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動畫論文文獻綜述篇一
多媒體技術;動畫創作;動畫
動畫藝術不是一種單一媒介,是一種集合了文字、語言、圖像、聲音、表演等等多種媒介的藝術形式,創作奇幻、美妙、真實的動畫世界,不但需要創作者自身的藝術表達與豐富的想象力,同時也需要把這一切變為現實的技術支持。多媒體技術又稱為計算機多媒體技術,是計數機技術高速發展的產物,通常是指通過計算機對文字、數據、圖形、圖像、動畫、聲音等多種媒體信息進行綜合處理和管理,使用戶可以通過多種感官與計算機進行實時信息交互的技術。縱觀動畫的發展歷程,多媒體技術在不同時期對于動畫作品的創作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其中多媒體技術在圖形圖像、聲音、特效、空間表現等等方面做出了顛覆性的貢獻,大大的發展豐富了動畫藝術的內容表達與藝術語言,對動畫的發展起到非常巨大的推動作用,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動畫從制作手法上可以分為傳統二維動畫、逐格動畫、二維數字動畫、三維動畫。其中二維數字動畫和三維動畫的出現正是多媒體技術高速發展帶來的成果。傳統動畫片是指在賽璐璐片上進行繪制,并拍攝成為連續的畫面進行播放,形成看起來會動的影像,例如《白雪公主》《小鹿班比》《大鬧天宮》等等,傳統二維動畫片有非常多的優秀作品,展現了創作者無限的藝術創作力與想象力,但繪畫所帶來的二維體驗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創作者的表現手法與創作空間;逐格動畫雖然是一種立體造型藝術,具有三維空間特點,但制造工藝、角色運動、拍攝技術等問題大大的限制了動畫創作的可能性,創作者對于多維度的需求,對于影片豐富表達的需求,隨著多媒體技術的發展,得以實現。人們利用計算機模擬三維空間,制作立體的場景、角色、道具,此類影片造型精良,角色動作流暢,鏡頭角度多樣,不僅使動畫作品的呈現方式豐富多樣,具有更強的觀賞性,同時由二維到三維的觀影體驗大大增加動畫作品的真實度,給觀眾以身臨淺談多媒體技術發展對動畫創作的影響葉琳劉大明遼寧師范大學其境之感覺。三維動畫作品一經推出就引起了非常大的反響,皮克斯動畫工廠無疑是制作這類影片的佼佼者,1987年,皮克斯制作了短片《luxojr.》,片中的主角是一只三維的跳跳燈,其靈活的動作,調皮的性格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影片獲得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提名。1995年皮克斯的《玩具總動員》標志著動畫進入三維時代,玩具成了影片的主角,酷炫的鏡頭語言、細致的造型、極致寫實的風格、流暢有力的動作帶給了觀眾耳目一新的觀影體驗。2001開始,三維動畫快速發展,皮克斯和夢工廠出品了《海底總動員》、《鯊魚黑幫》、《功夫熊貓》、《瘋狂原始人》等多部優秀作品,三維動畫成為了動畫市場的主流產品。二維數字動畫的出現,其根本原因在于動畫產業的發展需要降低時間、人力、物力等制作成本,多媒體技術的發展使動畫創作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大大減少了動畫制作的一系列成本,并推動動畫成為一種產業。二維繪制軟件的出現,大量減少了繪制的工作量,從而減少時間、人力等制作成本;通過電腦繪制和上色減少了每一幀動作和顏色的差異,使動畫作品中的動作更加流暢、色彩更加穩定;動態分鏡、動作檢查功能可以準確的呈現動畫作品的基本的視聽特征,使得導演可以準確的把握作品的質量和速度,避免由于反復大量修改造成成本的消耗;非線性編輯與后期制作軟件的完善可以讓作品擁有更加完美的視聽感受。在中國,二維數字動畫的出現源于一款動畫制作軟件macromediaflash,此款在國外普通的矢量動畫制作軟件意外的開啟了中國動畫復蘇的大門,1995年一批動畫愛好者通過macromediaflash制作動畫并發布在網絡上供大家免費觀看,他們被稱為“閃客”,軟件macromediaflash操作簡單、并且擁有“庫”“原件”等功能,使得這些非專業的動畫人才,能快速制作出作品并得以流傳,這正是多媒體技術的發展推動動畫藝術進步的典型案例。
隨著多媒體技術的發展,無論是創作者還是觀眾都希望改變已有的交流模式,創作者希望與觀眾有進一步的交流,觀眾也不在滿足僅僅作為一個旁觀者,于是交互式動畫出現了。這類動畫中審美的話語權由作者分享一部分給觀眾,觀眾由被動接受變為主動選擇,這種交流模式的改變產生了創造性的改變,給觀眾帶了全新的審美體驗和更加真實的沉浸感受。廣義上交互式動畫分為兩種,一種是真人參與到作品的表演當中,這類影片稱之為合成片,例如《兔子羅杰》、《變相怪杰》等,影片是虛幻與真實的結合,給人以真實參加的代入感,在片中更多的交互體驗為真人演員與動畫角色的交流互動,例如藍屏摳像等多媒體技術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真人與動畫才能進行有效的合成,最終呈現給觀眾一個似真似幻的審美體驗。另一種交互式動畫指的是觀眾可以通過控制動畫的播放停止、選擇不同的劇情走向等方式掌握審美的主動權,初級的交互式動畫就是flash動畫,觀眾可以控制影片的播放停止、點擊不同的圖像以獲得相應的信息,例如交互短片《理發師》中,觀眾可以通過點擊理發師手中的剪刀給主人公選擇不同的發型。隨著技術的發展,觀眾掌握控制權在不斷變大,虛擬現實、全息影像等技術的開發,讓觀眾可以自由的選擇信息源,按照自己的意愿隨時進行觀看角度、角色、劇情選擇的改變,體驗式的審美變成了一種多角度、長時間的延續。例如《甜蜜的潛行》,觀眾可把該片中的所有片段選擇并重新組合成一部擁有全新時空順序的影片,2015年360全景動畫《二重奏》上線,觀眾通過手機或vr設備實時變換觀看角度,可以欣賞360度全視角內的動畫,并可選擇跟隨不同角色進行觀看,它打破了傳統的“畫面”“鏡頭”“導演”等傳統概念為觀眾的自主意識提供了開放性空間。另外,多媒體技術的發展,讓動畫可以與網絡緊密相關,動畫借助網絡平臺,顛覆了傳播的方式和渠道實現跨媒體播放。網絡傳播速度快、覆蓋面積廣、傳播手法生動,為動畫的傳播與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動畫是一種綜合藝術,與其他媒介相比,動畫藝術通常包含著更大的信息量,擁有更強大的力量,創作出優秀的動畫作品不僅要求創作者具有優秀的藝術修養、專業思維、審美水平,同時也需要多媒體技術的強大支持,當然,如果動畫創作中一味的強調技術的作用,而忽略了藝術內涵和動畫思維的體現,那么這樣的作品就成為了沒有靈魂的軀殼,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動畫作品,只有技術與藝術二者有機的結合,相互作用才能在動畫創作中創造了一個虛幻和夢境的世界,使觀眾相信并沉浸其中。
[1]聶欣如。動畫概論,m]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2)
[2]張歌東數字時代的電影技術與藝術當代電影,[j]2003,(3)
[3]張瑩淺析多媒體技術在網絡動畫中的應用藝術時尚,[j]2014,(1)
動畫論文文獻綜述篇二
[1]孫巍:《交互式多媒體關鍵技術的研究》,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9年
[2]洗俊峰,趙小俠,鐘玉斑:《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現狀與發展趨勢》,南寧:廣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2年第9期
[3]王子凱:《交互式多媒體中的藝術形態研究》,北京:藝術與設計一理論,2009年
[4]康凱:《三維動畫在中國的發展及現狀分析》,長春:電影文學,2008年第9期
[5]葉華,程科,王謀:《論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現狀和發展》,合肥:《電腦知識與技術》雜志社,2007年
[6]盛維娜:《市場需求視角下二維動畫與三維動畫的關系研究》,河北:價值工程,2012年第8期
[7]程智:《交互式多媒體研究綜述》,蘭州:電化教育研究雜志社,1994年
動畫論文文獻綜述篇三
[1]沈軍行,孫守遷,潘云鶴。從運動捕獲數據中提取關鍵幀[j]。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圖形學學報,2004, 16(5): 719-723.
[2]楊躍東,王莉莉,郝愛民。運動串:一種用于行為分割的運動捕獲數據表示方法[j]。計算 機研究與發展,2008,45(3): 527-534.
[3]lita l, pelican e. a low-rank tensor-based algorithm for face recognition[j]。 applied mathematical modelling, 2015, 39(3): 1266-1274.
[4]kovar l, gleicher m. automated extraction and parameterization of motions in large data sets[j]。 acm transactions on graphics, 2004, 23(3): 559-568.
[5]肖俊。智能人體動畫若干關鍵技術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07.45-48.
[6]劉豐。基于運動捕獲數據的若干動畫技術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04.29-39.
[7]朱登明,王兆其。基于運動序列分割的運動捕獲數據關鍵幀提取[j]。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圖形學學報,2008,20(6): 787-792.
[8]朱登明,王兆其。基于動作單元分析的人體動畫合成方法研究[j]。計算機研究與發展,2009,46(4):610-617.
[9]tenenbaum j b, de silva v,langford j c. a global geometric framework for nonlinear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j]。 science, 2000, 290(5500): 2319-2323.
[10]miiller m, roder t, clausen m. efficient content-based retrieval of motion capture data[j]。acm transactions on graphics,2005,24(3): 677-685.
[11]高巖。基于內容的運動檢索與運動合成[d]。上海:上海交通大學,2006.44-59.
[12]馮林,沈驍,孫燾,等。基于運動能量模型的人體運動捕捉數據庫的檢索[j]。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圖形學學報,2007,19(8): 1015-1021.
動畫論文文獻綜述篇四
[1]胡西偉。基于三維動畫與虛擬現實技術的理論研究[d]:武漢,武漢大學,2005.
[2]王欣東。數字藝術三個發展階段之時間劃分探析[j]。影視技術,2011-03-28:64-68.
[3]盧風順,宋君強,銀福康。cpu/gpu 協同并行計算研究綜述[j]。自然科學總論期刊計算機科學,2011,38(3)。
[4]nickolls j , dally w gpu computing era[j]。ieee computing society,ieee micro,2010:56-69.
[5]sanders j,kandrot by example-an introduction to general-purpose gpu programming[m]。addison-wesley,2010:8-11.
[6]方旭東。面向大規模科學計算的 cpu-gpu 異構并行技術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2009.
[7]岳俊,鄒進貴,何豫航。基于 cpu 與 gpu/cuda 的數字圖像處理程序的性能比較[j]。地理空間信息。2012,10(4)。
[8]張舒,褚艷利。gpu 高性能運算之 cuda[m]。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9:14-120.
[9]parent er animation-algorithms and techniques[m]。academic press,2002:2-31
[10]徐鵬。軟件開發模型在三維動畫模型制作中的應用[d]:上海,復旦大學軟件學院,2009.
[11]劉姚新。基于 gpu 的實時繪制算法研究[d]。重慶:重慶大學,2007.
[12]luebke d,reedy m,cohen j d,et of d地球科學期刊etail for 3d graphics[m]。morgan kaufmann publisher,2003:p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