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以清明為主題的作文400字篇一
車外的風景如畫,鮮明唯美。可是我的心情卻沒有車外的風景那么美。縱使妮妮在我旁邊嘰嘰喳喳的說不停我還是陷入了沉默。
車內,小姨正與媽媽聊天,小姨一直說他的女兒又在學校拿什么獎了,校長親自表揚他了等等,小姨的聲音聒聒的像夏天的禪,一直叫不停使人心煩意亂,小姨眉飛色舞,忘了今天是什么日子,簡直把“掃墓”,變成了她女兒的“表彰大會”。小姨夫用心開著車,沉默著,我也陷入了沉默。
經過一個小時的奔波,終于到達了目的地,我從車窗望去,那些草地還是那片草地,可是來的人已經不同了。
面向長滿野草的墳堆,擺好精致的供品。看眼四周,一切依舊。樹葉被風吹得嘩嘩作響,仿佛在低聲吟唱著古老的經文,野草還是不知疲憊的往上竄著。風景依舊,但再也不見那個帶我奔跑的老婦了,多了一群不知心思在哪的子孫。只是“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我呆呆地站在那兒,眼角發酸,沉默著,小姨和我們一起站著,可眼睛里怎么也藏不住那份得意,余光四處瞟。妮妮也沒有了剛剛的吵鬧,但還是好奇的往四處瞄去。小姨夫干吧吧的抽著煙,滿腦子盤算這什么升職的事,見天色不晚,我們回去了。
回去的路上,小姨又在發表“長篇大論”我不禁發問: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真的只是人不同嗎?那心呢?感情呢?
以清明為主題的作文400字篇二
清明節是中國人紀念已逝親人的傳統節日,在這個特殊的節日里,會有許許多多家庭為逝去的親人掃墓,這種習俗已經在中國延續了兩千多年了。
然而,近年來清明祭奠這個習俗卻慢慢變味了,變得奢侈化了。過去祭祀,在平常人家庭里只用些黃色圓形紙(俗稱元寶)和幾碟小食一壺清酒即可。而現在卻演變成什么小車、紙別墅、傭人等等……真是五花八門,而這些祭品往往又需用火燒掉,成為嚴重的火災隱患,每年清明節都有失火燒山事件發生就是明證。
今年的清明祭奠,人們的奢侈令我咂舌。清明節當天早上,看著家人張羅著祭祖用品,嘴里還念念有詞,說什么百萬家私之類的,聽得我稀里糊涂。正當我想上前問媽媽這樣做有什么意義時,忽然小侄子“哇”一聲:“好大的一只燒豬啊,那個爆竹卷著有大鍋蓋一樣大!”我扭頭朝馬路上一看,果然是四個人抬著一只大燒豬和一卷大爆竹,還有人擔著祭品跟在后面。這也太夸張了吧,不是明擺著炫耀嘛!看著那支隊伍浩浩蕩蕩地朝著祠堂方向走去,我不由嘆了一口氣。
我們家也出發“拜山”了,一路走去,途中還真是驚嘆連連啊!“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在這個彌漫著淡淡哀傷的節日里,我想人們的心情也難免會有一種淡淡的哀愁吧?但為什么今天全然不見了呢?雖然說清明前后也有踏青嬉游、親近大自然的傳統習俗,但至少去“拜山”上墳不該如此吧。一路上,我看見浩浩蕩蕩的車隊,那些人抬著奢侈的祭品來到他們先人的墳上。在祭祀的整個過程中,根本沒有一點憂傷、莊重、肅穆的氣氛,反而看見他們臉帶笑容,還嘻嘻哈哈大笑不止。等他們祭祀完后,又燒了一大卷炮仗,后來還放了幾筒禮炮。天哪,禮炮不是在喜慶的日子才放的嗎?怎么清明節祭奠親人也放啊?這到底是在紀念已逝的親人還是搞什么新意?這樣過清明節我還是第一次看見。
春雨蒙蒙,飄灑在我的臉上。望著這灰暗的天空,回想起那已逝的親人,那是多么令人懷念。我默默地為他們敬了酒,上了香,然后帶著哀愁與不舍,拖著疲憊的身軀踏上了歸途。想著剛才見到的情景,我一路無語。
以清明為主題的作文400字篇三
清明時節,春風吹得格外地猛烈,就象我不平靜的心情。對于蕓蕓眾生的大多數人來說,這是一個懷念與相思的季節。
也許是年齡漸長的緣故,近兩年,我特別懷念、重視所有生命中擁有和經歷過的親情和友情。在不眠的春夜,聽著窗外呼嘯的風聲和樹枝的碰撞聲,總是想起遙遠的慈祥的永遠不能忘記的姥爺和姥姥。
姥爺走的那天,天陰沉沉的,似乎在為他送行。那年我正在干校學習,因年紀尚輕,追求上進,不懂世事,猶豫剎那沒能趕上見他最后一面。
姥姥病危時,天也是陰沉沉的,那年我已被選拔到“首府”機關多年,擔任了一定的職務,表弟打來電話,我正在參加一個案件匯報會,心想待開完會后再去看她,但萬萬沒有想到,正是這一閃念,竟讓我遺憾、內疚終生。
少年時代,正值困難時期,每逢假期,爸爸媽媽總是托人把我從省城帶回老家。姥爺慈祥厚道,是個勤勞純樸的農民,他每天除了給農業社犁地還是犁地,工分總是10分。那時,我常常隨著他往返于田間地頭。傍晚勞累了一天的鄰居們,拖著疲憊的身子,端著粗笨的大碗,喝著稀稀的和子飯,聚集在人緣最好的姥姥家,坐在大門外的青石條上,邊欣賞明月,邊津津樂道地拉著家常。“月亮在白荷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風吹來一陣陣歡樂的歌聲……”鄰居的姥爺、姥姥、舅舅、妗妗和阿姨每每看到我時,總喜歡逗著我,讓我為他們唱歌。晚飯后,聚集的人們漸漸散去,姥姥回到屋子里,打開箱子,特意為我拿出十分干凈而又散發著農家芳香的被褥,讓我睡在他們二老中間。
時光流逝,光陰似箭,無憂無慮的假日總是那樣的短暫,臨別前一夜,待聚集的鄰居們散去后,姥姥回到窯洞,把近一個月積攢下來的雞蛋,全部拿出來,一顆顆一顆顆輕輕地放進鍋里,然后,蹲坐在堆積著柴的土爐邊,點燃柴火為我煮第二天上路的雞蛋,紅紅的火焰熱烈地跳躍著,映著姥姥花白的頭發,彎彎的背影。每當這時,我的心特別地高興,熱熱的、暖暖的、幸福得就象火爐中的柴草,霹霹啪啪單純而快樂。多年后,我都一次次興奮地與我相處的人們談起這些令人難忘的往事,談起在那個年代自已在姥姥、姥爺身邊享受的特殊待遇,姥姥、姥爺把他們那份純樸真摯的愛毫無保留地送給了我。
第二天清晨,天朦朦亮,姥姥、姥爺就悄悄起了床,一個為我匆匆忙忙炒雞蛋,拉拉面;一個為我依依不舍地打點行裝。說實話我真不想走,佯裝睡覺,待一切都準備合適了,才被無奈地輕輕喊起床。誰都能感受到,我不想走,他們也不想讓我走!臨行時,姥姥看看這兒,看看那兒,叮囑再三總怕有所遺漏,她節奏頻頻扭動著“小腳,”送了一程又一程。姥爺呢?無論是否有人與我同行,總是一直把我送到縣城。
二十年間,姥爺先走了,姥姥也隨他去了,生離死別的那一刻媽媽哭得最痛!最痛!!我知道,正是這兩位與媽媽并非血親的普通農民,在戰爭年代收養了無家可歸的她!他們也許并不知道他們純樸的言行,在我的心靈深處灑下了最早的無私的種子。
人的一生要經歷許多事情,但有些事是不能錯過的,否則,經其一生,也無法彌補。清明的風里,翻動著多少不平靜的思緒,但愿我們的淚水里,少一些懊悔與遺憾!
以清明為主題的作文400字篇四
清明節,是一個中國的傳統節日。它富含了許多深刻意義。人們在這一天都去祭拜自己的祖先,去祭拜革命先烈……這天,我走在大街上,走在山上,走在大自然中,看到了許許多多奇妙的,有趣的景象。
我走在大街上,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在大街上,賣雞的人特別多,滿街都是,數以數不清有多少家。其中更有趣的是:賣的雞全是公雞!為什么全是公雞呢?我懷著滿腦子疑問去問爸爸,爸爸說:因為我的家鄉富川清明節祭祖要殺公雞,用公雞的血來祭拜祖先,表示對祖先懷念。這讓我想到了歃血為盟。難怪,大街小巷滿是賣公雞的人。
我來到郊區的,山間小道上,看見人來人往,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祭拜一下自己已逝世的老祖宗,陪他們說說話,聊聊天,向老祖宗報告一下今年家里的事情。他們有的背著鏟子,有的拿著貢品,有的拿著香火,有的拿著……一群人浩浩蕩蕩的向老祖宗的墳墓進發了。
我來到山上,看見山頭上到處都是些“等待”人們來掃的墳墓,這些墳墓或高,或低;或華麗,或樸素;或高貴,或平庸……無數的大大小小的墳墓,無數已逝世的人們,他們的子孫都會在這時來祭拜他們。
清明節,是一個神圣的節日,在這一天,新鮮、奇趣的事情接連不斷,真是一個無與倫比的節日呀!
以清明為主題的作文400字篇五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正如唐代大詩人杜牧的名詩一樣,每年的清明都是伴著蒙蒙細雨而至,它給人的感覺總是憂愁的。
這不,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伴著蒙蒙細雨到來了。
這天早上,又是濃郁的天,徘徊了一會了,感到分外憂愁,仍是不適宜!被爸爸拉去吃了早飯,拿起香紙,扛起鋤頭掃墓去了。
踏著路上的荊棘,順著泥濘的小路,我們來到了老爺爺、老奶奶的墳前。爸爸把墳四周的雜草除掉之后,我在上面貼黃紙,插上香就離去了。
眾多親人的墳前都去過了,我們又冒著小雨,準備去爺爺奶奶的墳前。一路上,花呀,草呀,我無心欣賞;鳥叫聲,蟲鳴聲,我無心聆聽,只顧著早些來到墳前。一會兒,我們到了。望著孤零零的墳墓,我不禁滿腹憂愁。待爸爸鋤完草,貼完紙后,我們又拿出紙錢跪在墳前,將它們全部撒在墳上……
雨越下越大,花草被打得東倒西歪,周圍一片死氣沉沉。此情此景,使我一股思念之情油然而生:想想他們生前對我的關愛,帶給我的歡樂,想到他們臨終前的遺囑,我不禁一陣惆悵,頓時淚流滿面。此時,爸爸也流淚了。雨勢并不減退,我們已經哭成了一個淚人,好久才站起來。
這時,我看見了遠處火紅的杜鵑花。聽媽媽說,杜鵑花又稱清明花,它之所以在清明時節開放,是因為它是紀念和安撫亡靈的最佳物品。于是,我跑了過去,摘了幾束插在爺爺奶奶的墳前,希望他們都能得到安撫……
年年都有清明,年年都有不同的憂愁。這憂愁,不是任何人都能感受到的。我向往在這雨中的憂愁,所以我向往清明節的光臨!
以清明為主題的作文400字篇六
“春風和煦四月天,文明祭掃清明節”。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如果按照舊的清明習俗,我們應該攜帶祭品、紙錢等到墓地掃墓。將祭品供祭在墓前,焚燒紙錢,叩頭行禮祭拜。
但如今是網絡時代,我們學校發起了網上祭英烈“我的中國夢”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的倡議。通過中國文明網向烈士先賢鞠躬、獻花,并以抒寫感言寄語的方式,向革命先烈表達哀思和悼念之情,積極營造“文明過清明”的氛圍。
我也積極參加這個活動,我打開電腦,登陸中國文明網,點開“網上祭英烈”網頁,先烈們的雕像、宏偉的人民英雄紀念碑,24字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占了滿屏。我懷著崇敬的心情,點擊了“鮮花”、“鞠躬”、“蠟燭”,表示我的哀思!
“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才有了我們今天在國旗下快樂成長的幸福生活,我們立志做好“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的接班人,以智慧為筆,汗水為墨,在時間的畫卷上記錄赤子情深,在歷史的蒼穹下書寫中國騰飛!”我用拼音打字法,一個字一個字的鍵入,寫下了我的寄語,向革命先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用現代科學技術文化,代了封建迷信焚燒行為,既讓我們過了一個綠色的傳統節日,還讓我們抒發了對烈士們的悼念與敬佩,給我們上了一堂意義深遠的紅色教育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