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這個社會中,報告的使用成為日常生活的常態,報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點。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報告呢?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優秀的報告文章怎么寫,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政協委員對政府報告的討論發言篇1
討論中,委員們認為,政府工作報告全面客觀、內容詳實、亮點紛呈、實事求是,對2020年工作及“十三五”主要成就進行了梳理總結。同時,客觀分析了存在的問題和面臨的形勢,明確提出了2021年的總體要求和目標任務,真實反映了全區人民的愿望,是一個凝心聚力、催人奮進的好報告。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區政協與區委、區政府同頻共振,采取有力舉措做好吳興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各項工作,全區上下‘兩手抓、兩戰贏’取得重大成果。”“‘十三五’已經圓滿收官,我們要更好地履行政協委員的職責使命,推動‘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在新發展階段,我們要深入基層一線做好視察調研工作,撰寫高質量提案,為區委、區政府決策提供科學依據,為經濟社會發展獻計獻策。”……在熱烈的討論氛圍中,委員們踴躍發言、暢談感受體會。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是奮進“十四五”,逐夢新征程的開局之年。委員們表示,將立足自身,堅持履職為民,圍繞區委、區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群眾普遍關心的問題,深入
調查研究
,認真履職盡責,用實干實績踐行責任擔當,為吳興高質量趕超發展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政協委員對政府報告的討論發言篇2
今天上午,我認真聆聽了市長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我認為《政府工作報告》內容具體,主題鮮明,措施有力,振奮人心,是一個思路清晰、語言精練、讓人耳目一新的好報告。總體來說,有以下幾點感觸。
一是貫穿了“新思想”。不論是回顧總結部分,還是謀劃部署部分,都體現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統領性,貫徹了中央
經濟工作
會議、省委十屆十次全會、省委經濟工作
會議和市委十屆七次全會精神,對于推動今后一個時期的經濟社會發展具有極強的指導性和操作性。二是融入了“新藍圖”。明確了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從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等方面協同發力,確保2020年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三是體現了“新部署”。報告分別從產業發展、重點項目、城鄉融合、生態文明、改革開放、民生改善和民主法治等7個方面部署了今年工作,講了很多的具體工作,點了很多的具體抓手,充分體現市政府一貫以來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
四是踐行了“新要求”。要求各級政府及工作人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全面增強八種本領,全力建設忠誠、法治、效能、廉潔政府,踐行了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體現了把全面從嚴治黨進行到底的決心和毅力。
我完全贊同這個報告,并將結合自身工作,全力抓好貫徹落實。作為一名基層教育工作者,回到工作崗位后,我將第一時間把報告的精神傳達給我的同事們,號召大家把精力和能力全部投入到教育事業的發展進程中去。
一是牢記好教育的歷史使命。黨的十九大把建設教育強國確定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凸顯教育的基礎性、先導性和全局性。開啟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的歷史征程,這是我們的使命。
二是把握好教育的新變化。“有學上”的基本需求以及轉化為“上好學”,現在的孩子上學不再是問題,而是需要享有優質的教育。所以我們要辦好優質教育,打造校園特色文化,做到“一校一品”或“一校多品”。
三是踐行好教育的新要求。我們要認真思考和解決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以及為誰培養的問題。我們要發展素質教育,促進教育公平,為國家培養腦健、心健、體健,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人才。
以上是我的幾點想法,如有不對、不妥之處敬請各位領導、各位代表批評指正。
政協委員對政府報告的討論發言篇2
細讀2021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出現最多的是兩個詞,一是發展,二是改革。經濟發展新常態下,以改革促發展,以發展帶改革,這依然是“硬道理”“硬任務”。
進入新常態,關于要不要發展、該如何發展,有些人是存在誤區的:一種是“GDP虛無論”,認為生產總值不再重要了,甚至不要GDP了;一種是“換擋焦慮癥”,原來的增長方式不靈了,又要治污治霾,又要保持增長,憂心忡忡不會發展了。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興國之要,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化解各種矛盾和風險,根本要靠發展,發展必須有合理的增長速度。不能簡單以生產總值論英雄,不等于不要生產總值;不再追求10%左右的高速增長,不是不要增長。換言之,不唯GDP,絕不等于“腳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
從現實需求來看,實現提出的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十三五”時期全國經濟增速保持一定的增長是基本要求。就拿今年來看,GDP目標從去年的7.5%調整至7%左右,但城鎮新增就業1000萬人的目標沒變,7%左右的GDP增速也是完成就業目標的保障。因此,在經濟換擋過程中,增速不再是惟一績效指標,并不是單純地降低速度,而是要通過降速來實現“優質增長”,也就是“經濟換擋不失速”。
當然,正如有學者說,“基數越大增長越難,現在跟15年前不一樣,那時候增長10%也沒多少錢,現在增加7%也是不容易的。”對于新常態,“認識”不易,“適應”艱難,“引領”更難。在產能過剩、高能耗約束的背景下,如何從粗放發展到精細發展,如何通過轉型切換增長動力,如何把握新常態下的新機遇,考驗著我們的能力和擔當。
把握新常態下的新機遇,根本出路在改革。以榆林為例,作為能源型城市,資源價格下跌帶來了很大挑戰,也促使我們加快改革步伐,著力構建新常態下的煤炭交易市場體系,實現了煤炭產業產銷兩旺;實施了一批大型資源深度轉化項目,實現了轉型升級逆勢而上。2021年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榆林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005.74億元,在全國能源城市中名列前茅。
把握新常態下的新機遇,根本保障在作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批評的“為官不為”現象,在基層確實不同程度存在,是造成經濟政策難落地、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的重要因素。治理“為官不為”,既需要思想覺悟,更需要制度跟進。除了簡政放權,更要主動作為,充分發揮好“兩只手”的作用,打造“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導干部“為官不為”的責任。
2021年春節前夕,在陜西考察調研時,提出了“五個扎實”的要求,強調要抓好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我們將堅持發展第一要務不動搖,以不懼任何風險的勇氣,敢于擔當的責任感,努力在推進“四個全面”的過程中,讓我們的干部有更多“存在感”,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
【政協委員對政府報告的討論發言】相關文章:
1、
政法隊伍教育整頓自查自糾報告
2、
行政前臺轉正總結范文
3、
行政前臺個人工作總結
4、
2021年同上一堂奧運思政大課學習心得
5、
個人政治素質自我評價
6、
觀看《政商之鑒魏宏廣案警示錄》心得體會
7、
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思想認識
8、
同一堂奧運思政大課觀后感
9、
政法干警肅清流毒影響心得體會
10、
支部書記講廉政黨課
11、
談本單位政治生態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12、
政法隊伍整頓的思想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