面的情節還不清楚,所以打算最近看完曹文軒寫的這一套。
感謝喆媽寄來的這本書,也讓女兒燃起了她想看曹文軒純美小說系列,她草草地過了一篇,沒有精讀,真的是不太好意思了。今天我在寫感想的時候,她還一句:“媽媽,我以前真不知道他的書如此好看。”是的,我沒有看過他的書,只是聽蔡爸分享過《草房子》,也想細細品嘗一番,可是總是眾多的借口,直到現在沒有翻開一頁。
現在家里面已經有完整的一套了,打算和女兒一起共同學習這幾本書的精彩之處,再次感謝喆媽的厚愛。
同學媽媽明天出差,今天放在我們家,倆人看書看得津津有味。
《孤獨之旅》讀后感150字 《孤獨之旅》讀后感400字篇二
第一次見到她是初中,不知道為什么,總忘不了。其實那時沒看懂,也不知道記住她的理由。只記得杜小康是在那次暴風雨里長大的,后來鴨子下蛋了,杜小康和父親的心血有了回報。當時不明白的是:”暴風雨過后的萬傾蘆蕩怎么沒法讓那個孤獨瘦弱的少年恐懼?難道人心真有那么強大嗎?我幻想若我是他咋辦?答案是心頭升起的只有恐懼”多年過去了,我對她依然念念不忘。我記住了她叫《孤獨之旅》,節選自曹文軒先生的《草房子》。這兩天把她找出了出來,完整的草房子。
真的喜歡她,喜歡淘氣的桑桑、柔弱的紙月、美麗的白雀、帥氣的蔣一輪老師、嚴厲的桑橋老師、倔強的細馬、禿鶴、溫幼菊。最喜歡的卻是杜小康,不是紅門里的那個,也不是蘆葦蕩里放鴨的那個,喜歡的是那個在鴨子被扣,父親都絕望了時候眼里依然只有希望的杜小康。所以對于后來桑喬校長所說的:”日后油麻地里最有出息的孩子只怕就是杜小康了”沒有一絲懷疑了。因為他懂了什么是生活,真切的懂了!
蔣一輪老師和白雀的愛情到底誰錯?不知道,或許都沒錯,錯的是緣分。或許他們本該如此吧。”我愿化身石橋,受五百年風吹,五百年日曬,五百年雨淋,只愿你從石橋上走過。”他們彼此都從對方的生命中走過了,這已夠了,前世所修或者說前世所求,僅此而已。對于愛情,我依然朦懂。只在心中有那么一種憧憬,我期待她,但不強求,強求帶來的更多適得其反。
友情,整個草房子,油麻地的故事里都裝滿了友情,純潔干凈的友情。
最喜歡的卻依然是孤獨之旅。杜小康那群鴨子的故事。說起來很簡單,杜雍和的驕傲大意使紅門敗落,于是想放鴨子還債并使紅門重新好起來,讓杜小康去上學。結局是鴨子吃了別人的魚苗,沒了,杜家負債更多。故事的起因不光彩,動機高尚,結局很凄涼。或許在杜雍和眼里,這是一次失敗的孤獨之旅。對于杜雍和來說也確如此。幾個月的孤獨卻一無所獲徹底磨掉了他的斗志。
但對于杜小康來說,這是他生命的轉折。紅門里的那個杜小康不過是個驕傲自大的少爺罷了。但在這次之后,他變了。在蘆葦蕩里,他哭了兩次。第一次是剛到不久被孤獨和恐懼折磨的。第二次就是暴風雨之后,在那個寂靜的夜晚,只有他一人。躺在剛找到的被暴風雨所弄散的十幾只鴨子邊。看著雨后如洗碧空,聞著蘆葦的清香。他哭了,不知為什么,沒有恐懼,沒有傷心,有的只是不知道為什么。
我喜歡她,但卻沒有懂她,因為我沒有過那種旅途。或許生活就是這樣,只有經歷過,才會真懂。雖然不懂,但喜歡卻是真切的。
《孤獨之旅》讀后感150字 《孤獨之旅》讀后感400字篇三
我曾讀過很多文章,可讓我最感觸的是這一篇。
在一個輝煌的時刻中,突然的沒落是誰都無法承受的,這對父子卻不同。
杜小康,在一個較富有的人家,可中道父親折了本,家道沒落了,為了生存,他們只好去謀求商路——放鴨,顧名思義,放鴨最好地點就是河道附近,這不,就開船趕鴨了。
在船上,杜小康看見了陌生,遠離的熟知,心中便有了一絲退意。可杜雍和“沉著臉,絕不回頭看一眼。”這便是一種不到黃河心不死的意思了。可卻不是這樣的,其實下文中也寫到他父親也是這樣。但他父親背負著一家的責任,責任使他不可以放棄,而他也只是前進而已,并不知道方向、目標。
目前對于這些事情,杜小康現在已經有些麻木了,一個從來沒有接觸過,了解過的事情,他沒有反抗的能力,只能默默接受,在心中即渴望那一絲光明,機會或希望……
而杜雍和也在頂著天,在承受,可他也在反抗,他在用行動去反抗,去造就一個機會,一個可以讓他卷土重來的機會。但在這背后,他兒子卻也在承受著不小的壓力,讓一個小孩早早的看見了社會殘酷,讓一個弱小的內心去承受,對兒子的愧疚……
在結果到來之前,等待往往是最考驗人心毅力的。杜小康也在父親的保證下開始了另一種反抗,反抗不是反抗父親給予的`壓力,而是生活,用毅力武裝自己,父子二人便開始去接受,去反抗……
時間一點一滴的過去了,是那么單調,那么孤獨,父子之間的交流少的可憐,之間好像有一個冰墻一般,便是兩頭熱凍住了一般。
單調是不可能是一直的,一個黑天中,暴風雨洗卷了一切。給鴨圍的鴨欄,一下就上了天下來。鴨子們,如脫韁野馬私下奔馳,杜小康如同沖云箭般沖上去,在這個滾雷之中,獨自去追趕,臉被刮破了,腿被刮破了腳被刺傷了,精疲力盡了,這些絲毫未阻止他,他只是這樣,他僅僅這樣,趕著追著這鴨子……
雙手很冷,呼叫父親,聽不見;父親的呼叫,也聽不見,一步邁出,隨著重心的轉移,身體慢慢倒下,身體動也動不了,無力感涌上心頭。一流淚行出現。想抹去,可渾身無力,淚也靜流,一股滋味在心頭聚集。大聲哭出,可能會好受起來,可哭都成為了一種罪責,流淚都是不可許的。
父親這時也是如此,可最后看見兒子這樣,一股羞愧感,別人家的在家里的棉被中,而兒子卻在這茅草中,自己給予的也只有這關心,這關心也少得可憐,在這一刻,冰墻化了,兩頭熱淚交融……
風雨后,這對父子在這里有著非凡的意義,反抗中不免有受傷,受傷中不免痛苦,毅力飽受著痛苦。
最后鴨子們長大了,成了大鴨子,羽毛也溶不進進水了,杜小康也是如此,長大了,不需要父母關心了,可頂起一片天了,心中的墻也是不漏風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