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軍訓家書大學篇一
我一開始讀這本書時,因為其原文多為古文,理解起來非常晦澀難懂,只能對著譯文慢慢地啃,所以閱讀速度提不起來。直到讀完整本書,才知道書信內容可分納為三大境界“孝、勸、教”,也對曾國藩在修身、教子、持家、交友、用人、處世、理財、治學、治軍、為政等方面有了粗略了解。
曾國藩從小在儒家圣賢思想的影響下成長。因此,他治家治學的思想都是從儒家思想而來,其美育思想也是如是。“仁愛”是儒家美育思想的核心,起初主要是指家庭血緣關系之間的相互依存、相親相愛,晚輩尊重敬愛長輩之意。后來孔子提出了仁者。愛人的思想,將“仁愛”思想發揚光大變成了一種推廣到全社會、全人類的博愛之心,以“仁愛”為基礎的儒家美育思想也隨之產生了。受儒家思想影響深刻的曾國藩,在對他的家人們進行教育時,也無時無刻不滲透著“仁愛的思想。例如,“絕大學問即在家庭日用之間。于孝悌兩字上盡一分便是一分學,盡十分便是十分學,務使祖父母、父母、叔父母無一時不安樂,無一時不順適;下而兄弟妻子皆藹然有恩,秩然有序,此乃真大學問也。“在曾國藩看來,學問不局限于書本之中,像仁慈、孝悌所體現的“仁愛”才是日常生活中的大學問,他希望子弟在家庭生活中踐行仁通過仁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與和睦的家庭人際關系
曾國藩的座右銘是“不為圣賢,便為禽獸;莫問收獲,但問耕耘。”曾國藩一貫重視修身養性,認為在當時世風日下、道德淪喪的晚清社會,尤其要重視個人的道德修養。他講求立志。人要自強自立,最重要的是立志。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曾國藩認為,“欲求變之法,總需先立堅卓之志。”
而且,他主張反省。一個人德行的進步,與意志堅定與否、與知識淵博程度高低有密切關系,但是也與能否時刻反省自己有直接關系。即能否“靜坐常思己之過”,能否時刻注重自己的道徳修養。曾國藩每次反省都是從細微處著眼,改過自新。“念念改過,雖小必懲”。在日記中可見有許多通過反省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而改正錯誤的。這樣的做法繼承了中國傳統儒家的觀念:吾日三省吾身。
曾國藩的家書行文大氣從容,揮灑自如,于平淡家常事中蘊含著諄諄良言,他既是最好的兒子,以孝為先讓父母寬心又是最好的哥哥,教導和照顧弟妹體貼入微,更是仁感的父親,兒女的好榜樣。
軍訓家書大學篇二
曾國藩是晚清時期不可回避的一個歷史人物,一直以來頗受爭議,或為晚清"中興第一名臣",或為"xxx賊"、"大xxx",在此我們不去評判其歷史上的功過是非,也不對其做評判,但其所言、所做對他所處的時代以及后世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曾國藩家書》就是其一。
"立言、立德、立功"是封建時期人們的最高追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他們終生訴求,囿于所處時代的局限性,曾國藩也是這么去做的,他也實現了他人生的最高追求,是一個"辦事兼傳教之人"(xxx)。
這本《曾國藩家書》從近一千五百封中選取了兩百封,包含了修身養德、持家交友、治學為政方面,他的家書隨想而至,在平淡的家常中蘊藏真知灼見,有很強的說服了和感召力,作為兒子,孝順父母,作為哥哥,教導體貼兄弟,作為父親,更是為子女做了表率,這一部家書使他贏得了"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美譽,它也給了我們一些有益的啟示。
一是讀書之"勤"."蓋世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恒,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知足,如河伯之觀海,如井蛙之窺天皆無識者也,有恒則斷無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這是他在勉勵弟弟多讀書,曾國藩認為看讀寫作四者每日不可或缺,"求業之精別無他法,日專而已矣,""富貴功名皆人世浮榮,惟胸次浩大是真正受用",教導弟弟們做任何事情,唯有專注才可以有所作為,富貴功名是過眼云煙,讀書提高自己的修養才是第一位的。他在家書中曾說道"吾輩讀書,只有兩事,一者進德之事,一者修業之事","讀書不求強記亦養生之道"道出了讀書的最高追求。
二是為官之"廉".曾國藩在晚清時期可為權傾朝野,為朝廷所依附,手握重權,但實時囑咐家人要厲行節儉,曾國藩在給子侄的書信中講到"后輩子弟,以勤苦為體,謙遜為用","望子侄輩戒驕、奢、佚",凡事不可占人半點便宜,他以"不貪財、不失信、不自是"為處世為人之本,勤勞節儉堅忍自強,在其家書中常常可以看到。他在給弟弟的信中自勉告戒道:"余以名位太隆,常恐祖宗詒之福自我一人享盡,故將勞、謙、廉三字時時自惕,亦愿兩賢弟之用以自惕,且即以自概耳。""不寄銀回家,不多贈親族,此廉字工夫也。"一個"廉"字體現出了他廉政為民之心。
三是做人之"謙".在教導子侄時,"天地間唯謙謹是載富之道","諺云:‘富家子弟多驕,貴家子弟多傲’。非必錦衣玉食,動手打人,而后謂之驕傲。但使志得意滿,毫無畏忌,開口議人短長,即是極驕極傲耳".溫廉謙恭讓,做一常人尚不能全為,但曾國藩做到了極致,看看現在的"我爸是李剛",足以讓一些人汗顏。"謙之存諸中者不可知,其著于外者,約有四端:曰面色, 曰言語,曰書函,曰仆從屬員……以后宜于此四端痛加克治,此謙字工夫也。""吾人只有進德、修業兩事靠得住。進德,則孝弟仁義是也;修業,則詩文作字是也。""傲氣既長,終不進功,所以潦倒一生,而無寸進也。"這是曾國藩寫給諸弟的信,語重心長的叮囑令人感念、期盼與警醒之情溢于言表。待人謙虛、修德立業和戒驕求進的品德躍然紙上。
四是做事之實。"為國家辦照例之事,不茍不懈,盡就條理,亦所深愿也","每日臨睡之時,默數本日勞心者幾件,勞力者幾件,則知宣勤王事之處無多,更竭誠以圖之,此勞字工夫也。"他做到了勤奮做人,實實在在做事。"一杯茶水喝半天,然后再來兩支煙""一張報紙看一天",這種工作作風既是對工作的不負責,也是對自己不負責,我們要做老實人,干老實事,求真務實,默默奉獻。
誠如開頭所言,我們把曾國藩作為一個歷史人物去看待,身處那個時代,就不可避免的留有那個時代的烙印,現在很多人把曾國藩作為官場楷模,學習他的官場絕學,我覺得都學偏了,著相,他無往而不利的真正的第一要義是自身的修為,本身的修身養德,德行至而無不成之事,我們應積極學習他有益的一面。
作為擁有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泱泱大國,我們的先人早就給了我們很多啟示和指導,我們應該倍加珍惜,也應該勤奮的學習他們給我們留下的寶貴財富,不應該每天躺在先人留下的精華上面睡覺而不知,整日的崇洋媚 外,整日的自嘲國人的無知,其實是他自己真正的無知而已。
學習一些傳統知識,讀一些歷史書籍,明辨是非的同時,更懂得如何做人。
軍訓家書大學篇三
大學生軍訓感言:一封家書?
大學生軍訓感言:一封家書?
大學生軍訓感言:?
?一封家書
親愛的?爸爸媽媽:
?中秋節快到了,我因為軍訓無法與你們團聚?,但我在這里并不孤單?,?有很多同學,朋友在一起互幫互助,生活得?很快樂?!
軍訓的生活很充實,也很有意義?。早上要很早起床,五?點半左右,?不過中午有三個小時的休息時間還?是挺好的,我們都很珍?惜。?
我是胡xx?,正在上海中醫藥大學接受軍訓教育,趁?午休時間,給?您送上教師節的祝福:?
祝您節日快樂,事事順?心?所有老師都回復了?我,有的說:
?謝謝,收到你的短信心里特別高興。?我一條一條看,心里很溫?
暖。?
媽媽,你每天跳舞了么??減多少斤了?家里打掃得干凈么??爸爸,你的?股票還順利么??石子路走得快么?有好多問題都想聽聽你們?的回答?!
生活上的一些事,讓我也想與你?們分享。?
?
1.蘋果很甜。?
毛毯很舒服,不薄也不厚?,剛剛好。?
3.?平時休息時間還是比較充裕的,每天?我都會記點帳,寫下一?天?的生活。
4.?麥片很好吃,下次還要帶啊。?
5.?軍訓期間,吃白飯加蔬菜比較多?,因為營養比較均衡,?基本都?是三菜一湯。
?其他都蠻好的,也挺習慣的,我很快就融入?這個集體了。?
祝:?
中秋快樂!事事順心?!身體健康!
?女兒胡xx
?
軍訓家書大學篇四
親愛的爸爸媽媽:
你們好!
我是陳澍。今天是軍訓的第三天,我在桌前給你們寫信,心里真是五味交雜。
先說疊棉被的事吧。星期二早上起來,大家的棉被都疊得不咋的,邊角都是圓圓的,沒有任何棱角,而且被單也沒有鋪整齊。就這樣,我們的寢室沒有合格。今天早上,教官手把手地教我們怎樣把棉被疊得跟豆腐干一樣,才讓我們的寢室受到了表揚。
長途拉練很艱辛,考驗大家的意志,臺階一階一階走上去,腿一點一點地變沉,汗一滴一滴流著------怎么看都很累。同學們叫苦連天,教官們連看都不看我們一眼。因為很辛苦,晚上一上床就睡著了。
也許長途拉練有一點苦,但隊列訓練更苦,更累。每天都一動不動地站在那里,蚊蟲飛過來,也不能搖一搖。腿酸了,腳痛了,忍著!今天進行了會操,我站在第一排,是最重要的一排,慢慢地,我習慣了,再也不覺得累,但四肢麻木了,身體僵硬了------
明天有兩次會操,晚上有緊急集合。軍訓生活酸甜苦辣,加油!
祝
身體健康
你們的女兒 陳澍
軍訓家書大學篇五
《曾國藩家書》從1840年開始,終于1871年,記述了從他29歲到60歲這一段人生最重要階段的心路歷程。從那一封封詳盡到近乎啰嗦的家書里,你能真切的感受到他對自己、對兄弟、子侄的嚴格要求。
1841年10月19日在給父母的信中他說:“近因體氣日強,每天發奮用功,早起溫經,早飯后讀《二十三史》,下半日閱詩、古文。每日可看書八十頁,皆過筆圈點”。當時的他,已是京官,身邊又有家小,還要時時交游。按常理,沒必要有這份對己的刻薄。按事業,已然起步;按家庭,妻嬌子弱;按社會,他當時朋友不少。如果稍有放松,怎么能完成這份作業!如果是當下的我們,每日要邊看邊思考、做讀書批注,單就完成80頁書的閱讀量,已屬不易。由此可以想見他當時的自律程度。
1842年10月26日給諸弟書說“余向來有無恒之弊,自此次寫日課本子起,可保終身有恒矣”。當時31歲的他,寫下此話,應該是對他自己身上所存毛病的反思,以此立下對自己的規矩。同年12月20日寄諸弟書中,又詳細列舉自己每日功課13項:主敬、靜坐、早起、讀書不二、讀史、寫日記、日知其所亡、月勿忘所能、謹言、養氣、保身、作字、夜不出門。尤其是在寫日記下注寫:須端楷,凡日間過惡,身過、心過、口過,皆記出,終身不間斷。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的日記也是十三套學問之一。這種有反思、有目標的自律,現在讀來,仍然叫人驚醒。
對自己的類似自律表述,在《家書》里處處可見。對兄弟、子侄后輩的自律要求,在《家書》中更是比比皆是。從1840年開始到1871年他接近生命終點,隔三差五,他都要在書信中對兄弟子侄后輩提出要求。這要求,應該就是成就曾氏家族近代以來家族興旺不衰的主要原因。
對克服身上惡習、努力向學的自律,終于使一個笨笨的人,成長為了近代以來備受人推崇的成功者。
曾國藩的自律不僅僅在此,他對自身人性欲望的自律,成為他保全自身和家族的關鍵。
據說他的日記中,有他自律克服好色的記述過程。在讀他的書信中,偶有流露。好色之心,男人中很多人都有,那也應該是人性中極難克服的問題之一。他卻能自爆惡習,下決心,克服它,足見其自律的嚴格。人性的貪婪,是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的弱點,應該也是極難克服的弱點之一。曾國藩面對著功高震主、滿門兄弟皆居高位、又手握重兵之時。在書信中,時時提醒告誡兄弟、子侄,不可驕橫、不可奢侈。在兄弟親友、部下不能理解的情況下,主動解散湘軍,對朝廷不能兌現咸豐帝誰能蕩平太平天國就給誰封王爵的諾言的情況,在書信中都沒有流露出片言只語的怨憤,這從一個側面,證明了他的自律之強。
沒有這份嚴格的自律,你無法想象,這么一個年少愚笨到連去他家的小偷都笑話他的人,怎么可能成長為人人敬仰的成功者。沒有這份嚴格的自律,他怎么能在功高不賞的境地,得以善終,并使家族長葆昌盛。
人說“自律的人是距離成功最近的人”,這句話在曾國藩身上,得到了最好的體現。
軍訓家書大學篇六
親愛的母親:
母親,你好!
母親,是多么讓全天下的兒女敬仰;母親,是多么像哺育我們成長的寧靜港灣。母愛是多么純潔,母愛是多么無私,母愛是多么偉大;母愛只知道給予卻不求回報。謝謝母親你的養育之恩。
在我的生命中,最重要的就是母親您對我的愛,也是我最珍惜的東西。還記得您每天在我的耳邊嘮叨,說:“你要好好學習,為自己爭一口氣,不要整天沉迷于游戲,要按時休息。”原來,我還每次都認為您在講廢話,還跟你斗嘴。現在我懂了你是在為我無私的付出,一句最樸實,最平凡的叮嚀,包含了您對我多少深沉的愛,您只是想讓我長大了更加輕松,更加幸福。謝謝您每天的嘮叨,讓我更加明白了母愛。
母親,你對我的愛是多么偉大。我曾記得您為了我是多么辛苦。為了我的學習,是多么勞累。那一天,我的語文本不小心掉在您的店里,您為了讓我不耽誤學習,晚上10點鐘,外面還下著大雨,你穿著雨衣,騎著電動車,急匆匆跑去店里,當時,我是多么感動,您為了我的學習是多么含辛茹苦,此時此刻,我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
您在生下我的那一刻,這便代表了您要為我付出一切,但是您也無怨無悔,辛勞地不停地為我付出,為我耗盡您的心血。看,您頭上的銀絲就是為我辛勤付出的見證,您是多么么無私,多么偉大,在小事之中盡顯你對我的愛。再次我說一聲感謝您,為我付出的一切!
祝您
身體健康
你的兒子:xx
《家書》04-06
《家書》04-16
《家書》04-06
軍訓家書大學篇七
親愛的爸爸媽媽們:
你們好!
爸爸媽媽,我在軍訓時過得很好,你們不用擔心。軍訓讓我明白了許多道理,讓我學會了許多事情,你們總說我這么大了,可還是什么都不會做,但在這三天中,我真真切切學會了獨立,你們再也不用擔心我不能一個人獨立了!你們應該試著放手,讓我成長,這次軍訓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軍訓的第一天,我們來到軍營,學立軍姿,唱軍歌,與同學一起住寢室,下午,還打了真人cs,玩得不亦樂乎。我為了戰績,英勇地沖進了"敵軍部落"。幾個"敵軍"朝我開槍,我很快一命嗚呼"了,不過,我的戰績還是不錯的,打死了八十多個,之后"死翹翹"的我還給沒有陣亡的隊友擋槍,嘿嘿,我又叫來已經陣亡的隊友,一起擋子彈(別說我耍賴哦),敵軍果然上當了,朝我們開槍,year,計劃成功,敵人上當,就這樣我們玩了整整八局。
第二天,我們還進行了野炊,十個人一組,我和張炫負責打水,洗碗。第一次炒菜的時候,我們放了很多水和油,可遲遲沒有放菜,不一會兒,油和水的混合物四濺,油都跳了出來,我們都不敢接近,萬一剛好被油炸到怎么辦,我們只在一旁呆呆地看著。這時,秦老師走了過來,她拿起青菜,徑直走到鍋前,把青菜一股腦兒全倒進去,那瞬間,我覺得,秦老師好棒啊!之后,我們找著門道,學著秦老師的樣子,一路披荊斬棘,很快六道菜呈現在我的面前,讓我這個吃貨不禁口水直流三千尺。
晚上,教管還教我們疊被子,一折,一拉,一捏,一壓,就疊好了,教管疊的就像個方豆腐 ,可是看著容易做起來難。我好不容易才疊出一個形似豆腐的方塊,不過經過我的不斷改良,被子總算有“豆腐”的樣子了!
在這三天兩夜的軍訓生活中,我知道了軍人很辛苦,每天都要訓練,在這三天兩夜中,我也明白了磨煉,讓我們成長!
爸爸媽媽我愛你們!
祝你們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你們的女兒李宋葉
軍訓家書大學篇八
假期中我讀了《曾國藩家書》這本書,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歷史人物,被稱為晚清“第一名臣”。他整頓吏治、倡導科學,其所著的《曾國藩家書》隨想而至,在平淡家常事中蘊含著真知良言。
曾國藩的家庭教育思想,主要體現在他寫給孩子以及親友的家書中。曾國藩的家書,共有330多封,是歷史上家書保存下來最多的一個。全書分為治家類、修身類、勸學類、交友類等10大類。曾國藩家族,向來治家極嚴,也很有章法。曾國藩受家風熏陶,對子弟也要求極嚴,并諄諄加以教誨。如在教子弟讀書、做學問、勤勞、儉樸、自立、有恒、修身等方面,都繼承和發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讀書
曾國藩一向強調讀書的重要性,認為讀書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氣質,他在致諸弟的信中反復提到讀書的重要性和讀書的方法。教育兒子和兄弟子侄讀書要勤勉,安于居家苦學,堅持早起,擁有恒心。
在講到怎樣讀書時,他在一封信中寫到“蓋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恒。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有識則學問無盡,不甘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觀海,如井蛙之看天,皆無識也。有恒則斷無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他勉勵兄弟自立課程,還為他們設立了課程表,從早到晚,從讀到寫,從史到經,從讀書到修身養性,詳細至極。
很多人讓孩子讀書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走上仕途,但曾國藩卻不愿孩子做官。他在寫給兒子紀鴻的信中曰:“余不愿為大官,但愿為讀書明理之君子。勤儉自持,習勞習苦,可以處樂,可以處約,此君子也。”
很多人家長讓孩子讀書是為了讓孩子通過考試入“仕途”,為自己和家人長臉面,謀福利。殊不知,我們的讀書理念培養出了很多有文化沒有教養的自私自利的人,只注重學習分數忽略做人的教育使很多孩子喪失了自我約束的能力,不能不說這已經成為社會的悲哀。
待人
幫助鄰里族人是曾氏家族的傳統門風。
盡管曾國藩在京生活曾一度很窘迫,靠借錢度日過年,但仍舊寄錢給族人以資助。在談到為什么接濟親戚族人時,曾國藩寫到“家中之債,今雖不還,后尚可還,贈人之舉,今若不為,后必悔之!”“君子之處順境,兢兢焉常覺天之過厚于我,我當以所余補人之不足,君子處薔境,亦兢兢常覺天之厚于我,非果厚也,以為較之尤薔者,而我固已厚矣。古人所謂境地須看不如我者,此之謂也。”道光年間,曾國藩越四級而超升,托叔父將黃金十兩兌錢送與最親最苦之人。節儉用度,置義田以濟貧民,捐銀修祠堂。
曾國藩在家書中教育子女和諸弟過日子要能勤能儉,略有結余,有人做官“侍鄰里不可不略松,而家里不可不守舊”。與眼下很多為富不仁,到處顯擺甚至胡作非為的官宦子弟與富家子弟的行為相比,是何等的天上地下!
交友
俗話說:“千金難買是朋友,朋友多了好走路”,曾國藩十分注重交友待人的原則,尤其是他的“八交九不交”值得我們學習。
八教是指與以下八種人交朋友:勝己者;
盛德者;
去圍著;
肯吃虧者;
直言者;
志趣廣大者;
惠在當厄者;
體人者。九不交是指避免與以下九種人交友:志不同者;
諛人者;
恩怨顛倒者,全無性情者;
愚人;
落井下石者;
德薄者;
好占便宜者。
曾國藩在京為官,從不肯輕受人惠,情愿別人占他的便宜,斷不肯占別人的便宜,在《家書中》,他多次告誡子侄親近良友、對待朋友必信必誠、患難與共勿留遺憾、勿與權貴相交、不可輕取人才等。
《曾國藩家書》是曾國藩寫給父母兄弟的,也是寫給后世之人的,閱讀《曾國藩家書》我們可見賢思齊,慎獨內省,立德、立行、立言,修身養性,培育子女,樹可世代薪火相傳的家風。
軍訓家書大學篇九
親愛的爸媽:
提早給你們拜個年,牛年大吉!
終于,我提起筆寫起了家書……可落筆的瞬間,卻不知道該寫什么為好。是的,我很感恩,是你們帶我來到了這個大千世界,來到了這么可愛又充滿活力的人間。
長這么大,也避免不了與你們發生一些口角,有時候更是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情而傷了和氣。如今想想,發現自己好傻,好無理取鬧。寒假如期而至,我們之前相處的時間更多了一些,所以我想借老師布置作文之機寫一封家書,聊表我的情感。
從小到大,讓你們操心最多的是我,給你們惹麻煩最多的也是我。我們之間也產生了許許多多的誤會,因此也產生了一些隔閡。隨著年齡的增大,有些事情更不好開口,有些東西會讓你們更操心。我們要共度的時間很長,要一起經歷的事情很多,彼此的感情自然會更加深厚。
在以后的日子里,也不知道拿什么來感恩,只希望我能更加努力,在學業上更下一點功夫,不再讓二位為難。自然也會用實際行動來表達我的感恩。相處的這些年,發生過許多愉快與不愉快的事情。我們共同經歷過冷戰、吵架、開心、誤會、愉快、敞開心扉、難受、共同哭泣的那些時候,我希望往后可以成為彼此依靠。我們把所有開心與不開心,任由時間儲存起來,把這些那些的記憶一直保留在心里,因為這些都充滿沉甸甸的愛啊!
所謂“家書抵萬金”也是有它的道理的,有誰不希望在自己難過失意的時候,身邊最親的人可以寫一封家書來鼓勵安慰自己,暢想美好的未來呢?到此,我只想說一聲:“謝謝你們!一直以來,是你們在背后默默地支持著我,鼓勵著我,我很感謝,也很感動。”
希望以后的以后,我們都能陪著對方堅定地走下去!
祝
事業有成!
寫信人:
時間:
軍訓家書大學篇十
在我的印象中,媽媽一直是一個很愛說話的女性,她開朗、親和,和我也經常聊聊天。不過畢竟是長輩,而且隨著我的長大,有些藏在內心的話,她可能就無法用言語對我表達清楚了。那年,在外獨自上大一的我,生平第一次收到了媽媽的家書。
要說這封家書,得先說說背景。平日在家里大手大腳慣了,完全沒有理財概念的我,在一個人外出上大學后,花錢完全沒有計劃,結果導致每個月都是還沒到和媽媽約定的時間,就已經“國庫空虛”了。對此,媽媽一直沒有說什么。伴隨著我愈演愈烈地財政赤字,幾個月后,媽媽終于按耐不住,寄來了家書一封。
“女兒,是不是到了陌生的地方覺得什么都新鮮啊?”“別的同學是不是都會買很多好看的好玩的呢?”盡管媽媽的言辭非常委婉,但字里行間的愛和循循善誘還是讓我羞愧難當。出身平常工薪家庭的我,仗著父母的寵愛,一直都沒有感覺到生活的拮據。但是如今回想起當年,父母揣著每月幾百元的工資,起早貪黑地工作供我上學是多么的不易。特別是在紡織車間上夜班的媽媽,無數個寒冷的冬夜,半夜三更騎著自行車,一路摸黑冒著呼嘯的北風去上班。辛苦賺回來的錢卻因為我一時的貪慕虛榮,和同學比吃比穿地揮霍掉了。如此細想想,真是覺得自己羞惱極了。
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后,我立刻給媽媽回了一封短信。信中,還有些個人情緒作祟的我,并沒有明確地向媽媽道歉。但是媽媽似乎覺察到了我的后悔,又或許是為了保全我的小小自尊心,后來的家書中,媽媽都沒有再提起這件事情了。
隨著我畢業后回到媽媽身邊工作,這樣的家書我們之間就沒有再寫過了。但是我們還保留了用文字來表達小想法的傳統,偶爾還是會心血來潮地給對方丟下一張小紙條,調侃、關心,內容不拘。每當起床時看到媽媽在桌子上丟給我的小紙條,內心的小竊喜和幸福感,那份心情怕是旁人沒法體會到的。
如今再提起“家書”的話題,回想起當年的家書,內容卻早已經模糊不清了,但是如今滿溢在我心中的還是媽媽融融的愛。這樣的愛,是媽媽不能用言語表達出來的愛,但是于我而言,這樣的愛,來得更加深沉和溫暖。
軍訓家書大學篇十一
敬愛的父母:
自從我上中學后,我在你們身邊的時間就少了很多,由于一個星期僅有周末回家才能見到你們,所以我對你們生疏了很多。以前在家里我跟你們暢所欲言,談天說地。可此刻在家里,我們的對話基本上都是一問一答,沉默占據了我們相處時的大部分時間。我此刻有很多話都不主動跟你們說了,覺得說給你們聽也沒用,所以在家里也就沉默了。也許是我長大了,成熟了,新穎的思想讓我跟你們再也不能溝通了。就產生可大多數父母跟孩子都有的“代溝”。這也是我不想看到的,可是,它畢竟出此刻我們的中間。我幾次試圖打破這種現狀,但每次都是徒勞無功。
可是,雖然我們之間有了所謂的“代溝”。但你們對我所付出的愛一向以來都是有增無減:你們不厭其煩地一次次教育我;一次次地幫我蓋上被我踢走的被子;怕我著涼,一次次半夜起來關掉我房間里的風扇;怕我得病,不斷地給我補充營養。每次我從學校回來,飯桌上總是擺滿了菜,且都是我最喜歡吃的菜。平時你們忙,早餐幾乎都不吃,午餐晚餐都是隨便弄弄。可我一回來,你們一大早就在廚房里忙活起來了。你們為我做了很多的事情,操了很多的心。雖然平時我看起來大大咧咧,但你們所為我做的一切我全都看在眼里,記在了心里。
上初三了,周末就要補課了。那時就更少回家了。在我把“補課意見書”帶回家詢問你們意見的時候,你們眼里充滿了不舍,但那只是一瞬間,之后你們就毫不猶豫地在那上見寫了“同意”兩個字,并在后面簽上了自我的名字。
那一刻,我讀懂了你們的愛。“孟母三遷”只為讓兒子有一個好的成長環境,你們也只是想讓我學得更多,將來能擁有更好的前途。我最終明白了你們的良苦用心。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父母啊!你們為了我付出了這么多,我此刻無以回報。感激你們這些年對我無微不至的照顧,多謝了!
最終,祝你們
身體健康工作順利
【2021最美家書征文1000字合集 最美家書征文范文格式】相關推薦文章:
軍訓家書大學篇十二
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歷史人物,被稱為晚清“第一名臣”,更有甚者推崇其為“千古完人”。他整頓吏治、倡導科學,使腐敗的滿清王朝又茍延了60年。他的著作和思想同樣影響深遠。作為中國近代史上地位顯赫而又最有爭議的一位人物,其所著的《曾國藩家書》行文形式自由,隨想而至,揮筆自如,在平淡家常事中蘊含著真知良言。盡管曾國藩著作留傳下來的很少,但僅一部家書足以體現他的學識造詣和道德修養,從而贏得了“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稱譽。
曾國藩的家庭教育思想,主要體此刻他寫給孩子以及親友的家書中。曾國藩的家書,共有330多封,是歷史上家書保存下來最多的一個。全書分為治家類、修身類、勸學類、交友類等10大類。曾國藩家族,向來治家極嚴,也很有章法。曾國藩受家風熏陶,對子弟也要求極嚴,并諄諄加以教誨。他的家庭教育指導思想中,有許多可取之處。如在教子弟讀書、做學問、勤勞、儉樸、自立、有恒、修身等方面,都繼承和發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曾國藩是最好的兒子,能使父母寬心;是最好的哥哥,教導和照顧弟妹,體貼入微;曾國藩更是仁慈的父親,是兒女的好榜樣。他的家書講述人生理想和道德修養。他每日記日記,將一念之差、一事之失,都記于當天的日記里,對自己的錯失,毫不留情,并且還和好友互相傳看,以到達監督的作用。在骨肉親情日漸淡漠、鄰里親戚形同陌路的現代社會里,確實有警醒世人的作用,值得每個人一讀。古語云:盛但是三代。而曾國藩家族卻代代有英才,出現了像曾紀澤、曾廣均、曾約農、曾寶蓀、曾憲植等一批著名的外交家、詩人、教育家和科學家。
曾國藩是中國傳統儒家文化培育出來的最為優秀的成功者。儒家文化要求人們用心地應對人生,投入社會,在有限的生命期間里,使自己的人生價值和社會價值得到最大的發揮。在全球經濟越來越趨向于一體化的時候,民族的文化認同以及民族自尊心的建立就顯得尤其迫切和重要。只有對自己嚴格訓練,才能培養出較高的潛力和素養,應對世界。
人生在世,幾乎都渴望成功,誰都不愿意做一個失敗者。對于曾國藩的歷史評價,至今或許還有分歧,但他是一個成功者,就應是不爭的事實。他修身立志,儲才養望,奠定了成就事業的基礎。
曾國藩的修身表此刻:為人表里一致,內心的一切都能夠公之于眾。有恒心,生活有規律,飲食有節,起居有常。在嚴格修身的同時,為自己樹立一個的遠大志向。曾國藩充分利用時間,發奮苦讀,博覽群書,如諸子、兵書、水利等方面實學書籍,以此完善充實自己的知識結構,為做事而儲備真才實學。
中國人喜歡歷史。這種喜歡,除因歷史上的人物和事件能帶來一種欣賞樂趣外,還因為歷史能給人以啟示和教益。曾國藩認為,讀書,一要有志氣,二要有膽識,三要有恒心。“恒”最為重要,學無止境,若不持之以恒,必定半途而廢。讀書如此,做人做事也就應如此。
(一)普通人照樣能夠成就事業,改變命運的關鍵在自我奮斗。曾國藩成為后世榜樣的根本原因就在那里,他的成功激勵了千千萬萬沒有依靠、沒有財富的普通人家的子弟的上進心。xxx可作為這方面的典型的例子,xxx在一師讀書的時候,與老師楊昌濟談到自己的務農之家時,楊昌濟“以農家多出異材,引曾國藩、梁任公之例為勉之。”此話對xxx的鼓勵是相當大的。現今保存的由湖南出版社出版的xxx《早期文稿》中有一處提到了曾國藩,對曾國藩表示出很大的敬意,最有名的一句話便是“愚于近人,獨服曾文正”。青年時期正是人的理想和抱負的構成期,曾國藩的言行對青年時代的xxx確實產生了很大的激勵作用。
(二)教育之本是提高人的綜合素質。中國的教育,從古至今都是應試教育,過去人讀書的目的是為了求功名,有了功名之后便能夠做官,此刻人讀書的目的是為了考大學、考博士,有了學位后便好去求職,應試教育的負面是:培育出來的人缺乏應對復雜多變社會的潛力,缺乏成就事業所務必具備的其他的相關知識。曾國藩在進京后的不少家書中,都要那幾個迷戀科舉考試的弟弟從科舉中走出來,去讀一些于身心學問有益的書。而他卻更加身體力行,拜師訪友,求學問道。因為有了這個過程,曾國藩才有了一個學問和人格的升華,為他日后的事業打下了厚實的基礎。
人的綜合素質是做人的根本,如果把人的一生在社會上的生存比作一門學問的話,技能則如同專業知識,綜合素質則好比基礎理論,基礎理論扎實雄厚,相關的專業則較為容易掌握。此刻的社會變化得快,專業門類越來越多,人在學校里的專業學習決不可能都學到,到了社會后要適應社會的變化,其立身之本則在人的綜合素質上,這是其一,還有更重要的是,人類的事業只能是人格完美的人才能擔當得起。人的綜合素質的高下,在事業成就的大小中起著更為重要的作用。
曾國藩具有高深的學問素養,xxx曾評論他:是一個“辦事(干出事業)兼傳教(留下思想學說)之人”。他一生勤奮讀書,推崇儒家學說。他被認為是中國近代最后一個集傳統文化于一身的典型人物,他的成功給我的啟示是:處在變革時期而浮躁不安的中國人,依然需要來自本民族文化的滋潤。這種啟示,因為同源同種同血脈的緣故,而顯得更親切,更實用,也更有效。正如魯迅先生所說:惟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惟有他發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