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yǎng)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的范文嗎?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大學生畢業(yè)典禮致辭簡短 大學生畢業(yè)典禮領導致辭篇一
--武漢科技大學校長孔建益
可以不是“高富帥”,不可不是真漢子!
--成都理工大學文法學院院長陳俊明
我每天的工作非常簡單,早上四點上班,和面、發(fā)面、煮稀飯,然后制作饅頭、花卷、燒賣、各種口味的油餅和包子,每天要用掉三袋面粉。我做的面點品種多,口味好,老師學生都喜歡吃。做人,就要像做饅頭一樣,干干凈凈、實實在在!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饅頭大叔”
遼大是塊金字招牌,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我的簽名將永久地停留在你的畢業(yè)證上,它將會執(zhí)著地保佑著你。畢業(yè)證不管擱抽屜里,擱書桌上,擱被窩里,都會保佑你。畢業(yè)后,遼大將伴隨你一生,無論你喜歡與不喜歡,他都在那里,不離不棄。
--遼寧大學校長黃泰巖
誰能告訴我,夢想是什么?有人說:夢想就是貓盼望著吃到魚,狗盼望著吃上肉,奧特曼盼望著打小怪獸。我想,夢想其實很簡單,她就是一種憧憬幸福生活的積極心態(tài),是一個人靈魂中代表希望的種子……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校長薛安克
四年以前你們帶著很好的理想到政法大學,那時理想很豐滿。而四年以后,你們帶著些缺憾,離開政法大學,現實很骨感。而正是因為現實很骨感,我們理想才必須繼續(xù)豐滿。我知道北師大有個老師說,你們畢業(yè)十年以后沒有4000萬不要來見我,我不會說這樣的話,我也不指望你們畢業(yè)以后做包公,但十年以后你們誰敢陷害忠良,我就給你滅了門,不讓你進我的門……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副院長何兵
如果你填志愿的時候選的不是你喜歡的,是你父母喜歡的;如果你選修課程時,選的不是你喜歡的,是容易得到學分的;如果你畢業(yè)找工作時,選的不是你喜歡的,是你覺得收入好的,那你憑什么希望你從事的事業(yè)是自己喜歡的?
--北京大學德語系張靈泉
在懷疑的時代依然需要信仰
--北京大學中文系盧新寧
忠告我們的男孩子:事業(yè)是男人的姿色,會掙錢的男人別愁找不到老婆,有了事業(yè)和家庭后要學會擔當,勇于承擔屬于自己的責任。
忠告我們的女孩子:漂亮只不過是眉清目秀、膚色動人,而氣質和修養(yǎng)卻是一輩子的財富。
要心中裝著多數人,但嘴上不可嘩眾取寵。你可以像鳳姐那樣挑戰(zhàn)人們的視覺底線,但絕不能挑戰(zhàn)人們的道德底線。
進入社會后,你可能經常遇到這樣的困惑:為什么理想像楊貴妃一樣豐滿,現實卻像趙飛燕一樣骨感。親愛的,這很正常。只要你懂得堅守,勝利一定屬于你。
男孩子要干得好工作、對得起老婆、教得好孩子。更重要的是要孝順父母,不能娶了媳婦忘了娘。
女孩子無論在任何情況下,經濟上一定要獨立,這樣才能贏得人格上的尊嚴。不要寧愿坐在“寶馬”車里哭泣也不愿坐在自行車上微笑。要上得廳堂,下得廚房,一貫優(yōu)雅,偶爾可以罵娘。
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那就是:衷心祝愿大家身體好、家庭好、工作好、福利好、待遇好!一切都好
--武漢外語外事職業(yè)學院教師蔡霞
大學生畢業(yè)典禮致辭簡短 大學生畢業(yè)典禮領導致辭篇二
20多年前,和你們一樣,我在北大過著一段悠閑得令人羞愧的日子,一段努力地無所事事的日子;有時間的概念,我愿意、好像也可以永遠這樣地賴在這里。也知道畢業(yè)這個詞,但它沒有體溫;直到有一天才殘酷地發(fā)現,原來大學也會畢業(yè)的。于是,“改邪歸正”,從春天開始(那時還不用自己找工作),就不再上課,不再到圖書館占座,茫然地一心一意——畢業(yè)ing。
今天,你們的這個ing也走到了盡頭,黑色的學位服凝重在你身上……不要說你們傷感。傷感不是青年人的專利。靜下來,寫這段講話的時候,其實,我,我們這些看著你們長大的老師,也一樣傷感;并且年年如此。歲月并沒有讓我們的心長出繭子,只是我們學會了掩飾,也善于掩飾。我們不再表達;傷感的表達是青年知識人的專利,我們知道。
“自古多情傷離別”;但離別會讓你想一些來不及想的事,說一些本不會說的話,讓沒心沒肺的你第一次品味了甚至喜歡上了惆悵,或是讓滴酒不沾的你今晚變成了“酒井”先生或小姐。如果沒有這樣的離別,人生會多么乏味!問一問今天在座的王磊老師,還有劉燕老師、沈巋老師,還有今年畢業(yè)的凌斌博士、李清池博士,自打他們本科進來之后,就一直沒有離開北大的校門,或只有短暫的離開。他們的本科或研究生畢業(yè)都不像你們今天這樣百感交集,有滋有味,肆無忌憚;在他們心中,那只是又一個暑期的開始。
這一個暑期是不一樣的,你再也“賴”不下去了。
其實外面的世界確實很精彩。走出大學校園,你會發(fā)現我們這個社會,這個國家,充滿著活力。當然,活力并不都是美好、清新、溫情脈脈的,吉它、搖滾和玫瑰花;社會中的活力常常很“糙”,更多野性、欲望和掙扎,還有你們要時時提防的貪婪、陰謀和背叛—— 一如桑德堡筆下的《芝加哥》。但這就是真實世界的活力,伴隨著小麥顏色的農民工、水泥森林和汽車尾氣中灰蒙蒙的朝陽,以及我們這個民族的身姿一同在這塊土地上崛起。
想一想,為什么最近美國和歐盟會對中國的紡織品出口設限,并一再要求人民幣升值?為什么近來小泉等人總在那里惹事,搞些小動作,沒什么技術含量,搞得“中國人民很生氣,后果很嚴重”?海峽對岸,連戰(zhàn)來了,宋楚瑜也來了;阿扁沒來,但很憋氣,知道遲早也得來。我們周圍也還有一大堆問題,貧富不均、發(fā)展不平衡、污染、腐敗和不公。有同學可能還沒找好工作,沒有“簽約”;簽了的,也未必滿意,可能還想毀約。所有這些問題,都讓人煩心,讓人不爽。但有哪個時代,人人都爽——管它到哪一天,至少也會有人失戀吧?換一個角度看,也許這些問題都表明中國正在迅速發(fā)展和崛起,以一種任何人都無法遏止的強勁活力。中國正登上一個更大的舞臺,一個更寬敞但不一定更平整的舞臺;這意味著你們要面對更多的麻煩,一些前人和我們都沒有經歷因此有待你們來應對的麻煩。你們任重而道遠。
說著說著就高調起來了。沒有辦法,在這個時代,我們這些人都有點,也應當有點,理想主義。還是渴望為了什么而獻身,這是青春期的焦灼,也是生命力的反映。但是,按照一種說法,一個男人(其實女人也是如此)不成熟的標志就是他(或她)還愿意為某種東西(甚至包括愛情)獻身。咋看起來,這好像是對我們這些理想主義者的一個諷刺。其實不然。這句話只是從另一個角度揭示了生活,暴露了那種浪漫主義的理想主義之脆弱和虛妄。獻身其實是比較容易的,也許只要一絲血性,一點勇氣,有時甚至只要一分沖動。但這往往不能改變什么,最多只滿足了青春期那一份個人英雄主義的激情。激情過后,則往往是空虛、失落,甚至墮落。
而在今天這個好像越來越斤斤計較的年代,人們連激情也洋溢不出來了——前幾年傻乎乎地,也許在看中國足球隊比賽時,山呼海嘯,人潮起伏,好像還有那么一點感覺。但今天還有多少人看中國隊比賽?!然而,真正的理想主義往往在激情之后。它不是夏日的驕陽,而是秋日的明亮,它要經受時光的煎熬和磨礪,要能夠接受甚至融入平和、平凡、平淡甚至看似平庸的生活,從容但倔強地蜿蜒,在不經意中成就自己。它常常包含了失敗甚至屈辱,還必須接受妥協、誤解、嫉妒、非議。它同堅忍相伴,它同自信攜手。
想一想那選擇了在辱罵聲中頑強活下來最終為趙氏孤兒復仇的程嬰;想一想在北海的秋風長草間十九年目送衡陽雁去的蘇武;想一想走在江西新建縣拖拉機廠的上班路上并保證“永不翻案”的鄧小平;或者只是想一想多年來養(yǎng)育了也許是你們家祖祖輩輩第一位大學生、碩士生或博士生的你們的父母。
這些理想當然是不同的,有些似乎還不夠崇高,不夠偉大,今天的法律人甚至會批評其過于野蠻或狹隘;但抽象看來,他們毫無例外都是理想主義者,是成熟的并因此是真正的理想主義者。因為在今天我們社會,判斷是否真正理想主義者的標準不應全都是實質的,不完全是你是否認同、分享他/她的追求,是否值得你為之獻身;而至少部分應是形式的,即他/她是否始終并無怨無悔地追求了,是否展現了一種堅忍,一種對目標的恪守,一種我先前說過的那種“認命”或“安分守己”。
也因為理想并不完全是個人的選擇,在相當程度上,它是社會的構建,基于一個人對自身能力、時代和社會環(huán)境的理解、判斷和想象。你們也不例外。也許你們的理想會顯得比我們的,比我們前輩的更宏闊,更高遠,但那不過是你們的能力以及北大和今日中國為你們展示了更多選項以及更大的可能性。而我們最關心的是,許多年后,在漫長的再也談不動理想的年月后,你能否像你所敬重的甚或不那么敬重的前輩那樣,拿出一個作品,值得你向世人自豪——即使僅僅如同此刻站在你父母親驕傲目光中的你?
因此,我希望你們切記,真正的理想,無論大小,無論高下,最終都一定要用成果來兌現,否則最多只是一個令人遺憾的、但對這個世界多一個少一個都沒有意義的愿望表達,甚至只是一通大話、一張空頭支票或一個笑柄。
我們會寬容、理解并心痛你們必定會有的失敗和挫折,但我們祝福、渴望并欣喜你們成功,即使是微不足道的成功——如同當年你跌跌撞撞邁出的第一步。我們并不苛刻。
而且,我們也有耐心。我們會在這里長久守候;即使夜深了,也會給你留著燈,留著門——只是,你得是有出息的孩子。
而且,我們相信,你是有出息的孩子!你們會是有出息的孩子!
大學生畢業(yè)典禮致辭簡短 大學生畢業(yè)典禮領導致辭篇三
“畢業(yè)并不意味著與母校分離,而意味著你們擁有了新的身份——東師校友。”
26日,東北師范大學20xx年畢業(yè)典禮在體育館舉行,3406名本科生、3082名研究生以及401名留學生正式畢業(yè),校長劉益春在典禮上講話祝愿同學們前程似錦,一路順風,數千名學生參加典禮。
9時,在歌聲和同學們的歡呼生中此次畢業(yè)典禮正式開始,歌曲、樂器演奏、舞蹈……種種精彩節(jié)目都是為此屆的畢業(yè)生們準備的,現場掌聲不斷,每到精彩時刻,同學們都會鼓掌吶喊。據悉,今年,東北師范大學共有3406名本科生、3082名研究生及401名留學生畢業(yè),東北師范大學校長劉益春在典禮上向同學們表示祝賀同時也向為同學們的成長辛勤付出的老師們,致以衷心的感謝。
“真的很不舍,四年大學生活,感覺就像在昨天一樣,但我相信畢業(yè)并不是我們友誼的終點,因為我們才剛開始。”劉同學說,“不說再見”是全班同學開畢業(yè)前就約定好的,大家都認為短暫的分離,并不會影響他們四年的友誼,反而是感情的升溫,彼此之間都會牽掛這對方。
雖然,我們相距甚遠、雖然,我們見面的機會少了,雖然很多同學都哭了,但我們不說再見……
“同學們,畢業(yè)并不意味著與母校分離,而意味著你們擁有了新的身份——東師校友。今年恰逢母校喜迎70周年華誕,70年來,正是曾經在此執(zhí)教和學習過的30余萬校友,承典塑新,力行致遠,為母校贏得了巨大聲譽,母校引以為傲。今后,不論同學們身在何方,你們的身上已深深烙上了東師的印記,請記住母校對你們的牽掛,東師永遠是你們的堅強后盾和精神家園。”劉益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