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寫教案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這里我給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學習。
遼闊的草原教案 在中亞細亞草原教案篇一
聆聽《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小黃鸝鳥》演奏《筷子舞》《銀杯》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天堂、萬馬奔騰,三首不同風格的歌曲,感受了解蒙古草原音樂的魅力并了解兩首樂曲產生的時代背景,表現內容、旋律特點及音樂形象。
教學重點:學唱欣賞曲的音樂主題。
教學難點:同上。
教學準備:電子琴、錄音機。
教學內容及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聽音樂問好。
2發聲練習。
3節奏訓練。
4復習。
5導言。
二、基本部分:
1完整聆聽全曲。
2介紹演奏家。
3感受音樂所要表達的內容。
4復聽全曲,同時隨音樂打拍子。
5學唱主題音樂。
6表演。
三、結束部分:小結。結束全課。
教學目標:學唱歌曲《小黃鸝鳥》,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小鳥的美好感情。
通過合唱歌曲的學習,培養學生在和諧優美的聲音中感受音樂的美妙并訓練合唱的能力。在旋律的連接中訓練學生對音樂的感受。
教學重點:用正確的方法演唱二聲部合唱歌曲。
教學難點:同上。
教學準備:電子琴、錄音機。
教學內容及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聽音樂部好。
2發聲練習。
3復習。
4節奏訓練。
5導言。
二、基本部分:
1、聽范唱帶。
2、教師范唱。
3、有節奏的讀歌詞。
4、學習歌曲。
5、演奏《筷子舞》隨音樂邊唱邊打拍子。
6、掌握音樂的強、弱。
7、齊唱。
8、自評、互評。
三、結束部分:小結。
教學目標:
1、學唱歌曲《銀杯》,培養學生熱愛蒙古族音樂,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2、唱歌曲的學習,培養學生在和諧優美的聲音中感受音樂的美妙并訓練合唱的能力。在旋律的連接中訓練學生對音樂的感受。
教學重點:復唱時正確演唱。
教學難點:正確演里二聲部。
教學準備:電子琴、錄音機。
教學內容及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聽音樂問好。
2、發聲練習。
3、節奏訓練。
4、導言。
二、基本部分:
1、完整聽范唱帶。
2、教師范唱。
3、隨音樂打拍子。
4、掌握音樂的強、弱。
5、齊唱。
6、指導不足之處。
7、反復練唱。
三、結束部分:小結。結束全課。
遼闊的草原教案 在中亞細亞草原教案篇二
一、設情激趣。感受音樂。
師:同學們,你們去過草原嗎?草原是什么樣的呢?
生:草原上有藍天。
生:有馬,有牛,有羊。
生:草原上有綠草。
師:同學們,說的真美,草原上有藍藍的天,綠綠的草和清清的水。還有壯壯的奶牛,肥肥的羊兒和奔馳的駿馬。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首蒙古族歌曲。了解一下蒙古草原的風情。感受一下蒙古族人的生活習性?,F在我們一起走進草原,請同學們坐在綠油油的草地上吧。請坐。
1.聽辨節奏。
××︱×—︱××︱×—︱
師:現在,我來打一條蒙古族歌曲節奏,你們能試著模仿嗎?由強—弱。由弱—強。
師:同學們做得很好,我們現在來靜靜地聽一首蒙古族歌曲音樂。(草原就是我的家)
師:同學們,聽著這首音樂,你們是否已經感受到我們前面練習的節奏呢?
生:(感受到了。)
師:好,這些節奏型就是這首樂曲中的基本節奏,也是今天我們要學習歌曲的重點節奏。
師:我們再來聽一遍音樂,跟著音樂我們一起來打這條節奏?!恫菰褪俏业募摇贰?/p>
師:同學們做的不錯,現在我們用肢體語言來感受音樂好嗎?聽著音樂,跟著老師一起來做。
(草原就是我的家律動)。
二、學習歌曲,走進音樂。
師:;同學們做的真棒,有點蒙古族感覺,現在我們再來欣賞一首蒙古族歌曲。我們來聽聽這首歌曲到底唱的是什么?(播放歌曲草原上)
師:歌曲中唱的是什么?
生:藍天
生:羊兒叫
生:草原好熱鬧。
師:聽了這首歌曲,你有什么樣的心情呢?
生:抒情,激動。
生:甜美的。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這首歌曲《草原上》。
師:首先,來認認我們的好朋友。
師:同學們,誰知道這是什么音呢?做出手勢3。
生:3.
師:這個又是什么音呢?做出手勢5。
生:5.
師:兩個都說對了。老師這里還有一個音,大家一起說好嗎?做出手勢6。
生:6.
師:今天我們主要來學學這三個音的音高位置。同過這三個音的學習來學唱《草原上》這首歌曲。
師:同學們我們邊唱邊用手勢體會音高。
師:356,216,51653.
356,216,12516.用手勢一個樂句一個樂句的學習樂譜,樂句學會后連起來唱。
師:我們現在用身體來感受一下音高的位置。老師帶領學生根據音高的位置來用身體感受。
師:同學們真棒。現在我想請一位同學來讀歌詞,大聲有感情的來朗讀。
生:朗讀歌詞。
師:請同學再有感情,聲音洪亮的來讀讀歌詞。
生:朗讀歌詞。
師:老師領你們讀一遍好嗎?
生:和老師一起很有感情的讀歌詞。
師:很好。現在我們小聲的跟著鋼琴來試一試唱歌詞。
生:和著音樂小聲唱歌詞,一段。
師:同學們的節奏感真不錯,我們現再勇敢點再來唱一唱歌詞吧。
生:1遍。
師:請同學們再唱的跳躍活潑一點,注意聲音位置。
師:彈琴伴奏。
生:唱。
師:注意長音的位置,發音要準。
生:唱。
師:讓我們懷著對草原的熱愛,激情飽滿的再來做一回小牧民。還記得我們的節奏么?請你們在歌曲前奏部分打著節奏加進來好嗎?(試一下老師帶學生邊哼著前奏曲邊打節奏。)
生:聽著音樂唱。
師:同學們,你們想想,草原上的天氣會不會總是風和日麗,陽光普照呢?如果遇到狂風,遇到暴雨小牧民會怎樣呢?下面,我們來即興表演一下,老師來彈一段旋律,你們聽到了什么,盡情來表現?《暴風雨》
師:親愛的同學們,暴風雨來的這么猛烈,你們能勇敢的來面對,并用熱情來戰勝它,你們真是草原上的小英雄!讓我們用激情飽滿的歌聲來贊美他好嗎?大家穿上皮靴,帶好頭巾,騎上駿馬,奔馳在草原,做一個勇敢的小牧民!
生:騎在小凳子上表演唱。打節奏為自己伴奏。
師:我的小勇士們,你們可真棒!看!這是什么?蒙古包,我們來了解一下蒙古族人的生活習性和民俗風情吧。
三、了解蒙古。
師:在我國的北部地區,居住著勤勞,勇敢,善良的蒙古族人民。那里有藍藍的天空。青青的綠草。靜靜的湖水和肥壯的牛羊。人們說著蒙古話,喝著馬奶酒,吃著烤全羊,住著蒙古包,騎著駿馬,揮舞著長鞭。瀟灑的再草原上飛奔,所以也稱蒙古族為馬背上的民族。正如詩中所寫: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壟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地現牛羊。(播放ppt配音樂天堂)
師:諺語
說的蒙古話,穹廬做居家,男人會三藝,婦孺能飛馬,
喝酒用大碗,吃肉用手抓,燒柴用牛糞,渴了喝奶茶,
無歌不成禮,進門就是客,奶食不分家,戶戶養牛馬!
師:同學們,男人會三藝說的是哪三藝?
生:(騎馬,射箭,摔跤)
師:婦孺能飛馬是什么意思呢?
生:婦女和小孩也很會騎馬。
師:這些諺語充分的體現了蒙古族人生活習性和熱情好客和民俗風情的畫面。
四、拓展
師:我們唱了蒙古族的歌曲,又了解了蒙古族人的生活習性和民俗風情。蒙古族人能歌善舞,我們也學學跳蒙古族舞好嗎?誰上來做做動作(3)
師:我們一起來學習,這和我們剛才做的律動很像噢。
師:請同學們到前面來,帶好頭巾一起來跳舞好嗎?
五、大家一起跳起來。(播放音樂)(圓圈位置)
同學們,時光總是那么短暫,音樂總是那么美好,請同學們記住我們今天的蒙古之行。讓我們帶著美好的心情天天都快樂的學習和生活。
遼闊的草原教案 在中亞細亞草原教案篇三
1、情感目標:學習并演唱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培養學生具有初步的理解和分析歌曲的能力。
2、知識目標:了解內蒙民歌的風格,掌握其民歌特點,力求做到旋律連貫富有彈性
3、能力目標:通過發聲訓練指導學生運用正確的呼吸方法,體會氣息對聲音的支持,結合歌曲,以自然聲區為基礎,著重中聲區的訓練,力求做到喉頭穩定發音自然流暢。
1、引導學生感受內蒙民歌《草原上生起不落的太陽》,體驗民歌的藝術魅力。
2、內蒙民歌的演唱風格和特點,能夠細致完整表達歌曲的思想感情。
講解、分析、啟發的教學法
鋼琴 教材
1課時
一、發聲訓練
1、哼鳴訓練
目的與要求:體驗頭腔共鳴和聲音靠前的感覺,使其獲得聲音的高位置。a、身體自然直立,兩肩放松,吸進適量氣息并注意深的呼吸支點。b、嘴唇微閉,舌自然平放舌尖輕靠下牙根,下腭放松,上下牙稍分開不要咬緊。c、哼唱時感到聲音集中在鼻腔上方,兩眉
之間感到明顯振動,象擤鼻涕時的感覺。d、不論音的高低,都始終保持這種高位置的感覺,這對上下聲區的統一很有益處。
2、u母音帶a母音訓練
目的與要求: 練習打開頭腔共鳴,獲得高位置,打開喉嚨形成管狀,上下一致,聲區統一,較好地帶動a母音的練習,嘴唇微閉成“撮口”,上唇要攏住,唇尖用力,喉嚨打開,上下暢通好似一根管子。
連音訓練
目的與要求:訓練聲音連貫統一。注意呼吸、發聲的協調配合,每條練習都一口氣唱完,音量不宜過大,力求使樂句
的線條優美連貫,富有流動感,結尾的長音要用弱----強----弱來收音,防止聲音直白和僵硬。
二、歌曲學習與演唱————《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
1、作品簡析:
此曲作于20世紀50年代。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這首歌曲的旋律吸收了內蒙古民歌中的音調進行了再創作。歌詞精煉,寓意深刻與曲調配合得天衣無縫,充滿了詩情畫意,展現出遼闊,寬廣大草原的美麗景色。旋律優美流暢,富于激情,表達了草原牧民對黨和祖國的'無比感激之情和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歌曲為兩個樂句的單樂段結構。
第一樂句旋律以級進為主,伴以四度跳進,形成波浪式進行,句尾逐漸高漲,最后落在高音6上,加上延長,顯得特別舒展,開朗,把富饒遼闊的大草原展現在人們面前。
第二樂句基本保持了第一樂句的主體材料而形成兩個樂句相互對稱的樂段,第二樂句旋律起伏較大,出現了全曲的高音6和最低音3遙相呼應,使歌曲的情緒顯得格外開朗,充滿激情,然后以平穩的旋律進行和肯定的語氣結束全曲。而結束音正是全曲的主音6,它與第一樂句的結尾6音形成八度呼應,一問一答,一唱一和,把兩個樂句緊密地連接起來。歌曲采用民族五聲羽調式,又鮮明的內蒙古民歌音調,遇有濃厚的地方特色
2、藝術處理:
歌曲由兩個大的樂句組成,且兩個樂句都具有鮮明的內蒙民歌音調,舒展、開朗、悠長。演唱時可從結合平穩、均勻的氣息,松弛自然的聲音出發,充分展現出草原的富饒、優美、遼闊以及草原牧民愛祖國、愛黨、愛家鄉的思想情感。
遼闊的草原教案 在中亞細亞草原教案篇四
一、教學目標
1、知道草原上的鷹是人們的好朋友,人們從鷹的活動中能得到不少信息。
2、能認真聽錄音,按提供的要點記住錄音的主要內容,能選用提供的詞語說說錄音的主要內容。
二、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指導學生仔細看課文插圖,說說圖意
2、揭示課題。
(二)
指導學生學習課文,明確本次聽說訓練的要求。
1、集中注意力聽錄音,邊聽邊記邊思考。
2、能根據提供的要點和詞語記住主要內容并說一說。
(三)
進行聽說訓練。
1)、第一遍聽錄音,回答課后兩個思考題。
交給聽的方法:集中注意力聽,邊聽邊思考,可以把重要的詞語記在書上。
指導學生讀一讀課后第2題中的思考題。
聽錄音后組織學生討論這兩個問題。
指導學生讀一讀課后第3題中錄音的要點,看看那位同學答得完整,再把這兩個思考題完整地說一說。
2、第二邊聽錄音,要求學生能按課后第三題提供的要點記住錄音的主要內容。
聽之前,指導學生讀讀課文第三題的要求和提供的要點。
聽錄音后,用幾分鐘的時間讓學生自己根據要點回憶錄音的主要內容,然后逐條進行復述。
3、指導學生選用提供的詞語說說錄音的主要內容。
讀課后第4題中的詞語,根據第三題中的要點把這些詞語按內容進行分類。
講第一個要點的:盤旋、飛翔
講第二個要點的:狂風翻卷、沙塵滾滾、拳頭大的冰雹、劈頭蓋臉;月亮高掛、清風陣陣、長鳴。
指導學生選用提供的詞語,選擇錄音中的一個要點說說。
選用提供的詞語,把3個要點連起來說說錄音的主要內容。
(四)把這個故事回家講給爸爸媽媽聽。
板書:
盤旋、飛翔
狂風翻卷、沙塵滾滾、拳頭大的冰雹、劈頭蓋臉;月亮高掛、清風陣陣、長鳴。
遼闊的草原教案 在中亞細亞草原教案篇五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認識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勾勒、駿馬、無限、鞭子、疾馳、馬蹄、奶茶、禮貌、拘束、舉杯、摔跤。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句子中含著的意思。
3.讀懂課文,在草原自然美與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熱愛祖國和民族團結的教育。培養學生愛美的情趣。
4.品味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語言。
教學重點:
1.通過語言文字展開想象,在腦海里再現課文所描寫的生動情景。
2.具體體會課文中靜態、動態描寫
教學難點:
理解重點句子。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檢查預習情況,學習生字新詞,質疑問難。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主要內容。
3.理清課文層次。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1.談話:我國北部的內蒙古自治區有寬廣無邊的草原,景色優美,牛羊成群。這篇課文記敘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訪問內蒙古草原看到的美麗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熱情歡迎的情景。
2.觀看《草原》電視教材,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和意境。
3.學生簡單談談自己的感受。
二、布置預習
1.學習生字新詞,注意生字的音形義。
2.讀讀課文,想想作者筆下的草原是怎樣的景象。
3.畫出你認為寫得最美的句子和含義深刻的句子,試著體會這些句子的意思。
4.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問題。
三、檢查自學,質疑問難
1.讀生字組詞,并讀讀生字在文中的句子,注意正音。
組詞:
駿( ) ?。?) 竣( ) 限( ) 馳( )
峻( ) 唆( ) 梭( ) 垠( ) 弛( )
蹄( ) 茶( ) 貌( ) 杯( ) 跤( )
締( ) 荼( ) 藐( ) 懷( ) 膠( )
2.理解詞語。
3.質疑問難,現在小組內討論,交流。
四、理清課文的線索
1.自由讀課文,思考:作者初到草原和快到目的地時,看到草原景象是怎樣的?
2.理清課文線索
默讀思考:本文是按作者進入草原以后的經歷事情的順序來敘述的。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寫了幾個意思?
3.交流、整理:
(1)草原美景
(2)歡迎遠客
(3)親切相見
(4)熱情款待
(5)聯歡話別
五、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和詞語。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句子中含著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草原自然美與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熱愛祖國和民族團結的教育。培養學生愛美的情趣。。
4.品味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語言。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聽寫生字新詞。
2.讀課文,說說每一個自然段講了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