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心得體會對于我們是非常有幫助的,可是應該怎么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我幫大家找尋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心得體會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教學開放周聽課心得體會篇一
感動一:精益求精的敬業精神。無論是語文還是數學或是其它學科,無論教學經驗豐富的老教師還是剛剛踏上講壇的青年教師,大家都有一股積極向上的.勁頭,每個人都在認真地準備著。為了教學大家聚到一起,各抒己見,互幫互學,其樂融融。
感動二:賞心悅目的教學課件。創設情境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是提高教學有效途徑,課堂教學中尤其應突出這一點。每位執教的教師都精心準備了精美的課件,力圖以直觀的方式再現書本知識所表現的實際事物或其相關背景,構筑一種真實的問題情境,為學生搭設了必要的階梯。
感動三:逐步提高的教學水平。盡管每個學期都要聽一遍大家的課,但每次去聽都感覺有進步。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越來越強,新的教學理念逐步滲透到了每一位教師的課堂中,整個課堂有如吹進了怡人的春風,使每位聽者沐浴其中,其樂無窮。
感動四:謙虛好學的治學態度。教室里,每節課都坐滿了主動來聽課的教師。我想大家來聽課的目的絕不僅僅是為了完成每學期聽課任務,更重要的是來學習的。
有這樣一群兢兢業業、嚴謹治學的教師,我們學校的各項工作一定會開展得更加有聲有色,教學成績會更上一個新臺階。
教學開放周聽課心得體會篇二
下面是范文網小編分享的教學開放周聽課心得體會共6篇開放日聽課感受,供大家品鑒。
教學開放周聽課心得體會共1
課堂因真實而精彩
———參加我校首屆教學節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有感
課程改革背景下,如何讓新理念走進課堂,如何讓新理念滲透于教學,從而有效地進行數學教學,是每位數學教師必須面對的問題。在有效教學理念指引下,從先學后教,緣學而教,教為促學的形式中展開有效教學,從而讓有效充盈數學課堂,以實現數學課堂教學有效用、有效率、有效果。
在“先學后導”教學中,教師要首先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自主學習的意義,還學生自主學習的權利和義務,把學習與學生的生活、生命、發展有機結合起來,將學習責任由教師轉移到學生身上,使學生主動負起學習的責任,教師千萬不要剝奪學生學習的自由,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自主學習;其次,教師要“扶學生上路”。讓學生自主學習,絕不是教師“撒手不管”,而是對教師的要求更高了,教師在學習時間、空間、方法、策略等方面要提供有效指導和幫助,引導學生學會如何制定自主學習計劃、如何自我監控、如何自我評價、如何提高學習效益等。尊重學生差異和獨立性,創造各種機會讓學生獨立學習,培養學生獨立學習能力,實現由“不能獨立學”到“我能獨立學”的轉變;三是教師要不斷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由被動學習轉變為自主學習需要一個不適應到適應的過程,教師要創造適當機會、利用所有機會要不斷地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興趣,把“苦學”變為“樂學”,把“要我學”變為“我要學”,把“被動”變為“主動”,把“負擔”變為“享受”,努力幫助學生把自主學習變成一種愉快的生命體驗。
1、告訴學生閱讀數學教材的方法
數學課本上的語言精練,敘述嚴謹,邏輯性強,而且,數學課本中的符號、公式、圖形圖表以及文字等學習材料是學生不易理解的。因此,要指導學生閱讀數學教材,告訴他們閱讀的方法,在指導時要注意:數學教材中每小節內容各不相同,有課題、概念、例題、法則、應用題等。在學生自學中,教師不應只是提出自學的要求,而應告訴學生怎樣去自學,告訴他們學習的方法,根據其內容進行分類指導。
(1)感知課題。因為課題是一節內容的高度概括。把握課文的整體內容:解決“這節課講的是什么的問題”。
(2)理解概念。這個概念有什么含義?學會從文字表面深入思考,讀懂它。
(3)嘗試例題不急于看例題結果,先動手嘗試做一做,再看書本比較。
(4)歸納法則。可以先根據例題發現、歸納,不一定要死記硬背,但一定要學以致用、靈活掌握。
(5)應用題。先審題目,了解數量關系,理清思路。通過以上環節,避免學生看書一帶而過或只停留在文字表面。
2、引導學生自己抓住一節課的重點。
3、要求學生自學后認真完成學效檢測。
新課程教學的今天,教師必須敢有自己的教學理念,敢用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去創造性地處理教材,必須有意識地結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生活經驗,改造和充實所教的教學內容,從而用發展的數學眼光去關注數學設計。
1、學生基礎特別差的同學不能夠進行自主學習,先導后學的節奏較快,這樣的學生跟起來更加吃力。
2、學生在課上對前后知識的銜接不連貫,有時前后知識脫節。
總之,這種教學模式是高效的,我堅定信念,這一定是一場教學的革命,為我們的教學插上翅膀,展翅高飛。
聽了符卓瓊教師執教的一節課后,我覺得符老師的課讓我們沒有了遙不可及的感覺,他的課,沒有復雜的課件、時髦的設計,沒有華而不實的花架子,雖看不出有多少“精彩”的鏡頭,而有的只是學生與老師的那份真實。他能將大家心目中的公開課上成常態課,因為他注重師生間的那種真實的交往,能以真、善、美為價值取向,以促進學生的學習與成長為指向的。有一位專家曾說過:真實、扎實的課堂,不會只追求表面的華麗,而是在不刻意打造的情境中,與學生一同自然地去感受語言的魅力,這樣,才是真正的精彩。一流的教師是教人的,二流的教師是書的,三流的教師即不會教人,也不會教書;平庸的教師傳達知識,水平一般的教師解釋知識,好的教師演示知識,偉大的教師激勵學生去自主學習知識。真實的課堂教學應棄虛假浮華,講究求真務實。即追求課堂的自然生成、展現學生真實的學習過程、用真誠客觀的評價、動真情的`教學智慧、演繹充滿激情的課堂。如此才能真正促進學生的發展,使課堂充滿生命的激情和活力,讓學生獲得更多的來自課堂的滌蕩和洗禮,將課堂演繹成一首奇麗的詩、一篇躍動的文,一片嫩綠的生命海洋!讓我們謹記:課堂教學要讓“真實”而演繹精彩!
我從符老師的課堂看到三實:真實、扎實和樸實。“真實”指教師的教學態度,不作假,允許學生學習出錯;“扎實”指教師的教學方法,不搞形式主義,學生要學得實在;“樸實”指教學風格,不浮夸,讓學生確有所得。這“三實”,合起來就是“自然”二字。在這一課的教學中,符老師真正做到了“自然”。
課堂之所以是充滿生命活力的,就因為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體;教師運用自己的智慧和耐心引導學生,使之在獲取知識、形成能力的同時獲得健康的人格;課堂教學的價值也就在于每一節課都是不可預設的、不可復制的生命歷程。符老師這一課,真正體現為:簡簡單單教知識、本本分分為學生、扎扎實實求發展地回歸常態下的數學課堂模式,這是我們追求“真實、樸實、扎實”的最高教學境界。
讓學生用簡單的方法解決數學問題,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應是我們教師孜孜以求的,而不是把簡單的問題復雜化;讓學生在實際應用中學習數學,而不是人為的編造、紙上的談兵,不是只動口不動手、只計算不應用。而只有做到在真實的課堂中,才能像農民在田里種地,工人在工廠做工一樣自然、實在。這是一節真實的、回歸原生態的常態課,讓我真實地感受到課堂教學的簡單和實用。
好的數學教師應該善于營造一種生動的數學情境,一種平等的對話情境。這次的高效課堂展示中,教師和學生不僅僅通過語言進行討論或交流,更主要的是進行平等的心靈溝通。這種狀態下的課堂教學過程,對師生雙方來說,都是一種“共享”。真實的課堂應是“學習共同體”的雙邊互動,學呼喚著教,教催生著學,質疑與探究并行,求索與遐思共進。我們應該從自身做起,去上真實的課,去展現真實的課堂。因為只有真實的課堂才是有價值的,才是真正能促進教師與學生成長的,這樣我們才能有真實的教育。
真實的課堂也許不是完美的課堂,但是,只有有了把自己真實的課堂呈現在別人面前的勇氣,才有不斷走向真實的道路。關注學生發展的課,才是關注學生真實的生命質量,才是實現學生真實的生命成長。
讓我們一起去追尋那真實的課堂!課堂因真實而精彩!
真實的課堂是擯棄形式主義的課堂,是自然生成的課。真實的課堂是擯棄作秀的課堂,是個性飛揚的課堂。真實的課堂是簡單有效的課堂,是師生真實交往的課堂。真實的課堂是暴露學生錯誤的課堂,是允許教師犯錯的課堂。
追求真實的課堂是一個成長的過程,真實不等于原地徘徊,很多時候,真實是美麗的!
“繁華落盡見真淳,鉛華洗卻見本真。”讓我們呼換靈動而又真實的課堂教學,讓課堂真實、自然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引發學生真切的內心體驗。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讓我們在“真實、常態”的課堂模式下,繼續進行高效課堂教學的研究與探索,讓高效教學的發展研究,伴隨我們度過美麗的教育人生。
最后,祝愿我們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讓我們感受著真實的感受,體驗著真實的體驗,快樂著真實的快樂,收獲著真實的收獲。
教學開放周聽課心得體會篇三
為進一步深化新課程改革、推進素質教育,提升學校辦學的整體水平,促進校際交流、加強家校聯系。4月25日至29日,上栗中學舉辦教育教學開放周。
在這一周的學習中,我收獲很多感觸也很深。
公開周是一種資源,因為公開課能夠得到很多同行的指導,無論是好的還是不足的地方,酸甜苦辣都有營養,成功失敗都是收獲。新的教育思想必然會在教學實踐改革中產生,新的教學觀念與教育思想也必然會在教育實驗的探索中逐步升華和完善。在其他老師聽我的課時,為我指出了很多不足,比如聲音太小,板書不夠規范,每一個小細節都對我幫助很大。我也聽過幾位老師的課,他們都有很多優點值得我學習:
1、對教材進行深入細致的鉆研與分析,教學基本功扎實,調空課堂能力強,體現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念。
以前只聽過玩中學、做中學,今天才知道有個“評中學”。從這節課深深感受到“評中學”的優點:學生不是被動地等待,而是積極主動地參與;通過學生之間的評價,使學生將模糊的認識逐漸清晰;原本自己只有一種想法,通過交流可以學到多種方法;在評價中學會了用欣賞與批判的眼光去看別人的成果,在評價中學會了如何聽取別人的.意見,向他人學習。
要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就應該想辦法促使他們成為思的主體、做的主體和評的主體。當然,在把這些主動權還給學生的同時,教師要特別關注他們的學習動態,及時圍繞問題的核心給予點撥和指引是非常必要的,否則學生的自主活動將會成為低效的盲目的活動,導致概念不清、方法不明。
2、板書用結構式分解,主線清楚,便于學生掌握知識要點。
3、電教手段運用恰到好處,崔遠勝老師的《獨立戰爭》這一課講到許多的地點,對于學生的理解具有一定的困難,如何讓學生更好地去認識呢?老師在教學中充分應用了多媒體進行教學,通過課件演示出這些地圖,這樣就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也能讓學生更好的掌握好本節課的知識,同時還活躍了課堂。
教學過程的推動應該是教師和學生雙方智慧的體現。
由此,使我想到:評判一堂課的優劣首先肯定不應該是形式如何豐富多彩。形式始終是為內容服務的,形式的采用因內容的不同而不同。一堂形式令人目不暇接的課不一定是生動的好課,而一堂看似形式單調而沉靜的課卻也許時時閃耀著思想和智慧的火花。
通過聽課,深感自己的差距與不足,今后,我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努力彌補自己的不足,提高業務水平:
通過這次聽課,我發現教學基本功對一節課的成功與否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應有意識的加強基本功的練習,要注意語言要有激情,富有感染力,語速要快慢適中,語調要抑揚頓挫;板書要簡潔明了,重點突出;教學環節要環環緊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力爭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手段進行教學,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學高才能為師”做為一名教師,必須要有過硬的業務素質,我深感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已不能適應時代對老師的要求,必須拿出一種“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來,不斷充實自己,業余時間,我要認真鉆研業務書籍,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同時要博覽群書,“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采眾家之長,補自己之短,同時,認真吸老教師的課,學習他們的第一個優點,力爭在授課時能做到高屋建瓴,游刃有余,而不是照本宣科,索然無味,使學生在暢游地理知識的海洋時,掌握一定的生存技能,培養熱愛生活,熱愛祖國的美好感情,增強識別真善美和假惡丑的能力。
教育是一種人格塑造人格的事業,孔子曾經說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因此,“正人先正已”,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時刻檢點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衣著要清潔整齊,舉止要文明和諧,語言要和藹可親,態度要平易近人,語言要準確生動,思想要表里如一,于無聲處感召學生,影響學生。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在德智體美勞各項教育中,師愛是基礎,在教育過程中無私地奉獻師愛是教育成功的關鍵,因此,在教學中,我應從愛生出發,全面了解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公正平等對待學生,虛心聽取學生意見,不體罰和變相體罰,不諷刺挖苦學生。“打鐵還須自身硬”,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不僅要有堅實的業務素質,還要有高尚的思想品質,今后,我將嚴格要求自己,以不愧于人民教師的光榮稱號。
教學開放周聽課心得體會篇四
感謝學校組織了這次“教學開放周”活動,使我們有了一次這么好學習的機會,在本次學習過程中,聽了六位老師的課,和同行們有了一次面對面地交流的機會。通過本次活動,使我受益匪淺,感觸很深。下面我就把在這次活動中的體會總結如下。
我們的教學活動是以學生學會為目的的,因此我們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針對學生在復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高效率地組織教學。也只有這樣我們才可能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圓滿地完成教學任務。做課的老師的課就充分體現了這一點,他們針對學生情況及出現的問題,做了很好的分析和解決。由于針對性強,學生聽得也就認真,接受情況當然也就非常理想了。
尤其是近年來隨著新課改的深入開展,強調要注重對學生能力的'考查,所以我們在教學中就不能只教給學生書本上的知識,而是要注重學生方法的掌握。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也是“為了學生終身發展”教學理念的體現,學生掌握了方法,有了自己的思路,才可能發展能力,只有學會了學習的方法,才會實現“終身學習”的目標,才會有自身可持續性地發展提高。做課的老師的課就體現了這一點。
根據新課改精神的指示,教學活動是“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活動,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只有這樣才會做到尊重學生個性,發揮學生特長,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的潛力,引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張老師在課堂中讓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得淋漓盡致,他在復習課當中,先引導學生回顧相關知識,然后出示問題,讓學生思考,想出解決辦法。老師只是總結性地點評一下,起到主導的作用,讓學生真正在課堂上動起來。這才是以學生學為目的,而不是老師單純地教,這也是我們的教學所追求的較高境界。
總之,在這次活動中,使我提高了不少,解決了一些以前不能解決的問題,這對我今后的教學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對我改善和提高今后的教學具有很大的幫助作用。再次感謝學校給了我們一次很好的與兄弟學校的同行交流的機會,給了我們一次難得的外出學習的機會,希望今后會有更多這樣的機會。
教學開放周聽課心得體會篇五
感謝教體局組織了這次“教學開放周”活動,使我們有了一次這么好的到外校學習的機會。在本次學習過程中,聽了兩位老師的課,和各校的同行們有了一次面對面地交流的機會。通過這次開放周的聽課活動,使我看到了自身專業素質的不足之處,進一步認識到: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方式,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下面我就把在這次活動中的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我所聽兩位教師的導入都很簡潔,教師介紹本節課的主要知識點后挑選一位學生到講臺上講解某一相關問題作為本節課導入部分的補充,并對該學生展示的情況做出點評,既發現了學生當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又能及時的給以糾正,同時也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并鍛煉學生的綜合素質。
新課的導入后的一段時間是一堂課的關鍵時間,是學生情緒飽滿,精力高度集中的時間,我們的大部分教師都不失時機的抓住這段時間,利用較短的時間將本節課的重點、難點知識講解清楚;及時利用多媒體等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學的速度和教學質量。
我們的教學活動是以學生學會為目的的,因此我們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高效率地組織教學。也只有這樣我們才可能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圓滿地完成教學任務。白老師的課就充分體現了這一點,針對學生做題的情況及出現的問題,課堂組織了一個思考題由學生討論解決,并加以指導。由于針對性強,學生學得也就認真,教學效果當然也就比較理想了。
高考題是來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尤其是近年來隨著新課改的深入開展,高考考綱一再強調要注重對學生能力的考查,所以我們在教學中就不能只教給學生書本上的知識,而是要注重學生方法的掌握。
教學開放周聽課心得體會篇六
5月5日,教育局“課堂開放周”活動伊始,作為三年級的語文老師,我有幸地聆聽了區里同年級幾位老師執教的語文課,這四堂課讓我感受頗多:課堂上教師成熟與老練的教姿、教態、教風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學生的思維的活躍,更讓我在這幾堂課中,看到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四位教師分別執教了《太陽是大家的》、《賣木雕的少年》和《一面五星紅旗》這三篇課文。其中楊丹老師執教的《太陽是大家的》一課,更是讓我受益匪淺。一節課在楊老師的精心設計下,在場的所有師生都感受到了“太陽是大家的'”即“世界是大家的”,全世界孩子共在一片藍天下,分享太陽的溫暖、世界的和平和社會的安寧。總的來說,楊老師的這堂課,主要有以下幾個地方值得我學習:
在這一堂課中,我們看到了,楊老師多次讓學生接觸文本。
閱讀教學中,朗讀是學生走進文本,感悟真情,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的紐帶,是至關重要的。本堂課中,楊老師設計了“初讀”、“細讀”的環節,讓學生有時間直接地、反復地接觸課文,讓學生在讀中識字、學詞語、積累語言;在讀中,進行感知、感悟;并且在讀中培養語感進行口語交際,拓展想象,使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受到扎扎實實的訓練。
在我們的語文課中,必須要培養學生的語用能力,這不在于讀書多少,而在于閱讀中語言的習得有多少。簡言言之,就是說我們不僅要讓學生“得意”,更要讓學生“得言”。在楊老師的課堂中,我們看到了她在注重學生“讀”的同時,也注重了學生的“說”,以教材為基點,很好地培養學生對語言的運用能力。
《太陽是大家的》這首兒童詩,特別是“一天中太陽做了多少好事”這段,更是學生仿說仿寫的范文。在感受了太陽一天的活動之后,楊老師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隨詩而仿,引導孩子走近兒童詩,喜歡兒童詩,學寫兒童詩。學生自由地說,然后集體分享美好的想象,交流,這就在原有的基礎上升發出去,使孩子們語言的感受能力和運用語言的能力真正的相輔相成,互為依托。
在拓展延伸這一部分,楊老師為大家出示了《地球萬歲》這首詩歌,讓學生更加深刻透徹地體會到了“只有全世界人民和睦共處,加強信任和理解,人類才有更美好的明天”這一重要含義。
總之,這一次的聽課學習,讓我對自己平時的教學有了更深刻的反省和更高的要求。“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將不斷地提升自身的素質,不斷地向有經驗的老師學習,博采眾長,充分利用一切學習機會,多對比,多反思,提高自己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并真正地達到教育的理想境界——“寓教于樂”。
教學開放周聽課心得體會篇七
我有幸參加了勝采小學的“家長開放周”活動,聆聽了三位老師的講課。自從走出學校,參加工作后,這是我第一次走進小學學校的課堂聽課,可以說,我是帶著好奇、帶著疑問來聽課的,三節課讓我感觸頗多。
第一節是老師的英語課。整堂課的氣氛相當熱烈,基本上是讓孩子們在近似游戲中復習學過的知識、學習新的知識。課堂上不時傳出孩子們的歡笑聲。孩子們的注意力完老師吸引,隨著相互之間的互動、比賽,逐漸消化吸收了所要掌握的知識。連我們這些家長也完全融入進去了。我不禁想起我上學時學英語,一堂課基本上是隨著老師讀單詞、背單詞、讀課文、記語法,可以說是非常單調乏味的。而現在這樣的教學方式,極大提高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第二節是老師的數學課。這堂課主要是復習“年月日”的知識。我在工作之余和朋友交談時,大家都覺得很多孩子在“年月日”以及時間等問題上,總是犯迷糊。所以聽到這節課的內容后,我就十分感興趣。這堂課一開始,老師就拿出了掛歷、臺歷、日歷本等,一下子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隨后,老師又帶著孩子們復習了平年、閏年、大月、小月等知識。最讓我難忘的是,老師把孩子們分成12個小組,每個小組制作一個月的日歷,然后組成一年的日歷。通過這種方式,不但讓孩子們更深刻直觀的了解了年月日,還提高了孩子們地動手能力。我覺得這堂課最大的亮點就讓孩子們自己動手制作日歷。為了讓孩子們學到知識,又不單純的讀死書,老師們下了很大的功夫。
第三節是老師的語文課。一上課,老師先讓孩子們聽了一首歌。歌名我沒記住,主要是講述兒女和父母的感情。通過這首歌把大家帶入所學的課文《可貴的沉默》中來。因為《可貴的沉默》就是講述一位老師教育孩子們學會感恩與自己父母的故事。朗讀是學生走進文本,感悟真情,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的`紐帶。在這堂課中,老師讓孩子們輪流讀課文,讓大家在讀中識字、學詞語、積累語言;在讀中,進行感知、感悟,拓展想象,使孩子們在閱讀實踐中受到扎扎實實的訓練。此外,老師還注重培養孩子們“說”,通過讓孩子們觀察課文中的插圖,說出插圖中學生們的表情神態,很好地培養孩子們的觀察和對語言的運用能力。整節課氣氛嚴肅而不失活潑,老師講的充滿柔情而又有激情。我覺得這堂課的高潮部分,是老師給大家放了一段詩朗誦,讓孩子們仿照詩的內容寫一下平時家長對自己關心愛護的事情。不少孩子寫著寫著竟失聲痛哭起來,這或老師沒有想到的,更是我們家長沒有想到的。看著孩子們趴在桌子上抽泣著,我情不自禁的眼睛也濕潤了。老師的講課感動了我,孩子們的真誠感動了我。
整整三堂課聽下來,意猶未盡。每一節課,老師都毫不吝嗇的把夸獎、稱贊送給學生,并善于啟發、引導,幫助學生動腦筋。課堂教學氣氛也十分活躍,為了回答問題,有的孩子甚至站起來把手都快舉到老師的鼻子上了。
“家長開放周”是一個很好的交流溝通平臺。對父母而言,孩子永遠都是一顆璀璨的明珠,生活上父母能給予孩子們的很多,可是對于教育,我們確實需要走進課堂,了解孩子在課堂的表現,感受到老師們為教育孩子們全面發展,健康成長所作出的努力。非常感謝學校組織了這樣一個活動,增進了彼此了解。愿我們的學校、我們的老師帶著我們的孩子滿懷激情而又充滿靈性的一路前行,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