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初中生讀書心得200字 初中生讀書心得600字篇一
《朝花夕拾》里有三種結合,它們分別是:回憶往事與批判現實相融合、敘事與議論、抒情相結合、幽默與諷刺相結合。《朝花夕拾》表達了魯迅強烈的反封建思想,還表現了魯迅從兒時到青年時期所體會到人間真情,讓讀者看到現實。
《野草》的構思精巧奇特深廣的意境。寓意深刻更是筆上添花。
《朝花夕拾》中的《二十四孝圖》讓我很有感觸。魯迅十分顯然的不喜歡這本書上的一些故事,因為這本書中的“臥冰求鯉”、“老萊娛親”、“郭巨埋兒”都是愚昧的孝道故事。魯迅嚴厲地抨擊了封建孝道的愚昧與丑惡,為后人敲響了警鐘。
《狗·貓·鼠》這篇文章敘述了魯迅與貓的恩怨。魯迅一直都是仇貓的。他本人就不喜歡貓的性情,其他國家對于貓的不好傳言又影響了他,使他對貓的仇恨更加根深蒂固;再加上他誤以為自己養的可愛隱鼠被貓吃掉了,就將再罪魁禍首的名號加到貓的頭上。乍看上去,魯迅似乎有些不講理,仇貓的事也有些牽強。實際上,這篇文章是針對所謂“正人君子”的攻擊所寫的,魯迅先生以犀利的言辭對他們進行了辛辣的嘲諷,表達了對他們像貓一樣“盡情折磨弱者”“到處嚎叫”的丑態的憎惡。這種非故事性的散文讀起來雖然有些枯燥,有時甚至不明白魯迅到底想表達什么,但一旦了解了文章背后的故事,就會很容易了解這篇文章的深刻寓意。
《野草》中的《一覺》也讓我感觸非常的大。在文章中魯迅不為青年的“粗暴”而驚異,而是為青年的覺醒而驚喜。魯迅從軍閥飛機的轟炸聲中宛然目睹了“死”的襲來,而更感受到“生”的存生。他從青年的文稿中看到了青年“不肯涂脂抹粉”的“憤怒”而“粗暴”的靈魂。魯迅驚喜于他們的覺醒和抗爭,稱他們為“我的可愛的青年們”,魯迅的驚喜不僅是為這些文學青年,而是也是為自己,驚喜于近年來自己告別和埋葬了絕望、虛無的陰影。
《朝花夕拾》和《野草》中的文章寓意深刻,發人深省,讓我們感受到了舊社會的古樸,我們不應該僅僅停留在閱讀的層面上,更要懂得體會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
初中生讀書心得200字 初中生讀書心得600字篇二
在我的印象中,狼一直是很兇殘的動物。但自從我讀過《感恩自然·狼行成雙》之后,我的心被深深的震撼了。狼擁有著我們人類沒有的東西——對愛情的忠貞。
他和她是兩只狼。她以闖禍為樂,他就得為任性的她收拾殘局。如果沒有她,他只會是一只普通的狼,是她鑄就了他的出眾與不凡。
原本以為這樣的生活是極其美好的,但現實總是那樣殘酷,讓人毫無防備,又讓人措手不及。
那夜的雪就如鵝毛,潔白而松軟。仿佛一切早已注定,注定他們相識相遇,相依相伴,一同走向毀滅。
當面臨危險的那一刻,他為她開啟了一條生的道路,獨自承受死亡的痛苦。他實在是不想拖累她,只是他的死,換來的不過是她的絕望。
這一刻,世界靜極,時間也為而他們停留。一剎那,雪地綴上了點點紅光。在那鮮紅的血中,我仿佛看到了永恒。
那夜的雪,很大很大。那抹觸目驚心的紅,鵝毛般的雪,一片湛藍的天,它流著淚,為他們舉行了一場盛大的葬禮——雪葬。那兒,似乎還回蕩著她的笑聲……
我想,如果狼有兩次生命,假如他們又遇到了同樣的事情,他們第二次的選擇也會與之前的選擇一樣。同樣的思想,同樣的感情,自然也就有同樣的忠貞。
我會永遠記得,我曾經看過這個美麗的故事;我會永遠記住,我曾經聽過這個美麗的傳說。美麗的狼,美麗的愛情,美麗的永恒……
種下愛的開端,澆下苦澀的淚水,灑下璀璨的永恒,長成甜蜜的褪影,收獲辛酸的回憶。
我堅信不移,這兩只狼的美麗身影將永不褪色!
初中生讀書心得200字 初中生讀書心得600字篇三
最近,我讀了《童年》這本書,讀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頗有感觸。
《童年》是俄國作家高爾基寫的三部曲之一,它主要講述了阿廖沙悲慘的童年生活,揭露了沙俄統治時期的黑暗。
《童年》這本書中有善良和丑惡的人物,其中最另我敬佩的是外祖母。因為阿廖沙從小就喪失了父親,一直跟隨母親和外祖母在外祖父家生活。外祖父是一個兇狠殘暴的人,經常責罵和毒打阿廖沙;兩個舅舅更是為了分家產,大打出手。這樣黑暗的生活環境給阿廖沙成長帶來了嚴重的影響。而外祖母則維護阿廖沙,時時給予阿廖沙鼓勵,讓他充滿信心,還教導他人生的道理,使阿廖沙能像屹立在風雪之中的松樹一樣堅強地活下去,逐漸成為一個善良、正直、勇敢的人。
讀了這本書后,我現在猛然回首,才發現自己的童年生活是那樣的絢麗多彩,是那樣的無憂無慮;到處洋溢歡樂,到處沖滿陽光!記得在我六年級時,一次數學測驗只有78分,我很傷心,整天愁眉苦臉的,還跑到房間里哭。全家人都很擔心我,爸爸媽媽語重心長地安慰我;外公外婆更是說笑話逗我笑;弟弟則扮鬼臉讓我開心。他們都想我能重新振作起來,刻苦困難,努力學習。
終于,我在他們的鼓勵下,又充滿了自信,努力學習數學。“皇天不負有心人”在我的付出和努力下,我的數學成績有了很大的進步,還在數學比賽中獲一等獎呢!全家人都為我高興和自豪,我的臉上綻放出幸福的花朵。我想,年代的不同就是差別,如今父母無微不至的呵護,朋友時時刻刻的關心,老師循循善誘的教導,使歡樂的音符灑落在我們身上。但有些孩子不但不懂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還整天怨天怨地,要父母買這買那的,試問他們何時能體會到高爾基童年的悲慘生活呢?我們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啊!如果我們不好好珍惜,認真學習,就實在對不起父母。
《童年》,真讓我收獲不少。時代在進步,我們是新時代的主人,讓我們珍惜現在,展望未來,共同把社會建設的更美好!
初中生讀書心得200字 初中生讀書心得600字篇四
天馬老師的奇文《回洞,回洞》,通篇運用了隱喻的手法,采用動物視角,講人的天性與生存狀態,奇哉,也妙哉!
文中的那個“我”可能是猴子,住在叢林深處的山洞里,喝著山泉,吃著野果,自由而快樂地生活了好幾年。而在它周圍,生活著一群似“狼”的動物——人,它們對周遭冷酷無情、麻木不仁,于是“我”漸漸地被“狼”的習性所吞噬,但心中仍然向往著曾經平淡而安逸的生活,“我”開始苦惱,“我”心中的歸宿到底在哪兒?于是,“我”做出了決定——披上外皮,裝上狼牙、狼爪,把自己偽裝成和他們一樣,然而心里“回洞”的念頭卻一直未動搖過。
文中提到的那個“我”說自己長得與人差不多,過著樸實的生活。說明了“我”原來的本性是善良的、純樸的、平和的,代表了那些無法融入現實環境中的人;而在“我”的周遭,又密布著另一群人——他們冷漠而又市儈,貪婪而又陰險。這兩種極端矛盾的個性人物共同生活在同一個大環境下,總有一種性格會被妥協,被吞噬,只有試圖融入另一種環境才能適者生存,于是不被適應的那種性格迫不得已為自己戴上了假面具——很無奈。
文中多次提到的“回洞”,其實是指回到過去的純真的生活中去,摘下面具,輕松自在地生活著。
人性本善,現實卻是殘酷的,“回洞”,是再也回不去了——文章暗示了如今的社會,有著太多的冷漠無情,為了融入世俗,只有無奈地戴上虛偽的面具,過著虛假的生活。
所以這篇文章的中心主旨是——不要被社會的世俗所感染,走自己的路,呼吁人們脫下面具,做回真實的自我!