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這個社會中,報告的使用成為日常生活的常態,報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點。那么,報告到底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報告優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人大調研報告好題目 人大調研報告 篇一
一、基本情況
xx區現有醫療衛生單位97個,其中區級醫療衛生單位8個、中心衛生院10個、鄉鎮衛生院65個(含地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8個、有民營醫院6個;有行政村衛生室803個。全區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人員5649人,其中公立醫院衛生機構2696人(含自收自支人員67人、臨聘人員634人),民營醫療機構686人,鄉村醫生2258人。有高級職稱65人,中級職稱319人,執業醫師1060人,執業助理醫師1395人,平均每千人口有醫務人員1.15人。公立醫療衛生機構核編1996個,實際在編1606人。全區設開放病床2357張,平均每千人口有病床數1.7張。
全區已形成了以區級醫療衛生單位為中心、中心衛生院、鄉鎮(含地名)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樞紐,村衛生室為網底的覆蓋城鄉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二、主要做法與成效
(一)完善服務體系,讓患者有地方看病
走進xx區雪山中心衛生院,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依勢而建的嶄新的樓房,那錯落有致、造形各異的花壇、亭榭,那溫馨舒適潔凈整齊的病房,見證了xx區實施災后重建等衛生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后的變化與發展。近7年來,xx區共積極爭取和實施衛生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近300余個,總資金達3億元,改擴建房屋11.59萬㎡,及時將900余臺件價值近600萬元的“新五件”、10余臺救護車輛配備到農村衛生院,各醫療衛生單位自籌5000余萬元改造危房或添置更新醫療設備。同時在鄉鎮行政區劃調整中,對被撤并鄉鎮做到了衛生機構不撤、人員不少、服務不弱,將撤并鄉鎮衛生院更名為地名衛生院,實現了每個鄉鎮、辦事處、行政村都有政府舉辦的衛生院和村衛生站,有醫有藥、能防能治。基層醫療衛生單位的人、財、物全面實現了上劃區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統一管理。全區已經形成以區級醫療衛生單位為中心,中心衛生院、鄉鎮衛生院、地名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樞紐,村衛生站為網底的覆蓋城鄉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基本解決了群眾有地方看病的問題。
(二)織牢衛生網底,讓患者方便看病
為切實解決群眾方便看病的問題,xx區不斷加大對村衛生室的投入,加強標準化村衛生室建設,強化鄉村醫生培訓,提升村衛生室的服務能力。一是共投入村衛生室建設資金3000余萬元,建標準化村衛生室250個,占村衛生室總數的近30%。二是為全區所有行政村衛生室配備了電腦,為行政村衛生室和其它村衛生室安裝空調841臺,分批對所有村衛生室負責人、部分鄉鎮衛生院信息管理人員共900余人進行了計算機知識培訓,基本實現了信息上下對接、資源共享。三是區衛生局為全區所有村衛生室配置了檢查桌、診斷桌椅、搶救包等基本醫療設施,并統一制作了藥品目錄、價格公示牌,讓老百姓看病后可以自己算帳。四是全區實行鄉村衛生一體化管理覆蓋面積達100%,群眾用藥更方便安全。五是已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8個,服務人口近30萬,其中恩陽、東城辦事處被授予“全省示范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六是認真落實鄉村醫生勞務報酬,20xx年區財政在對每個村衛生室補助6000元的基礎上,再按所轄人口每人每年8元的標準核撥均等化工作經費和按參合人數每人每年6元的標準補助一般診療費。七是積極推進“兩化”互動、統籌城鄉發展戰略,加大并優先保障對重點鎮、中心村、聚居點衛生的投入,不斷滿足“園區+社區”模式所承載的新型產業工人和居民的衛生需求。八是對全區所有村衛生室實行“統一機構設置、統一人員調配、統一技術服務、統一藥品配送、統一業務管理”的“五統一”運行模式,加大基本公共衛生及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實施情況的督查與考核力度,逗硬落實考核獎懲,確保為廣大農民群眾提供方便及時的醫療衛生服務。
(三)提升服務能力,讓患者看得好病
為滿足患者需求,全區醫療衛生機構不斷拓寬服務領域,增加服務項目,引進新的醫療技術,添置或更新醫療設施設備,加強中醫、理療等特色專科建設,加快中醫藥適宜技術擴廣應用步伐,讓患者看得好病。一是實行區級醫療單位幫扶農村衛生院、農村衛生院幫扶村衛生室的定點幫扶制,通過人才培訓、業務指導、設備支持等多種途徑,努力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服務能力。據不完全統計,7年多來共幫扶農村衛生院大中型醫療設備500余臺件,幫扶村衛生室常用醫療設備4000余臺件,派駐鄉村指導醫師300余人次,免費培訓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人員近8000余人次,全科醫師、全科護士200余人次,開展送衛生下鄉活動180余次,義診患者近12萬人次。二是各醫療衛生單位的臨床人員通過自考、函授、進修、繼續醫學教育等方式不斷增強自我造血功能,提高服務技能,各醫療衛生單位平均每年派駐上級醫院進修的人數占醫技人員總數的15%,參加自考、函授和繼續醫學教育的平均占20%以上。三是狠抓等級醫院創建工作,目前全區已創建一級甲等衛生院12所、示范衛生院30所、二級乙等綜合醫院1所、二級甲等中醫院1所。四是不斷壯大隊伍,合理補充衛生人才。20xx年、20xx年兩次共為全區醫療衛生機構補充衛生專業技術人員250人,通過“雙選會”引進大專院校學生60人,實施執業醫師項目為鄉鎮衛生院補充10人,20xx年區編辦為區級醫療衛生單位增加編制近100個。
(四)認真實施項目,讓患者看得起病
1、有序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一是農民參合率逐年提升,由20xx年的72.4%提高到20xx年的96.67%。二是不斷調整完善報費補償方案,讓參合農民更多受益。自20xx年起全面實行了門診統籌,增加慢性病種達到17種,上調住院補償封頂線為10萬元;對0-14周歲的農村參合兒童患白血病、兒童先心病實行提高醫療保障水平補償,在規定的省、市定點醫療機構發生的針對本病的醫藥費用按總額的70%報銷,農村醫療救助由民政部門對符合條件的患兒按其醫療費用的20%進行醫療救助;兒童白血病實行最高限價治療,兒童先心病實行單病種付費,對患惡性腫瘤、白血病、尿毒癥、重性精神病、肝硬化、艾滋病、器官移植、0-14歲腦癱患兒的參合住院農民試行提高保障水平試點,在省、市、區定點醫療機構發生的針對本病的政策范圍內費用總額報銷不足70%的按70%報銷。近7年來全區共補償參合農民6.7億元,切實緩解了農民群眾因病致貧、因病返貧。xx區新農合工作20xx年、20xx年兩次在央視新聞中播報,受到好評。
人大調研報告好題目 人大調研報告 篇二
鄉鎮政權是最基層的政權組織,鄉鎮人大是最基層的地方權力機關。黨的和xx屆三中、四中全會對推動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與時俱進,做好新形勢下人大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中共中央轉發了《中共全國人大會黨組關于加強縣鄉人大工作和建設的若干意見》(中發[20xx]18號文件)。如何進一步加強鄉鎮人大工作和建設,充分發揮基層人大的作用,是擺在鄉鎮人大工作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為此,7月份以來,我們組成調研組對鄉鎮人大工作和建設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調研組走訪了5個鄉鎮,與35名鄉鎮人大主席、副主席以及縣、鄉人大代表進行了座談,向鄉鎮人大發放調查問卷30份。綜合問卷調查、走訪座談等情況,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鄉鎮人大工作和建設的現狀
(一)隊伍建設得到加強。
20xx年換屆時,縣委高度重視鄉鎮人大組織建設,將13名工作時間較長的人大主席調進了縣直機關,將一批年富力強、基層經驗豐富的黨政領導充實到鄉鎮人大隊伍,配齊配強了鄉鎮人大主席、副主席。換屆后,7名人大主席轉任鄉鎮長,1名人大副主席轉任鄉長,3名人大主席調進縣直機關,2名人大副主席分別調進縣直機關、州經開區。目前,31個鄉鎮26名人大主席中有6人兼任黨委副書記,20人兼任黨委委員,本科以上學歷16人,平均年齡40歲,年齡最小的36歲。26名人大副主席中本科學歷4人,平均年齡38歲,年齡最小的29歲。調研發現,我縣鄉鎮人大主席、副主席呈現“年紀輕、文化高、交流快”的特征,為鄉鎮人大開展工作提供了組織保證。
(二)履職條件得到改善。
縣財政預算安排鄉鎮人大工作經費、代表經費,并逐年提高。20xx年給每個鄉鎮人大安排工作經費2萬元,每個“代表聯系群眾工作室”工作經費1萬元,每個縣、鄉鎮代表均安排有適當經費。縣人大會對這些經費出臺了專項資金辦理辦法,根據鄉鎮人大工作開展情況安排資金。31個鄉鎮人大都有獨立的人大辦公室,結合“代表聯系群眾工作室”建設,統一標準添置了電腦、辦公桌椅、燒水壺、茶幾等設備,為鄉鎮人大的順利開展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三)履職效果得到提升。
一是依法召開本級人民代表大會。 20xx年,26個鄉鎮堅持召開了一年一次人民代表大會,聽取和審查了鄉鎮人民政府的工作報告,審查和批準財政收支情況的報告,聽取和審議鄉鎮人大主席的工作報告,代表提出建議、批評、意見。有的鄉鎮還討論決定了重大事項,如洗洛鄉人民代表大會討論決定公墓山建設,并作出決議;茨巖塘鎮人大討論決定鎮區總體規劃修編、管理砂石車輛運輸車輛、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嚴禁在繞鎮線兩旁私自建房等重大事項,并作出決議。 20xx年,桶車、老興、水田壩、洗洛、桂塘、塔泥、召市等7個鄉鎮先后召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鄉鎮長。二是依法召開主席團會議。多數鄉鎮能堅持在閉會期間每季度召開1次主席團會議,研究部署人大工作,聽取政府重要工作報告。三是依法開展監督。大多數鄉鎮人大主席團采取組織代表視察、專題調研、工作評議、執法檢查等方式開展監督,督促鄉鎮政府改進工作。如咱果鄉人大收到代表對石堤村村級財務問題的反映,向政府提出了建議,會同縣紀委對該村財務進行了徹底的清理;三元鄉人大將代表按村務組、村民代表組、公共事務組進行分類,對政府工作進行專門的監督;隆頭鎮圍繞“移民生活出路問題”、“惠農政策分配問題”、塔泥鄉圍繞“印家界自然保護區大鯢生態保護與開發建設”、里耶鎮圍繞征地拆遷開展專題調研,提出有關建議意見交有關部門研究處理。四是認真辦理代表建議。各鄉鎮人大主席團認真交辦本級代表建議,推動解決了一些群眾普遍關注的問題。如茨巖塘鎮主席團交辦了代表關于增加各村同建同治工作經費的建議,鎮政府高度重視,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將同建同治經費在20xx年基礎上增加50%。五是加強代表聯系群眾工作。31個鄉鎮都成立了代表小組,開展代表小組活動。建設了“代表聯系群眾工作室”,在實現“五有”的基礎上積極創新工作方式,如隆頭鎮完善“三員”制度推進“代表聯系群眾工作室”建設,即確定聯絡員,負責收集本選區的民意信息;選好接訪員,每月確定1個工作日,由人大組織2名代表在工作室做好接待群眾工作,并負責做好登記和意見整理;指派協調員,對群眾需要解決的實際困難和矛盾糾紛,人大指派經驗豐富、群眾公認的代表配合鎮里參與協調處理。六是依法辦理補選事項。20xx年,三元鄉等7個鄉鎮人大在選區補選 7名縣人大代表。
(四)工作指導逐步加強。
近三年來,縣人大會將加強對鄉鎮人大工作的指導列入了年度工作要點,每年在鄉鎮人大(街道人大工委)和縣人大代表中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對工作開展情況進行檢查考核、表彰獎勵。建立了人大會領導、人大會組成人員聯系鄉鎮,聯系代表的制度。縣人大會組織召開了鄉鎮人大工作座談會,舉辦了鄉鎮人大主席培訓班,組織了全縣“代表聯系群眾工作室”建設現場觀摩會,統一制定了全縣代表聯系群眾工作制度及相關臺帳。
近年來,雖然我縣鄉鎮人大在依法履行職責、發揮代表作用、增強監督實效、加強組織建設、創新工作方式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與憲法法律賦予職權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存在以下主要問題:
一是人大主席、副主席專職程度低。目前,31個鄉鎮人大都沒有安排專兼職人大辦公室工作人員,5個鄉鎮人大主席空缺, 4個鄉鎮沒有人大副主席,鄉鎮反映人手不夠。同時,專職不專的問題嚴重。調查顯示,100%的鄉鎮人大主席、副主席都兼任部分黨政工作,直接參與或協助分管財務、信訪維穩、烤煙生產、扶貧、安全生產、同建同治、綜治、黨建、征地拆遷等重要工作,鄉鎮人大主席、副主席普遍反映兼職過多牽扯了大部分精力,人大工作成了“副業”。同時,兼任政府工作,致使行使監督權時,既是裁判員,又是運動員,處境尷尬,而且不合乎法律規定。
二是鄉鎮人代會質量不高。20xx年我縣有5個鄉鎮沒有召開人民代表大會,缺開率達16%。召開了人民代表大會的鄉鎮普遍存在會議時間短、內容少、程序不規范等問題。有的鄉鎮人代會會期安排一天,而實際只半天,都是“上午10點開會,中午2點結束,吃完飯就散”,審議工作基本不進行。有的鄉鎮籌備工作不認真,日程中沒有安排主席團會議,沒有安排代表審議,沒有代表資格審查報告、議案截止時間、代表聯名提名截止時間等內容,沒有給代表印發資料。有的鄉鎮人代會上代表提出的建議、批評意見僅1—3條,有的甚至一條也沒有。
三是代表經費落實和活動開展不平衡。雖然縣財政對鄉鎮人大工作經費和代表活動經費作了預算安排,縣人大會年初進行了預撥,但多數鄉鎮實行實報實銷,80%的鄉鎮人大主席、副主席反映經費沒保障,工作缺乏“底氣”。代表活動方面,代表小組一年一次未開展活動的占40%,大部分鄉鎮“代表聯系群眾工作室”制度流于形式,沒有真正落到實處。在監督方面,組織代表開展視察、評議、執法檢查少,即使開展了監督活動,也是滿足于聽一聽,看一看,問一問,走過場的多。
四是鄉鎮人大主席和人大代表業務素質亟待提高。鄉鎮人大主席、副主席和人大代表普遍反映接受學習培訓的次數少,時間短。由于缺乏系統學習,不熟悉程序,造成不能按照法定程序開展工作。一些人大代表開會不發言,沒有提出一條代表建議,履職的積極性、主動性不高。群眾反映人大代表是換屆前當“運動員”,換屆后當“潛水員”。在調查影響代表履職的因素影響中,回答“文化水平低,不知道履職”的占45%,“代表建議辦理質量不高、代表意見得不到采納”的占55%。
審視鄉鎮人大存在的問題,有思想認識的問題,有法律規定不夠明確的問題,也有執行法律不到位的問題。思想認識方面,一些鄉鎮黨委認為人大工作是軟任務、可有可無,對人大工作關心過問不夠,只強調完成中心工作,對人大工作“說起來重要、干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有的鄉鎮黨委政府代替鄉鎮人大職權。有的人大主席認為人大是“大牌子、空架子”,人大主席是“虛職”,在職不履職。在法律規定層面,組織法未修改前,鄉鎮人大閉會期間如何行使監督權,其日常工作如何組織沒有明確規定。在法律執行方面,有的鄉鎮人大法定工作沒有正常開展,職權“虛化”。
二、加強鄉鎮人大工作和建設的對策與建議
(一)理順機制,夯實基礎。
鄉鎮人大工作做得怎么樣,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同級黨委尤其是黨委書記的認識和重視程度。各級黨委要從加強基層政權建設的高度把鄉鎮人大工作納入黨委總體工作布局,定期聽取鄉鎮人大工作匯報,研究部署人大工作,協調解決有關困難和問題。要善于對人大工作出題目、交任務、明責任,確保人大主席、副主席主要時間和精力從事人大工作,不能過多集中在政府具體事務上。要將鄉鎮人大工作經費和代表活動經費及時足額保障到位,對無固定收入的代表執行代表職務給予適當的補貼。縣委要把鄉鎮人大工作納入綜合考核,實行通報,增強剛性約束。按照中央18號文件的要求把人大干部培養、選拔和任用納入干部隊伍建設總體規劃,選派政治立場堅定、經驗豐富、具備專業知識的干部擔任鄉鎮人大主席、副主席,明確人員協助鄉鎮人大主席開展工作,切實解決目前存在的鄉鎮人大主席“光桿司令”的問題。有計劃地安排鄉鎮人大主席、副主席同黨政部門之間的合理交流,做到鄉鎮人大干部與黨委、政府干部保持三個大體一樣:年齡大體一樣,提拔交流使用頻率、節奏大體一樣、待遇和辦公條件大體一樣。
(二)履職行權,積極作為。
一是提高鄉鎮人代會質量。貫徹落實中央18號文件要求,合理安排會期,鄉鎮人代會一般每年舉行兩次,會期不少于一天,有選舉事項時,會期適當增加。要充實會議內容,除政府工作報告外、財政預算報告、人大主席報告、議案建議辦理報告外,應將重大事項列入會議議程,并根據需要及時作出決定決議。要組織好代表會前視察、專題調研、走訪選民等活動,至少提前1天發放會議資料,為代表審議報告和提出議案建議打好基礎。二是加強和改進監督工作。鄉鎮人大審查預算草案,應當對預算安排的合理性、完整性、可行性、重點支出和重大投資項目是否適當進行重點審查。鄉鎮人大每年結合黨委重點工作、政府工作難點和群眾反映的熱點問題,選擇2-3個有代表性的事項,通過聽取審議工作報告,組織代表開展視察,專題調研、執法檢查等方式開展監督,真正達到解決問題、促進工作的目的和效果。三是推動鄉鎮人大代表活動經常化。把好代表“入口關”,優化代表結構,真正把那些熱愛人大工作、群眾基礎好、綜合素質高和履職能力強的先進分子選為人大代表。以代表小組活動、“雙聯”活動,“代表聯系群眾工作室”運行為抓手,切實開展好代表活動,打通代表聯系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推動代表聯系群眾制度化,規范化。建立代表履職檔案,記錄代表履職情況并逐步向社會公開。探索建立不稱職代表退出機制和代表向選民述職制度,讓選民清清楚楚知道自己選出的代表為他們做了什么,是否代表了他們,倒逼代表認真履職。通過一系列的措施,真正動員和組織代表投身改革創新的“主戰場”,唱響議政督政的“好聲音”,當好人民群眾的“代言人”,凝聚推動發展的正能量。四是提高人大代表議案、建議辦理質量。把認真辦理代表議案、建議作為支持代表依法履職,充分發揮代表作用的關鍵環節,切實解決重答復、輕落實的問題。健全鄉鎮人大主席、副主席督辦重點建議機制,督促有關國家機關加強與代表的溝通與協商,積極推動解決問題。鄉鎮人大應當向社會公開代表議案、建議提出和辦理情況,聽取審議有關承辦單位辦理工作情況的報告。
(三)強化指導,提升水平。
鄉鎮人大主席、副主席是代表活動的召集人,是代表的“領頭羊”。加強鄉鎮人大工作和建設,必須抓好鄉鎮人大主席、副主席這個“關鍵少數”。進一步完善人大會領導聯系鄉鎮人大、人大代表聯系制度,積極參與鄉鎮人大組織的重大會議、重大活動,聯合開展代表活動,做到優勢互補,以“上”帶“下”,以“下”促“上”,形成“共振”。加大對鄉鎮人大主席、副主席的學習培訓,讓他們熟悉工作、規范操作,提升業務能力和水平,推動鄉鎮人大工作健康有序發展。
人大調研報告好題目 人大調研報告 篇三
人民代表大會的換屆選舉工作,是我街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我們黨推進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一次重要實踐。做好換屆選舉工作,直接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依法行使民主權利,對于推進我街爭先跨越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一、原選區劃分
按照區選舉委員會分配的代表名額共xx名(含人武部x名,區寄選x名,街道領導干部x名)結合我街實際,以社區為單位,共劃分為十個選區,即、等選區。
二、現人口數與18歲以上人口數
xx街道目前共有人口xx人,其中xx歲以上人口xx人。
三、有關換屆的意見
1、加強組織領導,周密部署
一要高度重視,周密部署,精心組織,認真細致地做好換屆選舉的各項工作。二要把這次換屆選舉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及時研究和解決選舉中的重大問題,為換屆選舉提供堅強的政治保證、思想保證和組織保證,確保人大換屆選舉工作依法有序進行。
2、抓好宣傳發動,營造氛圍
要認真學習《憲法》、《選舉法》、《代表法》、《組織法》等有關法律法規,普及人民選舉意義和選舉方法的有關知識,積極發動各方面力量,正確引導選民和代表依法參加選舉,為換屆選舉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3、深入調查摸底,準確登記
針對當前的流動人口、人戶分離和企業下崗退職工增多等新情況、新問題,給選民登記工作增加了新的難度。要采取多種途徑,依法做好選民登記工作,按照各選區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數大體相等的原則,方便選民參加選舉。選民登記要做到及時、準確,力求做到不重登、不錯登、不漏登。
4、嚴格把好代表關,優化結構
一要按照代表性和廣泛性的要求,進一步優化代表的結構。切實保證來自基層的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在代表中的比例。同時要確保人大代表具備與執行代表職務相適應的政治素質、文化素質和法律素質。二要按照模范遵守憲法和法律、與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系、努力為人民服務的要求,切實把好代表候選人推薦關。要堅決防止有違法行為的人或品行惡劣的人被推薦為代表候選人。
5、采取有效措施,依法選舉
要高度重視代表候選人的推薦工作,在推薦過程中既要充分發揚民主,又要進行正確引導。無論是政黨、人民團體推薦的候選人,還是選民聯名推薦的候選人,都要進行深入的考察和了解。在代表候選人推薦、提名,特別是現任代表的去留問題上要注意聽取街道人大主席團的意見。要采取有效措施,確保推薦和選舉活動依法有序進行。
6、合理確定形式,有序投票
要組織精干力量,確保投票選舉依法有序進行。要因地制宜,根據選區內選民居住狀況、選民參選意識和參選習慣,合理確定投票的形式,采取召開選舉大會和設立投票站、流動票箱相結合的形式進行。
7、認真執行選舉法,嚴肅紀律
要認真貫徹執行選舉法和地方組織法的有關規定,杜絕換屆選舉中的不正之風,切實保障選民和代表依法行使選舉權和被選舉權。要注意防止和及時處理各種違法行為,嚴禁賄選,嚴防家族干預和操縱選舉,嚴懲黑惡勢力干擾破壞選舉。對以金錢或者其他財物賄賂選民或者代表的,對以暴力、威脅、欺騙等手段妨害選民和代表自由行使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對偽造選舉文件、虛報選舉票數的,對控告、檢舉選舉中違法行為的人進行壓制、報復或者有其他違法行為的,要依法追究責任,嚴肅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