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心目中的小學作文300字 心目中的小學作文250個字篇一
我心目中的孔子 初一(2)班 劉僑僑 —— sishup1978 —— 我是子萱孔子的故鄉在魯國。魯國的陬邑有一座尼丘山,這里有一個背靠尼丘山的村莊——魯源村。公元前551年,孔子在此誕生。
孔子的父親去世時,孔子年僅三歲,那時他并不懂事,但當孔子的母親離世時,他已經17歲了。他十分孝順,為母親守了三年的孝。正是因為他自己很孝順,所以在他作為老師時,也提倡孝道。
公元前522年,在一個名叫杏壇的地方,魯國的平民百姓第一次有機會接受教育,而這個傳授知識的人,就是孔子。在他的教學生涯中,有弟子三千,其中有72賢士。
后來,魯國開始戰亂。孔子想勸說各國以仁待人,便在自己55歲時開始和自己的學生一起周游列國講學。
孔子游歷過很多國家,但他的辛苦沒有得到回報,沒有一個君王接受他的建議。但他沒有放棄,還在繼續講學,在前往楚國的路上,他們遭到了亂兵的堵截,足足斷糧7天,但孔子仍然堅持講學,體現了他對文學的熱愛和對人人以德服人的向往。
公元前484年,孔子在歷時14年的周游列國之行后回到了故鄉。這時,他已步入晚年,沒有精力去勸說國王以仁治國了。他開始整理自己的書籍和周游列國時搜集的詩歌。《春秋》《詩經》都是孔子整理編寫而成的。
在孔子死后,他的弟子們把他的言行寫進了《論語》,而《論語》里出現最多的一個字是“仁”。《論語》表達了孔子的主張,它深深地影響著后人。
孔子是中國文明的代表,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要把孔子的思想傳承下去,讓它繼續為祖國添光彩。
心目中的小學作文300字 心目中的小學作文250個字篇二
你是一支在黑暗殘衰王國中孤獨燃燒的蠟燭,以你的星星之火,燎亮了歷史之原,更燎亮了后世萬代的心。
夫子之道,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的思想,古樸而深沉。“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是夫子的思想本色,夫子“修《詩》《書》,定《禮》《樂》,序《周易》,作《春秋》”,被尊為“萬世師表”。在我心中,夫子似乎總被一圈耀眼的光環所籠罩,一提起夫子,好像都是那些耐人尋味的“之乎者也”,而當我靜心走近孔子時,卻驚訝地發現——“此間別有天地”。
命途多舛,時運不濟。孔子三歲喪父,十七失母,周游列國十三年,卻未求得一紙委任狀,人到垂暮之時,他的兒子和最心愛的弟子顏回也先他而去。
生命的.打擊接踵而至,他在七十三年的生命歷程中不知經歷了多少風風雨雨,我總是想當然地以為,孔子在即將離世之際會說出“也無風雨也無晴”之類的老者之語,而他卻在弟子子貢來看他時道出了“太山壞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的感慨,在這十二字背后,又有誰能理解孔子的寂寞與無奈……是呀,哲人萎乎,但哲人的心,一生都是火熱而激情的!
道路的曲折無法扭曲正直的心靈,黑暗的長夜無法抗拒黎明的到來。面對人生的磨難與瓶頸,孔子的態度是“知其不可而為之”——好一個“知其不可而為之”!鮑鵬山先生說,“癡”分兩種,一因情深,一因智淺。而孔子當然屬于前者!
情不知從何而起,一往情深。孔子對他的“道”有著熾烈的情感,甚至到了執拗的地步,所以,他可以為自己的內心付出自己的生命。這,便是“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力量之源!
孔子一路走過,留給我的,不僅僅是思想,更多的,是思考。在孔子的激勵下,我會奮然前行,向至真至遠的人生頂峰昂首邁進!
心目中的小學作文300字 心目中的小學作文250個字篇三
我的心里,一直有個“雷鋒”的畫像。他只是個普通的人,他只是一身樸素的裝扮,可卻有雷鋒的心靈。
記得那是一個春風送暖,楊柳拂面的三月,我正去上補習班。在車上,車廂搖搖晃晃的,我不時的看著外面的景色,想起了我上幼兒園時的情景。過了一站,上來了一位80多歲的老奶奶,司機見了,對大家說:“誰給這位老奶奶讓個座?”這時,我準備說:“老奶奶您坐這吧!”可是,已經有一位叔叔比我搶先了,他說:“這位老奶奶,您坐我這吧!”
“這怎么能行,還是你坐吧,我站在這。”老奶奶說。
那位叔叔讓了好一番,老奶奶才肯坐下。
老奶奶還說:“真是一個好人啊,謝謝你,小伙子。”那位叔叔謙虛的說:“不用謝,這是我應該做的,要是換成別人,也會這么做。”這樣的一番情景,被我看在眼里。
又過了兩站,我下車了,正好那位叔叔也下車了。一轉眼,那位叔叔跑的無影無蹤,我找了好長一些時間才找到他。原來,他是去扶一位老大爺過馬路了。
那這一幕,令我記憶深刻,無法忘記。
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才永遠不會干涸,一個人只有他把自己和集體事業融合在一起的時候才能最有力量。正如《雷鋒日記》這首歌的歌詞:“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
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
我心想:“這位叔叔 真是一位活雷鋒,看來我以后要向這位叔叔學習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