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電廠冬季供暖保障通訊稿 熱電廠通訊稿篇一
“今年以來,能源供需形勢緊張,公司全力以赴保供電、供熱,守住民生底線,成為全國能源行業當前最重要的政治責任。”勝利國電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胡建東表示,勝利國電公司660mw機組,是中國石化在運的最大發電供熱機組,承擔著油城1400萬平方米的供熱任務。特別是今年隨著冬季“西熱東輸”、工業蒸汽項目帶來的供熱需求增加,公司要始終站在服務地區經濟發展、服務民生大計的政治高度,聚焦保燃料供應、保安全生產、保冬季供暖,用實際行動踐行供熱“暖萬家”的責任和使命。
為下好“供暖民生”這盤棋,確保機組今冬供熱設施設備在連續高負荷運行期間能夠沖得上、穩得住,公司未雨綢繆,在今年年初合理安排部署供暖設備檢修工作,制定檢修計劃,明確責任、細化分工。 從今年8月底,全面梳理排查廠內供熱系統設備缺陷,熱網加熱器沖洗、熱網6kv高壓配電設備整體檢修試驗等35項工作已經全面結束;梳理匯總歷年來集中供熱中出現的plc邏輯丟失、熱網小機進汽調門自關等問題,組織技術人員深入班組進行技術指導,完成熱網小機控制柜 plc更換升級改造工作,確保設備不帶“病”運行,掃除一切影響供暖的潛在隱患。
目前,利用供熱前最后時段,檢修人員對關鍵部件、重點設備進行再檢查、再整治。針對今年“西熱東送”供熱增加現狀,會同勝利電廠共同修訂供熱調度技術方案和供熱應急處置方案,完善《#5機組供熱系統運行調整措施》和《#5機組供熱競賽辦法》,組織班組積極開展供熱專題學習,為穩定供熱做好技術準備。嚴格按照熱網系統調試投運計劃,順利完成了水側充水、熱網循環泵小機超速試驗、熱網沖洗投運等重大操作,確保了供暖工作如期進行。
面對電煤供應持續緊張、煤價持續飆升等嚴峻形勢,公司千方百計解燃“煤”之急,全力推進備冬儲煤工作。加強煤炭全過程管控,統籌考慮月度煤炭的消耗量、安全庫存、采購價格三條曲線,依據市場行情變化,對安全庫存曲線動態調整形成經濟庫存曲線,實現煤價、庫存聯動,采取“低價時多進煤、高價時少進煤”的采購模式,扎實做好長協煤兌現,提高兌現率;全力拓寬采煤渠道,不斷擴大采購半徑,盯市場、拓渠道,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到山西等產煤地實地考察,及時了解、掌握煤礦產能、市場需求、港口庫存、進口煤政策等影響煤炭市場的關鍵因素,加強市場趨勢研判分析能力,及時調整優化采購策略,確保煤炭“安全、及時、經濟”供應,保障機組運行“口糧”之需。
在外拓煤源保障供暖的同時,勝利國電公司緊盯節能降耗不放松。優化系統運行方式,精準配煤摻燒,優化分倉上煤方案,精細調整燃燒,推動供熱供電煤耗持續下降;實施低壓缸零出力改造,增強機組供熱能力,確保在低電負荷情況下能滿足供熱需求,實現機組綠色運行。環保與民生雙管齊下,力爭實現供暖環保和保障民生的“雙贏”目標!
電廠冬季供暖保障通訊稿 熱電廠通訊稿篇二
11月6日晚上11點10分,白楊河電廠正式開栓供暖。目前,系統高溫水流量5160噸,水溫55℃,給博山帶來“白電溫度”。
“作為博山城區集中供熱唯一熱源,白楊河電廠將矢志不移踐行華能央企的社會責任,第一要務保供熱、惠民生,以綠色安全穩定的供熱能源,為博山抗擊疫情貢獻白電溫暖力量。”白楊河電廠黨委書記、執行董事李新斌說。
為確保整個供熱季萬無一失,電廠各專業制定了詳細的保供安全技術措施和應急預案,全面、細致做好危險點辨識和風險分析,檢修人員對供熱機組逐臺進行檢修,確保供熱系統設備健康上崗。運行人員提前進行供熱系統投運措施、事故應急處置措施的培訓,確保本供熱季安全穩定供熱。10月31日下午6點,濾網、除污器清理結束,系統注水保壓,11月6日下午4點20分,城網開始打循環,晚上11點10分,高溫水開栓升溫,標志著今冬城區供熱正式開始。
“我們今年累計投資5000多萬元對供熱機組及相關系統設備實施升級改造,改造后,供熱能力、供熱穩定性均大幅提升。”白楊河電廠廠長、黨委副書記付寧說。
供熱季前,廠投資1100萬元實施#6機切缸改造,改造后預計新增供熱面積300萬平方米。投資3000余萬元實施華能睿渥dcs系統一體化改造,10月份,又投資100萬元實施e、f熱網汽泵更換、供暖系統消缺、優化等工作,改造后,供熱系統出力、穩定性、保障能力大幅提升。
自去年以來,煤價一路上揚屢創歷史新高,今年又上漲了200至300元/噸,今年電廠十個月累計虧損1.72億元。面對前所未有的燃料保供形勢,白楊河電廠牢記“國之大者”,克服疫情多點散發、鐵路運力緊張、各單位集中“搶煤”等困難,始終艱苦奮戰在燃料保供第一線催交催運,全力以赴增加拉運量。燃料部人員加強火車調運,開啟24小時汽運煤接卸,全方位展開“保供大戰”,截至目前,供熱煤炭庫存滿足22天用量。
電廠冬季供暖保障通訊稿 熱電廠通訊稿篇三
今冬供熱季來臨之際,白楊河電廠緊鑼密鼓開展供熱系統設備調試,在冷空氣“上崗”之前,全面進入冬季供熱臨戰狀態。
“冬季供熱是牽扯民生的大事、要事,白楊河電廠是博山城區集中供熱唯一熱源點,為老百姓提供安全穩定、清潔無污染供熱能源是我們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更是我們華能央企對山城居民的綠色承諾。”白楊河電廠黨委書記、執行董事王云峰說。
嚴冬未至、溫暖先行。白楊河電廠今冬預計總供熱面積680萬平方米。今年以來,電廠陸續投資2000多萬元對供暖設備系統進行升級改造和檢修維護,從供熱系統檢修維護、煤炭儲備、供熱調試、措施保障、節能降耗等全方位做好供熱準備。
供熱系統的檢修維護是一個貫穿始終的“系統工程”,圍繞上一個供熱季實際運行情況,電廠編制了《供熱設備檢修維護計劃》共計32大項檢修工作,建立完善供熱設備技術臺賬,實行銷號式管理,供熱設備檢修結束后嚴格按照維護要求對供熱設備進行防腐保護。供熱季前,對供熱系統進行拉網式安全隱患大排查行動,對4號高背壓機組真空系統、a熱網汽泵、d熱網循環泵變頻器進行升級改造,對a熱網疏水泵解體大修,對供熱首站四臺熱網加熱器、熱網循環泵、熱網補水泵、熱網除氧器等進行解體檢查、檢修維護,確保冬季供熱萬無一失。
9月底,電廠完成了供熱首站設備試驗、閥門狀態試驗等工作,廠內供熱系統注水檢漏合格。10月25日,完成熱網汽泵靜態連鎖各項試驗、供熱設備調試工作,電廠進入供熱“臨戰狀態”。
11月1日,博山區委副書記、區長路德芝到白楊河電廠實地調研冬季供熱工作準備情況,同時對今冬正式供暖日期進行了再確定。當天,城網高溫水開始注水調試。11月5日,城網打循環,根據博山區熱力公司統一供熱日程,城網供熱隨時準備升溫加壓。
“供暖是咱老百姓最關心的事兒,白楊河電廠用心守護一方光明和溫暖,始終以‘清潔供暖’為己任,第一要務保民生、保供熱,為老百姓提供綠色清潔、安全穩定的供熱體驗。”白楊河電廠廠長李新斌說。
今年以來,受疫情以及國家環保、安全檢查越來越嚴格等因素影響,煤炭資源持續緊張,采購價格高位運行,特別是進入9月份以后,煤炭價格又迎來新一輪大幅上漲,導致電廠今冬供熱燃煤成本居高不下。同期水費、排污費、環保費等成本支出大幅上漲,供熱系統升級改造、維護檢修巨額投資等各種因素也進一步導致了供熱成本上漲。電廠克服企業生產經營困難、企業虧損等難題,第一要務保民生,千方百計做好優質供熱燃料儲備,工作人員深入省外山西、陜西和省內新汶、淄川等發運站點,逐礦逐站催交催運,狠抓監質監裝,嚴控源頭煤質,增加優質但價格相對較高的火車煤發運量,對重要站點實施專人監督,現場確認無問題后方可發運,全力以赴提高來煤質量,為冬季持續穩定供熱備足了優質“糧草”。同時,電廠專門制定冬季供熱配煤方案,加強燃料的摻配和運行調整,確保供熱機組“吃飽吃好”,為山城居民輸送更環保、更清潔、更安全的供熱能源。
民生無小事,點滴總關情。供熱前,電廠與博山區熱力公司共同聘請有資質的單位對所有供熱儀表進行校驗,保證了供熱量的計量準確。加強與區熱力公司溝通協調,組織召開了供熱協調會,按照供熱時間節點倒排工期,有序推進冬季供熱各項工作。隨著供熱季的到來,電廠生產工作人員提前進入了全線供熱“戰斗模式”。電廠運行部、檢修部、燃料部工作人員精心操作,精細調整,他們以高度的責任心和周密的供熱保障措施全方位確保供熱安全,把溫暖送入千家萬戶。
電廠運行人員加強對供熱設備的精細調整,用辛勤的勞動,把溫暖送入千家萬戶
電廠冬季供暖保障通訊稿 熱電廠通訊稿篇四
1月5日上午,華能黃臺電廠、濟南東泰熱力公司在黃臺電廠辦公大樓舉行了“溫暖2020”2020-2021供熱季新聞發布會。據了解,發布會旨在讓社會民眾更加深入了解華能黃臺電廠為高質量完成2020-2021供熱季供熱任務所做的周密準備工作和清潔環保的生產技術。
本次開放日活動共邀請10多名市民代表、9名濟南市民尋訪團代表到廠交流,大家聽取了今冬華能黃臺電廠供熱準備情況,共同對進一步提高供熱服務水平建言獻策。
閃電新聞記者了解到,華能黃臺電廠作為山東省最大的綠色熱源企業,始終秉承中國華能“三色文化”,多年來持續為濟南市提供清潔高效、安全穩定的電力、熱源,全力保障冬季供熱等社會民生工作萬無一失,另外在環保方面,尤其是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煙塵的排放量,始終控制在國家最嚴標準的1/3至1/10。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發生,為保障濟南市抗疫工作及民生所需電力熱力供應正常,華能黃臺電廠全體干部職工始終堅守崗位,共產黨員更是始終沖在第一線,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安全生產,保證了疫情期間濟南市正常的能源供應。全部社會復工復產后,華能黃臺電廠迅速反應及時調整機組負荷,確保電力供應穩定充足;電廠所屬熱力公司山東黃泰熱力和濟南東泰熱力供熱季后也迅速開展設備、管線新建、維護升級等工作,確保2020-2021年供熱季更好的為用戶服務。
閃電新聞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2020-2021采暖季,黃臺電廠供熱總面積超過4400萬平方米,面對日益增長的供熱需求,該廠將保供熱、保民生工作放在首位。自11月1日開始,華能黃臺電廠已經開始向熱網投供熱,華能黃臺電廠下轄的兩家供熱公司東泰熱力、黃泰熱力也積極準備,目前正在進行熱網試運行,熱用戶家里已經開始升溫。兩家熱力公司積極響應濟南市“優化營商環境改革”,依托供熱服務站,讓“一次辦成”政策落到實處,拓展線上、線下業務辦理服務渠道,讓用戶在家動動手指就能辦理有關供熱的各項業務,確保用戶用熱無憂。新建供熱系統智慧熱網信息平臺投入使用,加快工單轉派及處理速度,全面提高網上業務辦理效率。閃電新聞記者了解到,如有供暖方面問題,可撥打客戶服務熱線。
據了解,下一步,華能黃臺電廠將積極對接山東省、濟南市“十四五”能源規劃,積極推進企業升級轉型,進一步發揮企業人才、技術優勢,積極探索綜合能源服務新業務,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為山東省、濟南市新舊動能轉換、高質量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電廠冬季供暖保障通訊稿 熱電廠通訊稿篇五
隨著阜平縣氣溫逐步下降,最低氣溫已低至零攝氏度以下,電網也進入用電高峰期。11月8日,國網阜平縣供電公司共產黨員服務隊來到馬駒石美麗鄉村空氣源供暖小區進行全面巡視檢查,為小區居民答疑解惑,全力保障供暖用電安全可靠。
隨時提供供電服務,讓“電流”變“暖流”。走進劉克龍家里,剛掀開門簾,一陣暖風就撲面而來。僅一簾之隔,卻有著截然不同的感受。環顧四周,亮堂、寬敞的家里,不見煤灰遍地的鍋爐,熱源來自于看不見的地暖。“自從用上電采暖,既干凈又暖和,還有電力師傅定期幫我們檢查,不用操心設備的用電問題,我們住的更舒服了。”劉克龍說道。
回憶起過去的燒柴火、燒煤取暖經歷,劉克龍連連擺手:“燒煤取暖又臟又麻煩,危險還費錢。”很久以前的時候,村里家家戶戶都在炕上燒柴火取暖,空氣不好;后來家里有了取暖爐,在室外燒煤加熱鍋爐,連接室內的管道,靠熱水循環取暖,可整套設備安裝好也不是一筆小數目。“這個設備太費煤了,一天要添煤五六次,一個冬天要用不少煤。”
電采暖給家里帶來的改變體現在方方面面:在家穿單衣,睡覺能露腿,用上電采暖后,我們回到家就可以脫下厚重的外套,晚上睡覺也不再需要蓋厚重的被子了,一身輕松;屋內溫度恒定暖和,老人孩子晚上起夜的時候,不用裹上床頭的厚衣服,可以直接起床,也不用再擔心孩子睡覺不老實會把被子踢掉,再也不怕著涼了;粉刷過后雪白的大墻也絲毫找不到曾經被煙火熏的發黃發黑的影子。
當時很多村民對電采暖還有很多顧慮,主要擔心電采暖設備效果和電費多少的問題。經過供電公司員工的積極宣傳、上門服務,為村民講解補助政策,并表示有任何問題都可以打供電所的電話。
綠色、智能、舒適、安全的采暖方式,不僅藍了天空、暖了民心,也促進了農村生產生活方式的變革,推動了鄉村電氣化水平的提升。該公司將繼續組織黨員志愿服務隊,主動上門服務,消除用電隱患,切實保障群眾在迎峰度冬期間的用電可靠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