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發文紀念張國榮篇一
1、加強國防教育和雙擁宣傳。充分利用雙擁公園、雙擁景點、史師館等宣傳陣地,緬懷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歷史功績和英雄事跡,宣傳在雙擁工作中涌現出來的先進典型和先進事跡。
2、開展“八一”期間慰問駐軍活動。四大班子主要領導和駐軍所在鎮領導分別為駐鞏部隊官兵送去慰問金和慰問品,領導所到之處,仔細詢問官兵們的生活訓練情況,并積極為官兵們解決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難。
3、召開優撫對象座談會。召開優撫對象座談會,及時了解優撫對象的生活情況和思想動態,切實解決實際困難,宣傳黨和政府的優撫政策,充分關注優撫對象的精神需求。
4、開展“送政策、送溫暖、送幫扶”活動。對重點優撫對象、軍烈屬進行走訪慰問,同時做好優撫法規政策宣傳和解惑釋疑工作,對于在走訪慰問中發現的存在生活、醫療、住房困難的優撫對象,按照有關政策逐戶采取幫扶措施。
5、精準發放義務兵家庭優待金。積極籌措資金,嚴格按照人武部門提供的義務兵人數,深入鎮村組、街道社區逐戶對照核定,登記造冊,保障全市1892萬優待金精準發放到位。
6、開展第一屆“雙擁征文比賽”活動。圍繞“擁軍優屬,擁政愛民”主題,征集各條戰線、各行各業在雙擁活動中涌現出來的新人新事,增強廣大市民國防觀念和雙擁意識,引領形成擁軍優屬、擁政愛民的良好社會風尚。
發文紀念張國榮篇二
3月12日是一年一度的義務植樹節,根據成華綠委辦1號文件《成華區綠化委員辦公室關于全區義務植樹工作安排的通知》之精神,本著綠化家園,保護環境,使我們轄區更加美麗和諧的愿望,我社區于“3.12”義務植樹節前后開展了一系列植樹護綠相關活動。
在跳蹬河街道辦、綜治辦公室的領導下,我社區以多種形式開展了大面積的“3.12”宣傳活動。社區工作人員制作通知和宣傳畫,張貼到轄區36個院落內。3月10日星期五,在錦繡東方小區拉開橫幅,高插旗幟,設立宣傳臺,組織了社區工作人員、志愿者、城管隊、清潔工人等50余人,開展了集中宣傳,分發義務植樹相關法規、資料以及愛綠護綠倡議書,并對小區周圍綠化帶進行了維護。并通過社區平臺發布義務植樹的倡議。
3月11日周末開始,轄區居民,各單位紛紛來到戶外,開展植樹護綠活動,截止3月25日。
一、我轄區錦繡東方轄區建成,植樹綠地23257平方米,按成片造林計算,合35畝,按《成都市公民參加義務植樹當量(折合率)折算標準》,折合植樹10500棵。
二、據統計,我轄區36個院落,單位院落常年管護綠地面積30740平方米,折合義務植樹當量3074棵。屋頂綠化1240平方米,折合義務植樹當量413棵,墻體綠化600平方米,折合200棵。總計3687棵。
三、轄區共1.7萬戶,家庭種植盆栽2萬盆,合義務植樹20__棵。
轄區以“3.12”義務植樹節為契機,加強宣傳組織,發動群眾盡義務,綠化家園,美化環境。轄區3萬居民,符合義務植樹年齡人員7000人,共合義務植樹當量21647棵,盡義務人數率,植樹率達100%。完成了預期標準,但工作中組織效率、方法尚存一些問題,專業植樹知識宣傳部夠,在明年“3.12”義務植樹節應當組織更有序、有效,做得更好。
發文紀念張國榮篇三
一學期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回顧這學期的實驗活動,心中感觸頗多,現將本學期的實驗心得小結如下:
一、自學相關理論,為開展實驗做好充足的理論準備
自從參加這個課題后,我和同年級組的老師自學了相關的理論,隨著數學課程改革的深入開展,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學方式方法的改變、學生學習方式的改善、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等等,對教師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的教學潛力、理論素養以及自我反思潛力等專業化水平都亟待提高。教師在數學綜合實踐活動中也遇到了很多的困惑和問題,比如,如何在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教學中進行認知性實踐、模擬性實踐、社會性實踐?創設生動具體而有效的問題情境?如何處理算法多樣化與算法優化的關系?如何在小學數學綜合實踐課堂教學中有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等等,這些日常教學中經常出現的問題不斷地困擾著我們,以往透過觀摩課研討為主要形式的教研活動已經不能滿足新課程發展的需要以及廣大教師發展的需求,基于解決教學活動中實際發生的問題,進而提高教師專業發展的新型數學教研方式急需建立。
二、用心參與課題組聽課,并心下自己的點心得
本學期聽了金珊珊老師的一節課題實驗課,搭配中的學問。課后與組內老師一齊討論交流,提出了自己的意見,討論了修改方案。并撰寫了自己的聽課心得,上傳至自己的博客。同時自已在在班級中嘗試上了一節課題實驗課,課后自己反思,心下教后記,與同年級組老師一齊反思。
三、今后努力方向
1、關注學生的發展,滿足學生成長的需要。
小學生思維活躍,具有強烈的探究欲望,他們不滿足于對書本知識簡單地死記硬背,在知識和潛力方面具有了必須的研究基礎。隨著生活空間不斷擴大和知識閱歷不斷豐富,他們的人生觀、世界觀開始萌芽,對人生、對社會、對自我有了初步的認識,初步構成了對個體和社會生活方式的思考潛力、決定潛力。他們不滿足于單純的書本知識的理解性學習,具有參與社會生活的愿望,且具有必須的社會實踐潛力。拓展學校教學活動空間和活動資料,引導他們在生活中學習,在實踐中學習,在應用中學習,主動地參與社會生活,并服務于社會,成為學生身心發展的客觀要求。
2、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發展綜合實踐潛力。
設計和實施綜合實踐活動,其針對性之一就在于變革學生在教育情境及至在一般的生活情境中的學習方式和生活方式。透過綜合實踐活動,為學生打開一個開放的時空,由學生自主地、創造性地展開學習活動。作為教師引導下的學生自主進行的一種綜合性的學習活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超越單一的課堂知識教學,強調直接經驗學習和間接經驗學習相結合的重要性。綜合實踐活動改變學生在教育中的學習方式,把學生的探究發現、大膽質疑、調查研究、實驗論證、合作交流、社會參與作為重要的發展性教學活動。
發文紀念張國榮篇四
中國自古就是禮儀之邦,“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中國人為人處世的基本之道。在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以誠信教育為突破口,加強小學生思想道德建設,不失為一條行之有效的途徑。我校以《新課程標準》、《德育大綱》為依據,遵循學生認知發展的規律,科學、扎實、有效地對小學生進行誠信教育。
一、多渠道、多形式進行誠信教育。
1、通過校會、紅領巾廣播等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
2、充分利用思想品德課、班會德育課、中隊主題活動等對學生進行教育。
3、在我們的小學教材中所敘述的很多事例包括名人故事,都非常接近學生的生活經驗,是他們喜聞樂見的。我們要求教師應該充分利用這些素材,通過形式多樣的方法,適時地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
二、分階段進行誠信教育。
我們根據班級情況、學生年齡特點,在教育內容上體現教育目標的遞進性,低年級以"不說謊話"、"不隨便拿別人東西"、"借東西、撿東西要還"為主,如,在低年級開展“夸夸我誠實”活動,通過講身邊的誠信故事、做一件誠實的事情,說一句誠實的話等,使學生認識到誠實才能讓人更美麗。中年級以"不隱瞞錯誤"、"不要不懂裝懂"、"不貪小便宜"為主,如,在班級中開展辯論活動,對學生的錯誤思想和行為進行剖析,在辯中明理。高年級則以"不弄虛作假"、"與人相處講信用"為主。如,開展實踐調查活動,通過看報、上網、閱讀等多種途徑收集有關“守信用”的事例和人物,在班級中展開討論,進一步明確守信用是一個人的美德。
誠信教育是小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內容之一,是提高小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重要途徑,我們將繼續結合身邊的點滴事例,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為新世紀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盡一份力。
發文紀念張國榮篇五
3月31日,大批歌迷、影迷陸續抵達香港文華東方酒店外,獻花紀念張國榮(哥哥)逝世12周年。文華酒店外有數個心型花圈都是由忠實“哥迷”所贈,并在花牌上寫下點滴思念字句,一些專程由海外趕來香港的“哥迷”更是在悼念偶像時,忍不住淚灑當場。20xx年4月1日,張國榮用他特有的方式與世人開了一個玩笑,從文華酒店跳樓身亡,了卻自己的一生。
1977年,張國榮參加亞洲歌唱大賽出道,1983年憑借一曲《風繼續吹》在歌壇成名,星途從此一帆風順。1987年,他通過專輯《愛慕》成為首位打入韓國音樂市場的粵語歌手。此后,張國榮不僅多次獲得最受歡迎男歌手,20xx年還入選美國cnn評出的“過去五十年里全球最知名的20位歌手或者樂團”。
張國榮在音樂方面才華橫溢,他不僅擅長詞曲創作,還擔任過mtv導演、唱片監制、演唱會藝術總監等。
除此之外,張國榮于1978年開始參演電視劇,80年代后期他把事業重心移至影壇,成功出演了《阿飛正傳》、《霸王別姬》、《槍王》、《胭脂扣》、《縱橫四海》、《白發魔女傳》等影片,成功詮釋了程蝶衣、寧采臣、旭仔、歐陽鋒等經典角色,并多次獲得影帝。20xx年3月,美國cnn評出了“史上最偉大的25位亞洲演員”,張國榮位列其中;cnn也評價他是“80以及90年代的重要演員”。
光環的背后,張國榮卻飽受抑郁癥折磨。香港主播查小欣回憶稱,20xx年3月中旬自己曾偶遇張國榮,當時張面色蒼白、神情憔悴、手指抖得厲害,“我問他什么時候出來工作,他說,很快就能出來,到時便能見到”。
對于外傳張國榮因拍電影《異度空間》難以抽離角色,情緒出現問題,查小欣予以否認,她認為以對方的專業度,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另外,查小欣后來還提到,張國榮患抑郁癥與追求完美無關,“追求完美不是他的一個壓力,是他的一個習慣……我覺得這個病是失衡,失去了平衡,分泌的問題,他用很多方法,找很多不同的人去治這個病,但沒有用,令他的壓力更大”。
就在張國榮去世8周年的時候,港媒采訪到了和他共進“最后午餐”的好友——室內設計師alfred。他分析稱,張國榮患病的一大原因是“他一心想做導演,內地有一個老板很欣賞他,想投資給他拍戲。后來覺得劇本和青島外景有距離,開始很失落,再加上投資的老板出了問題,資金未能到位,哥哥’很受打擊”。‘
alfred提到,張國榮后來病情嚴重,一度胃酸倒流,灼傷了嗓子,錄音時聲音不夠完美,情緒更加低落,“當時還有4部片約等著他拍,可惜因為精神不振,睡眠很差,于是更加不停地抽煙,一支接著一支,連手上拿個水杯都顫抖得不得了”。
雖然張國榮已經離開了xx年,但是娛樂圈里很多明星仍對他念念不忘。
鐘楚紅表示;其實我不覺得他走了,日常“生活常聽到他的歌或是看到他的電影,這些太經典了,所以覺得他一直都在。”
20xx年3月31日,張國榮前經紀人陳淑芬發起的“繼續寵愛十年演唱會”在香港紅磡演唱會上演。演唱會上,梁朝偉登臺與張國榮“隔空對話”,回憶對方生前最愛的電影對白“要記得始終會記得”。梁朝偉提到,張國榮已離開了三千多天,雖然聽不到他的聲音,但仍然記得他,不會忘記一分鐘。有時候更會望向天空,尋找有沒有沒腳的小鳥在飛。
舒淇透露拍電影時,張國榮會緊握她的手,有耐心地教她投入演戲;程小東導演則記得張國榮安慰李嘉欣吊威亞不用怕;張之亮導演大贊張國榮工作認真,從不遲到,也非常尊重對手。
林青霞跟張國榮交情匪淺,她兩本書中都提到他。在《憶》一文中,林青霞寫自己來到香港文華酒店二樓,踏入長廊后想起從這里跳樓而亡的張國榮。“我極力地集中精神,腦子里浮現的卻是國榮在這兒、在我對面跟我說的話‘青霞,不要再拍戲了,也不要打太多麻將……’”張國榮過世后,她有一次孤身在香港拍戲,半夜3點回到冷清的家,看著窗外的海景,“心里一陣酸楚,突然嚎啕大哭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